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在港闲思录·其三】从房地产到香港问题再到对经济的一些个人判断

2022-05-03 07:07:00

接下来聊聊房地产。房地产的逻辑,大家都懂了,我是外行也没能力说,当年谢国忠每天说房地产要崩盘的时候,觉得人家都是专家,我怎么敢指责专家呢,哪怕再不认同,也只敢心里说说,其实从逻辑上来看,房地产在过去十几年里其实是个缓冲期的作用,他吸收大量流动性,然后以分散的方式缓冲到各个行业里去,否则资金直接冲击到其他行业,可能会被冲击的更厉害,因为房地产的存在,一方面吸收了较多的资金,同时创造了大量的附属产业,从而进一步的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出口跟房地产一方面有正相关性,另外一方面都是较好的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投入市场的人民币被引向房地产,房价提升带动地价上涨,地方政府获得的土地出让金不仅养活了政府自己,而且还可在城市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广场文化中大显身手。银行通过向开发商贷款,向购房者按揭,也赚得盆满钵满,前几年面临破产的愁云也一扫而空。房地产的兴旺又带动了国有企业长期盘踞的钢铁、建材、能源等行业的增长,宏观经济全盘搞活。


总的来说,房地产对货币有极强的吸附力却无产出功能(不像银行,银行吸收资金,但是会制造出更大的资金),贫富悬殊导致房价高企却传导不到生活必需品,经济高涨却无通胀之虞。巨额的外汇储备回流美国,通过购买美国国债,还可获得收益。导致东南亚的汇率联系机制在却硕果累累,甚至庞大的外汇储备也已成为外交战略的筹码。其实难得过了十来年很不错的好日子,这整个逻辑其实是说的通的,但是难点也在于房地产吸附资金总归有个限度,房产不能一直吸附下去,这个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房价再推上去,问题也就会显得很突出,然后直接伤害到其他经济体。最近在香港的时候,闲得无聊,写了一篇香港的文章,里面就提到房价问题带来的伤害性,我单独放出来可以提下,当然也提了一些房地产之外的问题。


(插播一条,欢迎大家关注“江南1535”公众号,西湖边的互联网金融茶馆,欢迎更多朋友的加入,扫描下图中的二维码(也可点击阅读原文)即可与江南愤青一起开茶馆。当然也欢迎年轻人来这里喝茶、创业、扯淡、装逼!我个人微信号jn1535cg)(PS:如果转载此文却删掉这条的朋友,直接拉黑,绝交!)



我在香港养病半年,我个人感觉导致香港日益衰退两个原因,第一是地缘优势的丧失,大陆日益崛起,替代了香港之前扮演的桥头堡作用。大陆现在直接对话国际,香港的中介优势丧失,这个不用多说。第二个就是高房价,这个是非常致命的问题,理论上一个地区应该可以具备独立发展的能力,不必依赖其它地区存在,但是香港的高房价使得香港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为少数房产所有者打工,无论低收入者还是高收入者的收入的绝大部分支出都在房价上,无法形成有效的财富积累,陷入恶循环的境地就是一辈子摆脱不了打工的命,例如餐饮,服装,好不容易收入高了,结果租金又提高了,使得他们一辈子在辛苦都是微博利润获得者,没有任何希望,仅够勉强维持生活,这种情况使得,香港基本是一个打工主导的社会,整个社会年轻人没有逆袭可能,资本都追求短期交易,不追求长期投资,越来越恶性。同时,香港本土少量的却占有将近90左右的房屋所有者为了维持这种稳固利润,把持了话语权,采取了很多限制性政策,竭力维持高房价,进一步挤压了底层空间。房价高企香港这个地方,反过来又是别无选择的路径,因为体量太小,腾挪空间有限,深度广度都不够,不可能在弹丸之地营造出一个完善的产业链条,这个也是无奈之举。

顺带提下占中等问题,,,往往会借着经济问题来扩大和发酵,例如叙利亚,看上去是西方干涉,实质其实是国内天灾使得大量农业人口挤入城市,急剧推高失业率,在此基础上引爆了很多社会矛盾,,台湾,香港扯的民主,其实本质上而言,台湾是民粹主义,,结果是没人做正事,而香港,就更扯淡,压根就没有民主发生过,香港是建立在殖民体系上的地区,殖民时期的统治体系,也就是顶层服务体系,哪里何曾是民主体系,民众何曾有过民主?拿着民主说事,本质其实也是理由和借口罢了,并非真正的诉求,归根到底还是经济上出了问题。确切说,,我这里,没说民主不好,,就事论事的说,全球民主体系下出现过很多牛逼的国家,当然也出现过很多很破败的国家,很大程度上这还是两件事,,但是许多阿拉伯地区,也一样能享受很好的石油红利,过着还不错的生活,新加坡也从来不是民主国家,一样可以靠着马六甲过着不错的日子,严苛峻法下的新加坡,也没人拿他体制说事,本质而言,这是两件事,民主不是解决经济问题的良方,不要以为民主了,就什么都有了,你是垃圾,最终其实还是垃圾,,仅此而已。

