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易经》密码简说2

2022-02-23 16:52:37


2.《易经》全息地把握了世界
     《易经》能够探赜索隐,彰往察来,明天下之事,类万物之情,是因为它本身是一种全息的信息载体。
     气功界对预测有一个形象比喻,用收音机接收电台信号来说明这个问题。
的确,在我们这个空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物质,但又不占有空间,例如电磁波、各种射线等等③。每一个人都是一架接收器,只要你的频率与某一级信号同步共振,你就能知道这信息。过去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就是这个道理,汉武帝时,有一天皇宫里的大钟无缘无故地响了起来,汉武帝遍问群臣,皆不能回答,只有东方朔知道这是四川的铜山崩了,过了几天传来消息果然如此。
     根据量子理论,两个粒子在相互作用后,即使分了手,也会像孪生子一样关联,甚至互相影响,不管距离多远,信息都能瞬间传递,这是能量分子(信息)高频时空振荡。
     这令人想起南方一种名叫青蚨的虫,像蝉,但稍大,母子间有人所不知的感应,捉走小虫,母虫立刻赶来,远近一样。古之猾者居然以此为发财秘诀:分别用母虫血和小虫血涂铜钱各八十一枚,轮流使用,花出去的钱,据说都会再飞回来。现代纸币似乎更为便捷,但至今尚无人申请专利。
     功能强的人接受信号的幅度就很宽,而一般人却很窄,仅仅限于自己的亲人。为什么做母亲的人,对子女的信号特别敏感呢?因为她们都处在同一个波幅上,所谓心心相印。1924年,德国精神病理学家Hans Beger,第一次记录了人的脑电图,发现成人大脑有一种a波,频率为每秒8-10周,波幅为50-100微伏。
年青人谈恋爱与此有很大关系,男女双方a波频率相近,则双方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往往不谋而合,自然容易有好感。频率相差太远,就象"鸡子与鸭子对话",恐怕永远是各说各的。
     发射-接收理论,给一些供菩萨的善男信女们提供了很好的依据。有一次我与一位居士聊天,我问:"菩萨灵吗?"她说"灵"。我又问:"这么多人供菩萨,而且人人都希望菩萨显灵,菩萨忙得过来吗?"这位居士说:"这你就不懂了,你看中央电视台一发射,全国所有的电视机都清清楚楚接到讯号,3颗同步卫星就可以覆盖全球。菩萨并不到每一家去显灵,而是你供奉了菩萨,就等于在家安装了一架吉祥信息的接收器。"这位居士是一位高级知识份子,她用气功界发射-接收理论来解释宗教问题,倒是别开生面的。这是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的观点,当然这是题外话。
     但是,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没有解决:预测是预测还没有发生的事,即然没有发生,就没有信号发射,那么你能接收到什么呢?显然,这个理论只能解决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在时间这根轴上,只涵盖了过去和现在时态,而不能包括未来时态。
如果用全息观点看《易经》,很多疑问便迎刃而解了。
      什么叫全息?这是小局部包含大整体信息,并可以重演再现原形,由此发展而来的理论被称为"全息论"。
     儿即是局部又是整体。胎儿在母体中发育过程,生动地再现了整个人类数百万年演化过程。人的耳朵象倒着的婴儿,耳穴包罗了全身部位。我们再来看手掌,行家会说,"天下之大都在一掌之中"!
