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3D35|亚洲艺术中心

2020-08-10 06:26:25



亞洲藝術中心:重探1960年代台灣現代藝術的濫觴
藝術家:朱為白、馮鍾睿

展期:Mar. 29 – 31, 2018
展覽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香港灣仔港灣道1號)
展位:亞洲視野|3D35

貴賓預展:Mar. 27, 2 - 8pm|Mar. 28, 1 - 5pm
開幕之夜:Mar. 28, 5 - 9pm
公眾開放:Mar. 29, 1 - 9pm|Mar. 30, 1 - 8pm|Mar. 31, 11am - 6pm



朱為白 傳承(二) 1965 水墨紙本 78×54.5cm

亞洲藝術中心將於香港巴塞爾藝術展3D35展位,以回顧的方式重探台灣現代藝術的歷史,聚焦朱為白 (1929-) 與馮鍾睿 (1934-) 兩位台灣現代抽象繪畫先進,形成兩條軸線的「對照記」,展出2位藝術家1965年至1984年共10件作品。

朱為白 智慧之窗 1965 水墨紙本 78×54.5cm


2016年10月起,一場從藝術角度大規模回顧戰後世界發展的展覽 Postwar: Art Between the Pacific and the Atlantic, 1945–1965在德國慕尼黑美術館 (Haus der Kunst, literally House of Art) 展開。,以及因戰爭造成的人口流離與遷徙,如何在世界各地產生新的國際大都會背景;此一囊括218位藝術家的展覽並未加入台灣;而有關華人地區的藝術,僅僅介紹了Chinese Nationalist Realism,,而台灣,顯然不在世界藝術的視野中。


,台灣事實上擔負了重責大任。1960年代,畫會蓬勃發展,「東方畫會」與「五月畫會」同心協力、互相呼應。這輩藝術家在當時標舉前衛的精神,其後更影響了許多後進創作者。其現代藝術觀念的引入,加上東西融合的策略,於此後成為一個極具影響力的主張。

「造空者」:東方畫會之朱為白(1929-,89歲,生於南京)

東方畫會的朱為白原是軍人,但對藝術創作興趣濃厚,來台後曾到師大教授廖繼春的畫室學畫,1958年起加入東方畫會,亦因畫友的關係而得到李仲生觀念的啟發。朱為白家中三代都是裁縫,他回溯到媒材和色彩本身的質地,利用他所擅長的刀剪線縫手藝營造空間感,他極簡風格的創造性不在冷調,反而在於素樸和溫潤。


朱為白 動 1965 水墨紙本 54.5×78cm


出身於「東方畫會」的朱為白,在進行任何媒材或形式的創作上,對於「東方精神」的追尋與表達乃是他視為最重要的創作動機。綜觀朱為白超過一甲子的創作歷程,可以察覺他在面對西方新潮的衝擊之際所引發的自覺,此一自覺,促使他讓東方哲學思維形塑其藝術思維中的美感主體。



朱為白 淡淡的夜 1966 水墨紙本 78×54.5cm


相比之下,「空間主義」創始人封答那傾向於破壞舊有的形式主義,戳破、割開、挖開的動作都是破壞後的靜止狀態;朱為白的「破」則淡而自然,以棉或麻藉由皺褶手法去表現縱橫交錯中一種自然天真的氣息,或是他以井然有序的切割手法細緻地劃破畫面,任其背後所摻墊的不同顏色的布料能夠順勢地、若隱若現地傾瀉而出。朱為白作品的溫婉也來自他以「圓」的意象統攝「萬物」的型態,這便是一切依循「反復」規律而變化的一種變化;而其作品所表現的一種「無相為體」的禪意和禪境,是為了使其作品由原本以模擬中國傳統書畫之山水畫型態的表現,過渡到一種融合了道、禪二者思維而形成的「應物無方」之表現。「道之『無方』與禪之『造空』」的藝術形式,更是其複合媒材作品中最主要的表現手法。


朱為白 天道 1971 油彩、塑膠片、玻璃板 84×67cm


朱為白 無門之簾 1984 棉布 185×303cm (triptych) 




馮鍾睿 1972-06 1972 壓克力紙本  83.8×89cm


「行者」:五月畫會之馮鍾睿(1934-,84歲,生於河南南陽)


五月畫會的馮鍾睿,畢業於政工幹校藝術系,無論是1960年代的創作或1990年代在他明顯的轉變之後的創作,不變的都是他在蒼莽的色調中所堅持的渲染之趣味。早期他的以水墨融合書法,而書法的線條則如舞蹈一般飛躍、跳動,馮鍾睿的書法並不是筆劃的線條,而是繪畫的線條,此一作法使中文字回歸到本身做為圖像的意義,與馮鍾睿突破傳統水墨創作進而以渲染達到水墨抽象化的作法,以及佛經文字的書寫,相互呼應,乃是從文字/水墨媒材/圖像/佛經義理四者互相趨近,故而完美地融合,同時保留了遠近的層次。

 

馮鍾睿  1973-81 1973 壓克力紙本 74.9×68.6cm 


1990年代起,馮鍾睿新創了一種繪畫手法,以顏料畫在塑膠片上,再將圖案拓印到紙或畫布上,混合水墨和壓克力、實驗顏料拓印的結果。紙張與墨水的不同色澤、紙張不規則的不對稱形狀、透明與不透明的色澤對比出參差之美,其中最特別的是他用拼貼手法勾勒出的抽象山水景象。這彷彿是一種藝術的「製作」,與印象派所主張的「自然發生」有異曲同工之妙。但若進一步探索,則馮鍾睿1982年起潛心修佛,轉化「刹那無常,終屬虛幻」的客觀世界,因而將為藝術創作當作是一種修為,因此它的「製作」藝術更又似禪宗所強調的「頓悟」。

 


馮鍾睿 1974-65 1974 壓克力紙本 82.6×59.7cm


正是這樣的頓悟,馮鍾睿將自己擺放在一個制高點回憶過往。其作品沉穩的色澤拼接在一塊,製造出牆壁斑駁的效果,以眼觀之竟然彷彿能感受到作品散發沉香的氣味;他的作品重在有感情卻不濫情,能量極為豐沛、情感深厚且實在,年過八十,其藝術的渾厚璞真,正如花綻放。


馮鍾睿 1975-37 1975 壓克力紙本 82.4×58.2cm


東方精神並不是一種鄉愁,它是一個價值性的議題


如果說,在每一個當下不斷前行回應著改革自由的1980年代之後,「當代藝術」是一個現今社會的萬花筒;那麼1960年代也有所謂的「當代」,彼時革命的力度和氣度,更是值得我們在戰後超過一甲子的時間後,重新探索並給予定位。台灣近代至現代,經歷日本殖民五十年、,這個蕞薾小島長年處在一個被架空的位置,受到外來政權輪番干預它的文化發展。

 

我們需要知道,在肅殺的時期兩個對立面的夾縫中,台灣現代藝術的濫觴及其後的發展,如何完整地見證了大規模的影響力,台灣如何完整地保留了在地文化的身分-更有甚者,此地藝術的發展,東方與西方、中台日藝術語言的傳承與反芻,點出了複雜糾葛的身分認同。亞洲藝術中心作為在地深耕35年的畫廊,將於2018年於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中為89歲的朱為白與84歲的馮鍾睿策劃一次歷史與形式交相對照的展覽,讓華人文化最大的幸運發生在台灣此一事實,在藝術活力旺盛的城市-香港,聚焦性地呈現我們與東方、五月所共同認同的價值。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