,经济问题是根本,,前提是日子过不好了,所以核心其实是香港民众的生活水平出现很大程度下滑,香港回归以来随着大陆不断崛起,前面说了很多大陆为什么会起来,核心就是制造业发达,外汇大量流入,货币宽松进一步促进制造业,超越美国加日本之和,这样的国家,已经很强大了,哪怕再有什么危机和问题,总归基本底子放在这里,已经强大得不需要考虑香港和台湾重要性的地步了,压根不是同一个层面的事情了,香港自己却因为房价问题,使得整个地区无法创新,无法突破,屌丝逆袭成本极高,香港不得不简单依赖地产和金融这两个行业,这两个行业很好,但是再好,也就只是两个行业而已,香港地区的经济没有广度,更没有深度,导致的结果就是系统风险极大,稍微来点风吹雨打,就扛不住,不是一个经济体的概念,香港后来推自由行,希望零售业能成为第三个产业,但是说实话,人,其实也不是人,只要是人骨子里是喜新厌旧的,原先来趟香港感觉很牛逼,高大上,每天朋友圈里晒自拍,拍个两三次也就这样了,变得很二逼了,开始也就不来香港了,跑到更可以去装逼的地方去了,零售业能增长,但是很有限,因为变得太快。

回到香港自己的问题来,香港其实是个基尼系数非常高的地区,这个地方,基本无中产阶级,就两种人,一种有钱人,占据不到1%,但是拥有99%的财富,还有一种人就是屌丝,占据99%,却只拥有1%的财富,虽然有点极端,其实本质就是如此的,分化太厉害了,这种地区本身能讲民主也是很扯淡的事情,在香港接受大学教育的人口其实并不多,我可以断定这个地区1%和99%的人是无法对话的,,高层讲教养,底层讲生活,能对话是见鬼了。鸡同鸭讲,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这是一个义无反顾在堕落的地区。

扯淡的有点多,继续讲下去,个人感觉从某个角度看,大陆对香港政策现在来看出现很大的偏差,曾经可能是对的,但是现在就是错了,说到底是不能与时俱进。前面说了,香港有过一个辉煌期,就是谁都能赚钱的年底,有钱人赚大钱,没钱人赚小钱的年代,都能赚钱,就会和谐,但是到了一定阶段之后,趋向饱和之后的结果,就是没有增量,只有存量,这种情况下,我多赚一分钱,你就会亏一分钱,,在过去,大家其乐融融,老百姓并不介意谁掌握权利,所以过去的殖民体系下,英国总督制,基本上采取类似国内乡绅模式,本地人自己管本地人,不要太出格就行了,,负责维系地方,大陆接管香港之后,一直维持的是这种语境下的模式,笼络一批富豪名流基本能稳住香港,但是随着这几年没有增量只有存量的情况下,富豪跟百姓之间处于明显的经济对立的情况就非常的明显了:房价不断上升,底层生活越来越困难,与此同时,大陆人开始不断来香港得瑟,在他们看来落差一下非常的大,同时,,,这个时候大陆还以为稳住富豪就能稳住香港,基本变的不现实了。

民众是不会思考为什么的,他们只会感受到怎么了。所以,虽然我们说香港人不该把矛头对向大陆民众,但是他们是意识不到深层次的原因的,他们直观的感受就是看到曾经穷得还需要他们救助的隔壁乡下人变的阔绰起来,可以来香港炫富了,还能来香港二奶了,这种落差是最直接和无法接受的。激荡起的反应也最激烈。钱和女人应该是世界上最容易引发男人争斗的东西了。有一次一个香港人跟我就这么抱怨,说你们有钱也别那么高调好不好,很没素质的。我则很鄙视的说,拜托,三十年前你们香港在大陆比我们只会更高调,的二奶只会更多,一个个出租车司机都在大陆充当有钱人的时候,你怎么不去劝劝他们别那么高调,别那么没素质呢?本质不是你素质高了,只是因为你没钱了,仅此而已。

