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辣评盘点2015国产手机:产品销量在说话,情怀无意义

2021-11-22 11:37:14

2015年对于中国的手机厂家而言,谁都难言轻松。虽然在一年的厮杀中有成功突围者,更多地是苦苦支撑,整体市场增长放缓,与之相应的是整体中国市场进入成熟期后的增量市场下降。



2015年1~11月份,中国手机厂商生产手机共计16亿部,同比增长只有2.9%,这是一个可怕的信号,整体中国手机用户市场进入了一个换机市场,即将来临的2016年,将更加残酷,对于手机厂商而言,新增用户购机和已有用户换机对于手机产品的要求空前提高了。


在2015年,中国手机行业的“中华酷联”彻底解体,中国手机产业的第一阵营则变成了华为、小米、联想、vivo、OPPO、魅族,而酷派和中兴,则不知所踪。


即使在第一阵营,曾经豪气冲天的小米,在这一年迅速“退烧”,以前年销售200%~300%的增长率也下降到了110%左右,由此而引发的对小米整体估值质疑也就在意料之中。


下面,钛媒体作者刀客就各手机厂家2015年的表现做一次梳理:


华为手机


2015年销量:1亿台


年增长率:133.3%


代表性产品:Mate 7


典型特征:4G专利储备充分、海思CPU性能进入全球第一阵营、工业设计人才储备国内无人能敌。


自2015年第二季度开始,华为手机的全球销量便开始迅速崛起,第二季度以2990万台的销量进入了全球第三国内第一,至12月间,华为宣布手机产品达到了1亿台的销量。


而华为Mate 7是中国手机产业一款革命性的产品,以高续航时间和性能的整体平衡度、优秀制造工艺成功地将中国的手机产品带进了3000元以上的市场,并单款达到了700万台的销量,这款产品不象其它厂家的旗舰产品一样只是样子,而是实打实地为华为乃至于中国手机产品带来了荣光,并成功地在3000~4000元这一价格的死亡地带杀出了一条血路。


而华为年底推出的MateS和Mate 8形成了类似三星和苹果双旗舰的打法,华为称其Mate s在上市的两个月中,销量达到了100万台,再次将中国手机产品从低端市场向拉向了中高端市场。


事实上,在原来“中华酷联”的市场格局中,华为自主设计的CPU早就进入市场投石问路,而从原宝马、苹果引进的工业设计高手更是提前一步将软实力上向苹果靠近,Mate 7的表现虽然在意料之外,但仔细想来在情理之中。


然而随着中端产品的销量增长,华为手机掌门人余大嘴的口气越来越大,动不动就批评iPhone和同行,有梦想自然好,但自己的梦无需靠批评别人成就。看看安卓系各厂家旗舰产品,那个又不都有点iPhone的影子呢?


世事如此,何必当真。



点评:气质依然最好,大嘴却常打脸,不必计较与小米中兴国内争斗,虽胸怀世界仍要尊重苹果。



小米手机


2015年销量:7000万台


年增长率:114.5%


代表性产品:小米4


典型特征:当所有的向往变成失望,神一样的存在就成了神一样的衰落。


2015年对小米来说可以说“流年不利”,无论是国际化在印度折戟,还是销量增长率断崖式下降造成的估值质疑,也无论是旗舰缺失还是高端产品无疾无终,是否都意味着小米式营销走到了尽头?


虽然依靠消费惯性2015年总销量仍然达到了7000万台,但与其年中预期的保8000万冲1亿台的目标差了一些。


于是在年底的毫无新意的发布会上,雷军也开始直接卖情怀了,一度“哽咽”,泪花欲出在讲述创业之难。


其实,在手机行业成熟到今天的水平,无论是老罗的情怀还是雷军的“哽咽”,换来的只是现场的一点存在和同情,商业仍然商业,能打动用户的仍然只有产品。


2015年,雷军亮了的是“Are You OK?”和发布会的欲出的泪。


当然对于小米而言,2015年,除了小米手机失利之外,小米终于完成了从手机厂家向“百货公司”的转变,可喜可贺。现在打开小米的网站首页,手机已占不到1/5的版面,小米电视、旅行箱、耳机、路由、灯泡、检测笔、体重称、插座等等,当然了还会有小米包包和小米衣服,以及小米玩偶。


其实刀客在雷军给陈年传授经验时就想说,今天的小米,是昨天的凡客吗?如果是那么明天的小米会成为今天的凡客?


