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情绪,一种风格,一种爱好,它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日新月异的社会里,更多的是代表着对精致的慢生活的一种眷恋及回想。本期富仕私享荟开始,我们一起踏上回味美好的怀旧之旅。
这张照片里的手表是否看起来十分眼熟?曾几何时,拥有它是许多中国家庭的梦想,而表盘上的“上海”二字也是质量与品味的象征。
自1958年第一批上海牌手表投产并问世以来,上海手表和它所代表的国货品牌一起,经历了近60年的风风雨雨,起起伏伏,如今这位“中国手表领航者”,已经带着全新的气息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本期富仕私享荟就带你一起看看这块见证了中国历史的上海牌手表。
这款绝对不输瑞士大牌的陀飞轮手表,就是上海牌手表的今天
1958年7月1日,是第一批完全国产的上海牌手表上市第一天。上海第三百货商店一开门,数百位市民就将这批手表抢购一空,当天预约登记要购买的顾客超过千人。当时这批17钻、长三针的A581型手表的质量据说就达到了瑞士的宝丽爵手表水平,可连续走时36小时以上,日差小于1分钟。
在此之前,中国的手表市场一直被进口手表长期垄断。上海牌手表以它过硬的质量和背后蕴藏的拳拳爱国之心一下子点燃了广大人民的热情,从那一天起,拥有一块上海牌手表就成了许多新中国家庭结婚必备的”大件“之一。在60年代,戴手表的中国人,每四个手腕上就有一只上海牌手表,而
到1995年,上海手表厂累计生产手表1.2亿只。
当年的国家领袖清一色佩戴的都是上海牌手表,上图中的手上戴的,据专业人士鉴定也是上海牌哦
只可惜改革开放以后,在众多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的冲击下,尤其是八九十年代初燃起的”电子表“热潮下,上海牌手表在时代的大潮中迷失了方向,一度濒临破产。
从门面到Logo都带着浓浓怀旧气质的上海手表厂“门市部
2000年,上海手表厂经过股份改制,更名为上海表业有限公司。名称虽然变了,但老厂的技术人员和品牌全部被保留了下来。
重组后的上海表业走出了一条”曲线救国“的道路:为世界中低档机械表制造机芯。这个经营策略虽然看起来不够高大上,却使公司当年即扭亏为盈,摆脱了入不敷出的困境。
做代工厂显然不是上海表业的最终目的,这批怀揣着理想与技术的上海手表人仍然将机芯和产品开发作为自己的最高使命。
2001年,上海表业公司手工制作的陀飞轮表机芯在瑞士巴塞尔钟表展上亮相,聚焦了海内外著名厂商关注的目光。而2006年新年伊始,50只上海牌陀飞轮限量表以每块10万元的价位一销而空。
如今的上海牌手表虽然仍未恢复当年人人争强的走俏地位,但它在复兴之路上,一直踏着坚实的脚步。现在的上海牌手表已经不再只有当年的经典款,它的产品线从怀旧系列到多功能系列,从商务系列到陀飞轮系列,从纪念系列到文化上海系列,完整的产品平台已经让人对上海牌手表的将来充满了期待。而在诞生近六十年后,上海牌手表在保持其一贯的高品质基础上,产品的价格却走起了平易近人的路线——同等质量的上海牌手表,价格往往只是进口品牌的几分之一。
最经典的怀旧系列,表带还是帆布的哦
大气不输国际品牌的商务系列
对许多中国人而言,上海牌手表不仅是一种商品,而是记忆的载体,怀旧的象征。外表与质量或许有价,而寄托在这块手表上全体国人的记忆与情感无价。
下期的富仕私享荟,让我们与上海牌手表进一步亲密接触,了解它60年跌宕历史背后更深层、更打动人心的故事。
点击二维码关注富仕荟微信,期待更多深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