至于很多人问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愿意去香港,这就分为两个层面来看,姑且把购物这类的分开,这类群体没有比较意义,着重考虑的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还移民香港。确切说,
现在香港的趋势是中低层人员都在回归大陆,尤其本身都是大陆人的更是明显,为什么?因为大陆机会多,在香港出人头地很难,而且生活状态也很差,为什么?前面说了,房价太高,别看很多人年收入百万,但是在香港也不太买得起房子,在香港所谓千尺豪宅,也就是一百平方而已,绝大多数人住房也就是五六十平,生活质量其实很低。

而且香港面积很小,呆久了不好玩,哪里有大陆热闹好玩,而且事实上我们必须承认一点,
越是稳健社会,规则越是严格,而越严格的规则,必然腾挪的空间就很小,显得单调而乏味,每个人其实刚工作了就可以知道自己死的时候的样子,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个是很不好的事情,耐不住的年轻人也都回大陆加入到热热闹闹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去了,即使失败了,也是一场人生,多high。

之前我在美演讲的时候,很多人跟我说能治疗抑郁症,我开始不信,住了一段时间,觉得还真必须信,太无聊了,后来看到一篇文章说在美抑郁症大多因为实在无聊乏味且约束很多,过于压抑,而来到大陆发现大陆才是真自由乐土,也没啥约束,只要不杀人放火,爱骂娘骂娘,没人管你,这里没有种族禁忌,没有性别禁忌,没有宗教禁忌,喝酒随便喝,调戏下良家妇女,不出格,最多被打一顿,没人动不动告你性骚扰,美国人平均每年十几张传票,什么时候不知道就犯法了,大陆一辈子也不见得有一张,而且大陆喜欢扎堆,人一多想得抑郁症也不容易,不像美国,一杯啤酒喝一天,好山好水好无聊,大陆是真脏真乱真快活,前者容易抑郁,后者不容易也是真的。

所以,目前趋势香港中产以下回流很明显,但是都是相对的,适合年轻人的地方一定不适合老年人,老年人好静,不爱动,怕人多,更关键大陆有钱人普遍缺乏安全感。而香港是一个有钱人很少,但是有钱人扎堆把持话语权的地方,这个地方所有的政策就是保护自己的钱不被损失掉,所以建立起了非常稳固的政策制度,产权制度来保障各种有钱人的权益不受损失,所以,这样的地方一定不适合屌丝逆袭,但是很适合有钱人养老,无形中给了大陆有钱人很好的选择,最终形成的结果就是有点钱的人都期望来到香港,说白了,年轻人求生求变,老年人求稳求好,仅此而已。

这段香港问题的思考,纯粹瞎扯,当是闲聊。不喜欢的别谩骂。


前面扯淡房价问题的核心其实只是想说明高房价的危害其实是很大的,大陆肯定无法持续推高房价,现实也不太可能,这种情况下,那么问题就来了,当房地产无法容纳更多货币,而货币却又持续增长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

于是非常现实的几个结论就会出现,第一个肯定还是市场自发的去泡沫去杠杆,这个过程会很惨烈,政府过往通过一次性发行货币的方式可以来干预,但是现实并不太会好,一方面前车之鉴,另一方面也是能力有限,政策干预的结果,最终出现钝性,资源越用越少不说,效果也会越来越差,现实的情况,我个人感觉政府要通过放水的方式来维持的可能性不大,即使用了,也不会跟上一次一样,上一次其实太过粗放,太过猛烈,不够精细,导致结果是该死不该死的都救了,一个没有甄别好人坏人的政策,一定是有副作用的。想来这次会精细很多。

其实,从市场角度来看,我感觉杠杆和泡沫的刺破,如果能在可控的范围之内,是非常有必要的,的金融市场其实并不健康,也不完善,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本质是无金融市场的,确切说是没有资本市场的,只有信贷市场,因为没有违约,就意味着金融不可能出现所谓的风险定价的能力,一个市场无法有效的风险定价,那就不叫市场,因为缺乏发现价格的机制,市场本质上是优化资源配置的,但是没有违约,怎么优化呢?只会比价的市场,是不需要能力的。买青菜买萝卜,谁还不会啊。压根不需要金融人士来做这个事情。

我们投行看上去高大上牛逼得瑟,回到最后,其实只要看债券发行方就行了,确切说,债券过去几年,压根没有违约过,好不容易要违约一个,最后还刚兑了,这样的市场,不叫证券市场,还是信贷交易,评级也变得毫无意义,使得市场充斥着非标债,因为标准化债毫无意义,这个就是金融市场的现状,因为市场不允许出现违约,两个原因,维稳只是其中之一,还有一个就是机构本身也不愿意,最终市场的定价能力丧失,套利机会出现,大量的资金在国外低利息进入,在可以获得稳定无风险回报,规模很大,最终本质是有钱的人更有钱,没有钱的人更没钱,没钱的人供养有钱的人的格局,套利阶层出现。

