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每个来中国捞金的金球奖得主,都受到了同样的羞辱

2022-05-15 09:07:14

C罗和梅西

各代言一款国产手机

看起来是在中国轻松捞金

但对于手机用户来说

他们真是low爆了


今天凌晨,《法国足球》在巴黎正式公布,2016年金球奖得主为C罗。

港真,这几年金球奖越来越没有悬念了。从08年开始,金球奖得主就一直不是C罗就是梅西,感觉每年开奖就好像在揪花瓣,他爱我、他不爱我……哦,不对,是C罗、梅西、C罗、梅西……


C罗获奖的消息在球迷看来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不过对于准备买国产手机的人来说,这倒不失为一个好消息:为庆祝代言人C罗荣膺金球奖,努比亚顺势搞了一波促销优惠活动。


然并卵,哥前两个月刚买了个新手机,华为。

说来有趣,今年3月华为600万欧元签下梅西后,大概是为了表现“国产手机市场唯我能与你一战”,中兴旗下的努比亚也在5月斥资400万欧元签下了C罗。这两个在足坛巅峰交锋不断的男人这回改到手机市场较量了。


而华为和中兴也确实很有那么点梅西C罗一时瑜亮的味道。

故事还要从80年代的深圳开始说起。


1985年,深圳国贸大厦刚封顶不久,路边还挂着“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科技工业园、科技商品交易所的成立,推动了这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侯为贵领导下的中兴,正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中兴成立两年后,在深圳技术入股、兴办民营科技企业的政策鼓励下,任正非创立了华为。


巧的是,也正是在1985年和1987年,C罗和梅西分别降生在了地球的另一端。

侯为贵与任正非

中兴和华为都是靠交换机起家的。不同的是,技术员出生的侯为贵走的是研发的路子,他用从电子表、电子琴加工业务上赚来的钱成立了研发小组,研发出了国内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程控交换机;而军人专业的任正非则是先从代理香港公司产的用户交换机产品入手,搭建销售网络。


80年代,中国全国上下电话网用的都是国外进口的设备,初次碰面的侯为贵和任正非颇有些惺惺相惜之感,据说两人私下里还曾多次探讨民族通信业该如何崛起。

“哥们儿,一起为民族通信业的崛起而奋斗”

然而,好景不长,1996年,中兴和华为都开始制定计划,向交换、传输、接入视讯、电源、移动、光通信等多元化领域扩展,彼此至少有70%的产品是重合的。


这时,华为和中兴不同的特点开始展现出来。业界素有“华为是狼,中兴为牛”一说,这与两位创始人不同的成长经历也有关系。,当过兵,狼性十足,经营上敢于冒险;侯为贵经历平坦,教过书、当过技术科长,是典型的知识分子,经营上稳健温和。当时,“狼性”的华为选择了通过销售抢占市场,而“牛性”的中兴则选择了用低价俘获人心。


而双方在竞争策略上的这种不同选择,也一直延续到了今日。

除了最开始创办企业、研发交换机走得比华为快一步以外,此后中兴一直都有些“跟着华为的屁股打转”。积极主动让华为在1998年至2000年期间销售额一举增至220亿元,超出中兴的89亿元一大截,奠定了自己的王者地位。

不过,中兴随后却在华为丢掉的CDMA和小灵通业务上扳回一城。


20世纪初,风靡日本的小灵通技术被引入国内,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热潮。华为在对小灵通技术进行研究后认为,这项技术比较落伍,5年后就会被淘汰,再加之电信主管部门对其的政策也不明朗,华为因此放弃了小灵通业务。而中兴却捡起了华为丢掉的这一块市场。侯为贵对全体中兴员工说:中兴今后市场主攻产品就是小灵通。


正是这个“面临淘汰”的小灵通,为中兴注入了生机。2002年,小灵通完成了30多亿元的销售收入,约占中兴主营业务收入的1/3。2003年,小灵通更是为中兴提供了70多亿元的销售额。


当年,中兴年销售总额达到了251亿元,逐渐追上了当年销售额为317亿元的华为的脚步。

中兴在小灵通和CDMA市场做得风生水起之时,追悔莫及的华为已经再难进入这两个市场了。这时,华为选择了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场。


在海外市场扩张上,华为主张“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先从亚非拉等发展中地区入手,打开海外市场。任正非招收了大量的人马,训练了一批销售人员,制定了一系列颇具吸引力的激励机制,鼓励属下不惜一切代价抢夺市场。


2002年,华为海外市场收入达到了10.5亿元,占总营收比的5%左右。

此时,意识到小灵通业务未来局限性的中兴也跟随华为瞄上了海外市场。


2003年,双方在印度市场上展开了海外的第一轮较量。华为和中兴同时参加了印度MTNL公司的工程竞标,最终华为险胜。对此心里不服的侯为贵研究后发现,MTNL的标书中写着,参与竞标的企业必须具有在世界任一地方至少20万线CDMA设备供应记录,方能参与竞标。而华为此前并无20万线CDMA设备的供应记录。


