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劳力士“闪电针”究竟有多牛?

2021-10-16 10:24:54


劳力士116400GV


Milgauss的源起,和现代工业电气化有着莫大的关系。从1831年开始,一代科学怪杰法拉第将电磁理论演变为现实,世界的电气化时代宣告来临,人类的历史从此而改变。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电气化走向巅峰时期。由于近代科技的进步和电磁技术的应用逐渐成熟,使得我们生活的周围充满了电和电磁。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技工人员甚至普通人群暴露在充满电磁的工作环境之中,譬如发电厂、大工厂、铁路机车头等等环境。当时人们所配戴的传统机械手表在超过60到70 Gauss(以德国物理数学及天文学家Carl Friedrich Gauss命名的电磁力单位)的电磁环境中,便会开始受电磁影响,严重影响走时的精确性,而当电磁强度超过1000 Gauss时,机芯更就完全停止不动了。

光圈Ref.6541



这时候,对于手表设计而言,一种可以避免磁力干扰的手表就要应运而生。但在当年手表机芯结构技术虽然已经成熟的时代,避免磁力线的干扰却并非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所有厂家总体的设计思路都是:通过某种手段让手表必须可在特定的磁场强度中以最小的偏差运行。根据DIN 8309的要求(Deutsche Industrie Norm-German Industry Norm),一块防磁手表必须抵抗4,800A/m(安培每米)或大约60 Gauss的磁场。而更通用的标准是根据ISO764(国际标准764)要求:手表在4,800A/m(每米4,800安培)的磁场中要能继续运转。机械表于测试后的一天最大误差为不超过30秒。石英表于测试后的一天最大误差为不超过1.5秒。




当年的手表工程师设计了两种方式:一是用防磁的软铁制作成一个外罩,将容易受到干扰的机芯部分包裹起来,这种软铁更科学的应该叫做超低碳钢,也就是很纯净的铁,含碳量小于0.01%。它可以轻易地上磁而将磁力导开而保护机芯。部分设计软铁罩因为含有了一定的特殊金属而呈现黄色。这个思路尽管巧妙,但唯一的缺点是不可避免地加大手表的整体厚度。另外一个方式,乃是从内部解决磁力影响的问题。手表机芯最容易受影响的零件是游丝,传统的含铁成分较多的游丝一旦受磁,就将在螺线圈内产生磁性,相互吸引甚至黏连,严重影响精确度。所以,特殊合金制作的防磁游丝,摆轮成为技术的关键。相对抗磁的Glucydur,Nivarox替代了早期的Invar和Elinvar材料。另外会被修改的零件是由易切削钢制成的擒纵叉和擒纵轮,也被更换成不容易被磁化的铜合金甚至K金制作来抵抗磁力干扰。我们可以从下面列陈中看到这几种合金的成分构成:



Glucydur:铍、钴、铜

Invar:碳、铬、铁、镍

Nivarox:铍、铬、铁、镍、钛

Elinvar:铬、铁、镍


白面Ref.1019




最早采用防磁软铁内盖的品牌,并非是众所周知的IWC(万国),而是在早年极具探索创新精神的ROLEX(劳力士)。早在1936年,ROLEX(劳力士)为意大利海军所制作的PANERAI(沛纳海)Ref.6152已经采用了防磁软铁作为内盖。之后将此技术运用到手表的是40年代IWC(万国)为德国造的55mm直径的Ref.52SC军表,但防磁技术被正式作为产品特征宣传的厂家和年份依次为:IWC(万国)Ingenieur之1955年;OMEGA(欧米茄)Railmaster之1957年;ROLEX(劳力士)Milgauss之1958年。



从今天看,每个厂家的设计思路基本类似的,都是从内外两个方面考虑防磁效果。当然我们不能不想到,厂家在彼此产品间的相互参考。也许从当年设想,ROLEX(劳力士)决定接受这样的技术考验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迫于市场压力,毕竟那时有实力做革新的大型厂家不过那么五六个而已。1958年,ROLEX(劳力士)发表了全新概念的Milgauss手表。根据要求,Milgauss能在电磁力高达1,000 Gauss时依旧能准确行走如常。Milgauss的命名便是由Mille(1,000)与Gauss合并而成,代表其可抗1,000 Gauss电磁的能力。Gauss这个词汇,来自一个名叫Carl Friedrich Gauss的德国博士,为了纪念他在电磁学上的卓越贡献,便将在CGS电磁系单位制中磁感应强度单位定Gauss。


