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时本来就是竞速运动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精良的计时器,你跑至破世界纪录又有谁知道呢?所以计时本身就是换算速度的最佳伙伴,这回不得了,天梭一口气拿下国际计时大赛的四项大奖,既说明现今需要的标准在哪,同时也说明了只要精益求精,好的事物,包括计时器材,还是会得到称誉,让人所共识的。
—— 《MingWatch明表》执行主编黄家平
▲
天梭杜鲁尔系列斩获计时组 冠军
(C01.211机芯,振频4赫兹,572分)
▲
天梭天匠系列获得企业类经典组 冠军
(A86.501机芯,振频4赫兹,908分)
▲
天梭港湾系列腕表
(企业类经典组亚军:C07.621机芯,振频3赫兹,798分)
(企业类经典组季军:C07.111机芯,振频3赫兹,754分)
其实2015国际时计比赛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由力洛克钟表博物馆承办的国际计时大赛,该赛事最先于1772年在日内瓦举行,时刻敦促着瑞士制表商们研发制造更为精准的钟表。自1860年起,纳沙泰尔天文台开始承办这些赛事。同时在1885年,计时比赛的各项标准在贝桑松开始实施。
然后,计时大赛在19世纪70年代因为石英表的出现而停止开展了一段时间。但机械表并未因此而销声匿迹。通过革新的机械技术、表款零件,制表工艺的狂热爱好者们将机械表以前卫时尚的方式重新展现在众多机械表爱好者们的面前。并且在瑞士官方天文台检测机构、汝拉地区工程师学院及贝桑松天文台的共同帮助下,国际计时大赛通过苛刻的测量方式及竞赛模式再次开启了对精准计时极限的探索之旅。
第一轮,测试根据力洛克瑞士官方天文台的ISO3159标准进行:所有的钟表都将经历在两块巨型电磁铁产生的磁场中、8度的低温以及38度的高温环境考验,没有经受住挑战的腕表则自然被淘汰。部分钟表会发生水晶破裂,零件变松,灰尘渗入机芯。
第二轮,测试由瑞士官方天文台进行,每一只机械表的每日走时误差在-4秒与+6秒之间。
第三轮,在力洛克汝拉地区工程师学院实验室内进行进一步检测。每一枚钟表都将附在一根枢接杆上,这根枢接杆将顶着一块金属板向各个方向发射150次,力可达到150倍的重力(约等于土星5号火箭加速度的30倍!)。
最后,贝桑松天文台再依据ISO3159使用一套新的测试标准来测试剩余的钟表,通过最终测试的钟表都将获得其最终得分,满分1000分。
数字永远不会说谎,更不可能作弊。在这种其极度严厉的标准下评选出来的得奖腕表,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