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在印度另一运营商BSNL的工程竞标中,中兴成功胜过华为,竞标成功。
而在尼泊尔市场上,2005年,中兴在一次投标中成功获得了尼泊尔通信史上最大的GSM网络建设项目。华为却对中兴低价抢单的行为不满,将中兴搞到了中国驻尼泊尔使馆商务处,认为中兴是低于成本价竞标,涉嫌不当竞争。
此后,双方在海外市场上的捉对厮杀愈演愈烈。甚至网上还能看到有人爆料说,华为和中兴在海外投标都要许多车队分不同路线去投,因为在路上会被对方找的人堵下来。
2006年华为进军欧洲市场,中兴也紧随其后,还带上低价屠刀在欧洲市场上掀起了一场价格战。中兴的高调不仅让华为损失巨大,还引来了欧盟对包括华为在内的中国公司的“三反”调查,令华为差点丧失继续留在欧洲的权利。
华为和中兴在海外市场争红了眼。有中兴高管接受采访时表示:“想不打价格战都不行。可以说,有中兴的地方就一定有华为。”2012年,有业者说,华为对中兴采取了一种“焦土”竞争战略,只要是中兴有利润的项目,或是战略突破的项目,华为不惜一切代价都要低价拿下,否则华为在当地的国家代表直接撤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