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工业设计微学术Ⅱ 09|艾万团队的工业设计研究与实践成果

2020-11-26 09:03:28

关注我们,掌握中国工业设计学术界的最新动态!


以下内容为艾万(A-ONE)团队主力设计师宋晓薇老师于2月15日在中国工业设计学者联盟微信群“工业设计微学术交流月”(第二季)第六场所做的报告内容,观点和知识产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必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



内容概要

1.关于艾万A-ONE
2.卫浴的基础研究报告
3.南北极科考专用表设计开发

4.中国传统计时三用腕表设计



本期嘉宾





宋晓薇,女,201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获得硕士学位,现为北京服装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教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策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设计师,A-ONE团队主力设计师,著名工业设计师石振宇教授的助手。




艾万团队的工业设计研究与实践成果



关于艾万



艾万的全称是艾万学研中心,最早被称之为艾万工作室。它成立于1995年,主要是从事工业设计、设计基础研究,产品的自主研发和推广。到了2007年,艾万工作室和清华美院、中央美院、中国美院还有广州美院这四个学校合作成立了广东顺德艾万创新设计研究中心。我们主要是致力于工业设计的基础研究。到了2014年,艾万工作室正式并入清华大学科学艺术中心设计策略原型创新研究所。

下面这张照片(图1)的人物大家应该都认识,就是我们艾万团队的三位负责人,分别是柳冠中教授、石振宇教授和汤重熹教授。


图1 艾万团队的三位负责人

艾万的设计作品多次参加欧美的专业展览,获得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俄罗斯这些国家的许多产品奖项。十几个作品获得中国原创设计红星奖,几十个产品获得外观和实用新型专利。唱机唱臂产品的设计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近年在有机形态家具系统、高端办公椅、卫浴和手表等设计领域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和一些原型样机的开发。这些成果定位于国际高端市场,我们正在将它们进行产品化的扩展,逐步推广艾万自己的独立品牌。如图2

图2 艾万的部分设计作品

以下是我们近几年做的一些产品,如图3。我主要承担手表、HIFI、卫浴和厨房等方面的设计研究。第一行左起第一个作品是我跟石教授一起做的中国南北极科考专用表。第二个是前年开发的一款叫UFO的腕表。第三个是去年开发的基于中国传统计时方式的三用手表。再往右是我们为国家大剧院开发的一款机械手表。还有一款可以把上盖更换、称为壳变的手表,一款陨石坑的纪念表以及表盘使用肽片进行电解染色的一款叫做“火山”的手表。中间这一排都是近年开发的一些唱臂唱机。

图3 艾万近几年的作品

今天的分享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艾万一直在做的基础研究成果;第二是近几年的一些设计研发案例。


 

卫浴的基础研究报告


我在2013年加入艾万,至今我只参加过两个基础研究项目,一个是卫浴的基础研究,一个是厨房的基础研究。卫浴的研究到今年已经开发了四个年头,现在还在继续。厨房的研究是2016年才刚刚开始。下面以中国卫浴基础研究为案例来介绍一下我们的研究方法(图4)。

图4

这是一个我们做了将近五年的项目。在整个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基础研究,主要是对中国卫浴的现状和人与卫生间的关系来展开,这个是研究的基础,只有研究了人与卫浴的关系,我们才能建立整个行业的评价标准,才有可能知道人们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新产品的研究才有可能有方向,才有可能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舒适,适合现代人生活的卫生间。第二个研究阶段是产品研究,主要针对上一步的基础研究提出的建议进行具体产品及实用性的研究。第三个阶段的是设计研究,主要是将研究方向和定位更加具体化,进一步探讨产品的形态、材料、结构和工艺等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适应性关系,如图5。

图5 研究的三个阶段

在第一步人与卫生间的关系的研究中,我们要研究人的洗浴行为、卫浴环境的温度、湿度和不同地域人的洗浴行为习惯的差异以及卫生间的安全性等等。首先我们把卫生间划分为洗漱、淋浴和排便三个区域,在这三个区的范围内选取了四个180CM以上的男性进行洗漱、淋浴和排便动作的三维捕捉,我们用3dmax软件将捕捉后的动态,按照0.5秒每帧的频率把三维图像叠加后再将动态的数据输出并蒙皮,如图6。

