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香港”,往往会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广义的,也就是指整个“香港特别行政区”,即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另一种则是狭义的,单指“香港岛”(简称“港岛”);此外,包含“香港”的地名还有“香港站”和“香港仔”,前者是指从大屿山出发的机场快线延伸到香港岛的一站,后者则指香港岛南海岸线上的一个小村庄,是香港开埠前港岛人口最多的地方,算是香港的起源地(“香港仔”即“小香港”之意)。
据说“香港”这名字,本来是自明代至清初一个小港湾的名称,这个港湾就是现今位于香港仔海湾内的“石排湾”。石排湾有香港村,村内有大约建于清朝初年的“香港围”,1977年因建香港仔至跑马地隧道,此围于是被拆去。
至于记载香港这一地名的历史文献中,时间最早的是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年)郭裴所著《粤大记》一书。该书所载<广东沿海图>中,标有香港以及赤柱、黄泥涌、尖沙咀等地名。
《粤大记》中出现的“香港”地名
事实上,香港地名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至今未有定论。关于香港得名的由来传说,主要有下列的说法:
香江说
一说来自“香江”。据说早年岛上有一溪水自山间流出入海,水质甘香清甜,为附近居民与过往船只供应淡水,称为“香江”。由香江出海的港口也就称为“香港”。香江故址在今薄扶林附近,早已不存,但“香江”却成了香港的别名。
香姑说
另一说香港名称来自“香姑”。香姑是传说中的女海盗,盘踞香港岛,于是该岛被称为香姑岛,简称香岛,再演变成香港。 还有一说香港之名源于“红香炉”。传说很久以前从海上飘来一个红香炉,泊于天后庙前,居民以为天后显圣,便把红香炉供奉在庙中。岛上有个山也称为红香炉山。后来把这地方叫做“红香炉港”,筒称“香港”。
香树说
较有根据的一种说法,是说香港得名与香树、香市有关。香树生长于广东沿海及越南北部,以东莞、新安等县为多,香港沙田及大屿山亦有种植。香树长高至二十尺时,割出树液,就可制成“香”,是多种香制品的原料,可作供神和上贡的佳品,“莞香”闻名全国。明神宗万历元年以前,香港一带均属东莞县。沙田、大埔一带是“莞香”的著名产地。
因香产丰盛,这里的香市贸易也十分发达。香产品多数先运送到九龙的尖沙咀,再用“大眼鸡”船运至石排湾(即今日的香港仔)集中,然后转运往中国内地、南洋以至阿拉伯国家。故尖沙咀古称“香埠头”,石排湾这个转运香料的港口,也就被称为“香港”,附近的村庄也被称为“香港村”后来,“香港”一名被扩大应用于全岛。
尽管有不同的说法,但可以大致肯定的是香港这个地名最早出现在明朝,它最初是指今天香港岛上的一个小港湾、小村落,后来才扩大为对整个岛屿(香港岛)的称呼。
内容来源|人民网、微博、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深港潮生活编辑整理
帮小编点个赞呗!
老板说了,一个=5毛钱
·END·
潮粉福利
招募美食品鉴吃货
即日起,添加潮妹微信报名
快来,等着你
微信号:njcsh_025
(加好友备注“美食达人”)
和我们一起到店进行美食试吃活动
机会难得,不容错过~赶紧来报名!
下次出现在我们大合照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