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不必羡慕明星们,你也可以通过香港优才计划成为“香港人”

2021-06-06 09:40:19

点击上方“华创黎岸” 关注我们


近年来,中国大陆体坛、乐坛、影坛都有人通过香港优才计划成为“香港人”,大多数都表示此举是为更方便出国,还有明星直接移民海外。

2014年4月,孙俪邓超被拍到在办理"优才计划",原因是他们的二胎预产期在今年6月。办理"优才计划"后,孙俪将在香港产下二胎,因此孙俪邓超也就不用缴纳因超生而须支付的社会抚养金。


2008年3月11日,内地知名演员胡军通过香港特区政府的“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成为香港居民。胡军接受采访时说,由于工作需要,他经常需要来香港,所以参加"优才计划",但在取得香港户籍后生下小儿子。


2009年12月,黄晓明通过香港人才计划审核,拿到了香港户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黄晓明表示,自己之所以加入香港身份证主要是基于工作原因,以方便去香港拍戏。黄晓明的经纪人周嗣伟证实了这一消息:“领取香港身份证只是为了将来在香港、台湾拍戏时可以留久一点。香港‘优才计划’并不会导致内地人才的流失,而会让人才更加流通。”



赵薇不再是“中国内地女星”,成了“香港女星”,她悄然放弃中国内地户籍,一家三口已从内地搬来香港,加入香港籍,并耗资1.5亿港币,在香港购置3处豪宅,女儿也将到香港上幼儿园。



据悉2009年1月周迅通过"优才计划"获得香港身份证。周迅透过助理经理人表示,香港身份证能助她发展事业,但强调今后内地仍是其工作“基地”。



一部电影《色,戒》汤唯尝到走红的滋味,但是没有想到,但由于演出过于激情,遭到广电封杀。在2008年7月汤唯做出了新决定,当起了香港“优才”,这可谓柳暗花明,且不论是否能通过香港扬名好莱坞,至少以后接片就会减少很多顾虑。



秦海璐直言过往每次到香港均是为工作,现在则有望在港定居、结婚。据香港媒体报道,秦海璐由于刚取得香港身份证不久,感觉有点怪怪,对此身份还不太适应,同时担心作为北方人对南方的生活难以习惯。与内地女艺人一样,秦海璐直言以前到香港均是为了工作。



章子怡借《2046》成为金像奖影后,她以“成就计分制”获得“香港户口”理所当然。2007年9月有了香港特区护照后,她可以很方便地一年多次往返美国,与当时的美国男友艾维·尼沃约会。



张静初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张静初还获成龙、许鞍华及尔冬升3位影坛名人写推荐信。起初高志森不愿回应三封推荐信一事,但在记者追问下他才承认,并说许鞍华及尔冬升大赞张静初的语言能力,成龙则赞她工作够专业。有能力,有颜值,还未婚的她啥也不为,却也成为了香港人。



像这样的艺人都是因为在香港或者国际上拿奖,才拿到“优才计划”资格变身香港籍的。不过大多数都表示此举是为更方便出国。


有些朋友可能会担心自己不是明星也可以移民香港吗?


香港优才计划并非只有名人才能申请,普通大众也可以参与到其中来!




香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


香港优才计划一项设有配额的移民吸纳计划,每年1万个名额,旨在吸引高技术人才或优才来港定居,从而提升香港在全球的竞争力。


所有申请人均必须首先符合基本资格的要求,才可根据计划所设两套计分制度的其中一套获取分数,与其他申请人竞争配额。


申请条件




1、申请人需年满18周岁以上;

2、拥有学士学位以上学历;

3、具备良好的中文(普通话或粤语)或英文能力;

4、提供10万人民币以上的资产证明;

5、在大陆无犯罪记录、无不良入境香港记录。




成就计分制




申请人曾获得杰出成就奖(例如奥运金牌、诺贝尔奖、国家或者国际奖项);


申请人可以证明其工作得到同业肯定,或对其界别的发展有重大共享(例如获业内颁发终生成就奖)




综合计分制




最高得分195分,合格分数80分

评分项目:(最高得分,下同)

年龄:30分

学历或专业资格:70分

语言能力:20分

工作经验:55分

家庭背景:20分




了解更多请长按二维码识别并添加华创黎岸移民专家微信(手机号):13923449820


声明:本公众号除特别标明发布的内容为原创外,文中内容皆不代表“华创黎岸”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请直接与我司联系,我司会尽快更正或删除。

黎岸发展有限公司隶属于华创(HTRIP)集团,是由一批具备丰富经验的法律、金融、税务、专业人士共同组成,致力于为国内高净值资产人士提供家庭及企业身份规划、离岸资产配置、离岸商务服务、法律服务以及海外项目营销解决方案。

黎岸业务:

身份规划

离岸资产配置

离岸商务服务

商业法律服务

海外项目营销解决方案

咨询热线:4008-839-039

华创黎岸网址:www.htriplian.com

华创地产网址:www.htripglobal.com

华创黎岸

微信公众号:Htriplian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