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88年2月16日,毛阿敏首登春晚,演唱了著名的《思念》。几个男孩儿抱着吉他,合唱了一首《男孩》。当时没人在意里面有个叫冯雷的男生,也没人知道,将来他会演一部超火爆的电视剧。
电视剧叫《人民的名义》。
他演的大反派,名叫赵瑞龙。
当天晚上,大家惊讶地发现,饰演《西游记》车迟国王后的老太太,跟饰演济公的老头,居然同台演了个小品。第二年,再次登上春晚的赵丽蓉就说出了那句经典台词:“司马缸砸光!”
梁左在《笑忘书》里说过:“相声和小品搞好了,整个晚会就基本成功了。”那年,常宝华带着孙子常远说对口,“开心麻花”八字还没一撇呢。姜昆的《电梯奇遇》笑果不错,但远比不上最后一个相声,牛群的《巧立名目》。相声讽刺一个科长公款吃喝,段子极其辛辣,尤其那句:领导,冒号——!
<88年牛群相声《巧立名目》,喜欢的请自行搜索>
牛群火了,一出门,人家就管他叫冒号。相比之下,那几年,冯巩在相声舞台上表现平平,只好去演电视剧。就在1988年,冯巩搭档赴美,牛群到《那五》剧组顶替角色,两人相识,一拍即合。
借着88年春晚的红火,自89年起,两人开启了春晚相声长达十年的,和陈、朱小品一起,为90年代留下了无数欢声笑语。
88龙年,就这么来了。
02
韩剧《请回答1988》里,顶着主角光环的阿泽在棋坛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实际上,88年的围棋,可以说压根儿没韩国什么事。
真正的战争,仍在中日之间。
那是中国围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日围棋擂台赛达到高潮。一个人的声誉也到达了一生中的顶峰。
那就是聂卫平。
1987年,聂卫平击败大竹英雄,豪取八连胜,手下败将中包括四位“超一流”。88年3月,他又击败加藤正夫,中国代表团9:8获胜,连续三届赢得擂台赛胜利。随后,我国官方直接颁给聂卫平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荣誉称号:棋圣。
可惜,富士通杯豪强争霸,聂卫平早早败北。日方小林光一把韩方曹薰铉打得一脸懵逼,挡在八强门外。
谁也不会预料到,短短一年后,“围棋皇帝”曹薰铉便傲视群雄,君临天下。更叫人想不到的是,那时还在他门下学棋的一位小朋友,日后将有一个令世界棋坛战栗与膜拜的名号:石佛。
<88年中日擂台赛,聂卫平>
03
<拍摄《红高粱》时的几个牛人>
04
黑豹也好,唐朝也罢,他们风头远不及另一个人。
<88年Beyond游长城>
那一年,上海搞了个十大歌星评选,北京搞了个选美比赛。连跳霹雳舞的,都在重庆举办了全国大赛。有个在黑龙江霹雳舞大赛拿一等奖的小伙子参赛,结果铩羽而归,只拿到了第三名。
那小子,名叫孙红雷。
05
<88年TVB晚会,周星驰>
那部电影的导演,叫王家卫。
电影名字,叫《旺角卡门》。
你说刺激不刺激?
<88年《旺角卡门》,张学友>
06
那时,还在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第一中学读书的张绍刚,是个特别守规矩想考大学的好孩子。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
估计打死他都想不到,30年后,自己会在2018年第二季的《吐槽大会》上,以主持人身份吐槽小帅虎陈志朋近乎妖孽的穿衣风格。
<88年,琼瑶的书>
1988年4月8日,香港启德机场,琼瑶登上了飞往北京的飞机。3个小时后,她抵达北京。她在《剪不断的乡愁》中感慨:“3小时,原来香港至北京,只需3小时。咫尺天涯,却经过39年,才能飞渡!”
当时,琼瑶在大陆红得发紫,书能养活一个出版社。无数的影视公司,都对她虎视眈眈。
合作的巅峰,便是98年的《还珠格格》。
苏有朋等一票人的人生,就此发生巨变。
直到今年寒假,它还在掀动观众的心。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时间才是最好的作者。
07
<88年,电影《顽主》>
这一年,不只王朔,不少作家都迎来了盛放。
1988年,《小说月报》第3期选载了刘震云的《新兵连》。拿奖后,在月报作品集中,刘震云提到少年时代一位朋友,忧伤地写道:“从朋友的角度,我很对不住他,一听人家疯了,就不跟人家玩了。”
那一年,贾平凹《浮躁》获奖,震动文坛。汪曾祺在《瞭望》中为他疯狂打Call。不久后,作品落到三毛手中。三毛读罢,立即给贾平凹写信:“感谢您的这枝笔,带给读者如我,许多个不睡的夜。”
1988年,对苏童也很重要,他出版了小说集《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奠定先锋派的地位。秋天,他搬进了一栋旧楼房,窗外两棵果树,一棵石榴一棵枇杷。就在第二年,他在那里写出了《妻妾成群》。
那一年,余华咸鱼翻身。《现实一种》和《世事如烟》接连发表。之前,他一边做牙医一边写作,邮递员懒得敲门进院,每次把信从外面扔进来。父亲一听就对他说:“你的退稿信来了。”收到约稿时,他拿给父亲,父亲问:“什么意思?”余华说:“我出名了。你再也听不到那个声音了。”
1988年,姚育明去北京接史铁生参加获奖会。在地坛散步时,史铁生说:“我与地坛很有缘分,家搬来搬去,总围绕着它。”两年后,《上海文学》就发表了那篇震动全国的散文,《我与地坛》。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08
1988年,有人来,也有人去。
写《芳华》的严歌苓受邀访美后,带着几本英语书就跑去了美国。同年,与李银河从美国回来。他耗费十年心血的《》已接近尾声。
读完《》,高晓松彻底拜服:“我觉得是空前绝后的,没有人能跟他比肩,在我的心目中,他在白话文写作里排第一位。”
<马未都和王世襄>
1988年,小说鼎盛,诗歌失落。
