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什么是豪?六百万买世界上最精准的机械表,就是.

2020-09-19 15:33:46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更多精彩文章 

我听过所有的关于表的抱怨,比如为什么有些表这么贵,比如为什么有些表体积这么庞大,为什么有些表这么红等等,但是我就没有听过对Richard Mille抱怨过的。

     

( 阅读文章时请务必按钮听歌才有劲)


Richard Mille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传奇,虽然很多竞争对手不愿意承认,现在也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还记得1999年Richard Mille创立之初,还有许多人预测这个“哗众取宠”的品牌很快就会在市场消失,许多腕表品牌经理人甚至在访谈中都毫不讳言地表示不看好Richard Mille的持续走红。将近20年了,没想到Richard Mille的未来谁也没料准,设计越来越独特,价格越来越高,更没想到的是:抢着购买的人越来越多。


Richard Mille于1999年创立同名品牌至今不到20年时间,便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豪奢王国。

美国说唱巨星Jay-Z不只一次地在自己的歌曲里提到Richard Mille,也毫不掩饰地表示:因为我更豪,所以我戴Richard Mille!


Jay-Z不仅在音乐创作中多次提及Richard Mille,也常常佩戴出现在公众场合中。

Gotta Have It


Bueller had a Muller but I switched it for a Mille

Cuz I'm richer (Richard) and prior(Pryor) to this shit was moving free base


(Buller有一只穆勒,但是我选RM,因为我更有钱。。。)



Jay-Z(左)与Kayne West(右)将Richard Mille唱入两人合作的《Gotta Have It》歌曲之中。

更有法国说唱歌手Maitre Gims直接把Richard Mille放上了歌名。

Richard Mille 


Richard Mille, Lamborghini

Voilà ce que les hommes veulent…


(Richard Mille、兰博基尼都是男人最想要的东西。。。)



Maitre Gims也常常佩戴Richard Mille


一首Wiz Khalifa和Pharrell Williams合唱的“Rise Above”饶舌歌曲里头则是:

Rise Above 


My whip appeal, my crib is real

My wrist as well you know...the Richard Mille…


(我的手腕上,你知道的:戴着的是Richard Mille。。。)



Pharrell Williams多次佩戴不同款的Richard Mille出现在各种不同场合。


Pusha T甚至直接把Richard Mille陀飞轮这样的字眼放进去歌曲里。

I still Wanna Rock 


Everything I climb in, I win

Richard Mille Tourbillon, remarkable timing…


(我努力向上,赢得了Richard Mille陀飞轮,卓越的时计。。。)





美国说唱巨星对于这个名号与腕表的喜欢可不是唯一,全球影视巨星对Richard Mille的喜好是一种特别微妙的社群影响,运动明星甚至都佩戴Richard Mille上了奥运进行竞赛。

Wayde Van Niekerk佩戴Richard Mille的RM 27-02夺下2016年里约奥运400公尺男子冠军。

Richard Mille的魅力在哪里?这可能是许多人会问的。Richard Mille的表款绝对不是全世界最贵的腕表,但绝对是均价最高的品牌,平均100万以上才能买点像样的Richard Mille,而且往往是300万左右才能买到你真正满意的款式,当然50-70万之间也有Richard Mille一些较为基础的款式可以选择,但都别忘了,70万有时候已经是大部份高端机械表款的均价。


Richard Mille门槛不低,这款RM67-01超薄自动表也要约60万起跳。



如此高价的表款众多巨星与富豪争相选购

难道就只是因为贵?


Richard Mille的特点当然就是贵,我认为因为够贵,所以才能保持品牌在某一个程度上的稀有,才能让拥有者维持在某一个圈层里:要拥有Richard Mille绝对不是有钱就可以了,而是要超级有钱。但是富豪购买精品当然也不是傻,Richard Mille一定拥有相当有说服力的设计、机械构造以及独一无二的工艺,才能博得如此多人愿意砸下重金,拥有这一个代表富豪的身份证明。


Richard Mille对制作的严苛与讲究,是打动富豪们的关键。

从开始创作腕表款式到今天已约为17年,Richard Mille一共生产超过50种款式,但总生产数量还不及2万只,Richard Mille成立品牌到现在,创造出多款钟表市场中令人惊奇的科技材质以及特殊复杂功能成果,并使用前卫的建筑结构式的机芯设计,沿用了高端跑车的概念,使得Richard 。不过如果真的有人如此这样看待,我终究还是不得不说,这一切如果是梦,那么这个梦未免也做得太认真了,而且这个造梦的过程也一点都不便宜、不简单。


屡屡尝试科技材质的运用让Richard Mille的表款罕有珍贵且具独特性。

目前Richard Mille已经拥有自己的腕表工厂,可以自行组装机芯,并且进行品质测试等工程,另外所有的表壳、基础夹板与表桥等已经可以在自有的表壳工厂中进行制作。Richard Mille所有的表款作品中,2012年发表的RM037大日期自动上链款式搭载编号CRMA1自厂自制机芯,就是在Valgine厂区组装及装壳完成,并必须经过长达5周测试检验时间才予以出货。


