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回忆杀来波!认得5个以上的都是福州土著!!

2023-05-25 17:04:50



导语

蓦然间望着

陪伴着老福州人

生活的它们

满满都是回忆

我瞬间觉得自己好幸福

1
福建老酒

福州人下厨,什么都要放一些福建老酒。或是将蛏插在老酒里炖,或是在捞化、线面出锅的时候淋上老酒,啧啧那叫一个香啊!

“福建老酒”历史可悠久了,始创于清乾隆年间,早在一九五七年就被列为福建省名酒!因其风味独特,“开坛香万里,洗瓮醉千家”说的就是它。

2
罗星塔牌味精

老福州人的厨房应该常常见到罗星塔牌味精的身影。福州味精厂建于1957年,上世纪80年代是福州味精厂最辉煌的时期,当时的“罗星塔”牌味精在福州也是家喻户晓。

2009年福州味精厂搬离了工业路,也宣告工业路告别“工业”身份,想当年这里聚集了福州保温瓶厂、玻璃厂、灯泡厂,搪瓷厂.....昔日道路两边林立的工厂,已成为“老福州”的记忆。

3
古三座澡堂

在鼓楼区温泉街道办事处温泉村,名为“古三座”的澡堂,据说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称得上是福州最古老的澡堂之一。至今仍有许多老福州慕名前来参观,顺便洗一洗这里的“金汤”。

温泉村的老人说,几十年前的古三座是露天大池子,当时有一个“日男夜女”的不成文规矩:白天专供男人洗澡,晚上则是女人的天下。到了傍晚,妇女们都会准时在澡堂门口排起了长队等候,如果到了时间而澡堂里还有个别男的未洗完澡,女人们就一窝蜂地拥进澡堂,吓得几个男的穿了裤衩就跑。

4
回春药店

从清乾隆55年(1790年)创办,历经两百多年岁月沉浮。当年的回春一度辉煌,有‘北同仁,南回春’的美称,清末民国初,该店年营业额就可达十几万元,纯收入超过5万元!

当年,药店内还有鹿园,每逢割茸,必定引来众人围观。时至今日,回春药店早已融入南街,成为南街历史文化厚重的组成部分。

5
鼎日有肉松店

肉松配稀饭一定是不少福州人的大爱吧!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

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6
永和鱼丸

说起福州,怎么也绕不开福州鱼丸。慕名来福州的游客,总少不了品尝品尝“虾油味”十足的福州鱼丸,名气最大的就数永和啦。

永和鱼丸店由福州人刘二俤于1934年创办。上世20年代,刘二俤学会了打鱼丸技艺后,去台湾发展,他曾在台北永和县一家小吃店打工。30年代初刘二俤回到福州。


在家里做好鱼丸后挑到三坊七巷,用调羹在小碗里敲动,发出清脆的响声。1934年他在塔巷口开鱼丸店。为纪念他在台湾永和县的经历,称“永和鱼丸店”。

7
 耳聋伯元宵

始创于光绪年间的耳聋伯元宵,在创立之初并没有店面。当时元宵是福州老百姓观看闽剧时喜爱的小点心,耳聋伯便跟着戏班子肩挑担卖,走街串巷。

解放前福州人也穷,可以吃的东西少,点心之类的更是稀有。那时候桌面上没有碗,碗都是客人自带,元宵一下锅就有客人拿着碗等着。这个百年老字号传统小吃无意间记录了福州城的往事,无意间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历史。

8
聚春园酒楼

“聚春园”始创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坐落于福州东街口,它可是是福建省现存年代最悠久的历史名店,福州招牌菜的“佛跳墙”就源于聚春园!历史上的聚春园那是达官显贵、商贾名流会聚之所,聚春园的楹联“聚多冠盖、春满壶觞”就是当年经营盛况的写照。

9
“福州牌”火柴

“福州牌”火柴不仅是当年的全国知名品牌,更曾是福州的“形象大使”哦。上世纪八十年代,“福州牌”火柴专门推出一批高档的定制火柴,用于宾馆、旅游、出口。提供给宾馆的高档火柴,印有宾馆名字,那时能拿到一盒知名宾馆的火柴,大家都会如获至宝。

因为“福州牌”火柴畅销全国,福州火柴厂还把福州一些风景名胜印在火柴盒上,让全国都能看到福州的西湖、金山寺等风景名胜。

10
 一见喜牙膏

据说用了此牙膏,一见就喜欢,而且是小伙儿约会前必用哟。1978年,福州有了自己牌子的牙膏——一见喜。

它是纯中草药滴,可以防治各种牙病。可是,这么好的产品后来被新加坡一家私人公司看中了。于是,一见喜……,我们再也见不到了。

11
 福日电视机

你还记得二十年前,你家是什么模样吗?老旧的沙发,藤椅,毫不起眼的铁架,上面放着当年最贵重的家私——电视,而且还是福日牌的。有这么一台电视,在那时,是多么让人艳羡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家电企业,福日电视曾经是福建电子行业的一面旗帜。1994年,福日彩电产销量突破百万台,当时它与熊猫、金星、牡丹并称中国彩电的“四朵金花”。

