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度肥料烟草试验总结
 
本试验贯穿烟草育苗到大田种植整个生长过程,通过叶面喷施与根系追施的结合方案开展了森度烟草肥料在烟草上的栽培生物学试验, 以期为烟草栽培提供新材料、新方法,促进优质烟生产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烟草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育苗试验
1.1.1育苗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2012年12月22日至2013年3月10号在郴州市嘉禾县广发乡烟草站温室育苗大棚进行。
1.1.2育苗试验材料及规格
供试烟种:云烟87,包衣种。
供试肥料:A、富奥光波1号烟草专用营养液肥:50ml/瓶,有机质含量≥2.5%,硼≥1.0%,镁≥3.0%,不含大量元素,食品级。
B、森度复合微生物液体肥(冲施型):25kg/桶,有机质含量≥35%,氮磷钾总养分≥4%,复合功能菌≥0.5亿/ml。氮≥1.7%,磷≥1.2%,钾≥5.8%。
C、烟草育苗调理剂:500ml/瓶
供试大棚育苗池规格:育苗池长度为18m,育苗池宽度为2.1m,育苗池高为18.5 cm。浮盘规格67cm×34cm×5.5 cm,总数为200目。
1.2大田试验
1.2.1大田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2013年3月18日至2013年7月10号在郴州市嘉禾县广发乡白觉村进行。
1.2.2大田试验材料及规格
供试烟种:云烟87
供试肥料:A、富奥光波1号烟草专用营养液肥:50ml/瓶,有机质含量≥2.5%,硼≥1.0%,镁≥3.0%,不含大量元素,食品级。
B、森度复合微生物液体肥 (冲施型):25KG/桶,有机质含量≥35%,氮磷钾总养分≥4%,复合功能菌≥0.5亿/ml。氮≥1.7%,磷≥1.2%,钾≥5.8%。
          C、森度有机肥:50kg/包,有机质含量≥45%,N、P、K含量≥5%。
D、有机无机专用基肥:50kg/包,N、P、K含量比为7:14:9,有机质含量为15%,含硝态氮≥20%。
E、提苗肥:40kg/包,N、P、K含量比为20:9:0。
F、追肥:50kg/包,N、P、K含量比为10:0:32。
G、硫酸钾:50kg/包,氧化钾含量≥50%,氯离子≤1.5%。
供试大田:实验组总面积20亩(白觉村烟农廖明学5亩、廖巨六5亩;10亩),对照组总面积3亩(上述三位种植户各一亩),都为水稻-烟草轮作田,肥力一般。
 
   1.3方法
   1.3.1育苗实验设置
对照组: 烟草育苗调理剂
   实验组:富奥光波1号+森度复合微生物液体肥
试验共2个处理,重复2次,每次重复播种一个苗池(150盘),每孔只播一粒烟种,各小区按照完全随机排列,共4个苗池。
1.3.1.1 对照组育苗池的使用方法
在烟种出苗后,将烟草育苗调理剂按每个育苗池6瓶的量添加进去,待烟苗长到四叶一心时将烟草育苗调理剂按每个育苗池12瓶的量添加进去,在烟苗移栽前7天,将烟草育苗调理剂按每个育苗池12瓶的量添加进去。
(注:使用本产品前保持池子水深度10cm, 每瓶兑水5kg后注入池中拌匀)。
1.3.1.2实验组育苗池的使用方法
在烟种出苗后,把森度复合微生物液体肥按每个育苗池4kg的量添加进去,待烟苗长到四叶一心时用光波一支兑15kg水,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叶面,并且将森度复合微生物液体肥按每个育苗池6kg的量添加进去。
(注:使用本产品前保持池子水深度10cm,要先用清水稀释10倍后注入池中拌匀)。
1.3.2大田试验设置
设置两组处理,实验组与对照组,处理详情如表1:
 