黑面Ref.1019


最早期的Milgauss,型号为Ref.6541,直径为38mm,厚13mm。从外形上看,它延续了ROLEX(劳力士)著名的Submariner的运动风格,可旋转的定时外圈,表盘为蜂窝状honeycomb黑色设计。这种表盘本身也是软铁制作的。表盘上搭配了圆型的夜光刻度,一派浓重的运动风格。三点、六点、九点位置则改用了细长的尖钻型时标,指针最有个性的是三折型的秒针,代表了电磁运动的特征,这个指针在如今被形象地称之为Lightening Bolt——也就是中文常说的闪电针。早期的闪电指针的尖端并没有涂染成红色,后期则在三角尖处涂上红色以示醒目。表盘上Milgauss的字体,则大多数为红色特殊油墨印刷,俗称红字。在Oyster坚固的外壳内,装配了Cal.1065M天文台认证机芯。这是第一代的Milgauss机芯,稍后的时间,Cal.1066则取代了它。这两种机芯都是依据俗称蝴蝶陀Cal.1080机芯做的改良款式。这里要稍加说明的是Ref.6541的旋转外圈,并非Submariner那样10—60的刻度设计,而是1—5的刻度,每十分钟一个数字,中间间隔的五分钟,用三角形分隔。因为沧海桑田的变化,很多二手商将老化的外圈遗弃,换上Submariner的外圈,内行人则一辨就知。另一种不为人知的罕见的Ref.6541,是无旋转功能的光外圈设计,类似当时普通版本的Datejust。这种版本和同样罕见的Ref.6543一样,只在极深层的收藏者之间流传。



1962年开始,最令人熟知的Milgauss——Ref.1019登场。如果说没有外圈刻度的Ref.6541是一个罕见的过渡的话,Ref.1019则是一个正式推出的版本。这个型号,开创了六十年代劳仔简洁实用的风格时代。它的外壳,有如今看起来非常前卫的38mm,这个外壳,很明显大过当时流行的Datejust的36mm的尺寸,Ref.1019搭配Oyster防水外壳,面盘分为黑色和白色两种,刻度也有密集型和普通两种。指针分为黑色填充和夜光填充两种。个性化的闪电式秒针则被取消,更换成普通的红色三角头秒针。内部的机芯,是在堪称一代经典的Cal.1570基础上改良了的Cal.1580专用防磁天文台机芯,和Cal.1570不同的是,Cal.1580使用了专用的防磁游丝,机芯外部同样包裹着两片软铁罩,整个软铁罩盒依靠后盖被的十字弹簧片固定。Ref.1019在当年的产量也并不大,原因其一是因为过于专业指向,普通消费者并不追随,其二是因为大型的尺寸在当年并不很受欢迎。在二十余年的生产期后,Milgauss断然停产,为世人留下一段尘封的记忆。



以下是早期2006—2007年在ANTIQUORUM(安帝古伦)的拍卖会上,所有Ref.6541和Ref.1019的成交数量和价格,供大家参考:



Ref.6541:

14-10-2007:81,420 瑞郎

07-12-2006:69,620 美元

25-11-2006:129,800 港币

25-11-2006:477,900 港币

12-11-2006:106,200 瑞郎

14-05-2006:118,000 瑞郎

23-04-2006:637,200 港币

02-04-2006:198,500 瑞郎



Ref.1019:

11-11-2007:42,480 瑞郎

14-06-2007:27,140 美元

25-11-2006:165,200 港币

12-11-2006:28,320 瑞郎

14-05-2006:40,120 瑞郎




~~~~~~~~~~~~~~~~~~~~~~~~~~~~~~~~~~~~~~

1、更多腕表品鉴,敬请关注公共账号:雨斐名表阁(yufeiwatches)。点击右上角“...”即关注或分享到朋友圈。更多珠宝、钻石、名包信息请关注公众账号:雨斐名钻阁

2、微信交流:18628158898(名表)/18502899888(名钻)

3、腕表交流平台:yufeiwatches.taobao.com

4、实体店地址:成都市锦江区 双栅子街60号(岳府街与双栅子街路口) 雨斐名品 电话028-86002255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