小米成于专注、极致和快,而在今天,小米成了百货公司,专注就再也无法从雷军口中说出,而自开始雷军所谓的“没有设计的设计是最好的设计”则是给公版产品设计最好的注解,至于快,在2015年,竟然连旗舰产品都没有发布,一切的一切都与原来的那个小米愈走愈远。


当喧哗散尽,当所有的向往变成用户的失望,小米反思的不仅仅是其以营销驱动的道路能走多远,而且更应该反思小米对用户的态度和对自己的正确评估。


2016年,对小米而言,是考验生死的一年。



点评:当所有的向往变成用户的失望,米粉们的热情支撑不了雷军的高端梦想;营销驱动的离产品和技术驱动的企业差距是一个梦想的距离。对于小米而言,认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丢人的是错了嘴比鸭子的还硬。



联想手机


2015年销量:7300万台左右(前三季度总量5388万台,7300万是刀客推算出的量)


年增长率:121.7%


代表产品:联想乐檬K3


典型特征:不仅换帅频繁,品牌变化更快,自我想像中的老大,残酷的是除了运营商外,用户并不买账。


这两年,联想手机的掌门人从冯幸到张晖,2015年又从张晖到刘军,再到陈旭东;而品牌战略从原来的Lenovo、VIBE和Moto组合,现在又变成了乐檬和Moto组合,原来定位于中高端的VIBE一年之间彻底弃用了。常言所说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对于联想而言,确是要改为“年年岁岁花不同,岁岁月月新面容”。


联想对手机业务掌门的频繁换人和品牌战略的随意调整,表现出其对手机业务的心浮气躁和自信缺失,而且其PC业务带来的优越感正在一步步把手机业务带进死胡同。


2010年杨少帅曾放过豪言,“乐Phone卖不过iPhone就是失败”,当时柳爷也为其帮腔,然而5年过去了,对于联想而言,不要说联想手机卖过iPhone,就是想想也难了。于是2015年互联网大会上,杨元庆表示国内市场有很多不健康的因素在里面,大家过多看的是价格,所谓的互联网模式已经变样走形。


但有消息称,2014年杨元庆才开了微博,于是冰雪聪明的读者,其实知道了联想手机的一切。


目前联想手机的销量靠Moto在全球的惯性仍然保留一定的市场份额,而在国内依然是靠运营商在支持局面,虽然在说精品路线,但产品线依然是机海战术,2013年华为等厂家就不顾已有的市场份额砍掉了大量运营商渠道产品,而到今天,联想依然对运营商渠道犹犹豫豫。


虽然Moto衰落了,但在有些地区依然还有品牌影响力,联想收购的Moto,除了品牌,其它的价值几近可以忽略,所以在2016年,如果Moto品牌下仍然没有真正具备有价值的产品(当然不是拿60层楼高的防摔玩儿的),让Moto的品牌持续下降,联想手机能不能继续保持全球前五,确实是一个问题。



点评:虽然总量依然在全球前五,但存在感越来越低,靠少帅攻击整个手机产业于事无补;PC的荣耀对手机绝对只是负担,回归零点才有未来。



Vivo和OPPO手机


2015年销量:4000万台左右(两家各4000~4500万台左右)


年增长率:140%左右


代表产品:Vivo X6、OPPO R7s


典型特征:两家师出同门,都出自步步高,初期时共用步步高渠道,两兄弟低头在传统渠道深耕,产品女性化气质浓郁,在三四线城市拥有足够的影响力。


严格意义上讲,目前的vivo和OPPO没有股权方面的联系,但其掌门都出自原来的步步高,两家在产品策略和销售方式都类似,销量也相当,所以刀客在这里放在一起讲。


2013年的时候,两个品牌的全年销量大致在1400万台左右,到了2014年两家的销量直接进入了3000万台的群体,由于主要市场在三四线城市,当时并没有引起行业太多的关注,而进入2015年,两家的产品迅速占领了2000~3000元价格区间的销量,而年4000万台以上的销量,给了整个行业一个惊喜。


更另人惊艳的是,在全行业亏损蔓延之际,2015年两个品牌收入都突破了400亿元,利润也达到了60亿,这让在营销上火爆一时一直在低端市场拼杀的小米情何以堪?


Vivo和OPPO像谜一样存在。两家在三四线城市可能各有近万家零售商,而他们与渠道的关系更象是总公司和子公司的关系,表现在实际销售层面是产品价格控制极严,产品防窜货控制也极为出色。两家的产品宣传方面相似却与其它厂家区别很大,韩星代言附以“快乐大本营”或“偶像来了”冠名,整个一个韩范手机。


就产品而言,在双方的产品在国产手机里不算是顶级设计,但在第一阵营也算充满着时尚、优雅的风格,其系统优化也足够好,所以用户口碑一直不错。


Vivo和OPPO彻底打破了人们曾经对他山寨机的看法,到2015年,已成功逆袭,很少有人再将它们与山寨机联系到了一起。



点评:闷声发大财两个兄弟,虽然名气比不上当红小生,但产品却为他们争足了面子,前人走过的路,未必就走不出新意来。



魅族手机


2015年销量:2000万台


年增长率:350%左右


代表产品:Pro 5


典型特征:曾经偏执的技术狂人,当放下所谓的傲娇,迎来的是更为广阔的世界,最像iPhone的安卓机和最像IOS的Flyme系统,两个方向构成了独特的魅族。


2015年,虽然黄章回归,但事实上黄章在进一步退到幕后,白永祥和李楠真正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而一个月一次的媒体或产品发布会,让曾经小富即安的魅族风格大变。李健、筷子兄弟、汪峰、邓紫棋、蔡健雅以及张震岳纷纷在魅族的发布会上亮相,让魅族加快了进入时尚的步伐。