图6 人与卫生间关系研究

最终我们得出洗浴区、洗漱区和排便区三个区域的最小和舒适的云空间(如图7),利用云空间得出最小的无障碍卫生间的尺寸是四到五平方米的干湿分离空间,而这些云空间的数据得出将在未来指导住建部对于卫生间的规划以及我们下一步的研究。

图7 卫浴环境云空间模型

下面我们以排便区为例进行使用者的研究。我们研究发现生活中都会遇到在排便的过程中座便器面有大便残留冲不干净、大便溅水或者是坐便圈挤压臀部,并且几乎所有的马桶都是这些问题。我们的研究工作包括了对于排便区的人机工学测试,采集用户的臀部模型及进行座高的测试,臀型跟座板适应性的数据比对,落便点的确定,大便的特征和排便量的研究,进而解决大便挂盆和排水弯形态与高度的问题。我们还进行多次臀板舒适度的测试与修正,最终得出适合中国人臀形的臀板模型。如图8-10。

图8

图9

图10 

我们和福州大学的一位流体力学博士共同进行了相关的流体力学测试与节水研究(如图11)。用透明的亚克力制作一款现阶段最畅销的马桶模型,通过冲刷不同特征、不同便形和便量来研究与规划整条排水弯的曲度、直径以及长度,得出单次冲刷水流的速度和最低用水量。通过研究发现大便挂盆的现象主要是因为盆形的形态设计有问题,水量和涡流形成的冲水力度有问题,排便圈也不吻合中国人的臀型,所以造成了排便点的移动。这些都是现阶段不可忽视的因素。

图11 流体力学测试与节水研究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当前的坐便方式也许不是最适合或最佳的排便姿势。通过研究人体发现,人体有一个趾骨直肠肌,是与直肠相连的(如图12)。我们近期正在对符合人生理结构的排便方式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图12

以上都是第二个阶段的部分研究工作。由于这个项目现在还处于保密期,因此不能更详细地展示相关的研究数据和第三阶段的设计研发成果。可以透露的是,通过测试我们发现,无论是科勒还是TOTO等世界著名品牌的产品,在与中国用户的臀型配合时都是点接触,会造成用户在排便的过程中舒适度欠佳而移动臀部,造成以上所说的各种问题。请各位老师关注艾万研发的更适合中国人臀型和生活习惯的卫浴产品。

 

南北极科考专用表的设计开发


这是一个产品开发的案例——南北极科考专用表(图13)。


图13

2013年,我在石振宇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这项开发工作。这个产品获得了2014年中国原创设计红星奖和2016年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如图14。


图14

这款产品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直播间栏目对这款产品做了专门的报道,如图15。


图15

,用了大概一年的时间做完的全部开发工作。在做设计之前,我们首先要对南极大陆的地理气候情况和科考队员的使用需求进行深入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开展工作,如图16。


图16

通过研究发现,极寒、磁场偏移和炫光这些现象都是南极大陆的特别自然现象,都将成为科考工作的影响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我们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案。下图是我们设计时的工程图纸,如图17。


图17

针对极寒现象,为了避免科考队员在超低温环境下撸袖子看时间的时候,手表的金属与皮肤接触带来的低温冻伤,并且更有利于科考过程中的读时,我们特意将佩戴方式改变为配带在外衣上(上臂或者是小臂处)。从下图可以看到这是科考过程中,科考队员佩戴手表的一个场景,如图18。


图18 南北极科考专用手表的佩戴方式

这样的分体式结构设计,也是考虑科考队员能够在没有科考任务的时候,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佩戴。这样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了。


在寒冷和高磁的条件下一定要选择一款机械机芯作为产品的心脏。因为石英机芯会因为磁场、超低温的问题不能正常运作。为了使这个机芯在零下三十度以下的超低温环境下仍然能够正常运转,我们特别跟石化公司开发了一款超低温润滑油。如图19。


图19

极地炫光现象是南极大陆的一个特别自然现象。所以为了避免炫光对人眼的伤害,也为了科考队员能够精准快速地读时,我们在表壳整体采用IP电镀哑光黑的处理工艺,蓝宝石表镜采用镀膜工艺,在表盘使用大号的立体数字。这些都避免了炫光的影响,如图20。


图20

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过程应该很简单,怎么会用一年的时间呢?其实在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做了大量实验,产品开发样本的时间也比较长。在最初期,表盘的设计方案并不是现在的产品展示的等高线方式,我们的想法是尽可能真实地再现南极大陆的样貌。因此我们根据卫星拍摄的图片雕刻了一个5:1南极大陆地貌,如图21。

