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神经遗传】重组微小腺病毒载体对Wilson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铜代谢的影响

2022-03-11 10:00:43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作者:刘磊磊 汤其强 朱迎春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组微小腺病毒载体(miniAd-ATP7B-GFP)对高铜孵育下的Wilson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铜代谢的影响。

方法

构建含人ATP7B基因的微小腺病毒载体;检测8例Wilson病患者突变基因;原代培养8例Wilson病患者与8名健康对照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使用基本培养液及铜浓度为22.3(C1)、89.2(C2)、156.1(C3)、245.3 μmol/L(C4)培养液分别孵育2组细胞72 h,检测铜与蛋白含量。向Wilson病患者成纤维细胞分别转染miniAd-ATP7B-GFP(miniAd-ATP7B-GFP组)与空载体(miniAd-GFP组),设立Wilson病未转染组及健康组做对照,用C4浓度培养液孵育4组细胞72、96 h,后检测各组细胞铜与蛋白含量。

结果

8例Wilson病患者检出5种突变基因,基本培养液及C1~C3组Wilson病患者与健康人铜/蛋白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4组Wilson病患者[(1 871.6±209.2) ng/mg]与健康人[(1 267.2±188.3) ng/mg]铜/蛋白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75,P<0.01),C3[(816.3±113.9) ng/mg]、C4组较基本培养液组[(159.2±38.6) n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组χ2=31.493,健康组χ2=30.708,均P<0.01)。96 h各组铜/蛋白比值均高于72 h组,96 h [(2 071.0±171.8) ng/mg]、72 h[(1 495.5±161.4) ng/mg]的miniAd-ATP7B-GFP组铜/蛋白比值与Wilson病未转染组[96 h(2 731.2±188.7) ng/mg、72 h(1 901.7±219.5) ng/m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 h组F=20.130,96 h组F=51.496,P<0.01),与健康组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MiniAd-ATP7B-GFP对高铜孵育下的Wilson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的铜代谢有部分改善作用。


Wilson病(Wilson's disease)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疾病,致病基因为ATP7B基因。Wilson病作为单基因遗传病,最理想的治疗当属基因治疗。基因治疗实验需要合适的载体及模型。微小腺病毒载体(miniAd)因缺乏病毒蛋白的表达,更能满足安全性要求。既往Wilson病基因治疗多是以LEC鼠[1,2,3]、TX鼠、Atp7b-/-[4,5,6,7,8]整体水平或是以它们的离体细胞、Menkes病成纤维细胞系[9,10]、Wilson病干细胞[11]等为模型。但动物实验因物种间存在生理差异,限制了其实验结论在人体上的推广[12],且动物模型不能解释Wilson病患者间观察到的临床变异性和复杂性,而Menkes病虽亦是铜代谢障碍疾病,但与Wilson病致病基因不同。我们首次以8例原代培养的Wilson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为模型,以微小腺病毒为载体转染健康人ATP7B基因,更能反映临床Wilson病患者间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以期为Wilson病基因治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材料和方法

实验对象

8例Wilson病患者,其中男4例,女4例,年龄11~33岁,均经临床检测及铜生化检测诊断为Wilson病[13],并抽取静脉血使用直接测序法检测其突变基因。对照组健康人8名,男4名,女4名,年龄11~46岁,经询问病史及临床铜生化检测排除肝豆状核变性及其他遗传病。


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受试者均在了解了本研究的目的、方法和风险后,签署了书面的知情同意书。


二、重组微小腺病毒载体的制备

1.扩增引物序列:

ATP7B上游引物:5'-ATAA-GAATGCGGCCGCaccgccATGCCTGAGCAGGAGAGA-CAG-3';下游引物:5'-CGGGGTACCTCAGATGTAC-TGCTCCTCATC-3'(广州莱德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提取人ATP7B基因:

采集健康人静脉血10 ml,离心收集细胞,提取总RNA,使用RT-PCR提取并扩增ATP7B基因,PCR产物切胶回收图如图1


8例Wilson病患者,其中男4例,女4例,年龄11~33岁,均经临床检测及铜生化检测诊断为Wilson病[13],并抽取静脉血使用直接测序法检测其突变基因。对照组健康人8名,男4名,女4名,年龄11~46岁,经询问病史及临床铜生化检测排除肝豆状核变性及其他遗传病。


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受试者均在了解了本研究的目的、方法和风险后,签署了书面的知情同意书。


二、重组微小腺病毒载体的制备

1.扩增引物序列:

ATP7B上游引物:5'-ATAA-GAATGCGGCCGCaccgccATGCCTGAGCAGGAGAGA-CAG-3';下游引物:5'-CGGGGTACCTCAGATGTAC-TGCTCCTCATC-3'(广州莱德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提取人ATP7B基因:

