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很小。港岛、九龙、新界和262个离岛,总面积也不过北京的十五分之一,上海的六分之一。香港人口密度高,位居全球前三;房屋面积按“尺”计算(11尺=1平方米),千尺住宅即称豪宅;城中街道狭长细窄,土地金贵,国际大投行也会为如何有效利用空间锱铢必较;个别五星级酒店的标间面积,甚至不及内地快捷酒店;哪怕在高档餐厅找一个“包间”也绝非易事……
香港很大。作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规管精简,货币稳定,吸引数千家跨国公司在港设立亚太总部。维港两岸高楼林立,随处可见各国文化与本港民俗的交汇融合;这里有上万家世界各地食肆供你大快朵颐;这里有几年也闯不完的行山路径,;这里有精彩纷呈的seasonal event,也有买不完的时髦清单……
在多数人的刻板印象中,香港是座光怪陆离的拥挤都市。它喧闹,它逼仄,它是密不透风的concrete jungle。随着与这座城市的羁绊不断加深,我愈发感受到,支撑这座钢铁躯体的灵魂,是香港独特的历史、是文化的碰撞。正是这一切,让这座钢铁森林变得如此有温度。
快步疾行、西装革履的商务精英从身旁掠过,游走在连通各大写字楼的曲折管廊中,无需走上街面,即可抵达下一个会议室;耳畔谈资大多是“国粤英”夹杂的政经时事、后市走势和金融八卦,无论是闪烁着瑰丽光芒的维港海面,还是高耸在摩天大厦背后的太平山巅,都远不及脑海中的红绿竖线扣人心弦;甚至连每到午餐时分就排起长队的街边餐铺、showcase展示的当季新款服饰、入夜后兰桂坊酒吧街的微醺氛围中,都弥漫着浓浓的金融味道。这就是亚洲金融中心,一个几乎能让你找到所有叫得上名字金融机构的聚集地—中环。
若想体验港式高效,来中环最合适不过。香港人的步行速度,位列东京人之上,稳居世界第一;客户会面时无需寒暄,直击主题。再复杂难搞的事项,也能在半小时内brief成功;就连午餐外卖都渗透着效率至上的核心原则:顾客拿着编号领取食物,不用多说一句,即可完成食物与号码的准确“交割”,透着一股不想占用彼此多一秒时间的默契。
除了摩天大楼林立的中环,香港还有很多清新的文艺气息。始于SOHO,贯穿上环,绵延至西营盘的文青路线了。消磨浮生半日走街穿巷,定会有新的趣味与发现。搭上全球最长的有盖行人电梯—中环半山扶梯,SOHO的小旅行便拉开帷幕了。
扶梯向上滚动,仿佛坐上时光机,静看港味街景快闪流动:楼上铺的巨大落地窗映衬着gym中挥汗如雨的各界精英,结束了整天的高强度工作,对身体管理毫不懈怠;狭薄街道间隙,简易餐位已准备就绪,街边美味即将上桌;热闹街市前人头攒动,古早风味的生活之美无处不在……
当扶梯驶过荷里活道,氛围蓦地异域起来。没错,文青聚集地SOHO到了!扶梯两侧斜坡的景致也换了番模样:栉比相邻的餐吧门外,各国青年把酒言欢,东瀛萝莉和不列颠大叔正坐在石阶上畅聊人生。若不是耳畔不时闯进来的中文对白,像是穿越到了伦敦某家小酒馆。
香港三面环海。维港两岸的中环与尖沙咀自不必说,那些隐藏在苍翠绿洲中的城市亲水地,才是常驻民的假日之选。沿海岸线riverwalk,在临海咖啡馆享受outside sitting ,抑或是翻山越岭大展身手,一起多维度地感受海风微醺的vacation mode。
Hong Kong, a city of gastronomy. 香港,是真·吃货的天堂。上万家食肆和餐饮文化精粹在此汇聚,发展出自己独特的美食风格,吸引着众多食客前来大快朵颐。
行山赶海之外,还有种更闲适更小众的郊野徒步路线,那便是分布在香港各地大小不一的18组水塘行。水塘也是这座城市快速发展的历史印记,虽然被大海环抱,但淡水资源却极其匮乏。香港曾一度依靠有限的山泉和地下水进行淡水供给,很快便不能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香港多雨,因此一个个水塘被逐渐兴建起来,用于雨水收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源危机。再往后,总理亲自下令引东江水入港,广东东江水被源源不断的输入香港,成为香港最重要的生命之源,水塘也就成了储水的后备设施。
香港的有趣之处远不止以上所呈现的零星推荐,许多流连的街道、跋涉的山岭都未能体现在本次游记中。
“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带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是双脚,还有未来”。——汪国真「我喜欢出发」
这个城市的繁华与市井,钢筋水泥和青山郊野,都值得我们未完待续的探索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