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神奇!老昆明人的计时方式竟然是……

2020-11-25 09:52:40


随着手表、手机等设备的普及,现代社会的人们可以很方便地查看时间和计时。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回到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年前,那时的人是怎样计时的呢?


今天最云南君带你穿越时间,看看一代又一代的老昆明人是如何看时间的。


汉代 田漏


据1981年的考古发现,云南省大理大展屯二号汉墓出土了一批陶质明器,包括楼、仓、农田模型等。其中,有一件筒形器“仅残存下半部,泥质灰陶,腹壁近底处有一圆孔,孔径2.6厘米,残高11.5厘米、底径13厘米”。该筒形器与粮仓、农田模型等放在一起,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田漏”的模型。



田漏也就是古代农家使用的一种粗制计时器,属于漏刻的一种。漏是指带孔的壶,刻是指附有刻度的浮箭。漏刻是一种典型的等时计时装置,计时的准确度取决于水流的均匀程度。



田漏的出土,意味着云南的计时方式最早可追溯到汉代。


而后,经过历代的不断迁徒、分化、演变、融合,到了明、清两代,随着民族的分布和特点趋于稳定,不仅中原传统的农历历法逐步进入云南,细化到天和时的成熟计时系统和计时方式也开始影响云南乃至昆明。


夜晚 打更


“噔噔噔……天干物燥,小心火烛;锁好门窗,注意防盗!” 这是我们常在古装电视剧中听到的打更声。




打更,是我国一种极为古老而传统的夜间报时和警示平安的方法,由此也产生了一种巡夜的职业更夫,俗称打更的。


打更是最早从何时开始已经无从得知,在先秦时代就有了更夫的记载。而打更也传入了昆明,成为昆明人夜间计时的最好方式。昆明打更也一直延续到上世纪40年代。



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叫做五更、五鼓或五夜。一至五更每一更又被称为“黄昏”、“人定”、“夜半”、“鸡鸣”和“平旦”,分别指现代时间的19点、21点、23点和凌晨1点、3点。每一更又分为四点,约半小时一点,更夫打一下锣表示一更,敲二下梆子表示二点,就是一更二点。走街串巷的更夫就根据滴漏、燃香或鼓楼的指示判断时间,完成其打更报时的任务。


白天 敲钟


晚上靠打更,白天昆明有记载的计时,最初则是靠明代永乐年间铸造的大钟。



这口圆形铜钟钟高3.5米,口径周长6.7米,钟壁厚约20厘米,重达14吨,是云南最大的铜钟,在全国居第三位。钟上铸的字是“大明永乐二十一年岁在癸卯吉日仲春造。”当时铸造此钟,主要用于报时、报警。


这口钟原来是挂在近日楼西南面的城楼——丽正门宣化楼上,当时昆明由专人敲钟报时。据说这口钟的声音在古时能传到几十里外的大板桥。



1953年拆宣化楼时,被移至状元楼外古幢公园,随后又移至金殿,供后人追忆。


清朝 放炮


随着昆明城市的不断变大,永乐大钟的声音也传不了那么远,昆明的报时方式也随之改变,据记载,在辛亥革命后,在南城墙上,土炮替代了大钟,由专人在固定时间点鸣响,一天4次。

网络配图


清晨6点,昆明人叫“醒炮”,中午12点放“午炮”,晚上7点放“头炮”,也称为定更炮,9点放“二炮”,这一鸣炮一报时,一直从清朝到上世纪30年代,那时的昆明人约时间,都是相约于炮响之时,比如说,“午炮”见,“头炮”见,诸如此类。


老人周兴丽回忆:“由于火炮的威力较大,炮声响起总是声震凌霄,通彻全城,每个角落都能听到。”


20世纪30年代 汽笛


在上世纪30年代后,“放炮报时”又逐渐简化,被“烟囱报时”所取代。


网络配图


“烟囱”是昆明土话,指的是仓园巷中云南兵工厂的汽笛。


20世界60年代 有线广播



20世界60年代开始,有线广播开始在中国各地普及。昆明的很多地方也架设了“大喇叭”,于是听着广播里的整点报时又成了大部分昆明人获知时间的方式。


网络配图

20世纪80年代 昆明自产手表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20世纪80年代,终于有了个昆明手表厂,生产的“春城”“云雀”手表一度畅销。


在这之后,随着石英表、电子表、手机、智能手表的普及,各式各样的设备已经开始记录着一个新时代的时间。



编  辑:桔

内  容:来源于 拾云南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