表1:
项  目 日   期     | 对照组  | 实验组  | 
3月6日  | 底肥:有机无机肥50kg/亩,外加农家肥  | 底肥:森度有机肥200kg/亩  | 
3月17日  | 移栽烟苗1100株/亩  | 移栽烟苗1100株/亩  | 
3月22日  | 淋第一次肥:提苗肥3kg+有机无机肥5kg/亩  | 淋第一次肥:提苗肥3kg+森度微生物液体肥5kg/亩  | 
3月30日  | 淋第二次肥:提苗肥4kg+有机无机肥5kg/亩  | 淋第二次肥:提苗肥4kg+森度微生物液体肥5kg/亩  | 
4月1日  | 喷第一次杀菌杀虫农药  | 喷第一次光波(25ml/30斤水)与杀菌杀虫农药混合使用  | 
4月12日  | 淋第三次肥:提苗肥5kg+有机无机肥5kg +追肥5 kg/亩  | 淋第三次肥:提苗肥5kg+森度微生物液体肥5kg/亩+有机无机肥5kg/亩  | 
4月25日  | 干施最后一次肥:追肥60kg+硫酸钾20kg/亩  | 淋第四次肥:追肥20kg+硫酸钾10kg/亩  | 
4月27日  | 喷第二次杀菌杀虫农药  | 喷第二次光波(25ml/30斤水)与杀菌杀虫农药混合使用  | 
5月8日  | 不施肥  | 淋最后一次肥:追肥20kg+硫酸钾10kg/亩  | 
注:实验组比对照组每亩少用追肥25kg,少用有机无机肥60kg,多用森度微生物液体肥15kg,多用森度有机肥底肥200kg,多喷施光波2次。
2结果与分析
  2.1苗期两组处理的生长指标对比(出棚前5天),详情如表2:
表2:
        项  目 指  标   | 对照组  | 实验组  | 
株高(cm)  | 8.5+8.8+7.8+9.2+8.1+7.8+8.7+8.5+9.1+7.6/10=8.4  | 10.4+9.9+11.1+8.8+9.7+10.4+9.8+10.1+10.3+9.6/10=10.0  | 
茎围(cm)  | 1.8+1.9+1.6+1.8+2.0+1.9+1.7+1.8+1.8+1.7/10=1.8  | 2.2+1.9+2.1+2.0+2.1+2.0+1.9+2.0+1.9+2.0/10=2.0  | 
叶片数(片)  | 6+7+6+7+6+5+8+6+7+6/10=6.4  | 8+9+8+7+8+9+8+7+8+9/10=8.1  | 
叶片色泽  | 浅绿色,无病斑。  | 正绿色,有光泽,无病斑。  | 
根系  | 主根发达  | 主根发达,须根发达。  | 
整齐度  | 一致  | 一致  | 
表2表明,实验组在苗期处理中各个指标均优先对照组,且须根发达,长势健壮。
 
