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唐驳虎:为何人乐于卖肾晒iPhone6 马克思已经解答

2022-07-02 07:59:03


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 唐驳虎

随着每个人的朋友圈开始进入“被晒iphone6”时间,对这一社会现象的评论开始浮现。这是前几天颇为有趣的一组文章:

谁现在用iPhone6就该被鄙视

凭什么要鄙视iPhone6用户

当iPhone6被上升成人民内部矛盾



三篇评论合在一起,光标题对比就令人捧腹。不过,笔者仔细的看了这三篇文章以及其他相关的评论,发现只是阐述了一些表面现象,甚至都未曾揭示内在机理,更没有触及本质。缺乏深入的分析诠释,不是好的评论,只能叫个人观感。



借此机缘,撰文一篇,向读者介绍一下其实早在147年前就已被马克思揭示的社会本原。



众所周知,自iPhone 6在19日全球但不包括中国上市以来,中国人在世界各地抢购iPhone 6所引发的丑闻就频频传来。同时,在深圳海关,也抓到走私iPhone 6的各色人等,招数也是五花八门。深圳海关5天内就已查获了1800多部手机。

但与此同时,国内付出超额金钱和精力,终于拿到iPhone6的用户,也在喜不自禁的在自己的朋友圈“晒”起新机,收获一大批点赞、拍砖和羡慕嫉妒恨。



今年国人对iPhone6的狂热优胜往年,其背后的推动力来自多重原因叠加。

首先,iPhone6是苹果多年来千呼万唤终于推出的首款大屏机型,早已引发人们关注;而中国大陆又因入网审核而不能列在第一批发售地名单中,人们急迫的心情足以催生出巨大的暴利,在某宝上,iPhone6的报价甚至高达18000元人民币,在美国早拿到一天,贩卖到中国就可能获取接近300%的利润。



写到这,有人以为我仅仅是想再次诠释那句被引用得泛滥的“马克思名言”。不,不是。

顺带说一句,那句众所周知的名言对资本本性的诠释虽然精彩,但不是马克思所创造。这段话出自《资本论》第24章“所谓原始积累”的第7节,但其实是马克思引用的,原作者是当时的一位英国左翼评论家P.J.Dunning,刊于其1860年出版的《工会与罢工》。



由于新发布的iPhone6没有第一时间在大陆售卖,这最肥的一块市场蛋糕只能先让给黄牛来切。当然,即便中国被列入了第一批发售地,炒作的黄牛依旧会存在,因为中国人确实太爱苹果了。

无数的人想着要在第一时间拥有它,高调的、赤裸的,直接在朋友圈晒出明晃晃的真人真机合影;低调的、闷骚的,不经意的给自己的微博加上来自 iPhone 6的尾标。

实际上,新出的、难以搞到的新款iPhone,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奢侈品属性。

奢侈品(Luxury)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昂贵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大致有四个重点:好的、贵的、稀少的、非必需的。



从2012年开始,中国已经跃居全球第一奢侈品消费大国。2013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达1020亿美元,消费了全球近一半的奢侈品。

中国人不单在出国抢购苹果,在全世界各地,他们还在抢购LV、普拉达、GUCCI等等的时尚大牌、珠宝、名表、高档名酒、化妆品与香水以及各种各样的奢侈品。

但比起只有富豪才能玩得起私人飞机、豪华游艇、顶级轿车、豪华不动产等来说,苹果手机给了普通人一个价格最低的、又能与上流社会一模一样的消费品。

在以前,即使在手机领域,诺基亚创立的高端品牌Vertu,动辄售价2、30万,也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消费能力。但是现如今,苹果不一样,上流社会人士用的一样是iPhone,没有区别。这一点对于平民来说,用iPhone在满足心理感受方面性价比很高。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对新款iPhone的狂热追捧,就是一种对奢侈品的憧憬与崇拜。



所谓“果粉”,也即痴迷的“苹果拜物教徒”,排除对苹果产品本身精良工业设计与科技美学的赞叹,以及乔布斯“不追随”创造和完美态度的欣赏之外,“果粉”们对苹果产品的推崇和狂热崇拜,与其他“拜物教徒”或者“奢侈品拜物教”对其他爱马仕、阿玛尼、范思哲、迪奥等等的追捧也无多大区别。

那么,马克思是怎么解释这一社会现象的?乔布斯和马克思有什么关系?

