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媒体聚焦 | 香港高校对大湾区教育的影响

2021-08-31 16:08:02

日前,香港灼见名家传媒社长及行政总裁文灼非前来UIC采访吴清辉校长,请他谈谈香港高校对大湾区教育的影响,专访也刊登于明报月刊》,现摘录如下。


这一年来,有关大湾区的报道铺天盖地,其中一个信息,是香港的高等教育可以发挥很大的影响力,因为有5家在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包括港大、中大、科大、城大及理大。而在广东省内,还没有一家大学可以上榜。香港高校其实早在2005年已经北上办学,开风气之先的是香港浸会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办联合国际学院(UIC)。最近我到该校的新校园参观及访问吴清辉校长,对大湾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一点新的认识。

 

文灼非采访吴清辉校长


吴清辉校长是老朋友,我在港大念书的时候就认识他,当时他是化学系教授兼任非宿生的康宁堂舍监,与陈载礼教授一起打造舍堂新文化。他在70年代还担任过明原堂高级导师,80年代末我在这所古老的宿舍居住、工作过,大家有一份深厚的渊源。他在浸会大学退休后,返珠海担任UIC校长,多年前我到旧校园拜会过他,这次是新校园落成后首次到访。从中港码头坐一小时船到珠海的九洲港,再乘半小时车到位于唐家湾的新校园,比旧校园开阔,设施也很先进,特别是图书馆,可以比美香港的大学。UIC是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办的大学,也是内地第一所实践博雅教育理念的现代大学,强调师生关爱,秉承全人教育办学理念,推行创新的四维教育及国际化办学模式,短短10多年在中国闯出名堂,深受学生与家长欢迎。


资源有限 发挥出色

当年从构思、策划、筹备到实现,并非一帆风顺,吴清辉校长感谢浸会大学上下一心的支持,让他可以圆梦,在内地办一所有香港特色的大学。我问吴校长,在大湾区未来发展的过程中,香港高校可以担当什么角色?他表示香港的大学资源可以用在整个大湾区的发展。以UIC为例,明显地浸大办这所大学是有别于内地其他学校,跟香港的大学也有所不同。她是利用香港教育的资源加上部分内地的教育资源共同办校,所以既不是一个香港高校的翻版,也不是大陆高校的翻版。他认为这个经验是可以复制的,如果有香港其他高等教育界人士想在内地办类似的学校或研究院,潜力不错。

 

文灼非与吴清辉校长在校园合影


以香港高校的研究成果而言,吴清辉认为比内地的平均高,这是有目共睹的。因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提供的资源很有限,在有限的资源下能做到这样的成绩,香港的院校做得不错。他认为香港能达到这个水平,有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香港的薪金高,能吸引较好的人才,虽然研究经费不太充足,但薪金高使研究可以通过不同方法做得更好。就薪金而言,现在内地有些学校为了吸引高端人才,也能提供和香港相若的薪金水平。

 

另外,吴校长赞赏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的研究资助局做得不错,一开始把制度建立得好,评估、拨款的方法很规范,这是短短十多年香港的研究能有飞跃进步的原因。他回忆八十年代初香港的大学只有少量研究,当时港大被英国人批评没有研究经费,所以香港如何在十多年内研究水平得以大幅提升的经验,值得内地借鉴。


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

不过,香港也有隐忧,高校研究水平虽然不错,但吴校长认为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未必能够维持现状。因为大学始终要产学研结合,即使是美国的名校,也不是只做很多基础研究,她们有很多项目都能和工业、企业互相配合,例如哈佛、史丹福这些一流大学都与企业有密切关系,她们既有很强的基础研究,中下游的发展又可以做到。吴清辉担心香港只有上游的研究,但不是世界顶尖,中下游的发展又缺乏,从这个角度看,香港的高等教育是有危机的。

 

吴校长分析过,香港的研究水平提高得较快,也很得力于内地学者的努力工作。近年有很多内地研究生来港,是很大的生力军。内地为香港提供了很多优秀的中层研究人才,对香港研究水平提高的贡献不能忽视。现在内地也发展得很好,教授级的人才很少来香港工作。吴清辉强调,香港对内地有贡献,同样内地的贡献也可推动香港发展,特别是以研究而言,中国很慷慨地让钱流出来,他认为这个趋势会持续,可以帮助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


END

来源 | 新闻公关处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