12
万福来皮箱

这是奶奶、姥姥、妈妈辈出嫁时的必备品,你家能不能找到一个?据说,它也是“学来品”,清朝时从台湾学来的工艺。

这种皮箱密封性很好,里外共4层,制箱时匠人像缝衣服一样一针一线地缝到木板上……

13
警钟牌桶刀

刀,是不能乱玩的,不小心割破手脚不好,如果割到小朋友就更不好了。所以,1957年福州生产的桶刀名字就叫做……警钟牌。

原牌号王彩,由王道彩首创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由后人王财富继业。1957年加入福州市镰刀生产合作社(现为福州市柴油机厂),以警钟牌作为注册商标。产品以枕厚、腹凹、刃薄、锋利而闻名,除畅销本省各地外,还曾远销东南亚各国。

14
龙凤牌系列扑克

打牌,常常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的行为。如何鼓励大家多打、常打,它需要一个意义非凡的名字,才能让打牌名正言顺,所以“龙凤牌”应运而生……

“常打牌您将成龙、成凤,常打牌您能实现人生理想,常打牌您将为中国传统文化贡献力量,常打牌……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果……,请把打牌立为人生事业”哈哈,不要当真哦,只是个广告语而已。

15
闽江牌保温瓶

老福州人家家户户应该都有这样一个保温瓶吧!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闽江牌保温瓶因为质量好,由东南亚市场扩展到英国、德国、比利时等国,出口量仅次于上海。

1975年7月,保温瓶生产从福州市玻璃厂分出,成立福州市保温瓶厂。1980年起,闽江牌5号瓶胆在全国46家保温瓶质量评比中连续6年获第一!要知道早期工人们都是用吹管吹玻璃瓶胆呢,那质量杠杠滴!

16
“福表牌”电子表

早在1978年,福州市手表厂就从香港购进电子生产线1条,开始为港商来料加工电子表,并少量生产“福表牌”电子表,到1984年,一年就生产了41万只!

早期发条的机械表,价格都很高,特别是上海产的手表,往往要100元以上,当年是一名普通工人两三个月的工资。而后来出现的电子表只要五到十元钱。当年,好多福州孩子第一次拥有自己的手表,就是这种“福表牌”电子表。

17
闽江牌缝纫机

记得小时候,外婆家就有一个。外婆坐在缝纫机前,踩一脚踏板,手拉一拉,呜呜唧唧中给家人做出一件件衣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闽江”牌缝纫机厂达到鼎盛时期。


在每人每年只有14尺布票的年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缝纫机也就成了当时结婚必备的“三大件”之一。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闽江”也不复重现了。

18
美且有”糕饼店

名叫“美且有”,好直白的名字!“美且有”糕饼店,是许多老福州心中,好吃点心的代名词,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 是一家150多岁的老字号糕饼,一些老福州人,还常常转大半个福州城去“追味”。

想起当年馋人的猪油糕两毛钱一块,那时的两毛钱,可是当年一家人的饭钱!还有雪片糕,它掺入进豆芽,每片厚度0.9毫米,薄而不断,卷指不裂,韧而不硬,色白如雪,芳香袭人,清甜适口,入口易化……

19
郑兴利剪刀

在老一辈福州人中,提到“郑兴利剪刀”,都会竖起大拇指,那可是曾经的“福剪”状元。要说它的名气有多大,“郑兴利剪刀”不但畅销大陆,还走进了台湾。

郑兴利剪刀店第四代传人郑隆新说过:制作一把剪刀要经历二十几道工序,要一锤一锤慢慢敲打出来。但同样功能和样式的剪刀,也会有细微差别。可以说,每一把手工锻造的剪刀,都是独一无二的。

20
魏南林皮鞋

“魏南林”店址始设于台江中选路91号,原称南林皮鞋店,由日本人创业经营。民国11年,日人回国由其职工魏冠洪折价承受自行营业,改称“魏南林”。其所产脚掌牌皮鞋因量脚造型,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具有适脚、防潮、耐用、美观等特点,除行销国内各大城市外,还出口南洋、新加坡、美国等地。


1933年,第一次进入福州魏南林鞋厂的李宝源,如今不能做鞋,只能在鼓屏路上修鞋的犟老头。

这些老店承载着

老一辈福州的记忆

记录了福州城的往事

更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历史

他们的存在让老福州人们

记得他们曾经年轻过

同时,让现在的人了解

曾经福州过去的辉煌

与福州如今的成长!

-End-

综合来源丨掌上福州、八卦福州、福州帮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