2.2移栽大田后两组处理生长指标对比,详情如表3:
表3:
移栽大田后30天(4月17日)观察测量各生长指标  | 
       项  目 指  标  | 对照组  | 实验组  | 
茎高(cm)  | 24.1+23.4+26.6+23.1+23.5+22.6+23.5+23.1+20.3+24.1/10=23.4  | 26.1+23.6+27.9+26.0+25.3+27.7+25.2+25.8+23.3+24.7/10=25.6  | 
茎围(cm)  | 6.0+5.9+6.1+5.8+6.2+5.9+6.2+5.9+6.1+5.8/10=6.0  | 6.6+6.4+6.5+6.6+6.5+6.4+6.7+6.5+6.6+6.5/10=6.5  | 
叶片数(片)  | 9+10+8+8+9+7+9+8+8+7/10=8.3  | 10+11+9+10+11+9+10+11+9+10/10= 10.1  | 
最大叶长(cm)  | 50.1+46.8+50.2+52.8+50.0+45.8+54.2+49.8+50.7+49.7/10=50.0  | 53.1+50.1+54.9+49.1+52.3+53.1+50.3+54.1+52.4+55.2/10=52.5  | 
最大叶宽(cm)  | 21.3+20.1+24.5+19.4+22.3+20.1+25.1+20.9+21.8+22.3/10=21.8  | 25.1+24.9+21.9+25.1+23.9+20.9+23.2+21.9+25.2+24.2/10=23.6  | 
叶片观察  | 平展度一般,有连株感染花叶病情况且较多  | 平展度非常好,有光泽,未发现有连株感染花叶病毒病的情况且发病率很低。  | 
移栽大田后60天(5月17日)观察测量各生长指标  | 
       项  目 指  标  | 对照组  | 实验组  | 
茎高(cm)  | 85.9+89.1+85.1+88.9+87.1+89.0+87.1+89.3+88.1+86.5/10=87.6  | 100.2+96.4+101.9+99.1+96.8+102.3+95.1+99.9+100.1+101.8/10=99.4  | 
茎围(cm)  | 7.1+8.2+7.7+8.5+8.2+7.9+8.6+8.7+9.0+7.9/10=8.2  | 9.0+8.7+8.3+8.7+7.9+8.5+8.1+7.8+8.2+8.0/10=8.3  | 
叶片数(片)  | 15+16+14+15+16+14+15+16+15+14/10=15.0  | 17+16+15+16+15+15+16+15+16+16/10=15.7  | 
最大叶长(cm)  | 74.9+76.4+70.1+80.1+76.7+75.7+77.3+74.1+76.3+72.8/10=75.4  | 78.6+77.9+75.9+80.1+76.8+77.4+79.9+80.9+81.7+80.1/10=78.9  | 
最大叶宽(cm)  | 24.2+25,2+22.1+21.1+23.1+22.9+25.1+24.2+25.2+23.5/10=23.7  | 28.1+26.9+27.1+28.9+25.7+26.8+28.9+28.5+30.1+29.7/10=28.0  | 
叶片观察  | 平展度一般,叶色没光泽  | 平展度非常好,叶色正绿有光泽  | 
移栽大田后80天(6月7日)观察测量各生长指标  | 
       项  目 指  标  | 对照组  | 实验组  | 
茎高(cm)  | 90.2+92.2+89.3+88.2+85.9+92.3+89.0+90.2+89.3+90.1/10=89.7  | 98.8+102.2+99.6+95.7+100.1+97.6+98.3+96.6+102.2+100.1/10=99.1  | 
茎围(cm)  | 8.8+9.1+8.7+7.9+8.9+7.5+8.0+8.7+8.9+9.0/10=8.5  | 9.5+10.1+9.0+9.5+9.4+9.0+9.7+8.0+9.9+9.3/10=9.3  | 
叶片数(片)  | 17+16+17+17+16+17+15+15+16+16/10=16.2  | 18+17+18+18+17+18+17+16+17+18/10=17.4  | 
最大叶长(cm)  | 88.7+89.0+87.0+81.9+90.1+88.6+79.9+88.9+94.6+85.8/10=87.5  | 91.2+88.9+83.7+96.4+93.5+89.2+89.5+94.2+91.2+93.2/10=91.1  | 
最大叶宽(cm)  | 30.3+31.1+30.5+31.2+30.5+32.1+29.3+28.9+29.8+32.3/10=30.6  | 35.5+39.2+32.1+34.9+35.3+36.2+35.9+34.1+36.3+35.1/10=35.5  | 
叶片观察  | 成熟度着色度不够一致,有少量气候斑  | 成熟度着色度均匀,无气候斑,无病斑  | 
从表3可知:三个不同生长时期观测,实验组的各项生长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植株长势均匀,抗病能力强!
 
