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中国的宗教是什么

2020-10-30 10:24:46

一、前言


吾国人民,向以道德高尚见称于世界,惟未见有形式及组织之宗教之存在,外人引以为奇。为解答此一问题,特将西方中之上帝,与吾国《中庸》之“诚”字,作一全盘之比较,发现二者全部之吻合,吾国之教以立诚明道为先务,实具有宗教之实。古虽无宗教之名,亦无碍于国民道德之因宗教信仰动摇而没落,其文化基础较之西方为稳固。余认为此类研究,对于中华文化之了解以及中西文化之沟通大有助益。,特引  国父对宗教之遗言,以充此文之开端,并述己见,以作结论。


我们来谈宗教问题之前,应先将国父及蒋总统对于此一问题之看法,摘录如下,然后再将本人研究所得,向诸位请教。


国父说:“宗教的优点,是讲到人同神的关系或人同天的关系,古人所谓‘天人一体’。依进化的道理推测起来,是人由动物进化而成,既成人形,当从人形更进化而入于神圣,是故欲造成人格,必当消灭兽性,发生神性,那么,才算是人类进步到了极点。”(见国民要以人格救国  民国十二年十月)又说:“宗教在造成民族的力量中也很雄大,像阿拉伯和犹太两国,已经亡了许久,但阿拉伯人和犹太人,至今还是存在。他们的国家虽亡,而民族之所以能够存在的道德,就是因为各有各的宗教。”《民族主义第一讲  民国十三年三月 》


总统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于其精神生活。精神得不到安定,人格就陷于破碎的境遇。个人不能保持其人格的完整,社会也不能保持其安定的秩序和良好的风气。现代的心理学家也尝试以科学方法来治疗人类的精神病。如果是精神系统有了病,在医学上并不是没有治疗的方法,但是要使一个人收拾其破碎的心理,养成其完整的人格,科学还是无能为力的,唯有宗教信仰和人生哲学的基本思想,才是人格的内在安定力。x匪要瓦解我们的社会、灭亡我们的国家,首先就要摧毁宗教,钳制我们的。一部分教育家和科学家或许以为宗教是反科学的得迷信,,不加重视。殊不知一个人没有信仰,就失去了人生的归宿。一个社会没有宗教,就失去了精神的安定力。我们要看清了x匪为什么要摧毁宗教,才能达成他们征服世界奴役人类的目的,我们就能够了解宗教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了。”《民生主义育乐两篇补述第三章》


为欲解答此一宗教问题,我们应该先将中国人对于“天”与“神”的概念,作一简单的说明如下:天原是对地而言,环绕着地球的境界是天,简言之,就是“地的环境”,合而言之,就是自然界。如天与地并称,有时亦就是指人的环境,环境的因素极复杂,须得十分注意,宜加敬畏,故曰“不可为而为者天也”,因此人应“敬天”与“畏天”。又曰“天作孽,尤可违;自作孽,不可逭”,此言如果环境造成的罪恶,还可原谅或抗拒,自己造成的罪恶,那就无法原宥的了。政府的四周环境就是人民,,故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由此可知,残民暴民的政府如汞匪者必亡,故曰“顺天则存,逆天则亡”。

环境是人类共生共存共进化的时空,道是人类共生共存共进化的原理,此一原理之应用谓之德。所以天就是道德的象征。故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又曰“天下为公”,又曰“天公地道”。所以人凡能以德修身以道济世者,可称之谓“体天行道”,至圣之人,则可称颂之谓“德配天地”。以道修身,称为“儒教”;以身修道,称为“道教”,遵守合乎道德之生活,称为“理教”。

天,既是道德的象征,是为万物的生存而存在而工作,则其所昭示于吾人者何为?答曰: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显示大公,“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中者,天下之正道”。“不偏则谓中”。不偏则公,公则可共生共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行则生,行则久,行则进化。

有上述之昭示,中国文化遂成为人类生存的文化,一切以人为重心,可以作结论如下:

本于大公,发于至诚,归于求仁,节以时中,而成于力行”。

次言中国人对于神的认识。神是超越乎智识范围的事物,所以说:“智以藏往,神以知来”。神亦即指尚未成熟的智识而言。国父说:“宇宙的范围,是智的范围”。所以智的范围以外,都是神的境地,如下图:



神的境地∝


智的范围天天在进展,从R进至R1,显然向神的境地侵占,所以科学愈发展,神的观念日渐冲淡,依赖神而守之道德,因之堕落,人类危机增大,不可终日矣。

在中国认为智识十分重要,且应与道德相因相成,其对未成熟之智识尤宜崇敬,始可进而成智,圣人虽为德智至高之人,然其亦尚有所不知者,此谓之神。故曰「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R天天在向外进展,从R1进至RN,则神离我们愈远,而我们愈益敬之,故曰:「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矣」,神之境地为无穷大∝,智的范围为X,∝减去X仍为∝,所以神仍将永久存在,所以他虽然是「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体物而不可遗!」我们仍应敬他,不敬他就是承认智识不能再进步,岂不自认为愚蠢吗?所以不断的努力求进或择善固执(即为诚),才能接近神,故曰「至诚无息」,又曰「至诚如神」。

中国人有祭天地、祭祖先之习俗,此乃本于「不忘本,不忘恩」之道德观念,因天地以生存物品供其食用,父母生之、育之、教之、卫之,此二者乃不可遗忘之恩德,祭祀追念,绝非迷信,其他如孔子庙、老子庙、关羽庙、岳飞庙、神农庙(药王庙)等,均以其德行或事功,足为后世法,故立庙崇祭祀之,亦非迷信。外来宗教,禁止国人祭祖,是乃昧于中国习俗,而为文化侵略之一种,欲国人数典忘祖,不可不察也。