图21

我们将雕刻好的5:1地貌模型喷漆,然后根据冰川的高低深浅以及海沟来进行注色检验和调整,直到最后模型能够跟真实的南极大陆地貌尽可能的接近。如图22。

图22

我们把这个5:1的模型的进行三维扫描之后反求,用银冲压的方式做成了1:1的表盘再上珐琅彩。由于当时珐琅处理条件的限制,没找到更为合适的工厂,被迫调整成了等高线的形式。如图23。

图23

当时因为时间的限制,又需要参加深圳的钟表展,所以我们用了一期的设计方案去参加展览。如图24。


图24

后来我们将原来的表盘改成3D立体等高线的方式,上面的三层是南极大陆,中间加了一层彩色玻璃模拟之前上的珐琅彩部分,产生海洋那样的视觉效果。在玻璃下面还有三层用来展现海沟的样貌。这个方式出来的表盘就比第一期方案的效果可能看上去要好。下图中的模型全部都是我们手工做的1:1的模型。如图25-26。


图25

图26


在第一期设计方案中,内外壳的连接方式也不是现在看到的旋扣方式,而是采用了两根可以侧向开启的卡扣方式。这个方式一直沿用到科考任务结束才进行修改。原因是这个卡扣很容易在科考过程中不小心地滑开,也不利于防止冰渣对于表蒙的破坏。如图27。


图27

最终我们将内外表的连接方式设计成一个工字形的旋扣保护性外套。到此,我们专业版的科考表才算开发完毕。如组图1。


组图1

后来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我们又开发了一款市场专用款。下面是相关的图纸和实物,如图28-29,把原本复杂的一些结构简化了,是为了满足有收藏需求的消费者。

图28

图29

我们也为这个产品设计了包装盒,下图是图纸和手工制作的过程。如组图2。

组图2

这个开发了一年的项目,我很难用很短的时间把所有的开发细节都展现出来,但我更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艾万团队和石振宇老师带给我的一种工作态度和方法。石老师曾经跟我说过:想为一个行业做设计,首先要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在一整年的开发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这一年里,我学习、了解和拆解了很多款手表,研究它们的结构、工艺和材料,如图30。手表是精密仪器,很多结构都需要很精准的配合。这些研究和学习过程支撑了我们这款南极科考表的开发实施。另一方面,我想大家可能注意到我们在设计前都画机械图纸,最大的好处是它能够使我们真正安静下来,在纸面上进行深入的推敲,推敲产品中每一个细微的结构和各个结构之间的配合关系,使我们的结构达到最优。



图30

通过制图,使我对各个细微部件的设计都有严格的把控。整个图纸也成为了我能够与工程师进行顺畅沟通的桥梁。所以我认为这样的方式并不老土或者落伍,而恰恰是一个由内而外的、快捷、高效的工作方式和沟通形式。

 

中国传统计时三用腕表


下面再给各位老师分享一件新作品。这个是我从2015至2016年开发的一款基于中国传统计时方式的三用腕表。之所以说它是三用的,是因为我们可以很迅速地通过改变结构,使它变成腕表、座钟或者怀表。如图31。


图31

这个设计从2015年秋天开始进行,当时有两个朋友希望能够做一款中国计时方式的手表,目的是以西方的钟表作为载体,将中国古老的计时方式传播出去,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人们能够从快节奏的生活中慢下来,所以我们就针对于这个概念进行研究。由于资金方面的限制,我们决定开发一款市场价格在两千块钱左右的产品。根据成本的倒推和产品的定位,就把这个产品的受众锁定为年轻群体。


通过研究分析,我们认为年轻的群体应该是喜欢一些新鲜的、有趣的和多变的,可以拿出去秀的产品。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一个目的呢?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可玩性。因此我们就在产品的结构上做文章,使它可以变来变去,成为一个很能“装”的神器。下图是结构设计图纸,如图32。


图32

介绍一下这个产品的功能。从左边的正视图由外向内看,最外圈是可以旋转的二十四节气,可以根据一年中节气的变化手动调整,以表盘中间二十四点钟方向,也就是子时的方向作为基准点来进行手动的调整。再内一圈是二十四时,是为了给里面一圈的十二时辰做一个对照。比如说我们看到的最上面的子时,对应的时间是晚上的二十三点到凌晨一点,最下方的午时,对应的是中午的十一点到十三点之间。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上下的对应来进行读时。如图33。