中兴准备了一份资料,明确注明华为不具备相关条件,意欲抢回华为的订单。虽然最终中兴并未如愿以偿,但接到资料的MTNL公司特意派出了调查小组对华为进行了盘查,令华为大为光火。

同年,在印度另一运营商BSNL的工程竞标中,中兴成功胜过华为,竞标成功。


而在尼泊尔市场上,2005年,中兴在一次投标中成功获得了尼泊尔通信史上最大的GSM网络建设项目。华为却对中兴低价抢单的行为不满,将中兴搞到了中国驻尼泊尔使馆商务处,认为中兴是低于成本价竞标,涉嫌不当竞争。


此后,双方在海外市场上的捉对厮杀愈演愈烈。甚至网上还能看到有人爆料说,华为和中兴在海外投标都要许多车队分不同路线去投,因为在路上会被对方找的人堵下来。


2006年华为进军欧洲市场,中兴也紧随其后,还带上低价屠刀在欧洲市场上掀起了一场价格战。中兴的高调不仅让华为损失巨大,还引来了欧盟对包括华为在内的中国公司的“三反”调查,令华为差点丧失继续留在欧洲的权利。


华为和中兴在海外市场争红了眼。有中兴高管接受采访时表示:“想不打价格战都不行。可以说,有中兴的地方就一定有华为。”2012年,有业者说,华为对中兴采取了一种“焦土”竞争战略,只要是中兴有利润的项目,或是战略突破的项目,华为不惜一切代价都要低价拿下,否则华为在当地的国家代表直接撤职。

受到低价战略和华为焦土政策的影响,再加之2011年整个欧洲电信市场的下滑,中兴当年在营收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出现了同比下降。更糟糕的是,曾被中兴视为新增长点的手机终端,在价格战过后利润也被大大压缩。


而进入欧洲市场较早、并且积极布局高端手机的华为虽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却没有中兴那么严重。

2012年以后,海外市场价格战之后两败俱伤的华为和中兴开始更多地把目光转向了产品与品牌形象的建设。华为一方面在高端智能机上耗费了更多的精力,一方面积极拓展产品线;中兴2014年以后则抛弃了以往的机海战术,开始布局精品路线,向高端精品市场进军。


与此同时,双方开始借助体育营销,进行全球布局。


2011年,华为独家冠名意大利超级杯北京站赛,首次涉足体育营销。随后,华为又连续赞助了多个欧洲强队以及足球赛事,还在2014年6月成为了俄罗斯足协官方合作伙伴。2014年初,华为更是联合AC米兰和阿森纳,推出限量版G7和P7手机,从简单的赞助合作走向了产品的定制服务。

中兴进入体育营销领域稍晚。不同于华为的足球营销,中兴关注的是篮球。2013年10月,中兴宣堡赞助休斯顿火箭队,随后又牵手多个NBA球队。除此之外,中兴还赞助了高尔夫球星。


华为与中兴在体育营销方面的选择不同也与他们主攻的市场有关。目前,华为主攻的海外市场是欧洲,而中兴主攻的则是篮球、高尔夫更受欢迎的美国市场。


为了海外市场,中兴还在2012年推出了努比亚,并于2015年正式将旗下中兴移动改名为努比亚,还斥资200万美金申请域名nubia.com,迈出了全球化的第一步。此次紧随华为签下梅西的脚步签下C罗,中兴看来也是再次做好了准备,意图用努比亚抢攻华为的欧洲市场。努比亚总经理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希望能借助C罗的力量,提高努比亚的知名度。

但是很显然,中兴落后太多了。华为找来代言的体坛大咖,随便数数都有一长串:



分别被这两大国产手机品牌签下后,梅西和C罗也开始了为各自代言的品牌“较劲”。今年3月,梅西成为华为全球品牌代言人后,梅西就常常会拍照在个人Twitter上分享,比如阿根廷球迷俱乐部官方微博发布的一张照片上,梅西和队友都拿着手机——梅西手上拿的正是华为P9手机。

“华为手机就是棒!”

C罗也不甘落后。今年5月,C罗在新浪发的第一条微博就标记为使用“nubia Z11无边框手机”发布,赚足了眼球。此后C罗也经常在微博上发布一些关于努比亚手机的信息,可以说是代言人界的良心。


“内容不重要,哥拿的手机才重要!”

与此同时,华为和努比亚更是先后推出了梅西定制版手机和C罗定制版手机。但是他们根本不会想到,云端的乔布斯已经露出了一个蜜汁微笑:我们苹果,从没搞过这么多花样,至今还是会让中国朋友们卖肾都想买呢。


今年的金球奖上,C罗打败了梅西。但手机市场上,他们根本决不出输赢。


(本文资料来源:新浪、搜狐、《商界》等)


END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