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下一站香港,Art Basel HK 六年进化史

2022-08-16 06:21:26






收购香港国际艺术展(Art HK)多数股权两年后,Art Basel 从瑞士和迈阿密海滩踏入亚洲市场。面向维多利亚港,展会于 5 月 23 日初次降临湾仔香港国际会展中心。超过 245 间来自 35 个国家及地区的画廊参与展出,其中超过一半的画廊在亚洲及亚太地区拥有展览空间,包括在展会开幕前已落地香港干诺道中 50 号的 White Cube 和毕打行内的高古轩画廊(Gagosian Gallery)。

▲ 洪强视频《吃面条》 ©️ Schoeni Art Gallery

▲ Simon Lee Gallery 展出美国艺术家 Marnie Weber 的作品《原木女士和脏小兔子》 ©️ Tyrone Siu/Reuters

 2012年,高古轩画廊在香港国际艺术展中带来草间弥生的装置作品;一年后,香港国际艺术展变身 Art Basel 香港


“自 2012 年 3 月起,White Cube 在香港设立画廊,从与西方艺术家的紧密合作开始,逐渐加深和亚洲、中国优秀艺术家的互动。我们进入亚洲,在香港展厅的选址尤为关键,展厅在 2 层的空间里安装了起重机,能陈列各类艺术作品及大型装置。我们也用了 1 米多高的空间设计了模拟天空灯幕,以自然光线凸显作品重点。通过展览,亚洲观众对艺术家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在 Art Basel 期间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Art Basel 首次在香港开辟展区“光映现场”(Film),由驻北京及苏黎世的策展人、多媒体艺术家及制作人李振华策展,呈现艺术家创作或有关艺术家的电影。新展区融入上届展会的四大单元:主展区“艺廊荟萃”(Galleries)、聚焦本土区域的“亚洲视野”(Insights)、推广新晋艺术家的“艺术探新”(Discoveries)以及展示大型雕塑与装置艺术的“艺聚空间”(Encounters)。其中,新展区“光映现场”一连三天播出了 41 位艺术家的 49 套电影作品,由 31 间参展画廊代表展出。

艺聚空间”单元中,Tomio Koyama Gallery 展示日本艺术家菅木志雄的作品 ©️ Kishio Suga

▲ “光映现场”,FOST Gallery 展出 Sookoon-Ang 的《将我除怪》(2013),静帧影像 ©️ FOST Gallery

 在“光映现场”,东京 Taka Ishii Gallery 带来石田尚志的影片《燃烧椅子》(2013)©️ Taka Ishii Gallery

 艺术家 Marta Chilindron 的《立方 48 橙色》(2014) ©️ Cecilia de Torres Ltd., New York


“我每次策展都会’反向’选择,从画廊推荐的作品中,试着去理解他们支持的艺术家,再从这些艺术家出发,找寻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点。我希望策展能回到最开始的地方,从理解艺术家开始,达成对他们的推介。”



这一年,Art Basel 香港的展期从 5 月调至 3 月,促使更多新面孔加入,其中包括 29 间来自欧美地区的画廊。展会内部人事团队也历经调整,出生于马来西亚的黄雅君(Adeline Ooi)在担任两年 Art Basel 东南亚地区贵宾关系经理后,成为亚洲新总监。之前担任此职的是香港艺博会联合创办人 Magnus Renfrew,因展会被收购入职 Art Basel。与此同时,悉尼 Artspace 行政总监 Alexie Glass-Kantor 也首次接替东京都现代美术馆的首席策展人长谷川佑子,担任“艺聚空间”展区策展人。

 Jeff Koons 在1998年为演员 Buster Keaton 创作的人像木雕在卓纳画廊内展出

 韩国艺术家 Myeongbeom Kim 在 Gallery IHN 展出的《无题》(2015),探索自然和人工的界限

 意大利艺术家 Paolo Privi《准备好了就告诉我》(2014)©️ Galerie Perrotin


“每年,Art Basel 都带领观众走上不同的旅程。一方面,画廊进入不同展区,从“艺术探新”、“光映现场”到“亚洲视野”,呈现多元的艺术作品。另一方面,观众也有获取观赏体验、积极参加活动的欲望和需求。我每年都能在展会上找到通常不会放在一起展出的作品。当参观者邂逅某件作品时,两者的相遇决定了作品的意味。”