如图33

从上图可以看到,二十四时和十二时辰之间有很多小格子。这些小格子将一天24时划分为了九十六刻,古代的时候都是讲刻的。每一格是一刻,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十五分钟。然后再往里面看有二十四颗圆钉,是二十四小时的标志。周围有一些有疏有密的线条,代表的是太阳高度。子时的时候太阳高度是最低的,到了午时的时候,太阳高度达到最高,然后开始逐步降低,依此循环就形成了一天。最中间的部分是秒针和二十四小时针。以上是这款手表所包含的中国计时方式的内容部分。

 

这款表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一个是包含座钟架的表壳主体,一个是腕表的表壳,一个是怀表的壳。当表壳主体和外表壳相叠加的时候,它就成了一个腕表;当它与怀表壳相叠加的时候,它就变成一个怀表;当它单独存在,把座钟架拨开就成为了一个座钟。如组图3所示。


组图3

他们之间是靠一个旋扣相连接的,旋转三十度就可以轻松装卸,所以我认为这款表的可玩性和互动性还是挺不错的。如图34。

图34

如果各位对这款产品有兴趣,欢迎各位识别二维码来进行更深度的一个了解。如组图4。


组图4

今天我分享的就是这么多内容,谢谢大家的聆听!


Q&A



周老师|华南农业大学


Q:手表设计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A:手表设计相对其他的设计来讲,精密配合是关键问题之一。因为手表的各个部件都非常非常小,所以我们很多时候是在0.1或0.01的尺寸精度范围内进行调整,加工难度非常高,尤其涉及到一些小角度转折点时,加工难度更高,在转折点极易出现切削不净或轮廓模糊的状况。目前在常规手表生产中,多是在压胚后再进行CNC精修,但是CNC的刀头精细度仍然有限,有些十分精细的夹角内仍无法切削干净,形态无法得到完美展现。另外就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一个问题——设计与加工之间的配合关系。现在很多手表的表壳部分包括连接表带的两个表耳是一起加工出来的,而CNC机器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耗。所以在做相关的结构的时候,我们会考虑到如何用更高效更方便的加工形式来进行加工。

Q:中国的手表和欧洲尤其是德国、瑞士的手表相比,设计上有多大差距?还是说主要是技术和品牌上的落后?

A:我们的手表设计一直到今天,都还是追随着欧洲尤其是瑞士的脚步,也就是说我们通常是按照他们的款式或者是按照他们的喜好去进行设计。但是其实他们的很多精华,或者说是由内而外散发的魅力,而我们通常模仿到的只是表面。我们去瑞士的手表厂参观就发现,瑞士表的最大品牌百达翡丽只有不到一百个员工在进行产品开发,每一个人每一个月最多只能做出一块手表,开发时间是非常长的,难度系数也是非常大的。

为什么要用这么长时间才做一块手表呢?除了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表面工艺非常精湛以外,它里面机芯的开发才是我们现在难以达到的。比如说手表零件,他们一百人的工厂是没有大型机器的,他们所有的小零部件全部都是中国进口,很多都是出自天津的表厂。不过进口的小零件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粗胚,他们会用杨木棍研磨零件上面留存的毛刺。其实我们用肉眼看这些毛刺,貌似是看不到或者是看不清的,但如果我们把它放大二十倍或四十倍的时候就会发现毛刺非常大。这么大的毛刺是非常影响齿轮传动和走时精度的,所以他们会用这样的方式去进行处理。瑞士人进入到表厂工作,三年就培养进行八字磨法技能,把一个小小的零件磨平。而国内的表厂通常就是拿砂纸过一下,一下就研磨过去了,但这样会造成整个齿轮的不平衡。

所以我们其实跟瑞士的差距一个是表面外观上,一个是对于做手表这种精密产品的态度上。我国很多表厂,有很多员工和很多机器,用机械化大生产的形式来进行手表加工,每一天都会加工几千块甚至上万块的手表,很难想象表的走时精度会是非常准确的。另外就是很多国产品牌也是运用国外的机芯来进行手表的装配,这样会丧失我们原本应该具备的一些核心技术。

Q:如何看待类似DW这样的近乎快时尚的手表风靡一时?