一个是伟大的产品经理,一个是伟大的哲学家。产品经理改变世界,哲学家诠释世界。



实际上,“商品拜物教”一词,就是由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1867年)中所首创的。

在《资本论》开篇的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第一章《商品》中,马克思一讲完价值、使用价值和劳动,就专门开辟第四节《商品拜物教的性质及其秘密》,阐述了他发现和命名的概念:商品拜物教。

马克思写到:“最初一看, 商品好像是一种简单而平凡的东西。对商品的分析表明, 它却是一种很古怪的东西, 充满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

马克思认为,商品和市场的交换本性,是“商品拜物教”得以产生的内在根源。劳动产品本来是人创造出来的,但由于市场和交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这一过程当中,它凝聚了劳动、交换等一系列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凝聚了天然的社会属性。

“一旦当做商品出现,它就成了一个可以感觉而又超于感觉的东西。”人们在劳动与交换中的社会关系,在商品中表现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这时,人们的社会关系,又被商品的物质本身掩盖了。

人们对社会关系和地位的崇拜,此时就被集中凝聚于商品本身,从而产生了“商品拜物教”。


马克思认为,商品拜物教不是产生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也不是来源于形成商品价值的内容——劳动,而是来源于神秘性的商品形式本身。归根到底,是来源于人与人的关系,只不过被物品的外壳掩盖起来,人与物的关系颠倒了,产生了商品拜物教。

美国科技媒体The Verge这样总结了iPhone与中国的奇特关系,经翻译后在国人朋友圈中广泛流行:

一群中国人没日没夜装配iPhone送到美国,再由一群中国人没日没夜排队买下送回中国,最后以这两群中国人都出不起的价钱,卖给另一群中国人。于是,装配工人有工作,排队工人有收入,有钱的买家也交了大笔‘奢侈税’。这就是中国特色。

一般人只把这一段子当成戏谑的调侃,但仔细分析,这段话最简洁而最深刻地揭示了iPhone拜物教的本意。



富士康生产线上辛劳的年轻小工,唐人街彻夜排队的大妈大叔,过手中介大捞钱财的“黄牛”,,把这些人的劳动汇聚到一起,就是“晒客”们手中那部晶亮、无暇的iPhone6,以及手中哗哗流出去的钞票。



按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商品就是人们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商品拜物教就存在。

它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的虚幻形式。这种社会经济拜物教崇拜对象实际上是社会关系,是一副被颠倒了的虚假图像。

另外,马克思对拜物教具有开创性的伟大发现,但也有其局限性(或者说,马克思不承认这一现实的合理性)。



在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体系中,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没有价值。马克思无法接受、无法承认“不基于使用价值”的价值。

死守这一点,就无法诠释现实世界中奢侈品存在的逻辑基础。因为我们知道一句更加本源的话语,“存在即合理”。

对于奢侈品而言,商品的一部分价值直接变异为使用价值,这就是拜物教最典型的体现。

即奢侈品不需要传统意义的使用价值——“这东西很牛×所以很贵,这东西很贵所以很牛×”——这就够了,一旦在这个层面形成循环论证,拜物教就大功告成、立于大圆满之境了。



在过去,这个拜物教的集中体现是钻石和手表。钻石与玻璃,瑞士手表和电子表,在一般意义上的使用价值(色泽、反光、计时等)可以完全相等,甚至电子表会更好用。

iPhone,只不过是这个数码时代的普及型替代品,而已。

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 唐驳虎


版权申明:本文系凤凰新闻客户端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并通知mayj@ifeng.com


--------喜欢本文,就分享吧:)---------

点击页底+“阅读原文”↓↓↓,移步凤凰新闻客户端,乐享更多精彩!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