     应该说,每个生物细胞都能反映宇宙信息,非生物的物质微粒也能反映宇宙信息。山东易学家王赣生曾作过一个试验,他取一碗清水,以树叶缝透下的阳光折射在别处,光点虽然很小,但始终是圆的,这局部光点反映了太阳整体外形。
但在日蚀时,折射的光点却是残缺的,与日蚀景象完全一样。光粒子把太阳的全息信息准确地表达出来了,这个试验在地球上任何地方做都一样,局部一定会反映整体。
      64卦象数系统是宇宙(天、地、人)的全息缩影。64卦系统为最高层次(第一级)全息元;八卦则为次高层次(第二级)全息元;乾坤二卦为再次层次(第三级)全息元;每一卦则为更低层次(第四级)全息元;每一爻为最低层次(第五级)全息元。
     反过来看仍然是这个规律,全息元级别高,与整体的全息相关度就越大,全息元级别低,相关度就越小。总而言之,六十四卦,八卦、乾坤、阴阳、两仪均贮备着六千年文明进化的全部信息,是中国社会、文化及宇宙规律的全息缩影。
     哈勃射电望远镜传回银河中心的图片,是一个巨大旋涡,我们摸摸头顶,是不是也有一个旋儿呢?这意味着什么?是不是暗示了生命轨迹?
     在自然界中,每一片树叶形态,就是整株树形态。在人体中,一个受精卵包含了男女双方系统全部资料,这是令人惊奇的大自然杰作,难怪某些大科学家绞尽脑汁仍不得其解后,只好投向上帝怀抱。这个小小的悲剧,今天当然不会重演了。
3.《易经》破译了生命密码
     生命是什么?
     九亿年前的前寒武纪,地球上出现原始生物。到七千万年前的第三纪,天空有鸟飞翔,地面有兽奔跑。人类出现仅仅二百万年,只能算后生小子。
     在雅典神庙的入口处,有一行被风雨侵蚀了两千年的铭文:"认识你自已"!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确,人生真不知有多少个问号!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曾一口气提出了172个问题,这些问题收在他的著作里,书名便叫《天问》。
     生命的秘密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大的秘密!曾被宗教一手垄断的解释权,终于透出科学的声音:
     1865年孟德尔发表从豌豆杂交实验得出的遗传基本传递规律,发现遗传基因。
     1910摩尔根通过果蝇实验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说明了基因的物质基础。
     1953年华生和克立克提出了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1966年尼伦伯等人破译了全部遗传密码!并制成了《国际普适遗传表》。
     西方的科学家终于发现,中国的《易经》与《遗传密码》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直接再现了生命的本质。《易经》能够预测人生,因为它本身就是开启生命秘码的钥匙,以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象人类使用火一样,先以为是精灵,后以为是燃烧素,最后才搞清楚道理④。但这并不影响火的使用。下面我们来分析比较:
     核糖核酸(mRNA)含有腺嘌呤(A)尿嘧啶(U)、鸟嘌呤(G)、胞嘧啶(C)四种核苷酸碱基,三个一组相联,按数学计算排列组成64个不同的三联体(即遗传密码)。经实验结果推得64个遗传密码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国际普适遗传表》的遗传密码适用于一切生物,具有普遍意义。
     该表从乾开始往下到4而转列,一象终而转到下行左上角,至坤也,与伏羲八卦(先天八卦)次序图完全相同。第一、二、三位即天、地、人三才。该表以万物的最一般性法则来预见遗传密码的必然组成及数目和顺序,揭示生物的遗传密码是从无到有,是从非密码(太极)变易而生,由简单到复杂衍变而来。
     表中有三个终止密码(UAA UAG UGA)与之相对应的卦分别是"睽"、"归妹"、"损"。《周易序卦传》说:"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又说"缓必有失,故受之以损",三卦都有停止不再进行之意。
     用阳爻代表强型核苷C和G,阴爻代表弱型核苷U和A,64个密码子正好能平均排列成8组,更集中反映了其联系规律。
     佛说"众生平等"!从生命本质看,恰恰如此。现代分子生物学破译了遗传密码,发现鸡、犬、牛、羊和它们的主人在基因上没有什么区别,就连大肠杆菌也和人类毫无二致。这是从分子水平上的认识,是西方人解析的方式。大千世界中的芸芸众生,都不过源于一条双螺旋的分子链。
     当我们将《易经》与DNA相比较时,会蓦然回首,察觉到一定有一片我们尚未知晓的天地!为什么DNA恰恰是六十四组而不是别的数?为什么就连生命最隐秘之处也与《易经》相通?大文豪巴尔扎克曾这样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义的是问号!"我们把问号视为钥匙留给聪明的读者进一步思索。总之六十四组遗传密码竟然使得大自然如此流光溢彩!现在我们知道任何生命现象在《易经》中都有一个相应模型。一个待解的谜!
