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以电力的稳定高效、节能环保、安全使用为目标,致力于智能电网的规划和基础建设。智能电网的成功运行要求建立一套用电信息管理系统,完整且实时的采集各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并实现分析处理,因而部署处于供电和用电两端中介地位的AMI便成为推动智能电网顺利发展的首要任务,其前提便是能电表的安装替换,因此整个电力行业最终将构建以智能电表为重要环节的一体化智能电网,这为智能电表行业在未来的市场扩容提供了可期的机遇。
2012~2017年期间,全球智能电网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7.4%。预计至2017年,全球智能电网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将达到464亿美元左右。
目前,包括工商用户、居民用户在内的全球电表用户数量庞大,共约有17亿台,若全面更换为智能电表,市场规模将相当可观。In-Stat研究指出,全球智能电表市场营收预估在2016年将超过120亿美元,至2020年智能电表渗透率将达59%。全球智能电表安装量将于2020年达到9.63亿台。智能电网得到大范围的部署和发展是促进智能电表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
自2010年以来,我国智能电表出口量持续稳步攀升,出口金额也逐年扩大。海关信息网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单相(电子式)电度表出口总量达到19,535,591台,出口金额为383,484,470美元。2010至2016年,三相(电子式)电度表出口量由3,959,072台增长到4,506,602台,出口金额由120,816,657美元增至178,370,38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