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如果只来一年,我对于香港来说永远只是过客

2022-04-04 12:21:27


我叫Monica,今年刚刚毕业。按照女生财务等级划分,最近成功实现了“口红自由”。


虽然不能每天睡到日上三竿,也早就告别了打卡坐班的日子。


毕业季,我也和你们一样,同样需要面对相关的就业问题,我总结了一下无非就是这几个方面 :


爸妈付完高价学费,你连经济独立都难做到···

同学开始大批回内地,你的简历还在邮箱中浮沉···

IANG签说下就下,却连是去是留都还在权衡···

粤语不会说,房租出不起,工作找不到,太阳依旧按时升起。

 

事实上,这些问题并没有困扰到我。如若只来一年,在他人眼里,我不过就是来香港“刷个学历”,匆匆而过。因此,我坚定了自己的决心,这个留港机会我不能白费。人生需要的是经历,而非路过。学历获得的是积累,而非名声。


我不是来贩卖焦虑的,只想告诉你两件事:第一,你要认清焦虑是正常情绪,不要顾影自怜,自我放大负面情绪;第二,没有人可以帮你解决问题,你要成为自己的防空洞。

 

“我们没有不一样。”


我出生在二线城市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工薪阶层,从小就被培养成“别人家的孩子”,父母对我的期待很常见:学好理工科,找个铁饭碗,嫁个公务员,相夫教子,安稳一生。


在来香港读研之前,我对人生的定义和你一样:其实就像是写论文,父母早早地确定好参考资料和范文,我们就规矩地找好选题,分段,填充内容,最后潦草收尾。拼了命地凑满字数,想要拿到好的分数,只是为了对得起爸妈。在江东父老那谋得好名声,就是毕业证。

 

高考择校时,我遵循了父母的意见选择了国内某知名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即便我一直都有个文学梦,但妈妈始终坚持说:“中文系多难就业呀,什么专业好找工作,什么专业好挣钱,就是好专业。”


虽然家境普通,但父母秉承着“穷养儿,富养女”的原则,我在教育和吃穿用度上从未被怠慢过。当我提出想要改变现在的生活时,一向反对我学文的妈妈竟然答应让我去香港读传媒方向的研究生。她跟我说:“你去试一试吧。”这简单的六个字改变了我的人生。

 

初到香港的我,一方面怀揣着对于未来无限美好的憧憬和热血,另一方面又带着些许心酸和畏惧。心酸的是,来香港读研,仅仅是学费,一年就要十三万,而我爸爸平时抽烟连大前门都舍不得买,更别提这个国际金融中心高昂的物价和房租。我的“一时任性”,带给我父母的经济压力可想而知。畏惧的是,虽然香港已经回归21年了,但这个城市,无论是从部分香港人的激进排外行为,还是从我完全听不懂的粤语,都让我觉得很难快速融入进去。


刚来到香港一个月,我就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不用说,这里根本没有我的一席之地。

 

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生涯进入尾声。

之前摆在我面前的有两个选择:继续申博?找工作?看着周围比我优秀太多的同学都纷纷回内地工作,我也开始心痒痒。


传媒业,对当前的香港而言,已经是夕阳产业。钱少活多不说,做的事情也很无聊,香港的游戏产业与新媒体发展都远落后于内地。



因此,我开始向北上广的一些知名传媒平台投简历,准备笔试面试。


香港的硕士学历的确帮助我争取到了一些内地大媒体的青睐,但紧跟而来的问题就是:值得吗?

那个时候我每天问我自己不下十遍这个问题。

一年前自己拼死拼活地考雅思,准备文书;

一年内父母省吃俭用地供我上学,怕我吃苦;

一年后,我连尝试都不尝试一下,就直接说放弃香港的身份,值得吗?