     西方学者喜欢把"易"字解释为"钥匙",这是望象生义,中国古代的钥匙与此大相径庭,他们画出的是欧洲早期的钥匙图形。
4.《易经》联系了宇宙场与生命场
     "缘起"的说法很值得品味,认为诸法因缘而起,"缘起"定义是:
     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
     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中阿含经*第四十七》)
     佛祖是从人生问题来谈的,分为十二缘起,它提出了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认为事物的发生、发展、有着必然的规定性。可以支持这种说法的论据是前苏联科学家吉利安的发现,根据理论,物质可以在高频电磁场下显示出原来看不到的许多东西,因此他用摄像机作记录,突然有一天出现怪事,一株植物的底片上出现了一片叶子,但实际上并没有这片叶子。不久,在与底片相同的位置上,这株植物长出了一个小芽,并逐渐长大,当它与底片上的影像相合时,就停止生长。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叶子就开始萎缩了,影像消失到哪里,叶子就萎缩到哪里,整片叶子脱落以后,这片叶子的影像就消失了。
     其实这是生活中的常识,父母的尊容,就大致规定了子女以后的相貌。看看岳父岳母,就能预知仪态万方的新娘子,将来是何等模样。场的规定性实际上简单明了,比如人类,在亚洲就是黄皮肤,在非洲就是黑皮肤,在欧洲又为白皮肤。
埃塞俄比亚人和南印度人介于黑种人和白种人之间;南西伯利亚人和乌拉尔人则介于黄种人与白种人之间。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桔逾淮而成枳",为什么?场不同了嘛!有两个例子很有意思:一是贵州的茅台酒厂,就是不能离开土生土长的茅台镇,尽管作为国家科研项目,技师、设备、配方一律照旧,但一离开原地,怎么也生产不出原汁原味的茅台酒了。
     二是古人占筮的蓍草,只有河南淮阳太昊伏羲墓后的那一块地生长,其它地方不能存活,所以移栽也从未成功,但将来能否成功则难以预料。
     场的规定性常以数来表现,亦称场数:地球上的任何区域,都被经纬数、时区数标明;邮政编码数指定了邮件应该到达的位置;不同地区的电话被区号所规定;交通时刻表指明了交通工具在不同时空上的位置。
     处在天地之间的人,其生命场时时刻刻都受到宇宙场制约。可以说人的一生,始终处在一个不断变动的时空隧道中!生命场受宇宙场制约,现已知因素有三:
     其一是宇宙磁场影响。人的血液中含有丰富的铁成份,患贫血症的人,医生往往给他补点含铁的药。近年西方科学家将人脑切片在试管中提炼后发现了无数的磁铁微粒,这除了说明天体磁场对人体的必然影响外,会不会是这些微粒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人的智力差别呢?
     螃蟹为什么横行?因为地球磁场多次改变,它们祖先内耳中定方向的小磁粒无法适应,以致经纬不分,只好横行下去。侯鸟迁徙,鱼类回游,也都与宇宙磁场有关。
     我们知道生物电产生磁场,1963年美国包尔和麦克菲测定,心磁图的峰值强度为5×10-7高斯,是地球磁场强度的百万分之一,可见地磁略为异常,人就无法自己,人体不是铁磁性的,而是顺磁性的。恒定头部磁极为S极,手掌磁极为N极,所以生命场必须顺应宇宙场,古人调理阳宅,是一种直觉感应,但却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点。
     其二是宇宙引力场影响。人体内水份比重,与地球上水份比重相似,都是约70%,甚至连盐的含量也与海水相近。海洋永不停息的潮汐运动,就是受到天体的影响。除了说明天地为一大宇宙,人体为一小宇宙外,是不是也说明了人从猴子进化之前的大概出处呢?