2.3烟叶烘烤后各项指标对比,详情如表4:
表4
第一批:2013年6月25日出房  | 
       项  目 指  标  | 对照组  | 实验组  | 
单叶重  | 4.25/628=6.77g    | 4.6/673=6.84g  | 
鲜干比  | 4.25/41=10.37%  | 4.6/48=9.58%  | 
第二批:2013年6月30日出房  | 
       项  目 指  标  | 对照组  | 实验组  | 
单叶重  | 5.12/550=9.31g  | 5.00/524=9.54g  | 
鲜干比  | 5.12/38.9=13.16%  | 5.00/37.3=13.40%  | 
第三批:2013年7月3日出房  | 
       项  目 指  标  | 对照组  | 实验组  | 
单叶重  | 10.35/1101=9.40g  | 11.65/1105=10.54g  | 
鲜干比  | 10.35/79.60=13.00%  | 11.65/82.30=14.15%  | 
第四批:2013年7月6日出房  | 
       项  目 指  标  | 对照组  | 实验组  | 
单叶重  | 6.6/632=10.44g  | 6.25/566=11.04g  | 
鲜干比  | 6.6/39.7=16.62%  | 6.25/37.8=16.53%  | 
第五批:2013年7月23日出房  | 
       项  目 指  标  | 对照组  | 实验组  | 
单叶重  | 14.8/1127=13.13g  | 16.3/1065=15.31g  | 
鲜干比  | 14.8/75.35=19.64%  | 16.3/85.15=19.14%  | 
注:1、本数据来源于随机抽取的5或者10杆烟叶得出。
2、单叶重计算公式=总干重kg/总叶片数。
3、鲜干比计算公式=总干重kg/总鲜重kg。)
从表4可知:1、实验组的单叶干重比对照组的单叶干重重,数值在0.07g-2.18g。
2、对照组的第一、四、五房烟叶鲜干比数值大于对照组数值,幅度在0.09%-0.79%;实验组的第二、三房烟叶鲜干比数值大于对照组数值,幅度在0.24%-1.15%。
   
2.4经济性状比较,如表5
表5
       项  目 指  标  | 对照组  | 实验组  | 
总鲜产量(kg/亩)  | (306.0+212.5+200.5+274.9+333.5)/1.1 =1206.7  | (275.5+415.9+246.1+197.6+402.9)/1.1 =1398.2  | 
总干重(kg/亩)  | (31.7+28.0+26.1+45.7+65.5)/1.1=180.7  | (26.4+55.7+34.8+32.7+77.1)/1.1=206.1  | 
上等烟比例(%)  | 37.5  | 42.7  | 
中上等烟比例(%)  | 87.3  | 82.9  | 
均价(元/kg)  | 27.2  | 30.4  | 
产值(元/亩)  | 4915.0  | 6265.4  | 
从表5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对烟叶的经济性状的影响存在差异。实验组处理的比对照组处理的在产量,烟叶上等烟比例及均价、产值方面,有明显的提高。
 
2.5两组试验投入对比,如表6
表6
       项  目 指  标  | 对照组  | 实验组  | 
整田费用(元/亩)  | 130  | 130  | 
购买烟苗费用(元/亩)  | 15  | 15  | 
烟苗移栽费用(元/亩)  | 130  | 130  | 
常规肥料投入(元/亩)  | 552.5  | 269.5  | 
森度肥料投入(元/亩)  | 0  | 407  | 
农药成本投入(元/亩)  | 120  | 120  | 
人工成本投入(元/亩)  | 800  | 920  | 
总计(元/亩)  | 1747.5  | 1991.5  | 
注:1、常规肥料投入=有机无机肥投入+提苗肥投入+追肥投入+硫酸钾投入
    2、森度肥料投入=森度有机肥投入+提苗肥投入+森度微生物液体肥投入+光波投入+追肥投入+硫酸钾投入+有机无机肥投入
    3、对照组施肥5次,实验组施肥6次,平均每次120元。
    4、当地工价按照65元/工时计算
表6可知,使用森度烟草专用肥的施肥方案比常规种植施肥方案,成本投入会多花费244元。
3结论与讨论 
在烟草育苗到大田种植整个生长过程中,使用森度烟草专用肥料,森度光波和森度微生物液体肥处理的植株长势旺盛,整齐度好,抗病能力强,根系发达,总产量有14.1%的提高,上等烟比例提高,烟叶品质提高,亩产值有1350.4元的提升!可增加农民收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农业栽培措施。
(烟叶苗期)
(烟叶育苗期)
(烟叶苗期)
(30天实验组)
(30天对照组)
(60天实验组)
(60天对照组)
(根系对比1)
(根系对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