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崇拜我爸,因为觉得他特有预见性,2003年武汉城区房价2000多的时候他就敏锐地察觉了房价必将大涨,对周边新楼盘了如指掌。08年金融危机,房价一度从6000跌到5000,他仍坚定看涨,如今果然已一平两万。
 
但由于至今都没能凑够首付,所以我还是没有实现做一个富二代的理想。
 
至于为什么这么穷,爸妈的结论是因为当年中考分不小心考太高了。
 
在他们那年代,中考成绩最好的能上师范,毕业以后直接分配到乡镇去当老师,成绩比他们差的人才会上高中考大学。
 
,过上了面包咖啡牛油果的小资产阶级生活,而像我爸妈这样的人基本都留在了乡镇里,。
 
何况老师这个职业又很特殊,一般的职业是你干得越好就赚得越多。而人们心中好老师的标准却是不收礼,不补课,拿着微薄的工资,上班备课讲课为学生传道解惑,下班当爹当妈关心学生饮食起居,
 
所以当一个好老师的首要标准就是没钱。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爸妈应该是一直都是个好老师。
 
其实爸妈也有过城市梦,我7岁那年,曾举家迁至武汉。
 
但生活质量并没有因为进城而提高,为了攒钱买房,我们租住在城中村里,周末活动通常是花1块2坐503路到汉口江滩看浪,或坐免费购物大巴去中百仓储买1块钱3枚的卤鸡蛋和10块一只的炸鸡。
 
就这样,我们省吃俭用存了两年钱,与首付的差距终于从5万变成了6万。
 
因为房价已经从2000涨到3500了。
 
后来有一天城中村的房子墙上多了个画圈圈的“拆”字,这意味着便宜的住所很快就没有了。
但我们丝毫不用担心去往何方,因为在此之前爸妈的工作先没有了,公司解散了,也就不用再纠结去留,我们又回到了小镇。
 
回到镇上后爸妈用攒下的积蓄在我们那座五线城市最好的高中旁边买了房子,以激励我努力学习。
 
买房后我家就又变得很穷——其实也没多穷,也就是不太吃得起肉。
毕竟那个时候,只要不吸毒不好赌不在2008年炒股,想要穷到活不下去难度还是挺大的。
 
应对贫穷,爸妈有一套独特的手段。
 
他们偶尔会买些肉片,做饭时放在我碗底,用米饭盖住,还不告诉我,这样他们吃饭的时候看不到肉就不会馋,而我吃着白米饭就着老干妈的时候突然会吃出肉,惊喜程度远甚于天天有肉吃的年代。
 
