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福州码头江湖,离港的渡船都满载一个传说

2020-10-24 15:59:24


去岁,马尾旧镇码头翻新,黄墙贴上了青砖,仓库的尘埃上拔起观江平台,潮江楼焕发新的威严,闽江水和旧镇的烟火味酣煮一锅,翻炒出锅的是市井俚俗和浓郁乡愁,以及那些码头往事。



福州当然是有码头的,翻开地图,上下杭、水部、福屿、前屿……能找到不少和海和船运有关的地名。依水而兴、因水而发的福州,从东汉起至民国,福州的码头一直高度繁华。



宋时“槽引江湖,利尽南海”,致远洋贸易一时盛况空前,东可至日本,西远达阿拉伯诸国。


民国时,聘用荷兰人在台江江滨路一溜地建造了7-8座码头,罗星塔畔的浮码头也成了近代福州港口仅有的码头泊位。



福州的码头几乎就和城市的历史一样长,茫茫江水里,翻涌着福州人的沧海桑田和一代人记忆的涟漪。



1

3


“这里是来马尾的第一站”,小时候的杨帆依旧记得从台江坐船到马尾阿姨家,到达旧镇渡口的景象:石板台阶、红砖外墙,一排老洋房矗立在渡口后面。


即便后来高楼林立,这也自有岁月悠悠的宁静,吹吹海风,看看落日,每一次都是不期而遇的美好。



1995年夏天,一行四人的游学旅行是老李唯一一次从台江码头坐船到马尾港,此后再也没坐过。他们在马尾港废旧的铁轨上合了影,但到如今这次游玩的照片,保存下来的只剩两张,一张在船上拍的,一张是在马尾的地标罗星塔。


罗星塔从清末时,被老外船员称为中国塔,被标志到世界航海地图上,当时你不管从世界哪邮寄回马尾的信,只要写上“Pagoda anchorage”(中国塔)就可寄达。



也听过不少市井往事,可惜不在现场。


早上5点,从营前往马尾的第一趟船就开了。卖蔬菜的和卖米面的聊着家长里短,卖双狮手表和卖三用机的打探着粤东吹来的商机,还有卖水果、卖海鲜的等等,船上载满了讨生活的商贩,生机勃勃。


因着营前的物价比马尾便宜些,就做起了“代购”的生意。一段时间这儿几乎什么都能买到,马尾前街也成了马尾的CBD。



“世利花生”店铺、卖麦芽糖、卖冰糖的流动商贩、马尾影剧院和书店是多少小朋友赶圩时狂奔的热门地点。


但现代的钢筋水泥带走了市井烟火,就像老陈说的:“30年了,闽江水都变得不似从前了。”



2

3


老陈是在马江上行船30余载的老船长,从17岁的少年郎到年过半百的长者,从马尾到营前,时间和空间在他身上既是定格的,又是流动的,一个江上漂泊的舵手,把最好的时光全灌在了码头上。



“以前最繁华的时候,一天一条船能载两三千人,早上四点多就得起床。”现如今一趟船只剩下行摄的驴友和苦营生的老依伯。



几经拆迁改造的马尾旧镇,现只遗留渡口的小段还有旧时模样,原先的第一、第二码头,沿江石阶宽20米长,现也只能看见第二码头的石阶。


江还是那条江,码头却不再是老船长的码头,往昔“百舸争流”的热闹早已销声匿迹。



大江大河的大福州,熙熙攘攘的码头,除了马尾旧镇码头,还有不少散落的码头有酒有故事。



3

3


/ 平水码头 /

地点:仓山区三县洲大桥下



藏匿在从台江去往仓山的三县洲大桥下,被高档住宅掩盖的一堵灰墙背后,开了几个口,仿佛来到一个新世界。一旁是齐天大圣庙,一头是苍霞公园,迎面的是闲情踱步的老福州,对面是翻新的烟台山,还隔着新起的楼盘,新、旧;传统和现代;保守和革新奇妙的在这统一。



/ 洪山桥旧码头 /

地点:杨桥西路222号附近



临近福州农林大学东门,依旧运作的冷门码头,很适合拍摄通透清新的照片哦,但进入时需要和守门的叔叔好好打招呼。



 / 台江码头 /

地点:江滨路台江旅游码头



连着上下杭历史街区、南星澡堂、中平旅社、台江影院等,坐船行旅看闽江夜景,一夜看尽榕城景。


虽然如今福州的码头,随着海陆交通的日益便捷,早已成了过去。但对于很多福州人来说,那些关于码头的记忆余悸未了,就不曾过去。



有时候会感怀于,这座城市渐渐老去的那些值得咀嚼和回味的过去,但我们更应该由衷地欢呼那些呼啸老去的速度,就是福州的日新月异的新速度。



文 | 福州知了

图 | 陈纪照/wenghh

郑社/张伯宁/网络


- END - 


没看够?继续点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