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为何香港四大家族都在退出中国,因为属于港商的优惠政策已过去了

2020-06-25 10:28:38

提示点击上方"潮商"关注我们


这几年李嘉诚为首的香港四大家族都在默默退出中国,特别是李嘉诚,他已经抛售了1600亿的内地资产。郑裕彤家族也在2015年底也卖掉了8个城市9个项目,套现了339亿。李兆基也在2015年卖掉了位于香港的黄金物业宏利金融中心,套现超过了150亿。

香港四大家族的集团出逃,其实代表了的是一个缩影。不仅仅是他们还有更多的大大小小的港商都在选择出走外国,比如张松桥这样的二线富豪。


李嘉诚们的转移资产从几年前就引起了媒体的巨大关注,也受到了许多人的谴责,不过在商言商,如今是开放的中国,我们欢迎任何人来投资,也欢迎任何人自由来去。

不过许多人总是不明白李嘉诚为首的四大家族为何要退出中国?

目前不管是李嘉诚的长和、郑裕彤的新世界、李兆基的恒基兆业还是郭氏集团的新鸿基,他们在中国的规模已经远远比不上恒大、万科、碧桂园这些内地房地产企业,内地的10大房企的土地储备动不动都是上万平面公里,而香港四大地产公司不过都是上千而已,几乎只有十分之一的规模。

这几年四大地产公司不管是在内地还是在香港,都已经暂缓了拿地的速度,特别是李嘉诚的长和系,已经连续第二年没有在香港拿新地。不过四大地产公司目前的利润率跟负债率又都是内地房企所羡慕的。

举个例子,当年马来西亚华人郭鹤年在80年代初,为了支援中国的发展,投资了5亿美元,建设了北京国贸,之后又陆续扩建。如今国贸经过了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整个北京的中心,而郭鹤年的嘉里集团这些年来对于国贸一直都是只租不售,如今一年的租金就达到了50亿人民币。

四大地产公司也拥有非常多类似的资产。这就必须从上世纪80年代讲起。当时内地刚刚实现改革开发,对于资金的需求非常大,而手握巨资的港商跟东南亚华商都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寻求对象。

比如泰国首富谢国民当时就拿到了深圳的001号公司。第一个回到中国投资了2500万美元。李嘉诚在1978年成为第一个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国庆阅兵的港商,这个事件更是成为了里程碑式事件。

当时为了吸引港商跟东南亚华商回来投资,内地其实是开了很多的绿灯,当然在那个年代,即使是开绿灯,也是有人不愿意回来投资。不管是郭鹤年、李嘉诚、谢国民、郑裕彤等人,他们既有商人趋利看好内地庞大人口的原因,也有一腔实业报国的热情。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这些港商带回来了巨大的资金,内地提供了廉价的土地跟劳动力。如今中国已经非常发达了,我们的GDP已经突破了10万亿美元,相比之下,如今的香港虽然已经是世界上最繁荣的地方之一,不过像这样的大城市,内地也已经有了四个。单单论深圳,已经非常接近香港了,而如今整个深圳的GDP比整个台湾还要多。内地对于资金的渴望程度已经非常低了,而且从2004年联想收购IBM电脑业务开始,中国企业就开始了全球的资本运作,显然我们的资金已经太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香港四大家族为代表的港商、或者台商、或者东南亚华商,他们在内地的特权时代就一去不反复了。80年代,当时一有华人华侨回大陆投资,必定是夹道欢迎。差不多就是如今马云去非洲小国的待遇,领导人出迎,然后安排一堆小学生去机场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不管是李嘉诚、还是郑裕彤、还是李兆基他们都曾经享受过这种待遇,而且我们发现,如今华人富豪榜上,还屹立不到,都是那些最先回到中国投资的港商跟东南亚华侨。比如说华人首富李嘉诚,在1978年他登上天安门之前,他不管是香港的一个二流富豪,。当时李嘉诚虽然涉及地产,但是主要还是从事塑料花生产。

不过李嘉诚登上天安门让他的声望跟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于是在1979年李嘉诚鬼使神差的收购了和记黄埔。当时李嘉诚的资金完成是不够,但是汇丰的沈弼给他一路的绿灯,不仅以市场价三分之一的价格买了20%多的和记黄埔股票给他,还允许李嘉诚半年后再付款。也就是说李嘉诚可以用和记黄埔的股份去质押之后,再来还了收购和记黄埔的钱。不得不说,这是因为李嘉诚得到了某种特权支持。在这之后,李嘉诚才成为了香港首屈一指的富豪。

不得不说曾经香港富豪的财富之巨,数量之多,是因为内地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特权加上香港人本身积极进取跟聪明的才智造成的,如今这种时代已经过去,当时内地不再渴求资金的时候,他们不再享受特权。如今他们自然会抛售掉当年以极低价格拿到的资产,然后去另外一个新兴国度去寻求同样的机会。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点击题目即可查看

▲从历史长河跋涉而来的潮汕人

东兴汇路生命线:拯救上百万灾难中的潮汕侨眷

央视专题报道画家彭大意《老骥伏枥志千里》

央视专题片《潮涌邕州》隆重报道第七届潮商大会

向天再借五百年, 500年长青不败的潮商传奇


潮 商 ∣ 走遍天下 · 根在潮汕

文化的境界  ·  财富的智慧


长按二维码关注“潮商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