A:我跟着石老师一起做了三年的手表设计,体会还是挺多的,从我们开发的这款UFO手表到销售过程,一直在思考我们要设计成什么样的产品或者是设计到什么样的程度才是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那么像DW这种快时尚的手表其实结构是非常非常简单的。一个外壳里面搭载了一个非常非常便宜的石英机芯,这个更适合市场大多数人佩戴,没有强烈的性格或者性别特征。它新鲜的营销模式也是它成为网红表的又一重要因素。

Q: UFO那块手表的众筹和生产情况怎么样?

A:UFO这款手表在众筹的结果看上去还算可以的,因为它单价比较高,三千多块钱一块,受众面相对也比较小,生产都是委托外加工。由于表盘结构非常复杂,加之生产量很小,所以单价比较高,能达到今天的成绩是非常不错的。我们设计的手表产品,主要是线上和线下两条销售渠道。线上采用众筹,这样展开的面会比较广。线下有一个实体店在销售,但不是我们自己的实体店,是一个设计品的集合店,在全中国大概是有九家分店,在北京三里屯的太古里和芳草地就有分店。如果老师们有兴趣可以到店里面去看看这款UFO手表。



田老师|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Q:在卫浴研究方面,您谈到国外坐便器圈不适合国人体型,只是点接触。可是男女之间的臀部体型差异似乎更明显,艾万对这一方面是分开研究的吗?还有老年人和青年人的如厕习惯也不太一样?

A:坐便圈点接触的这个问题,我们的测试是分为男性女性、不同的身高、不同的体重来进行的,我们将最终的测试数据汇总,最终进行这些触点的比对。我们从测试所得的模型中大概选用了三百个模型数据,最终得出了一个更符合我们亚洲人的臀部模型。

我们将所有被测人员的臀部在橡皮泥上进行数据采集,采集完了用三百个被试的臀部模型,做成石膏模再与坐便圈进行比对,将点接触尽可能修改变成面接触。

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如厕习惯确实不同,我们有一部分研究就是关于老年人的排便习惯,而且我们研究到,在家庭意外事故中,百分之九十是发生在卫生间的。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原因在排便过程中可能有一定的障碍,在蹲或起的过程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所以我们在第三阶段里面会有专门针对老年人开发符合老人如厕的坐便配件。

Q:针对如厕方式研究,从您的表述,我的理解是,艾万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舒适性角度的,是否也考虑健康性?两者有时不一定完全等同吧?例如腹部压力增大引起的直肠静脉曲张、痔疮和女性盆底肌功能衰退等问题。

A:这个问题我们也考虑到了,其实不仅仅是一个舒适性的层面上,现阶段坐便的形式并不是最适合人类排便的方式,而可能是蹲便的形式或改进式坐便的形式是更符合我们的生理特点。因为人体结构里面有个趾骨直肠肌勾着大肠,人们在坐着的时候,大肠无法放松,只有当人们蹲下的时候,能够给大肠一定的空间放松下来,这样才更适合排便。现阶段也比较时髦蹲便或是在坐便下面踩个小板凳的形式。所以在第三步产品开发,我们对于整个坐便器的大小和高度也有一定改进,并且舒适是无法作为产品评价标准而单独存在的,我们在产品设计评价中更多是考虑健康因素。



肖老师|IBM


Q:每个人的入厕习惯是不一样的,请问您是通过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舒适程度的呢?

A:每个人的如厕习惯确实是不一样,所以我们现阶段只能是将坐便圈上面的点接触尽可能地把它变成面接触。因为就算人的排便习惯再怎么不一样,也是要坐在坐便圈上进行排便的。由于排便时间不长,所以我们最终的一个目的就是使点接触变成面接触后,避免我们因为点接触硌屁股而产生排便点的来回移动,这样才会避免导致落便点不同,出现大便挂盆或水溅屁股的现象。


 

王老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Q:,“感觉院子还不够干净,农民房前屋后生活区、养殖区和厕所要科学地规划好设计好。”石振宇教授在江南大学也分享过艾万团队的案例,根据目前你们团队的研究内容,是否已有可应用的案例?或者解决了哪些问题?

