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obin Shen 系美国克莱姆森大学运筹学硕士,Ph.D. Candidate,师从整数规划大师W. Adams,后跳槽至欧盟玛丽居里博士项目,期间前往意大利IBM Cplex实习半年,现任德国海德堡大学交叉学科计算中心、组合优化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师从组合优化大师G. Reinelt。每次Live的准备时间都超过10小时,目的是为大家带来高质量的输出。
敬请关注和扩散本公众号及知乎同名专栏,会邀请全球知名学者陆续发布运筹学、人工智能中优化理论等相关干货、知乎Live及行业动态:
『运筹OR帷幄』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运筹学--知乎专栏:http://t.cn/RlNoO3P
『运筹OR帷幄』专栏有奖征稿专帖
此次Live在基于我以往知乎回答的基础上,准备时间10小时+,有幸邀请到了华中科大秦虎教授,105分钟全程干货,当然35分钟的问答环节更加具有针对性。(问答环节的问题请见底部)
关于此次Live的详细介绍,参见下面专栏:
“运筹学硕博:大陆香港或欧美”--华中科大秦虎教授 & 海德堡大学Robin Shen 2017.09.16知乎Live http://t.cn/REvR1np
秦虎教授演讲部分的手稿,在其发给我的演讲草稿基础上,我在Live过程中采用了速记的方式,如有遗漏或错误,请见谅并以Live中他的演讲为准。
大家好,我是德国海德堡大学交叉学科计算中心、组合优化实验室的Robin,欢迎来到我在知乎的第七场Live,也是第三场有关运筹学的Live。
我在知乎创办了"运筹学、人工智能"专栏,旨在普及运筹学(优化理论),及其在人工智能的应用。敬请大家关注,也欢迎运筹学、人工智能的硕博私信我加入相关的全球学者微信群。下面是专栏链接,以及专栏的开篇之作,我对运筹学这门学科的一个综述:
[运筹帷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运筹
https://zhuanlan.zhihu.com/operations-research
人工智能的“引擎”--运筹学,一门建模、优化、决策的科学http://t.cn/RlNoO3P
上俩场Live分别为大家综述地介绍了运筹学这个学科,以及运筹学在供应链、金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中的应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免费浏览前俩场Live的手稿,链接如下:
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运筹学-Live手稿及总结http://t.cn/REvR1np
http://t.cn/RpznaRk (知乎Live手稿-运筹学与供应链、金融大数据)
这场Live有幸邀请到了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秦虎教授做客。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物流管理,算法设计,运输系统管理,网络建模与优化,车辆路径优化,海运货物分配,装箱问题,铁路货运调度优化。秦教授还创办了微信公众号“数据魔术师”。
此外,我也有幸邀请到了几位遍布全球各地的运筹学教授以“听众”的身份参与到此次Live,欢迎他们介绍自己课题组,感兴趣的潜在学生也可以直接联系他们,同时也希望他们用文字对部分知友的问题进行回答。
他们是:
美国克莱姆森大学数学系Boshi Yang教授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YICHUAN DING教授
上海大学理学院Yanqin Bai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谢维教授
武汉大学数学经济金融系Xiaoxi Li教授
上海财经大学X院Bo Jiang教授
Live的大纲,我先把它贴出来:
1, 运筹学本科毕业的选择?就业 or 读研?
2, 大陆保送硕士&硕博连读
3, 大陆考硕士&硕博连读
4, 香港硕士申请&博士申请
5, 美国硕士申请&博士申请
6, 欧洲硕士申请&博士申请
7, 运筹学硕博竞争力提升&就业指南
8, 问答环节
大多数会选择读研。有些不选择读研的是因为(1)很厉害,觉得读研没有用,直接去创业(2)想读但是没有机会读研,因为保研报不上,考研估计考不过那些学校不是那么好的学生,因为那些学生很拼命。
就业市场,硕士非常多,基本是标配。没有硕士,以后的发展会有限制。例如今年华中科大一个本科生,创业,本科毕业前就拿到500w风投,之后去华为工作。为啥呢?因为他的合作伙伴已经可以把公司打理得很好,因此不需要我,想去大公司学习。
如果有机会读研,最好还是读。