     其三是人脑容量。据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大脑仅仅只开发了10%,作为例外的爱因斯坦也不到30%,这就与进化论相悖了。大自然决不会给你多余的东西,那么这是不是"事先规定的场"?又是谁规定的?而且在什么时候又用什么方法,才能开发余下的90%?
     过去说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都是说的宇宙场的变化,只是古人凭借的是经验而已。地球的南北两极的磁力线,并非固定不变,而是每50-100万年发生一次倒转,自人类出现以来,已经对换过12次了。难怪英国的李约瑟博士认为阴和阳"分别起着宇宙力场正极与负极的作用。中国人发现的东西,真正是自己居住的地球的磁力场"。他的话应该打开我们的思路。
     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知道磁场的作用,却没有深入研究下去,而把荣誉留给了英国人。1864年,、电动能生磁,从此有了发电机、电池、电报、雷达及一切现代通讯设备。这使西方文明大大跨进了一步。
     宇宙场对生命场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现代的天文学已经能够从理论上解释这一点了。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翁文波先生认为:
恒星在太阳系之外,就经典物理原理,难以说明其对地球的作用。但近代的概念,把引力场开拓为有波粒两重性的引力波或引力子。他就可能不必受反比于距离二次方的衰减,他能跟光波或光子,远行于宇宙之间而不衰。此外还有粒子对撞中能量集中的可能性,也将改变我们的观点。《洛书推理》(1993年)
     实际上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在《易经》中阐明了这一切,八卦是什么?八卦就是八种场,五行是什么?五行就是五种态。
     宇宙是一本打开的易经,八个卦象就挂在那儿,谁都看得清清楚楚。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离代表太阳;坎代表月亮;震代表雷;巽代表风;艮代表山和陆地;兑代表海洋、河流。
     可以说,宇宙间除了这八大现象以外,再找不出第九样大的东西了。这八大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所谓: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中国玄子物理研究所所长王锡玉教授认为:
     "宇宙是场,宇宙是数,宇宙的大小取决于场,宇宙的兴衰取决于数。宇宙核心秘密--足数(素)则生,增数(素)则长,减数(素)则衰,尽数(素)则亡。
     这段话不管正确与否,都将引发我们的思路。
5.《易经》揭示了时空的秘密
     本世纪初,两种新的理论出现了,即广义相对论(1915年)和量子力学(1927年),前者在大尺度上研究时空如何被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弯曲或卷曲的问题;
量子力学处理非常小的尺度的问题,其中包括了"不确定原理"。该原理认为:"人们永远不可能同时准确地测量一颗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永远存在一种不确定性或几率的因素,这就以一种根本方式影响了物体在小尺度下的行为。"《易经》其大无外地破译了宇宙生成演化的规律,其小无内地揭示了基本粒子的内涵秘密。所以能够穷极天地之变,详明过往未来。具体说明这点,还要涉及2个基本概念:
     (1)1965年获诺贝尔奖的美国物理学家里查德*费因曼,有一个重要的思想:一个系统在时空中不止有一个单独的历史,它具有所有可能的历史。例如,考虑在某一时刻处于A点的一颗粒子在正常情况下,人们会假定该粒子从A点沿着一根直线离开。然而它却能沿着从A出发的任何路径运动。它有点象你在一张吸水纸上滴一滴墨水所要发生的那样。墨水粒子会沿着所有可能的路径,在吸水纸上弥散开来。甚至在你为了阻断两点之间的直线而把纸切开一个缝隙,墨水也会绕过切口的角落。
     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思想!很多不解之谜,包括特异功能,都将坦露无遗!