二级股票市场其实也一样,股票受管制发行,而资金不受管制进入,导致的结果就是钱多,股票少,这个时候,市场是不需要所谓的价格发现功能的,因为钱流入以后,无论你好和不好,都鸡犬升天,导致的结果就是,大量的没有价值的公司的股价也非常的离谱,为什么?没得选啊,就那么几个美女,你总要娶老婆的,怎么办呢,随便挑吧,哪怕再丑都有很多人抢着要,价格不上去才怪呢。市场缺乏优胜劣汰的机制,最终结果就是市场功能的丧失。

我自己感觉信贷市场已经走到了极致,一方面是市场债权类交易占据了90%左右的份额,很多进入股票的资金,本质也是债,而非股,结构化产品,融资融券的背后都是债,这种模式已经走到了极致,不可能继续上行,而且实体也无法支撑,债的本质还是从实体而来,但是资本市场可以从实体里剥离出大量的资金,进入空对空的博弈,自己玩自己,整的跟赌场似的,买定离手,盈亏自负,就能从市场里抽走大量的资金。大力发展证券市场,会是下一步改革的重头戏,这里最关键的难点,其实是培养合格的投资人,盈亏自负的投资人,凡是投资人不能自我承担风险的商业模式,其实本质都是债,哪怕披再好的外衣,都是债,而打破刚性兑付的重要性就在这里,让市场人人自我评价风险,最终不要把风险节点堆积在少数金融机构手里,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感觉违约会成为新常态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常态。跑路事件频发,本质也是一种去杠杆的手段和方式,不断的挤压市场上的过多资金。

另外一个去杠杆的方式是商业银行自身的压缩杠杆,这几年银行业坏账率不断攀升,导致的结果是好人不借钱,借钱都是坏人的格局出现,银行放贷压力和冲动在下降,也都是去杠杆的表现,而借贷企业的淘汰更是去杠杆的表现了,

顺带着提下股市,其实股市是杠杆制造下的牛市,其实对也不对,很难说,我感觉美国在09年以后走出一波牛市跟很类似,都属于量化宽松之后的资金推动型上涨,确切的区别在于,因为有较长周期的无风险利率空间的存在,所以资金长期还是挤在债权上,在11年到13年,属于高利贷尚未崩盘的阶段,这个阶段,资金跟资金自己玩着,每年差不多以15%-18%左右的利息不断的玩着击鼓传花的游戏,这个时候的资金差不多还是更愿意挤在债权上,随着债权游戏很难有效的玩下去,自觉也好不自觉也好,都引导进入股市,推动着股市走好,这里面,其实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是股市,最终其实也是债权性市场,为什么呢?因为大量的融资融券业务的存在,场外配资也好,场内配资也好,归根到底其实是债权业务的,股市因为杠杆推动上行,但是最终下行的根本性原因也是因为过多债权资金进入的原因,债是刚性的,股是弹性的,拿刚性的钱做不确定性的事情,往往结果不会好,这个角度来看,清理场外配资有合理性,但是问题在于清理超过2万亿的杠杆,是需要时间的,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强行在几个月内清理完毕,全球没几个国家经受的住这样的折腾。

瞎扯下经济的个人判断

那么到现在来看,2010年之后,经济逐步平稳下降,这个不是坏事,是合理的自我回归,哪里有永远高歌猛进的经济体,很正常的情况,也没必要悲观来看,我自己个人感觉,经济学家只要抨击政府,就会被永远认为是对的,为什么呢,因为市场永远是对的啊,但是问题在于,政府不是一个简单只要解决经济问题就可以的机构,经济学本质而言,其实是一个阐述如何在受约束的条件下讲究利益最大化的研究课题,那么从整个角度来看,政府的决策都是有前提的,条件也都是受限的,政府也不是无限资源供给的机构,他也有很多受限制的条件,必须充分意识到这点,才可能有对等谈话的基础,我们的经济学家,太过关注单一命题,缺乏了通盘考虑问题的能力,许小年可以每天唱衰政府,但是不代表他去做,就会做的更好,先弄清楚政府的基本受限条件,在合理讨论问题,比单纯抨击会更有现实意义,政府一定是多元目标决策,甚至多目标之间还存在明显的相对关系。单一看问题意义不大,政府本身的出现就是因为市场无法自我解决各种问题,所以原教旨市场主义者是很可怕的思维,我也虽然认为政府要逐步退出一些领域,但是我并不认为这些领域不需要政府干涉,,。,这是两个概念。