Richard Mille在瑞士Valgine设有自己的表厂。

Richard Mille每一个表壳设计的建构需要300至400个小时的建构,工程图完成后就可以在这个表壳厂进行切割制作。2004年Richard Mille率先在前三年经历了航太铝镁材质、钛合金等特殊合金材质在表壳与零件的制作上,2004年在RM006采用了纳米技术的碳纤维夹板,打造出仅仅48克重的陀飞轮腕表,之后的RM009(29克)、RM027(20克)、RM27-01(19克)更屡次挑战陀飞轮表款的轻量化极限。2013年发表的RM027-01能够达到如此轻量的陀飞轮结构,主要是以建筑结构的概念取代了传统表桥设计,并且大胆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科技材质:纳米碳管材质。

Richard Mille利用纳米碳管半透明合成物制成表壳。

RM027-01看似水泥的灰色表壳材质,表款提起来就像一张纸一样轻,更别说RM027-01是枚足金足两的漂亮陀飞轮款式。其特殊的灰色纳米碳管材质表壳,Richard Mille也是扎扎实实地在自己的表壳厂切割制作成形。在收到可以切割为表壳的纳米碳管粗胚材质后,以特殊环形微电脑控制车床以钻头进行切割,每一个表壳需要125个步骤切割制作完成,不过因为这种特殊的科技材质损率极高,在无法打磨修饰的情况下,必须一次完成。


发表于2013年的RM017-01也采用纳米碳管材质制作出极轻盈的表壳。

2013年发表的款式RM59-01,也是以纳米碳管半透明合成物打造表壳,同样是在Richard Mille旗下自有表壳厂制作完成。特殊材质的切割工程需要针对不同材质的特性,研发出电脑工程程式以及为其开发全新适合的钻头工具,并且需要多次制作实验的经验结果,才能得出最佳的制作技术。

RM059-01表壳为半透明的纳米碳管材质。

在Richard Mille表厂的规模以及设备扩充后,几乎每一种材质的表壳以及大面积夹板表桥,都可以自厂自制。产量小的独特品牌往往需要靠许多外源厂商的资源,才能制作出一只腕表,Richard Mille深知其中交通往返繁复以及梦想可能因此夭折的恼人经验,那个以最新科技完成的绝佳性能机械腕表的梦,从初期的被质疑,到后来销售成绩证明了其市场性,现在Richard Mille亲自动手继续造梦。


Richard Mille的表厂拥有自行打造旗下表壳的实力


世界上最精准的机械表RM031



据称RM031拥有每月秒差20-30秒,亦即平均每日秒差不到1秒。这个数字是什么样的概念呢?目前瑞士天文台认证的精准度,可以容许每日有10秒秒差(负4正6秒),其他更高的精准度标准大概在每日4~5秒的误差,不过没有以这些精准度标准规范的机械表,每日可容许误差大约在10-20秒之间,也就是说RM031一个月的误差值抵一般机械表的一日容忍值。这个数字当然是机械表在机芯上极其严苛的挑战,因为一只从手工制作的机芯,从机芯零件的每一个细节,包括齿轮轮齿都是必须透过人工做最后完美抛磨完成,人工组装后还必须确立如此高精准度的性能保证,这是机械表最美也是最难以克服的一点。


RM031拥有每日不到1秒差的超高精准度

但是RM031是如何办到如此高的精准度?究竟在机芯下了什么功夫?目前Richard Mille的款式当中,基础机芯已经可以在自厂进行组装生产,但其他高复杂功能款式:如追针码表、陀飞轮等机芯还是得委托外部资源,但目前所有Richard Mille的高复杂机芯,仅委托AP爱彼表旗下的APRP顶级制表厂合作制作。RM031能够达到每日不到1秒秒差值的最重要核心,就是来自于爱彼开发多年却一直没有广泛使用的爱彼擒纵结构。


爱彼的独家擒纵系统。

目前所有擒纵结构要提高精准度,多半还是仰赖科技材质来减低擒纵结构零件的高耗损,并透过这样的精进提高振频,更加提高精准度的可能,而目前最常见的就是硅材质制作擒纵轮或是摆轮游丝等零件。即便如此,硅材质制作的擒纵结构,并不能保证机械表的精准度可以提到前述RM031的高标准,其实主要原因在于擒纵冲击方式。目前腕表机芯里最常见的还是间接冲击式的瑞士杠杆擒纵结构,而RM031搭载的爱彼擒纵结构是以直接冲击式来提高效能。