     (2)英国科学家史蒂芬*霍金,是位坐在轮椅上的天才,他在80年代提出时间有虚实之分,认为"虚时间才真正是真实的时间,而我们称为实时间的仅是我们的想象。"就像人们常说的"时间是大自然避免使所有事情同时发生的方法。
     虚时间有一个奇怪的可能,也就是"现在"不一定要有一连串的过去时刻。
同时,与实时间成直角的还有一个虚时间方向。虚方向不必要形成宇宙开端或终结。这句话在西方可谓是石破天惊!为什么呢?因为彻底否定了上帝的存在,按牛顿经典力学,宇宙最初的运动是上帝推动的

     《易经》揭示时空的秘密,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
     (1)摒弃传统时间概念   严格说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昨天、今天、明天。因为今天是昨天的明天,又是明天的昨天,任何一天都是三个概念的集合体,犹如一块三层糕点。时间并不在一根轴上向两端展开,时间只是区别事物发生次序的标记,是一种极为古老的人为观念,我们看看世界各地的时差就能体会,我们过今天的时候,美国不还在昨天吗?
     时间集合体有点象考古,地表是庄稼,挖下去却是古代的陶片、铜戈;再挖下去又发现猿人的火灰、兽骨,而这片庄稼地到明天也许会变为市镇。那么,时间又何曾流淌出此地半步?过去、现在、将来不都在原地滞留吗?
     (2)空间是曲卷折叠的  时空不是平坦的,它被其中的物质和能量所弯曲,加上一个与时间成直角的虚时间方向,空间便奇怪地分为虚实两个平行世界。也可以说变成虚实对称的六维空间,信息在虚实之间形成镜象。
     在实在世界里,犹如乘火车在陌生地旅行,从车窗外望,展现一幅幅图景,但却不能预知下一幅画面是什么。而在虚世界里,犹如正在火车上空的直升飞机里,不但能预先知道火车里的乘客会看见什么,而且也知道火车去向(结果),当他用无线电告知火车里的乘客时,也许会被看成一位预言家。然而在更高层次上的监视卫星,则能把这两个层次的事都传给地面站。《易经》就是这个监视卫星。虚实两个世界也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只不过分出许多层次罢了,所以古人一直相信有九重天,这大概是一种直觉。
     1957年,美国科学家休*埃弗列创立了平行宇宙理论。认为量子系统的不确定性产生了一种多枝实在。在这种实在中,宇宙不断分岔,变成众多的"平行宇宙"。甚至在某些世界里,没有出现过,。
     古人说,形而上者曰道,形而下者曰器。预测是生命中某种层次的境界,你达到这种境界,自然你就知道了。你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便能得到什么样的智慧!《易经》不过是一种方便法门而已,登堂入室还可以有多种法门。
     (3)《易经》具有波*粒二象性  今天量子理论已经深入到大部分科研领域之中了,作为新物理学顶梁柱的量子理论,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意识在物质实在的本质中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
     量子理论有很多令人困惑的特点,但都可以用"波*粒"二象性来理解。粒是微小的浓缩物质,而波则是无定形的运动,两者在并协性上统一,如精神既是思想又是神经兴奋,一部小说既是故事又是一大堆文字。
     量子波与人们已知的任何种类的波都不同,它不是任何实体或物质构成的波,而是信息波。是一种观察什么就能了解什么的波。  如观察原子,原子并不会象波一样扩散开去,扩散开去的是观察者对原子的了解。
     《易经》的河图、洛书恰恰就是"波*粒"二象性,作为信息波,它能"类万物之情"截获它所观察的一切事物的本质,这本来就不是一件奇怪之事!
     后天八卦不再是波动而是粒子性运动。把数字按传递形式依次连结后,就可以看到:1到2,2到3,3到4,4到5,5到6,6到7,7到8,8到9,9回到1,是来回碰撞,即类似"布朗运动"的粒子运动,具有规律的碰撞运动,因此,后天八卦是以粒子性表现出来。
     当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结合起来后,就产生了波粒二象性。十九世纪末期,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光的本质,究竟是波动还是粒动,最后才搞清楚是波粒二象性。
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Louisdebroglie)发现一切物质粒子都和光一样,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动性,从而创立了物质波理论,从本质上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基本规律⑤。正因为八卦再现了宇宙本质,这才具有不可思议的预测准确性。当年,孔子曾非常自信地说过:"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系辞传上》),这难道不又是一个实例吗?