A我们的工作是厦门一家企业委托的设计开发任务,现阶段只是针对普通居民住房(楼房)来进行卫生间的研究和规划。关于农村住房的卫生间,我们现在还没有涉及到这方面的研究。但是北京服装学院何颂飞老师和他的合作伙伴一直都在研究农村住房的卫生间的设计和开发。



蔡老师|中国地质大学


Q:你们在实际测试的基础上对坐便器形态的分析方法只是观察吗?有没其他技术手段和人机理论?比如软件。

A:我们对于坐便器的分析不仅仅是表面外观,还有包括对新材料的开发和新的使用方式。我们在第三阶段开发的坐便圈跟传统意义上的坐便圈是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刚才所提到的坐便可能会给用户带来很多问题,排便点的问题、排水圈的问题或者挤压屁股等等。在研究的过程中也使用了像三维动态捕捉一些软件工具。到了开发后期,也就是样机模型出来之后,我们会再次采用真人进行比对。

Q:坐便器未来在智能化方面有什么样的考虑?

A:我们未来的坐便产品在智能化方面考虑主要是针对老人家和小朋友的使用需求,使得产品能够适用更多年龄层或更大范围的使用者。

Q:艾万在广东什么地方?

A:艾万团队有两个工作地点,一个在广东顺德的广东工业设计城,另一个在北京的金盏艺术区。



张老师|东北石油大学


Q:艾万团队对坐便器的研究开展多久了?目前有相关的研究产品上市吗?以前听石振宇老师讲过坐便器的研究案例,今天您又深入提到了新的如厕方式,这部分研究预计多久会有新的产品出现?难点和重点主要是什么?

A:这项研究是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今天,现在主要做产的开发,前两部分的技术研究和设计研究已经做完了。新产品的开发我们已经完成了,这是为企业开发的一套方案,究竟他们会在什么时间上市,这个我们无法控制。



张老师|哈尔滨理工大学


Q:卫浴的研究选择身高180cm的男性做被试来得到人体尺寸数据,但女性对卫浴的要求可能会更多一些。在研究中是怎么考虑女性的需求?

A:选择身高180cm的男性做被试,主要是在做卫生间尺寸规划的时候试用。因为180cm已经算是一个很高的尺寸了,就是他们可以涵盖一般女性的尺寸,这样女性使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为我们选择180cm的人做三维扫描只是确定洗漱区淋浴区和排便区三个区具体面积才用的尺寸。 如果针对女性使用者,在具体产品开发的时候我们才会把女性的角度考虑进来。我们之前只是一个面积上的研究。

Q:我发现我对卫生间的要求特多,我先生倒没什么要求。他是你们被试的标准,180cm身高,我不到160cm,但我要求的面积比他要求的面积大多了。

A:这是女性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我们在后续的产品开发里面也关注到了这个问题,在后续的产品里面我们也做了针对女性的一些设计。



郑老师|长春理工大学


Q:艾万设计生产出来的手表是否存在走时不准确的问题,或者说你们团队使用什么技术工艺保证手表走时准确?

A:我们艾万的手表现在主要采用的是日本9015的机芯。这款机芯现阶段来讲算是性价比比较高的一款基础机芯。如果说不存在装配误差问题的话,那我们的手表走时应该是很准的。

Q:国产品牌的手表机芯是否都是进口的呢?

A:国产品牌的手表不一定全都是进口机芯或国产机芯,它是根据品牌的要求来选择机芯的。

 


阚老师|天津大学


Q我们专业学生也给海鸥设计手表。您所在团队设计的几款手表现在在市场销售如何?是如何处理创新和市场(企业需求)的关系?

A:处理创新和市场一直以来都是挺矛盾的一件事情。比如说UFO这款手表,整个表盘上面的十二个刻度钉用了一个3D立体悬浮的设计。它底下有一个弧面,这个弧面的抛光和打磨难度系数非常大的。我们当时花费了好长时间去找能够做这个零件的工厂,但是一直都找不到。后来找了一个做代工的香港企业。这款手表十二个刻度钉的生产成本就达到了九百六十块钱。一直到今天,我们团队在进行后续反思时发现创新的力度究竟应该有多大才能更符合市场要求。我们九百六十块钱的刻度钉的选用是否是正确?一直到今天我们还在探讨这样的问题。

南极科考手表是我们受企业委托开发的,而中国计时手表是我和中央美院的两个老师合作完成的,这个不牵扯到大企业的,只是大家的兴趣。UFO和国家大剧院的那款手表是我们自己开发的。