由于以上的解析,我们知道「诚」是天道,亦是人道,而「至诚如神」,可见「诚」之一字与宗教所信奉的天与神,有不可分离的关系,而且诚亦可包括仁(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一者何?曰:诚是也);包括中(「诚者不勉而中」);包括行(「至德无息」,无息即行健之谓);包括公(「诚者非诚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又成物,显系大公。)因此,我们为研究中国宗教问题,就要先研究诚。

大学对于修身,提出两个先决条件,(一)格物致知以成智,(二)诚意正心以立德;德智兼备,才可以讲修身。格物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大步骤为主,而致知则以知天、知命、知性、明道、明德、明教、知人、知物,八大门类为先决,其详均已分别见拙著「四书道贯」首数篇中,本文只限于研究「诚意」的功夫,而与西方中的「上帝」作一比较,以证天道人道之理固一贯也。

二、诚之真谛

(一)诚为宇宙之动能

日月代明,四时错行,渊泉时出,川流跃动,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吾人仰观俯察之余,深感吾人所居之宇宙,实乃一活跃之大有机体,而其动能,即中庸所云之「诚」:

诚者,天之道也。」(中庸第二十章)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中庸第二十六章)

此一伟大之动能,发乎一己之身,则具有能力以格物、致知,而达于明。故云:

自诚明,谓之性。」(中庸第二十一章)

自先天之诚,而明白天下之至理,万事之本原者,惟圣人能之;若夫常人,则由「已知之理而欲穷之,以求之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朱子语)此则教之功也,故云:

自诚明,谓之教」(中庸第二十一章)

所谓「以求至乎其极」,即为尽性,尽性必由于至诚,故曰:「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中庸第二十二章),至诚然后「一旦豁然贯通」,即系「明」,亦即真知。国父谓:「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情研究其中的道理,最先发生思想,思想贯通以后,便起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然后能坚固确立。」「坚固确立」方是真知,是之谓「明」。

愈诚愈明,愈明愈诚,有如滚雪球,愈滚愈大。故曰:

诚则明矣,明则诚亦。」(中庸第二十一章)

由于至诚而明一己生存之道,进而推己及人,明人类共生共存之道,更进而明万物生存之道,然后能体天行道,参赞天地之化育。故曰: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万物之性;能尽万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与天地参矣。」(中庸第二十二章)

何谓至诚?为便于了解,借物理学以说明之。

诚为动能(Energy),动能之表现为波(Wave),如光波(Light Wave)、声波(Sound Wave)、电波(Electric Wave)、力波(Mechanical Wave)。波可以集中。光波之集中于一点,谓之焦点(Focus),为最明亮,故曰:「诚则明」。声波之集中于一点复转换成电波,则可广播至无远弗届,故至诚能成其大,能及其远。由「不息则久」以达「悠久无疆」。电波聚集与透过极细微之电路(Conductanes ),可以生熟,故曰:「热诚」。用之以解析物质,谓之电化(Electrolysis),故曰:「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化。」力波集中于一点,则大可以推动他物,且锐不可当,无坚不摧,故曰:「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由此而知,「诚」为宇宙之动能,而「诚意」,则动能之集中也。常人须勉力使之集中,圣人则「不勉而中」也。

学问与道德,相因相成,然有时亦可成为反比。学问为分门别科之知识,由一本而万殊,故愈演愈繁。如工程之学,先有土木工程,后有矿冶,后土木工程又分出道路、建筑……采矿又分出金属、非金属,……而金属之采矿又可分为铜矿、金矿……铀矿,故学问之事,愈演愈多。道德为共生共存共进化之实践,由万殊而一本,故愈讲而愈约,此即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之意。如人类彼此之关系为错综复杂,归纳言之,别有五类,即五伦是也。由于五伦之不同,其须实践之道德,亦因而有异,如父子当亲、君臣当义之类,然其政则在于诚也。故中庸云: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道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朱子注云:「一则诚而已矣。」是诚乃一切学问道德之源泉也。

三、诚为革命之原动力

蒋总统曾经剴切说明革命之原动力即“诚”。“我们歌名原动力是什么?这张表上列的很清楚,分开来说:就是智、仁、勇三个字,合拢来说:就是一个“诚”字。......所以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智、仁、勇三达德,是歌名精神所由发生,亦歌名事业之所由成就,而归结其总的原动力,则是中庸上说的“所以行之者一也”的诚字。本来诚之一字,有几种含义:所谓“诚则明矣”     


就是说无诚不智,所谓“成己成物”,就是说诚通于仁,所谓“至诚无息”,就是唯诚乃勇。至于整个的“诚”字的意义,则是“择善固执、贯彻始终”的意思。因为唯有诚乃能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唯有诚乃为物之始终,乃能一往无前,贯彻到底;唯有诚乃能创造、能奋斗、能牺牲。,必须要对于主义有固执性,有贯彻到底的毅力,无论在何种危险困难的环境中,甚至于要牺牲性命的时候,也不能动摇我们对于主义的信仰,完全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地步;而且是行乎其所不得不行,尽乎其所不得不尽,更没有什么外力所能够阻扰、所能够使其停止,一切歌名先烈之决心成仁,纯然是出乎一片全诚,所以说诚是歌名的原动力。

四、诚为治平之根本

诚为道德学问之源泉,小至个人之正心修身,大至天下国家之治平,皆以诚为本。故中庸云:“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一”即诚也。诚为宇宙之动能,人秉赋此动能而自动、而生存,谓之具有生命之原动力。由此出发,可以明道尽性,可以修己立人,可以齐家治国,可以平天下,可以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可以修到“内圣外王”之极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