采集健康人静脉血10 ml,离心收集细胞,提取总RNA,使用RT-PCR提取并扩增ATP7B基因,PCR产物切胶回收图如图1

图1 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提取并扩增ATP7B基因的PCR产物切胶回收图


3.PCR回收产物及载体双酶切:

用2个EP管分别取ATP7B PCR回收产物和pDC316-mCMV-EGFP载体各15 μl,用NotⅠ与KpnⅠ双酶切,并回收酶切产物。


4.ATP7B与载体连接:

向EP管加入试剂:酶切回收的PCR产物(ATP7B) 3 μl、酶切回收的载体2 μl,10×Ligase缓冲液1 μl,T4 DNA Ligase 1 μl,ddH2O 3 μl,16 ℃连接2 h。


5.连接产物的转化:

将5 μl连接产物加入50 μl DH5α细胞中,混匀,冰浴30 min,42 °C水浴热休克90 s,冰浴2 min;加入200 μl LB培养基,37 ℃、200转/min振荡1 h;将菌液均匀涂布于含氨苄青霉素(100 μg/ml)的LB平板上,室温放置至液体吸收;倒置平板,转移入37 ℃培养箱过夜。


6.质粒酶切鉴定阳性克隆:

从平板上挑取若干单克隆于3 ml LB管中摇床过夜,使用高纯质粒小量提取试剂盒提取质粒,NotⅠ/EcoRⅤ双酶切鉴定所提取质粒,酶切产物以含溴化乙锭的1%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UVP凝胶成像如图2:ATP7B在相应的位置切出一条目的条带(图2箭头),说明筛到的克隆有3个为阳性克隆,送ATP7B-5号质粒测序,与NCBI上已知序列BLAST 100%一致,因此可用于后续实验。

图2 ATP7B基因的质粒酶切图(箭头为ATP7B目的条带)


三、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及鉴定

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参考文献[14],用免疫化学染色鉴定皮肤成纤维细胞,检测人波形蛋白。


四、高铜孵育皮肤成纤维细胞

经检测基本培养液铜离子浓度为2.05 μmol/L,取第6~15代细胞,分别用基本培养液及铜浓度为C1(22.3 μmol/L)、C2(89.2 μmol/L)、C3(156.1 μmol/L)、C4(245.3 μmol/L)的培养液孵育两组成纤维细胞72 h,每组均孵育3次,然后裂解、离心,收集细胞浆,检测铜与蛋白含量,取3次平均值。


五、腺病毒转染成纤维细胞

转染前预实验已确定病毒最佳感染复数(MOI)为1 000(MOI=病毒滴度×病毒液体积/细胞数,当MOI为1 000时转染率高且细胞毒现象最小)。设4个组:Wilson病患者未转染组、转染miniAd-GFP组、miniAd-ATP7B-GFP组及健康组。转染miniAd-GFP、miniAd-ATP7B-GFP组均按MOI为1 000加入病毒,4组细胞均用DMEM/F12(铜浓度为C4:245.3 μmol/L)培养2 h后换为完全培养液(铜浓度为245.3 μmol/L),于转染后24、48、72、96 h在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于72、96 h裂解细胞测铜与蛋白含量。


六、铜与总蛋白含量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仪法是基于从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特征光波,通过样品蒸汽时,被蒸汽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由辐射光波强度减弱的程度可测定样品中待测元素含量,使用此方法检测细胞浆铜含量。使用RIPA裂解液提取细胞浆待用;设置好分析条件,向原子吸收光谱仪中加铜系列标准液,以标准液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出标准曲线;后添加待测样品,测出其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算出样品铜浓度。BCA法检测总蛋白含量。


七、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方差不齐时总体采用非参数检验,两两比较采用Games-Howell检验;方差齐性时,总体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病患者基因检测

8例Wilson病中检测出5种突变,其中8号外显子1个p.Arg778Leu (c.2333G>T)纯合突变,2个p.Arg778Leu (c.2333G>T)杂合突变;13号外显子1个p.Pro992Leu (c.2975C>T)纯合突变,2个p.Pro992Leu (c.2975C>T)杂合突变;2个p.Thr935Met (c.2804C>T)杂合突变,测序结果如图3

图3 8例Wilson病患者ATP7B基因突变检测图(箭头所示为突变位点)


二、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及免疫化学染色

6~7 d组织块周围长出梭形细胞,等细胞长满瓶底约70%传代,取第6~15代细胞用于实验。成纤维细胞波形蛋白免疫化学染色,胞质染成棕黄色,波形蛋白为阳性(图4)。