RM031搭载爱彼的直接冲击擒纵,是其高精准度与高振频的关键

传统瑞士擒纵的ㄇ形擒纵叉末端的红宝冲击石与擒纵轮冲击规律整时,擒纵叉结构首端两侧的定位桩、摆轮下的滚轮的接触点较多且频繁,因此增加摩擦耗损的机会,爱彼擒纵将擒纵叉的相对位置与长度改为直接从摆轮下的滚轮以直线形排列,缩短改制为直接冲击,免除传统擒纵叉多处零件接触的缺点,爱彼擒纵在摆轮下的滚轮再增加两个红宝冲击石,直接冲击可使得系统运作效率提高、精准度也绝佳。


爱彼的独家擒纵(左)与瑞士杠杆擒纵(右)的冲击方式完全不同,前者擒纵轮直接与摆轮下的冲击滚轮冲击,属直接冲击结构

摩擦面降低减少耗能机芯零件最怕频繁的摩擦耗损造成大量耗能及不准确的现象,因此在擒纵结构上能够减小摩擦耗损并保持擒纵规律的准确性,是自古以来制表领域中的最大目标宗旨之一。爱彼擒纵的直接冲击方式,因为擒纵叉与擒纵轮相对位置的改变,与传统瑞士擒纵结构相比,红宝冲击石与擒纵轮的接触面从一般0.4mm降低至0.05mm,冲击接触面变小意味着摩擦减少,使得爱彼新式擒纵无须使用润滑油,不仅将动力耗损降到最低,动力储存也得以延长或是摆轮频率再升级,使精准度得以再提升。


爱彼擒纵的擒纵轮与红宝石冲击时接触面从0.4毫米缩小至0.05毫米

另外爱彼擒纵使用两层完整的Elinvar游丝同轴平行置放,并将两层游丝的尾端呈现180度两相固定,加强了韧性与收放集中性更可精确走时。


爱彼擒纵搭载了两层双游丝

另外爱彼擒纵特有的专利防护拴用以提高稳定性,当你的机械腕表受到了外力震荡冲击,最怕受到影响的就是擒纵结构,且更甚最怕出现损坏的即为摆轮游丝,因为摆轮游丝位置的稍稍偏移就会出现走时不准确的现象。爱彼擒纵透过特殊设计的专利防护拴在摆轮游丝的两端予以固定保护,在外力冲击时,摆轮游丝不致受到震动而出现位置偏移、跳动等现象,游丝可照常收放并与擒纵结构正常运作进行律时。


摆轮上设有特殊的防护拴,可提高防撞性。

RM031目前定价大约为6百万人民币,首发也只有限量10只的铂金材质款式,要能够定出这么高的价格,当然除了爱彼高性能精准机芯外,还是有更多特点相衬:RM031机芯夹板使用了ARCAP特殊合金,密度仅为8.90g/cm3且完全无磁性,可以确保不受任何温差、氧化等磁力影响其性能。其机芯内的发条盒与摆轮皆为钛金属打造,这是在其他腕表中极其少见的,主要原因是钛金属零部件制作上本来就已经比一般金属困难复杂,更何况是重要的零件如发条盒、摆轮这样的,要更高的精密度才能确保零件的可用度。


RM031的表背。

RM031振频为5赫兹,但其擒纵结构完全没有使用任何科技材质达成如此高的精准度,这不但是爱彼擒纵也是Richard Mille最惊人的地方,总是可以用一种极其具有说服力的方式,征服人心并征服疑虑。Richard Mille最迷人的表款特征还有:切换档位的特殊表冠设计:操作RM031可以就像开跑车排档杆般,透过表冠切换上链、空档、调时三个动作,这大概是我认为Richard Mille最具有致命吸引力的地方,不单单是豪贵腕表,也是一个超越传统意义的高工艺腕表,所有你曾经想像在腕表上的玩意儿,Richard Mille全都想到也都还想到你的所有没想到。


可借由表冠切换腕表功能,W代表上链,N代表空档,H代表调时。

如果看过以上,你还以为Richard Mille只不过是用巨大金钱投资砸下技术的噱头?请看看表款的每一个细节:表壳上拉丝打磨在立柱体与平面交错的结构表壳,还有那些齿轮的每一个齿槽如何以特殊角度打磨齿廓,如何用一种闪耀的方式,解释何谓机械的性感。


Ricard Mille对于细节打磨极为讲究。

传统制表的传承价值与方法,才能让这样的机械机构如此夺目,唯有精益求精的工艺,才有可能使得腕表如此摄魄,但Richard Mille还有一种魔力,让你对与众不同第一次感到如此绝对而至高无上,毕竟RM不是普通有钱人就能够拥有,在瑞士制表界没有人达到如此境地,往后可能也不会再有。六百万贵吗?我没有答案,因为我知道Richard Mille的表主应该心知肚明。



文化     旅游     生活     钟表     珠宝



蓝思晴|Laura Lan

微信ID:lauralauralan


長按二维码关注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