     1493年哥伦布宣布发现了美洲大陆,到现在已经有五百年了,欧洲人一直觉得很荣耀,但今天的美洲人却是另一种说法:"不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而是美洲大陆发现了哥伦布。"大家想一想,假如今天一位印第安酋长在广州登岸,回去宣布一个伟大发现,说当地的不少土著鼻子上架着两块小玻璃,我们会觉得很好笑。
      同样道理,《易经》也在这数百年内,不断被西方学者发现,并挖掘出一项又一项的成果。实际上《易经》和新大陆一样,本来就在那儿,你说哥伦布伟大呢?还是美洲大陆伟大?当桂冠一顶又一顶地戴在金黄色头发上时,我们甚至还在争辨《易经》究竟是不是迷信?这是即可笑又可悲的!
注释:
    ①太阳有27天的自转周期,在黑子峰年时每一自转周有4个极性相间的扇形区,故有近似七天的周期性。但在黑子低值年,扇形结构却很不规则,有时1、2个月极性都不发生变化,这是短期天气预报不准的根源。
  ②可公度性(Ccm men sura bility)一词是在天文学中首先提出来的。由于至今还没有人能够提出有说服力的机制理论,一直当作经验关系写入某些天文文献之中。可公度性是自然界的一种秩序。
  太阳系几个天体的"平均运动"可公度到不平常的程度,完全超过偶然可公度的可能性。绕轨道运行天体的"平均运动"直接和它到轨道中心的主星(Primary)的距离有关。所以,"平均运动"的可公度性意味着平均距离的可公度性。最早注意到太阳系距离的可公度性的可能是波特(J*E Bode 1747-1826年)和提塔斯(J*B*Tius 1729-1796年)。
     可公度性的一般表示式:
     xi =∑(Ijxij)+ εo
                j=1
  式中,ij∈|i|,且ij≠i,即ij是下标集{i}=|1,2,......n|中与i不同的任意元素,xij是{xi}中与xi不同的任意元素ij是整数,取用+1,-1。L是可公度元数。∑o是事先确定的可行性临界值(偏差)。
  当然,上述等式可能是偶然的,但是,由于ij的任意性,对于集合{xi}={x1,x2,......xn}中的任意元素xi可能有许多等式。
  当m足够大时,这些可公度式就不再是偶然的,m称为可公度式的频数。由此构成了信息预测的重要方法之一。当然,为了估计它的非偶然性还要用到随机性的否定等概念和方法。人们将会发现,许多客观事物中都存在着可公度性。(《预测学》翁文波原著吕牛顿、张清编)
 :"在我们的宇宙中,一切物质都产生引力场,影响其他物质的运动。从测量物质(星体、星系等)的运动,我们可以观察到它所具有的引力场。但是,有些星际物质我们不论是用红外线、紫外线、X光或雷达,等等仪器,都无法观测到它。然而,这些物质确实是存在着。这就是暗物质(Dark matter)。就在我们生活的太阳系的星系集团中,至少有3/10是暗物质;在全宇宙至少有90%是暗物质,可能会更多。"(《科学的桃战》)
  ④十八世纪初德国哈雷大学教授斯达尔(G.E*Stahl1660--1743年),提出燃素说,流行欧洲各国几乎一个世纪之久。1783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推翻燃素说,建立燃烧氧化理论。
  ⑤德布罗意从光量子中认识到,光波可以表现为粒子,粒子同样可以表现为光波。他提出一个数学关系,把一个运动物体的动量和与之相应的波联系起来:"粒子"波长反比于它的动量(即粒子质量和速度的乘积),速度或质量越大,波长也就越短。他将此作为博士论文(1924年),审稿人郎之万(Paul Langevin)因为震惊;而把论文考贝寄给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说:"德布罗意已经把大面纱的一角揭开。"1927年戴维森和盖尔末在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成功地证实了这一论点。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