我是不甘心的,不是说回内地不好,是我不想永远做一只鸵鸟。如果只来一年,我对于香港来说永远只是过客。

既然来了,就给自己多点选择,毕竟香港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

于是,我做出了和当时大部分的同学不同的选择——留下来,试试看。

 

在经历多次投简历—去笔试—去面试—被拒绝—再投简历的过程,我成为了香港某知名卫视的编导助理。不是我的能力不够,而是没有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几乎都是从底层做起的。


我在这个岗位上苦熬了两个月后得到了转正的机会。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在我第一次独立带项目的时候。


在香港做传媒的辛苦程度之高,压力之大,是我之前从来没有经历过的。虽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但我的付出与得到,平心而论,是远远不成正比的。为了一个十五分钟的片头,我整整三天三夜没睡觉,项目最终结束时,我在回家的大巴上睡的昏昏沉沉,下车后跑到垃圾桶边就开始吐。


或许你心怀侥幸,觉得只是我遇事不淑,犯了太岁,但经我了解,身边在从事其他工作的同学朋友们也都怨声载道,各有各的苦水可以整桶倒给你。

最多抱怨的还是钱少。

是的,你刚刚毕业,你不是行业大牛,你没有多少经验背景,你的月薪天花板就只是拿一万三到一万五。


“机会在这里,有胆你就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偶遇到了学长Ben,原来他在我们学校是风云人物,我挺意外他放弃本专业,转行去做保险,因为他曾经坚持从事摄影行业。


当我问及他的转行原因时,他对我说:“Monica你有想过吗?我们港漂的优势是什么?不是我们会普通话,也不是我们的学术背景,只是因为我们比大陆人了解香港,又比香港人了解大陆,这才是我们的优势。”


随后,他继续说道:“拍摄纪录片需要钱,我纪录片的梦想什么时候再追都不迟。”


Ben的这段话让我醍醐灌顶,我决定利用起“港漂”身份的优势,做一个桥梁工作。


当我向Ben透露我的想法时,他并未着急拉我入行,做他的下线,而是建议我多多观望,在选择leader的时候,尤其要慎重。

 

他对我说:“并不是保险卖的好的人就适合带领团队,甚至某些公司团队还会出现上级抢下级的单,两个人在公司里大打出手的事。我作为前辈,不希望你轻信谁的话而遭遇到这样的事情。我是有良心的人,我只跟有良心的团队,也只说有良心的话。很少有人卖保险刚入行就做成百万圆桌,跟对人才能学到东西。你要记住:傻人有傻福,但是傻X没有。”



当我听到Ben的这段话时,思考良久,却迟迟不敢下决心。工作是苦,但抱怨归抱怨,我觉得我还年轻,我可以为自己所爱好的专业拼一拼,活着不只是打生存战。

转机发生在一个月后,我在微信上看到闺蜜Linda正在发起众筹,了解后才知道她爸爸在体检时发现了肿瘤,家里的顶梁柱说倒就倒。为了不让她担心,她的爸爸一直隐瞒病情,一直报喜不报忧。


Linda也是在香港读书的,她的父母仅有的存款大多用来供她读书了,为了治病,Linda的妈妈正四处借钱,焦头烂额,不得已利用互联网的平台进行求助。

当下我真正意识到,我还年轻,但我早就过了任性拼一拼的年纪了,我应该长大了。人生中的不可控因素如此多,我更要做好规划,给自己和家人一个确定的未来。

 

之后我辞去了手头的工作,去了Ben的公司面试。

通过面试后团队立刻帮我报名考牌,我顺利地成为了AIA的Jaguar区的一员。


刚进公司时,的确有点生疏,因为我们区不是大陆队,更多的是香港人,当时我的粤语连买菜自由都无法实现。令我惊讶的是,我的老板Erik不仅不排斥大陆人,而且相当欢迎我们,他会非常用心地跟我交流,平等沟通,毫无保留地传授我他的做人做事之道,我在他身上学到了很多。



很多人选择保险,都在宣扬什么“时间自由,经济独立”,我与他们不同,我不是为了睡懒觉或挣大钱,我只想做港漂人可以做的事,发挥港漂人可以发挥的光和热。


我只想做良心人,做良心事。

 

我知道,或许你现在还在迷茫,还在焦虑,还在纠结是做一只永远埋头进舒适圈里的鸵鸟,还是勇敢地跨出这一步。作为同龄人,我愿意陪你一起建设防空洞。不做保险没关系,但走弯路可不行。

这是我们团队的微信号,我在这里等你。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与我们JAGUAR团队联络。

我们期待与你交流。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