我也将手表的开发带到我的教学里来。我去年给学生上了一个七周的设计课程,把二十个同学分为三个组,让他们开发手表后续进行市场销售。我们现在正在生产其中的一款,大概在几个月之后会面世。我们也是尝试一下,看看学生对手表的理解和他们对于年轻人的消费需求的把控。如组图5。


组图5

这里一共有三款手表,是我指导北京服装学院的学生花了七周的时间开发的,每个团队里面的大概七个同学。最后一张图片上的产品已经投入到工厂去了。这个也是我课程里面的一个实践,想试试学生们自己设计的认识和把控。



李老师|山东建筑大学


Q:请问座便器高度是按人体百分位数确定的,还是按你们统计的数据确定的呢?

A:我们测试的时候是按照人体身高尺寸进行不同尺寸段的划分。比如男性180,170,160还有女性175,165,155来进行的实际测验。然后根据我们的测试结果进行数据整合。

Q:尺寸整合遵循什么原则?

A:尺寸整合上还是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不同的身高尺寸的纵列,选择几个不同的尺寸数据,根据数据再进行后续触点的比对。虽然人的身高体重不同,但有一些触点是吻合的,因为我们的人体结构基本上是类似的。



何老师|北京服装学院


Q现在众筹的这款手表,因为这手表整体比较圆润,侧面看是椭圆形状,但是发现一个问题:穿衬衣的时候,袖子很容易带到这个手表,它不像表盘底部紧贴皮肤的方式。第二个是这款手表对于很多男士来说尺寸略大了一点,不知道是因为机芯的尺寸和加工的精度导致还是其他原因?

A:第一个问题,关于手表侧面的问题,这个也是反馈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因为最初做这款设计的时候,石老师针对的对象可能是比较时尚或者是很少会穿正装的一类人,当然也可能跟他的兴趣爱好有关。

第二个就是手表的尺寸问题。尺寸跟机芯没有关系,仅仅是因为我们当时认为这个尺寸应该更时尚或者更符合现在消费者的审美。在我们在开发过程中,其他产品的涌现也可能给我们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一直到今天,我们这款UFO产品大概有百分之六十的受众是女性,她们拿去当时装表来带,而即便是人高马大的男性都觉得手表很大。



许老师|北京联合大学


Q:设计适合中国人坐着舒适的马桶,从尺寸到造型都会有相应的变动,这些变化对冲便的效果有没有影响?我听到您说有流体力学专业的博士参加研究,除了流体力学之外有没有新的给水方式啊什么的新成果?

A:我们有一个新的给水方式包括新的冲水方式和更新的节水方式,也就是说通常意义上的2.3升,我们把这个标准有所下降,也就是我们的冲水量更少了。

Q:国外的马桶设计现在也是用这些研究方法和内容吗?艾万做的的这个研究在方法和工具上的新颖之处都有哪些?

A:具体国外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我也没有办法做过多的评论。艾万做的研究方法归结到底其实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设计方法和理念。我们做任何产品的都是基于对使用者的研究,然后对产品外形、结构和材料做一些研究后才到最终产品整体开发。我跟着石老师做设计这几年,我发现石老师还是以一个落地的形式,一种传统的研究手段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我们其实是很少运用一些很高端先进的研究手段。无论是做模型还是后续做测试,我们很多都是自己动手来进行的。如果有机会大家可以到我们在广东工业设计城的艾万研究中心参观。我们无论是做椅子、榨汁机还是电饭煲,都有自己的一套原型研发的工具。






鸣谢


北京服装学院 宋晓薇老师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 罗仕鉴教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王国胜副教授

成功设计平台 黄蔚女士

红星奖执行总监 楼晓红女士

电子工业出版社计算机分社 孙学瑛老师

电子工业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 赵玉山老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王玙老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焦斐老师

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业设计创新服务平台

广州工业设计促进会


(排名不分先后)


 


关注我们



关于我们

工业设计之音公众号(微信号;voiceofdesign)是中国工业设计学者联盟微信群的信息发布平台,以群内组织的“工业设计微学术”活动和业界重要活动为主要报道内容。中国工业设计学者联盟微信群是一个公益的在线交流平台,由三个微信群组成,以大学教师为主,资深工业设计师、行业协会人士和政府工作人员参与,一千多名成员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和欧美地区,为工业设计学术交流和资讯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联系我们

邮箱:3524515571@qq.com    微信号:15913136293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