年底,北岛返京,颁了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今天》诗歌奖。同年,顾城去往新西兰教书,随后隐居于激流岛。至于海子,他第二次去往西藏采风,路经德令哈时,写下了那个著名的句子:
也就是在这一年,一个向来无人问津的诗人,在《读者》杂志卷首发表诗作《热爱生命》。没想到短短两年后,他竟成了全民偶像。
你也许不熟悉那首诗,但你一定听过它的句子:
我不去想,
是否能够成功 ,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诗意的年代,从此一去不回。
09
1988年,还有件事不能不提。
8月,《上海文论》开辟“重写文学史”专栏。在这一思潮下,一些本应占有一席之地、却因某些历史原因被遗忘的重量级作家,重新被提起。
其中有两人,一个张爱玲,一个沈从文。
同年5月,沈从文心脏病发作。事先没有征兆,突然气闷心绞。神智模糊之前,沈从文紧紧握着张兆和的手说:“三姐,我对不起你。”
这是他最后的话。
<沈从文与张兆和>
沈从文去世后,媒体迟迟“秘不发丧”。巴金翻了几天报纸,都没翻到他的讣告。远在瑞典的汉学家马悦然试图确认死讯,令他震惊的是,中国大使馆的文化参赞竟从未听说过这个人。马悦然觉得很是哀伤。
多年后,作为诺奖十八位终身评委之一,马悦然公开说:“虽然这不符合规定,但我已破例说过,如果88年沈从文不死,必定拿到诺奖。”
因为那一年,是汉城奥运会。
10
88年,中国兵败汉城。
上一次奥运会,体操队摘得5金,李宁独揽3金。这一次,他颗粒无收。一回到休息室,李宁就泪如泉涌,抱住队员:“弟兄们,我对不起大家!”
<88年奥运会,李宁>
4年前的英雄,就这样被唾骂。
而那时,刘翔才5岁。
11
退役后的李宁,没有去大学读书,也没有去当教练,而是去了一家牛逼哄哄的公司学习经商。公司生产饮料,“中国魔水”,俗称健力宝。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当年牛逼哄哄的健力宝>
相反,当时看上去并不光芒万丈的一些人,却在默默无闻中,做出了影响今天商业格局的事情。
1988年,马云从杭州师范外语系毕业。不久后,他在西湖边上发起了一个英语角。不要小看这个英语角。因为它,马云在翻译界闯出名气。越来越多的人来请他做翻译。他一想,既然如此,不如老子开公司?于是开始第一次创业,海博翻译社。
同年5月到次年9月,一个叫求伯君的人,把自己关在屋里写代码。无休止的工作压垮了身体,以至于三进医院。到了开发关键时刻,求伯君干脆把电脑搬到病房。随后,WPS横空出世。雷军接触到后,彻底拜服,顺手将WPS破解。求伯君闻讯赶来,邀他加入公司。这一年,金山成立。
从部队转业的王健林觉得机关没意思,以后撑死了就是当个副市长,于是下海经商。恰好,大连西岗住宅开发公司负债149万,濒临破产,没人敢接。王健林接了。公司成立半年,终于拉到一个棚户区改造项目,赚到第一笔资金。这一年,万达成立。
远在深圳,一个搞过服装、手表、印刷、旅游、农贸、见啥赚啥的公司,终于确定了未来的地产方向。企业迅速完成了股份化改造,领军人物王石表示愿意放弃个人股份。这一年,万科成立。
许多的成功,不过从一件小事开始。
许多的变革,都在不动声色中发生。
1988年如此,2018年亦然。
12
相比之下,另一起命案,极其不起眼。
1988年5月26日下午5时,甘肃某公司一位23岁的女职工被害,身上共有26处刀伤。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14年里,白银市有11名女性惨遭杀害,手段极其残忍,造成巨大的社会恐慌。直到28年后,嫌疑人才被抓获,并刷爆了朋友圈。
这就是白银市连环。
然而对许多老百姓而言,命案只是谈资。
一如对不少公众号而言,死人只是流量。
当我像刘震云在《温故一九四二》里问乡亲们一样问我爹妈“1988年发生了什么?”时。他俩不约而同地告诉了我四个字:物价飞涨。
<88年,物价飞涨,抢购风潮>
天下大事再多,文化再繁荣,经济再昌盛,老百姓也得过日子不是?就像刘震云在《一地鸡毛》里写的:家里一块豆腐馊了,这比八国首脑会议还重要。
好在终于不用为物价操心了。
如今你只需要操心房价。
13
1988年对我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为当时我正在我妈的肚子里,即将来到这个世界。若问我对此作何感想,我只能用90年代《正大综艺》的口号来回答这个问题: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诗人也好,作家也罢,明星也好,巨头也罢,成败荣辱,是给别人看的,不过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冷暖自知。
<88年龙年春晚,弹指一挥间>
1988年,看似平常,实则暗流涌动。理想主义渐次落幕,娱乐至上缓缓袭来。有人貌似在山顶,其实是下坡,有人看似在山谷,其实蓄势待发。所以说,千万别随便看轻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尤其是你自己。
君不见,当年被诸多人“问罪”的李宁,前不久正用自己的品牌运动服小火了朋友圈吗?有些世事,真就像1988年靠电视剧《末代皇帝》一夜爆红的陈道明说的:“山上的人,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为终有一天他们会上山取代你,上山的人,也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为他风光时你还在山下。”
毕竟中国有句古话,“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2018狗年来了。下一批彩蛋,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公号一日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