Art Basel 香港更深入且广泛地辐射亚洲区域的艺术创作。14 间主推亚洲艺术的机构首度从其他单元转入 Galleries 主展区,香港展会独有的“亚洲视野”单元也通过艺术家个展、主题群展等多元项目强调亚洲区域的艺术史。年轻的亚洲藏家则带着对重量级西方艺术家的敬意,积极寻找海外作品。

▲ 新加坡艺术家 Jane Lee 运用织物、画布和混合媒介,挑战绘画的定义,图为 Jane Lee 2016年作品《画布之外》与《肖像#14》 ©️ Sundaram Tagore Gallery

▲ 来自香港的刺点画廊首度转入艺廊荟萃主展区,带来粤系艺术家的作品,图为杨沛铿2016年作品《吃洋蓟的人(首遇)》©️ Art Basel

▲ Hauser & Wirth 画廊展示 Louise Bourgeois 于2003年创作的《蜘蛛伴侣》 ©️ Art Basel

“从亚洲观众的地域分配上,参展的中国观众数量是巨大的。近些年,中国藏家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西方艺术作品的收藏中来。香港本地藏家的崛起,台湾藏家的深厚功力,东南亚藏家的国际视野,日本韩国藏家的远见,都让我们对亚洲的发展充满信心。”

“在 Art Basel 香港,我们通过 Louise Bourgeois 关于母亲的作品,带来以“蜘蛛”为题的展位。展位中心展品是高挑但略显纤弱的雕塑《蜘蛛伴侣》(2003)。它真是展览的明星,是展会氛围中优雅但强大的存在。我认为这是我们史上最棒的展位之一!”



Art Basel 香港携手 Google Arts & Culture,邀请艺术家们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创作。在这场名为“虚拟前沿:艺术家体验 Tilt Brush”的主题展览中,由谷歌开发的虚拟空间绘画应用 Tilt Brush 成为了艺术媒介,观众可通过佩戴 Oculus Rift 和 HTC Vive 显设备观赏移动中的三维影像。

▲ 展览“虚拟前沿:艺术家体验 Tilt Brush”中,艺术家 Boychild 的作品 ©️ Boychild

▲ 2017年度 Art Basel 香港 Sadie Coles HQ 画廊现场 ©️ Art Basel

▲ “艺术探新”展区中,Société 呈现 Petra Cortright 的作品 ©️ Art Basel

“我关注的方向是新媒体艺术。今日世界的现实更加无法触其边界:基因改造、自主返回式火箭、无人驾驶、语音识别……这些可能涉及到艺术的领域,已经不是个体艺术家能研究实践的范畴。新和旧往往是相对的,但很多事情的新,并不一定是向前的。艺术就是这样,进一步退两步,或闲庭信步。从新兴的媒介变化中去发现艺术家的故事,或许更重要。 ”



随着市场和观众的逐渐成熟,Art Basel 香港变得更大胆,由此呈现出更多实验性元素。今年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艺聚空间”单元,以互动性与沉浸式艺术作为策展主题。展区作品从平凡的视角出发,赋予其转折,,重新幻想当下的现实,摸索现存模式外的其他可能。拥有更强鉴赏能力的观众,也在寻求更具挑战性的作品。展会前夕,以豪瑟沃斯、卓纳画廊(David Zwirner)为首的西方一线画廊纷纷在香港开设新空间,对当下和未来的亚洲市场充满信心。

 Erwin Wurm《一分钟雕塑》由立木画廊推出,位于展会“艺聚空间”单元

卓纳画廊带来 Jeff Koons 的《凝视球》系列

▲ Tanya Bonakdar Gallery 画廊,Olafur Eliasson 的《带黄光的四重未来》(2017) ©️ 艺术家与Tanya Bonakdar Gallery


“亚洲市场逐渐发展,人们的品味也发生了变化,愈发偏离传统。收藏家开始接纳具有挑战性的作品,比以往更愿意承担风险。这自然影响了我们对展品的选择。现在,我们可以从众多项目中甄选更具野心的作品。”

“今年我最喜欢的一件作品是奥地利艺术家 Erwin Wurm 的标志性系列作品《一分钟雕塑》(2000 - 2018)。他给予观众简单的家用物品——比如椅子或灯罩——和物品使用说明,让参观者成为表演者。人们认为这些物品是雕塑,但互动将他们自身变为艺术的题材。”

撰 文  /   徐安琪

编 辑  /  saltypink

微 信 编 辑  /  Estelle


本文引自 Wallpaper 卷宗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