保送硕士分2部分,第一部分是拿到本校的推免资格,第二部分是拿到愿意接收的院校的offer,缺一不可。通常要经过俩次面试,才能拿到保送机会。学术型硕士一般是三年,专业型硕士2年。学术型硕士第一年修课,第二年做学术,第三年毕业+找工作;专业型硕士第一年修课+实习,第二年就是毕业论文+找工作。硕博连读也是选择之一。例如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方向,我们今年要求报送的硕士必须硕博连读,我们的特点是硕士两年博士三年, 2+3的形式。第二年考试合格后转为博士。考试失败,继续读两年可以拿硕士文凭毕业。硕博连读的政策每个学校可能都不一样,建议大家申请的时候需要问清楚政策。选导师比选学校重要,拿华科保送清华的学生为例。选了不是自己专长的教授,导致自己不能按时毕业。
博士和本科评估指标不一样,博士的评价指标一般是论文,而不是学校。例如华科和清华,华科博士生如果成果多于清华的博士,那么我们就认为华科的这个博士更为优秀。但是华科和斯坦福,学校差距是很大的,就算斯坦福论文成果不多,但是还是会更青睐斯坦福。
考硕士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初试,一个是复试。初试由国家组织,复试学院组织。根据我的经验,考硕士往往是学校不是很好的学生的考分会非常非常的高,因为那些学生真的很努力很拼命。因为很多学校的学生从大一就开始立志考研,准备三四年,有些人是考研考很多次;反而那些985高校的学生要考研通常就准备半年时间。根据往年的情况来看,我们学院的学生考本院,分数都不会很高,因为很难考的过外校那些充分准备的学生。
如果打算考研,建议多花时间准备考研,因为竞争对手花了很多时间。考研很痛苦,上了国家线更看重学生能力,面试英语,以及问一些考研不相关的问题,不同学校和学院不一样,需要自己了解。华中科大管理学院复试占40%。建议准备复试的同学,找前一年参加复试的询问一下,做到有的放矢。
香港有三种情况。授课型硕士,也就是MSC,研究型硕士,Mphill和博士。
本科毕业硕博连读,一般要求四年毕业。国内有硕士申请香港博士的,一般要求三年毕业。
授课型硕士容易申请,二本甚至是3本的学生都可以申请的到,就是上十几门课,也不需要写毕业论文,然后就可以拿一个硕士文凭,要交钱,一年的学费加生活费大概20w港币,毕业后可以在香港找工作。
研究型硕士通常有奖学金可以拿,目前的行情是一个月有1.6w港币左右吧,需要每个月拿3.5k交学费。但是大多数香港的学校不会招研究生硕士了,因为研究型硕士学制2年,既要上课,又要做研究,又要写毕业论文,根本出不了什么研究成果,时间太短。研究型硕士可以拿奖学金,但是这些奖学金通常都是导师个人的科研经费,一年也需要大概20w左右,几乎没有老师愿意白白的烧掉这些经费而看不到科研成果的产出。
博士申请就比较好了,拿香港城大管理科学举例,博士是四年毕业,一个月的奖学金大概1.6w,住宿如果住学校,一个月2k,如果住外面估计要2-3k,学费每个月3.5k,这个钱绝对够生活了,而且过得很好。博士要求很高,因为有奖学金可以拿,四年下来,可以拿近80w的奖学金,所以通常要求学校要好,GPA高,英语好,有论文发表的优先,否则的话别人为什么要白白的烧这么多钱在你身上呢。个人认为,如果学校不好,那么一定要展现出一定的科研能力,例如发表过论文才会获得较大的申请概率。顺便做个广告,香港城市大学的管理科学专业近几年发展非常的快,而且世界的排名很高,我听说进了前五十,师资也非常的雄厚,读书的环境也非常的好,当然对申请的要求也很高,如果有机会进入这个系读PHD,以后的发展肯定不会差。
招学生一定要有亮点,例如我们最近招的自己学校学生,虽然成绩不是很好,但是他是全国数模竞赛一等奖。
数据科学VS决策科学,再到智能商业决策
北京时间【3月3日20:00】举办的此次知乎Live,有幸邀请到 斯坦福大学决策与风险分析博士、前Google全球商业运营高级经理、杉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PO 王曦博士与大家座谈,用IT巨头及运筹学创业公司第一手的干货,为大家深入剖析大数据决策中暗藏的玄机。
地址:http://t.cn/REPJSEK
本文首发于『运筹OR帷幄』,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
[运筹OR帷幄]专栏向全社会进行有奖征稿,投稿人在拿稿费的同时可以与大牛审稿零距离交流。详情见 :『运筹OR帷幄』专栏有奖征稿专用帖
如果你是运筹学/人工智能硕博或在读,请在公众号留言:“加微信群” 系统会自动辨认你的关键字,并提示您进一步的加群要求和步骤。
※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
※【闲聊】工业工程就业(国外本科硕士篇) ※
※【观点/报道】上财交叉科学研究院 葛冬冬:运筹学是交叉学科,我们需要看到产业界发生了什么 ※
※【学界】深度学习如何影响运筹学? ※
◆
◆
◆
◆
运筹学/控制论/随机优化爱好者
➦qq群:686387574
人工智能爱好者
➦qq群:685839321
更多原创好文请戳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