所以即便在最穷的时候,我的日子也充满惊喜。
 
因为没有买房的压力,家境自然慢慢好了起来,爸还买了辆摩托车用于上街买菜。
 
但后来我没上本地最好的高中,所以买的那套房最后还是没用上。
 
由于遗传了爸妈一不小心考太好的基因,我没到中考就被武汉的高中录取了。
 
高中离家50公里,我每个月回一次家,爸就骑着他买菜的摩托车去接我。
 
一到周五放学学校门口就停满了接孩子的轿车,只有我爸骑着摩托车夹在其间,非常地受欢迎,在接到我之前至少要被问十次“师傅走不走?”。
 
我爸接我的时候从来都戴着头盔遮住脸,他宁可被当作摩的司机也不愿被认出来,因为怕丢我的脸。
 
其实我一点儿都不觉得丢脸,摩托车才是男人的浪漫,青春就是引擎和风的呼啸声。
 
最重要的是摩托车绝不堵车,同学还在停车场出口排队的时候我都快到家了。
 
上高中以后爸妈就几乎没有批评过我,逢年过节还会在亲戚朋友过年面前对我进行吹捧。
 
比如他们常说我没有叛逆期,上高中了还是很听话。
 
其实是因为我实在是没什么好叛逆的,有禁止才有叛逆,爸妈禁止我干的事情都写在刑法里了,我可没胆量去叛逆一下。
 
比如别的家长都禁止孩子早恋,初二时我爸是我的班主任,他排座位时把全班最文静成绩最好的女生绕着我坐一圈,然后就总是用一脸“你倒是谈个恋爱呀”的表情看着我。
 
高中开家长会之前爸妈曾严肃地把我叫到房间,问我在班上有没有喜欢的女孩子。
 
我当然说没有。
 
于是他们喟然长叹,表示非常遗憾,失去了一次与我丈母娘深入沟通交流的机会。
 
高考结束以后,爸妈送了我一块28块的电子表做礼物,我很开心,毕竟手表是男人身份的象征,而我以前都带6块的电子表。
 
28块的电子表就比6块的要酷炫很多,还有特别闪的LED灯,唯一的不足就是28块中可能27块都用在外观上了,所以时间很不准,每天都会慢6分钟。
 
可我还是每天戴着它,我怕如果不戴,爸妈会觉得是因为我不喜欢,就会难过。反正慢6分钟影响也不大,每天睡前调快6分钟就可以了。
 
但因为白天还是会慢,所以后来复读,课间拉屎的时候经常会估错时间,导致来不及提裤子。
 
所以如果你曾在2012年的黄冈中学上课铃响时看到一个边提裤子边冲向教室的男孩,那应该就是我了。
 
复读后的高考我又不小心考高了,考上了北京的大学。
 
我有点遗憾,毕竟再高个十几分就不用“的”字了。
 
爸妈有点担心,毕竟北京远郊通州的房价都上万了,本来把城里的房子卖了就能给我付武汉的首付,现在只能付个厕所首付了。
 
事实证明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等我毕业的时候通州的房价已经四万了,厕所也不可能买得起了。
 
大四的时候,我考研失败,工作也没找到,一直实习到毕业,最后也没能留用。
 
留用失败以后我第一件事是打电话跟家里道歉,因为我是我们镇历史高考成绩最好的人,毕业季时肯定会有人面带和善的微笑问我爸妈:“儿子在哪高就呀?”。
 
这肯定会让他们难堪,所以我特希望他们好好骂我一顿。
 
结果他们很平淡地说“我们这辈子也没多成功啊,干嘛要求你那么成功”。
 
其实我以前也不太在乎自己成不成功,因此大学就过得很放肆,最后才会连工作也找不到。
 
但这通电话后我改变主意了,我一定要成功,因为我一定要证明他们是对的,是最好的父母。
 
我见过许多父母和孩子,他们一生都在互相伤害。
 
这些父母喜欢把自己没实现的执念强加在孩子身上,自己没钱就想孩子发财,自己没权就想孩子当官。
 
于是他们的孩子就喜欢把自己没满足的欲望都归咎于他们的父母,自己买不起房怪父母不给首付,自己层次低怪父母阶级低。
 
而我爸妈虽然没什么钱,一辈子也连个科长都没当过,但对我的要求却只是要好好活着,和喜欢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其他都不重要。
 
所以我即使穷到付不起房租到处蹭同学家住的时候,也没觉得有多痛苦。
 
因为爸妈在什么都缺的年代里,已经给了我什么都不缺的人生了。
 
到现在,爸妈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赶在2016年那波房价暴涨之前为我在武汉凑个首付,害得我连逃离北上广都没处可逃。
 
我告诉他们,你们这辈子没少为我操心,房子的事就不用你们操心了。
 
我相信若干年后一定会有人回首我们这个年代的怪象:大多数人都觉得房价已经高得不合理了,同时大多数人又都相信房价会继续涨下去,就像十年前沪指6000点时那样。
 
与十年前不同的是,看涨的人觉得自己比那时要更高明,他们相信地产关乎经济命脉,没有下跌空间,最重要的有足够多的刚需会为他们接盘。
 
这也不是没道理,我们这一代人多是独生子女,举全家之力乃至两家之力供一套房很常见,照这逻辑,房价的顶点应该是两个普通家庭数十年积蓄之和只够付首付的时候,这样看来,确实还挺有上涨空间。
 
但管你房价还会不会涨,我觉得,爸妈已经为农村教育事业奉献了他们的前半生了,也该歇会儿了,这种脏活累活不该再麻烦他们了。
 
这两年,爸妈装修了那住了十几年的老房子,爸还买了单反学起了摄影,周末无聊的时候骑上摩托车就去拍湖光山色。
 
我很开心,他们终于舍得为自己花钱了,而不是为了我的房子再节衣缩食过十几年苦日子。
 
也许10年后我会被人称作傻逼,毕竟10年前那些不愿啃老立志自己攒下首付的年轻人,如今都成了没格局没眼光的代表。
 
但那又怎样呢?10年后的事情就由他去吧,至少现在,我宁愿当一个傻逼,也不愿意在一间房子可以绑架一个家庭的年代里当一个所谓的聪明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