图4 Wilson病患者皮肤组织培养的成纤维细胞 波形蛋白免疫化学染色 ×100


三、不同铜浓度培养液孵育两组细胞

基本培养液组两组细胞铜/蛋白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1、C2组细胞的铜/蛋白比值升高幅度较小,且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3、C4组铜/蛋白比值显著升高,但C3中两组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4组中两组细胞的铜/蛋白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四、miniAd-ATP7B-GFP转染Wilson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

以C4 (245.3 μmol/L)培养液培养各组细胞,以MOI为1 000转染Wilson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后,各时间点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果,结果如图5:24 h显微镜下只见少许微弱荧光,48 h荧光较明显,72 h荧光非常明显且大部分细胞已转染,96 h较72 h无明显改变。于72 h显微镜下随机选取4个视野计数转染细胞数和未转染细胞数,取平均值计算腺病毒转染效率,计算得出其转染效率达90%以上。于72、96 h裂解细胞,提取细胞浆,检测铜与蛋白含量。

图5 Wilson病患者皮肤组织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为转染腺病毒后24(A)、48(B)、72(C)、96 h(D)的荧光图


五、转染腺病毒后的细胞铜/蛋白比值(表2)


转染miniAd-GFP组与Wilson病患者未转染组比无明显变化,转染miniAd-ATP7B-GFP组与Wilson病未转染组比铜蛋白比值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


讨论

Wilson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疾病,是由于ATP7B基因突变,致铜转运P型ATP酶缺失,从而导致铜在脑、肝、肾等体内器官沉积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Wilson病作为单基因遗传病,基因治疗乃是针对病因的根本治疗方法。理想的基因治疗载体应能在体内靶器官适度可控表达并能纠正机体疾病且无短期及长期不良反应。现有病毒载体包括慢病毒和腺病毒,慢病毒可整合到宿主基因并长时间表达,但因随机插入基因组而存在治疗的不安全性;腺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核后以附加体形式存在,不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不存在随机插入的不安全性,但这2种病毒均可引起宿主免疫反应[15,16]。我们采用的第3代腺病毒载体––微小腺病毒载体,即所谓的空壳载体,进入细胞后以附加体形式存在,不整合到宿主基因,缺失全部腺病毒蛋白编码序列,感染之后不会有病毒蛋白表达,极大地降低了宿主的免疫反应和细胞毒性,使外源基因的表达时间明显延长,安全性得到显著提高[15,17,18],故使用此病毒作为载体更能满足安全性需求。


我们采用基本培养液孵育Wilson病患者与健康人成纤维细胞时,两组铜/蛋白比值无明显差异,逐渐升高培养液铜浓度,使用C3、C4培养液时两组铜/蛋白比值均显著升高,且C4组Wilson病患者成纤维细胞的铜/蛋白比值显著高于健康人,此结果表明高铜孵育能促进Wilson病遗传缺陷在离体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内进一步表达,与陈嵘等[19]报道的结果一致。此外,由此可推测临床中Wilson病患者皮肤铜沉积不仅与局部铜代谢障碍有关,还与血清铜升高有关。因此,高铜孵育下的皮肤成纤维细胞模型是一种理想的研究模型,可用于体外Wilson病基因治疗研究。实验中我们还发现,同一成员使用铜浓度不同培养液各孵育3次,3次铜/蛋白比值差异较小,表明同一位成员的铜代谢是较稳定的。各组间,8例Wilson病患者的铜/蛋白比较差异均较大,8名健康人比值差异亦较大,此结果提示健康人间及Wilson病患者间的个体铜代谢能力均是有差异的。


以"高铜孵育下的Wilson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为模型,转染miniAd-ATP7B-GFP,同时转染miniAd-GFP作为对照,72 h转染miniAd-GFP组细胞铜代谢无明显改善,转染miniAd-ATP7B-GFP组铜代谢得到显著改善,但与健康组比仍有差异;96 h时miniAd-ATP7B-GFP组铜/蛋白比依然高于健康值,表明ATP7B的基因治疗只能部分改善Wilson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的铜代谢,不能完全纠正皮肤铜沉积。由于实验条件、时间等各方面限制,我们没有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病毒转染率,而是通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转染率,但初步计算各组转染率均在90%以上,故转染率差异较小;此外,我们仅检测了基因转染后72、96 h的细胞铜代谢情况,后期可通过延长细胞培养时间进一步阐明转染基因在细胞内表达持续时间及其对铜代谢的影响。


我们首次以8例原代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为模型进行基因转染研究,模型的选择更贴近临床Wilson病患者的特性,且同时可以观察不同Wilson病患者铜代谢的差异及转染效果差异,其研究结果更能真实反映Wilson病患者的基因治疗效果,从而为临床Wilson病患者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利益冲突 无


参考文献略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