目前迫切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政府要做几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分配结构的调整,过去是赚钱了以后绝大部分归政府,然后政府还是用于再投资,导致民生所涉及到好处较少,所以增速一下来,老百姓感觉会很明显,这个比例结构调整我个人感觉是需要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增速下降,如果民生这块保住还能稳住,那么就不会出大问题,但是绝对额不变的前提下,就意味着相对额提升,那么财政压力肯定会加大,财政压力加大,就会变相传导到税收压力增加,而企业要平稳过冬,还需要政府减税,这个就是个矛盾体了,如何平衡,怎么解决考研政府智慧。

第二个是分税比例要调整,,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举措,当时跟现在的情景不太一样,这次大大说,要允许地方试错,那前提是要有钱可去试错,我在2012年浙江经济怎么了,第二篇提出过分税改革的意义还是很大的,因为在过去的分税体制下,,本质一定都是积极的,因为没钱可用,那么带来的结果就是卖地,卖地,还是卖地,这个来钱最快,现在地卖不出去,会怎么办?

其他几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货币发行体制改革,,这两个都是可被预期的,前者是货币发行模式过于受限外部,不够独立,但是单纯靠发债发行货币似乎也不是很好的方案,如何改革考验智慧。,现在不少公司都因为全牌照,变相混业了,互联网金融则干脆用互联网的方式直接实现混业,。

最后还是跟老百姓说两句话,第一句,人生是长跑,学会休息,别每天把自己弄的累死,停下来看看天气比单纯做事情更重要,前几天微博说了,春天播种,夏天泡妞,秋天收割,冬天睡觉,不是每个季节都要做事情的,适当停下来,你会走的更远,在当前很长一短周期来看,去杠杆和去泡沫都还会继续,这个时候,如同夏天和冬天,不要去做事情,与其休息睡觉追女孩子,也别去赚钱,因为你不但赚不到还会亏回去。这种格局下,属于火中取栗,艺高人胆大才行,一般人还是算了。保住现有的资金才是王道。真不甘心的话,建议拿点小钱,去折腾折腾,赚了最好,亏了就当学费,心态会好,也不累。等着春暖花开再说。

第二句话还是要理解新常态什么意思,什么是新常态,新常态就是经济发展3-5%是常态,国家平稳发展是常态,过去十年躺着都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社会也不可能每天打鸡血一样狂飙突进,是时候该安静下来过日子了,看看书,喝喝咖啡,没事度度假,真没钱的话,自己跟自己high一下,都是应该必须做的事情了,近几个月在国外养病,还真觉得美国一个朋友说的对,在美国,容易得抑郁症,在不容易得,因为每天都很精彩,美国一天到晚真是无所事事,而且社会规则相对稳定,骂娘找不到人骂,总憋着,比较容易抑郁,下一步的发展,肯定是相对稳定

最后一点关于

关于,我应该是最早提出人民币会不断进入贬值通道的人了,在人民币6.10的时候还跟人打赌说人民币差不多了,跟很多人看法不一样的是,我感觉对未必是坏事情,任何一个事情,回到最后都不是极端的,都是各有利弊的事情,只是你怎么权衡问题,如同当年日本的广场协定,很多人都说是阴谋,我自己想想,其实回到当时的条件下,日本最多就是欲拒还迎的态度而已了,那个协定骨子里来看,还是日本自己喜欢且愿意去做的事情,不是被逼的,目前的贬值所受到的压力来看,我感觉并不大,资金大规模外流,不会成为核心理由,降息也不会,还是回到前面的理由里去,会有一部分资金外流,但是不会很多,为什么呢,因为,你真走出去,国外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去,全球一篇哀鸿,你说不行?国外只会更不行。东南亚走一圈,比好的几乎没有。所以,人民币主动贬值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缓和当下的挺多问题的,最大的障碍还是脸面问题,这个问题,在实惠面前,个人感觉并不是很重要。个人判断,短期利好还是很明显的,但是弊在长期,经济利好也很明显,,亚洲对抗趋势增强。取舍问题。当前经济来看,我个人感觉一定程度的继续贬值还是可预期的,是否会大贬,。


回复“保理”、“钱荒”等关键词即可查看文中提到的相关文章,另外底部的“内容精选”中有《浙江经济怎么了》的专题。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是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加入我们。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