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在讲质量,都在讲质量管理,它对企业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 质量体现素养,素养决定质量,质量决定生存。”
在西方人的眼里,真正的第一本项目管理著作是《孙子兵法》,因为它符合项目的特点:独特性和临时性。每一场战斗都是一个项目,胜利的核心要素就是目标管理与风险管理。
01
什么是质量
定义是:“一系列内在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其中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质量是免费的。虽然在做质量的过程中,需要投入成本进去,但投入的钱所带来的回报是增值的,当回报大于成本,质量实际上就是免费的。
比如:三星Note7手机爆炸事件,损失近170亿美元,这还不包含对三星品牌和声誉的长期影响,以及后续新产品的销售影响。如果当初多花100亿美元解决电池质量问题,都是非常划算的。
这告诉我们,要把自己活成一个品牌,只要想到你的一言一行(形象,气质,谈吐,做事)都会影响你的个人品牌,那么就会事事求精求细。谁也不会愿意把机会留给邋里邋遢,逻辑能力差,表达能力不足的人。
2.质量与价格无关。
比如:从准确度和便于使用的角度来看,昂贵的瑞士机械手表并不会比便宜的电子手表更好。
所以,要做出好的质量的产品,要看客户的需求是什么。符合要求,适合实用的产品就是高质量产品。
3.质量不会导致花更多的时间。“我们没有时间”往往是组织应对低质量指责的托词。
低质量会导致返工,劣质产品的交付会导致退货、担保期索赔、客户流程和信誉损失。从长远看,好的质量只会节约时间,而且是大大地节约时间。高质量的项目和产品会让客户满意,这样客户以后可能会跟你有更多的合作,还会给你推荐新的客户。
02
为何质量不佳?
1.质量意识差。质量的核心在于人去做事情。只有做事的人有了质量意识,结果才不会差。
比如,德国人的质量意识:我做的工作都是为别人服务的,同时我也享受了别人的服务。为别人创造了价值,体现了对别人的一种爱。
2.质量是一种管理行为。做质量必须要花钱,而质量带来的回报却难以量化,所以难以得到领导的支持。
3.不愿意变革。人们都愿意停留在已知的舒适区,不愿意迈入未知领域中,所以经常就会有一种想法:“也许它自己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4.对改进建议的抵制。当你提出一个建议时,对方会认为你是在批评他,于是他就会自尊受损,感情受伤,从而就会损害团队中的工作关系,使团队成员不愿意开展沟通甚至产生报复的想法。这与组织的文化有关。
5.项目团队关注的重心一般都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愿意花更多的精力 和时间去寻找那些能让事情变得更好的机会。
解决质量问题的的思路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的框架是一样的,质量管理三部曲规划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质量。
我们Bluecare惠士康一贯十分重视质量管理。2018年,从公司领导到普通员工再到企业产品的生产研发制造都将更加重视质量与质量管理,以保证用户更优质的产品体验。
注:以上文章内容由网络整理而来,和大家学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