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访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江安

2020-11-07 08:06:08

本报记者 张苓 

“在互联网和数字化铺就的‘铁路’上,奔跑着智能化的‘列车’,牵引着智能装备、智能制造、智能服务、智能研发、智能供应链的‘货物’。我们荣幸地和钢铁企业携手赶上了时代的列车,继续为钢铁工业发展高端智能制造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日前,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型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江安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构建了新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框架,既是‘路线图’,又是‘时间表’,还是‘动员令’。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这给我们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张江安指出,我国钢铁智能制造的目标是借助“互联网+”、物联网以及智能制造技术,实现两化深度融合。当下,制造业劳动力红利时代已经结束,周边的印度和东南亚各国凭借更具优势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资源的吸引力,对我国制造业形成“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严峻挑战。在此种情况下,老牌国企率先投身于新一轮产业革命责无旁贷,这也是其重获制造业优势,加快发展高端装备、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突破重围的必然选择。   

钢铁装备数字化程度低 严重制约发展 

工信部发布的《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显示,“十二五”期间,信息化技术在生产制造、企业管理、物流配送、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应用不断深化,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超过65%,企业资源计划(ERP)使用率超过70%。截至2014年底,约80%钢铁企业的生产线MES(制造执行系统)覆盖率达到70%以上,尤其是炼钢、热轧及钢管生产线的覆盖率达到80%以上,但在高炉、焦化、烧结和冷轧生产线上的覆盖率相对较低,在中小民企的覆盖率也较低。  

张江安认为,工业4.0先进的实践往往发生在应用价值大而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地方。钢铁行业就具备这样的特点:部分用户对定制的需求强烈,而产品的物料跟踪却相对简单。钢铁行业有非常先进的一面,也有相对落后的一面,所以,必须用智能制造提升钢铁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张江安指出,我国钢铁工业现在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我国钢铁产业面临中低端产能过剩、需求低迷但有回暖迹象、国际化战略的迫切性等情况,需要加强质量管理、降本增效、节能减排;我国钢铁企业生产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个性化、定制化、多品种、小批量,关键要协调产销矛盾,以降低生产、库存、物流成本等。再如,我国钢铁生产体系大多是“耗散系统”,这就决定了钢铁生产几乎不可能是理想的流水线,但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可以用智能化带动绿色生产。与离散制造业相比,钢铁行业的转型之路可能更加艰辛,主要难点在于除了关键设备之外,更多的生产设备及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程度低,严重制约了发展。 

目前,中国重型院已设立了金属挤压与锻造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装备制造业“高精度带材轧制成套装备产业化基地”、机械工业连铸技术装备重点(工程)实验室、陕西省大型工业铝型材挤压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大型板坯连铸成套技术装备产业化基地、陕西省能量回收转炉煤气干法净化成套装备产业化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国冶金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冶金重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研发平台,现已迎来大显身手的最佳时期。  

从3个层面创新促转型 着力拓展海外市场 

智能生产既包括生产模式的转换变革,又包括信息的集成优化。钢铁行业也会就此发生转变:生产模式由大规模生产转为大规模定制,管理理念由以产品为中心、以低成本赢得市场转变为以顾客为中心、以快速响应赢得市场,驱动方式由根据市场预测安排生产的推动式生产方式转变为根据客户订单安排生产的拉动式生产方式,发展战略由“成本领先”战略转向“差异化服务+”战略。 

目前,我国大部分钢铁企业还停留在根据用户需求单纯卖产品的阶段。随着制造业强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客户对钢材品种、质量和服务的需求将不断升级,将由单纯的“产品”需求向“产品+服务”需求转变。在钢铁领域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对企业提质增效、形成竞争新优势、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十三五”期间,钢铁企业要通过早期介入用户需求、后期跟踪改进等模式,主动由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由单纯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一揽子解决方案”转变,不仅要满足用户当前需求,还要创造和引领未来的需求,实现上下游共赢。这一切就为制造服务类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装备企业在做好传统业务经营的同时,切实重视新市场开拓,这就要加大对国内外市场信息的收集力度,重视用户回访和项目投标前技术方案、商务策略评审等,千方百计提高项目命中率。 

怎样打造装备企业转型升级新动力?张江安分别从科研、商业模式、管理方式三个层面阐述了创新的重要性。 

首先,创新的根本在于满足用户需求,必须以深入研究市场需求走向为基础,以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为研发方向,在促进钢铁产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同时,开拓新的应用领域,重点关注航空航天、军工、核电以及新材料、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领域。 

其次,企业要创新经营模式,建设服务型制造企业,从单纯设计制造型企业向现代技术服务型企业转变,不断拓展制造服务内涵,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为用户提供更广泛、业务专业化、国际化的服务,把工程设计、制造、服务融合起来,把技术、人才、管理凝结起来,把科研、生产、营销衔接起来,提高专业的系统设计能力、设备成套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贸易服务能力和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最后,以“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理念,延伸服务产业链,提供产品生产软件包,硬件上附加软件,不断进行运行提升,实现远程监控、故障诊断等装备的智能化。建成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或研发中心,增强试验研究与开发能力,进一步实现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加强与国内外相关知名科研机构、院校、企业的合作,开展探索重大装备服务业的信息化、智能化重大装备技术体系建设。 

张江安还结合实际谈到了通过两化深度融合、借助“”契机开拓海外市场的打算:“以旧带新、以点辐面,我们将重点在伊朗、印度和越南等地区拓展炼钢、连铸项目,在土耳其等地推广铝型材加工设备,进一步加大对俄罗斯市场开拓力度……为此,公司已经制订了海外项目管理办法和激励制度,积极参加海外重点项目展览会,同时制作出不同语种的宣传片,以多种方式加快拓展海外市场的步伐。” 

张江安感慨道,未来几年,我国钢铁工业将进入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主的发展阶段,这也是钢铁工业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阶段。钢铁装备企业更要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结构调整、坚持创新驱动、坚持绿色智能化发展、坚持质量为先、坚持开放发展,加快实现调整升级,以实际行动为提高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加油助力。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