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这个角色在生活中充满着矛盾,人人都想靠近TA,但却没有人愿意从事TA。就似小时候,家长都愿意让孩子去学一门艺术,拥有一个会艺术的孩子总是特别骄傲,但孩子若选择艺术来谋生则会遭到强烈的反对。什么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人们印象中从事艺术的人,除了个别活着的时候有名有财,绝大多数都是不为人知的,且穷困潦倒。艺术可以作为兴趣,但不可以成为赖以生存的职业,这个理念已扎根于绝大多数人脑中。而今天,我们见到的青年艺术家,就是靠着艺术,在香港这个高生活成本的城市,寻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我是皮忠,我是90后全职水彩插画师。”面前的男孩是这样介绍自己的,带着一点自豪和对目前生活状态的满意。很少有人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会提到「全职」二字,但是他会,因为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做一个「全职」艺术家有多么不易,做一个在香港的「全职」艺术家是多么艰难,他做到了。在香港,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空间的工作室,以及两只猫——麻妹和GOGO。
皮忠始终觉得自己是幸运的那个人,作为90后,有互联网这个强大的平台作为媒介,让自己能够以自己喜欢的事作为职业。以前的艺术家们,对于自己的作品,只能孤芳自赏;而现在,可以把自己的创作PO上网,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作品,如果得到大家的喜爱,那种愉悦甚至超越了创作后的满足。谁说艺术家只在意自我欣赏?
许多人会觉得这样的艺术不纯粹。面对这些反对的声音,二十多岁的皮忠却显得十分淡然。艺术之所以称之为艺术,最重要的是创作出来作品是有灵魂和内容的。就好像很多人会觉得比起油画,水彩画显得没那么高贵,但其实所有的创作都是平等的,都是创作者当时的想法和迫切想要表露出来的主张。
艺术,重要的不是载体和用途,而是创作,内容先行。总是根据他人的想法,那是设计;只有完完全全从本出发,才叫做艺术。艺术,也可以养活自己;艺术家的猫,也可以过得很好。
- 与生活的精彩不期而遇 -
几何映像 ∣一个讲述海内外精彩故事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