事实上魅族的爆发对刀客而言并不意外,无论从设计、制造工艺还是UI,魅族产品是国产手机中为数不多的一两家用心打磨的厂家。Flyme系统经过几年的不断改进,到Flyme 5无论从体验还是设计的审美,已十分接近IOS的水平,如果说Flyme是安卓系统中优化最好的,应该是一个比较公允的评价。


而在2015年,其销量的巨大增长,有评论认为与阿里有关,在刀客看来,阿里只是在资金上对魅族有些帮助,至于其市场策略和产品方向,其实与阿里关系不大。再说了,阿里投资魅族,可能谋求的是YouOS和支付宝的市场份额,而无关其产品。


与以前单一品牌相比,2015年魅族通过MX、魅蓝和PRO三个子品牌的布局,价格覆盖了从599~3000元区间,同时随着魅族有钱后广告投入的大增,产品传播范围大增,其销量爆增也就在情理之中。


黄章在微博上说“和老罗小米比炒作,我肯定输。要是比做产品,我可以秒他们几条街。”话虽过分,但也说明了魅族对自己产品的自信。而2015年魅族最大的变化则是克制和开放,即使老罗在批评魅族时,黄章也是如君子般轻轻说了一句“欢迎任何可以凝聚更大威力创造更大共赢的力量”。


“竞争格局改变了,以前魅族说小而美、走得快不如活得长等观念,现在我们清楚的感觉到如果魅族不改变自己,公司发展会有很大阻力,重视产品的同时我们也要重视规模。”白永祥的说法,也正代表了魅族2015年的变化。



点评:小而美不符合商业社会的基本原则,特别在电子消费品领域,没有几个小而美的公司可以活下来。说是小而美其实更多的是自已无力对抗外部竞争的托词,当放下这种包袱,魅族的成长还会更加快起来。



TCL手机


2015年销量:8000万台


年增长率:100%左右


代表产品:TCL 么么哒


典型特征:销量吓人,但基本全是千元以下机型,在国外市场销量不错,但都是运营商渠道。


和联想一样,TCL称今年的销量将突破8000多万台,但存在感几近于无,在整个产业的手机厂商都在弱化运营商渠道之际,TCL以低价产品继续挺进运营商渠道,奇葩如此者,可能只此一家。


2015年初,TCL号称2015年出货量要达到1亿台,然而到年末,和小米一样,一亿台的出货量只是梦想,看来运营商渠道也并不是那么好做的。


依靠阿拉卡特的品牌,在欧美及南美一些地区,通过运营商渠道进入国外市场,其销量中88%来自于海外运营商渠道,整体手机业务似乎仍然徘徊在亏损边缘。


相对于小米等品牌的国际战略无力拓展,TCL有效规避了海外专利问题,通过收购阿尔卡特和自身研发以及购买,使其在国外市场免受专利诉讼。



点评:对于这样的特例或者说奇葩,很难去说些什么。



金立手机


2015年销量:3000万台


年增长率:107%


代表产品:金立M5 Plus


典型特征:一场CG构成的发布会,甚至拉Beyond乐队来背书,却无法改变其产品命运。三四线市场的渠道能力,有时也是毒药。


大家可能还会记得刘天王的那句“金品质,立天下”吧,金立手机让人记住可能就是因为几年前就开始金立在城市台投放垃圾时段,象“侯总”一般的产品宣传方式。


山寨了好多年的金立,现在想上岸了,当然vivo和OPPO已成功上岸,上岸的难度系数好象降低了好多。


相对于一些当红小生品牌,金立今年3000万的销量还是可以说一下的。而12月21日的金立M5 Plus发布会,华丽异常,以暴力的方式刷爆了朋友圈,然而发布会过后,存在感也就没有了,金立离“海阔天空”还有点遥远。


都是三四线城市市场,都是线下渠道为五,与vivo和OPPO相比,刘天王怎么也没能改变金立的形象,而是在山寨的路上越走越远。



点评:山寨是可以上岸的,但暴力上岸几无可能,刷过存在感之后,仍需要产品能激起用户的兴趣,



至于中兴、酷派,曾经的五强之一,虽然他们的国内销量仍然还在前十,但其颓势难挡,其2015年紧盯华为的打法,让自身品牌的伤害大于收益。而2015年新兴的“娱乐”当红的锤子、奇酷、乐视、一加等,远未达到千万级的销量,情怀不当饭吃,“生态”只会误人,故此不表。


(本文来源:钛媒体 作者:西域刀客)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