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东兴机械】机械行业2018年度策略报告:抓龙头抢二线,看成长等反弹

2020-10-02 11:51:40

投资摘要:

回顾2017:周期反转盈利修复,个股分化明显。受周期反转和下游行业回暖带动,2017年前三季度行业营业收入合计为7753.41亿元,同比增长了25.29%;同期归母净利润为415.95亿元,同比增长71.70%。机械行业2017年行情显著分化,截止2017年12月18日,中信机械指数市场表现为-12.79%,跑输了沪深300指数33.19个百分点,在29个行业大类中位列第25位。但龙头公司股价强势,行业龙头指数仅跑输沪深300指数4.64个百分点。

行业估值大幅修复,龙头公司估值优势明显。随着行业盈利修复,板块PE(整体法,TTM)从年初的超过100倍修复到目前59倍,龙头公司估值已经下降至32倍。从行情表现来看,周期复苏(工程机械、集装箱、矿山冶金机械等)和政策反转(核电、轨交等)板块龙头较为强势,隐形冠军(杰克股份、弘亚数控、伊之密、浙江鼎力)及成长板块(锂电、半导体)优质个股表现抢眼。

展望2018年,我们重点看好以下领域的投资机遇

高端制造龙头业绩弹性及二线龙头估值优势。2017年上游原材料大幅涨价和周期下行阶段的历史包袱一定程度影响机械行业的业绩释放。展望2018年,我们看好周期性行业需求复苏的持续性,成本和费用压制因素减弱,产能利用率上升有望为行业龙头提供较大利润弹性。同时,二线龙头配置价值开始凸显,业绩反转的滞涨品牌值得重点关注。重点推荐工程机械、集装箱、矿山冶金机械、纺织机械、油气装备龙头。

利基市场隐形冠军,市场份额提升确定性强。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粗放增长方式难以持续,机械行业中低端过剩产能将逐步市场化出清,真正具备竞争优势的利基市场龙头产能、渠道、研发技术优势将日益凸显,有望显著提升自身市场份额。我们认为,未来中国将涌现一批具备先进制造基因的隐形冠军,低门槛的传统制造业过剩产能淘汰,优质公司市占率提升将是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行业逻辑。关注杰克股份、银龙股份、伊之密、弘亚数控。

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真成长行业。新能源汽车、面板、半导体行业均是具备战略意义的产业升级方向,行业空间较大且具备国产化替代逻辑。对于新兴产业而言,机械设备初置将提供较大投资机遇,高端设备国产化替代和行业高增速也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估值,我们重点推荐锂电设备、面板相关设备、半导体设备的投资机遇。重点关注精测电子、联得装备、晶盛机电。

推荐标的:三一重工、恒立液压、中国中车、中集集团、陕鼓动力、精测电子、杰克股份、杰瑞股份、厚普集团、郑煤机、先导智能,关注卓郎智能、弘亚数控、浙江鼎力、伊之密。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人民币大幅升值、下游复苏持续性不及预期


1. 机械龙头公司估值修复正在进行时,利润弹性可期

1.1 行业估值逐步回归合理水平

受投资和库存周期影响,2015年及2016年机械行业整体估值处于历史高位。随着2016下半年以来周期复苏和下游回暖,根据传导链条长短不同,机械行业公司自2016年三季度以来盈利能力逐步大幅修复,整体估值水平从年初的超过100倍修复到59倍,逐步回归合理水平。


2017年前三季度,机械行业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29%,增速创10年以来新高。随着营收体量的增大,行业内许多公司实现大幅扭亏或加速增长,规模效应和利润弹性也逐步显现。2017年前三季度,行业内公司实现归母净利415.95亿元,同比增速达到71.70%,也为近年来最高水平。

从盈利增速来看,工程机械(3422.26%)、机床设备(414.24%)、起重运输设备(407.89%)、矿山冶金机械(184.42%)、锅炉设备(175.52%)、纺织服装设备(70.01%)同比增长较高,利润弹性较为明显。

1.2 板块行情分化明显,关注龙头盈利性恢复

从股价表现来看,机械行业内部分化较为明显。从我们编辑的东兴机械行业龙头指数的表现来看,近半年来机械龙头公司绝对收益及相对收益均较为明显(绝对收益12.31%,较创业板、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及机械中信指数相对收益分别达到20.84%、10.78%、5.57%和26.81%),但机械行业股价整体表现却远弱于整体市场表现。

从估值水平来看,截止12月13日,机械行业整体市盈率(TTM,整体法)达到59.33倍,龙头公司市盈率已经降至32.84倍。

从股价表现和估值水平来看,显示近期市场行为谨慎,风险情绪受压制的环境下,机械龙头公司行业整体复苏中估值水平大幅修复,具备较大配置价值。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和下游需求的回暖,钢铁、煤炭、LNG、建材等原材料成本大幅抬升,尽管行业整体营收规模大幅提升,但2017年机械行业大部分公司毛利率仍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此外,2011年以来整体周期下行所带来的存货和费用计提等因素部分影响整体行业盈利水平。

我们认为,在2016年下半年以来业绩修复过程中,机械行业整体估值已经逐步回归合理水平。同时,本轮周期复苏持续程度有望好于预期,随着中游行业存货和费用等历史包袱的陆续处置,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涨幅趋缓,机械行业优质公司利润弹性将得到充分释放。

周期底部复苏的低估值行业(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矿山冶金机械、纺织机械、集装箱及海工等行业)龙头,以及成长行业(锂电设备、半导体等)中优质标具备较高配置价值。

2. 工程机械:看好上行周期持续性,利润弹性可期

2.1 工程机械持续复苏,向上趋势确立

2.1.1 去库存调整完成,行业进入上升期

以挖掘机为参考,工程机械市场已经历拐点,自2016年重回上升期。回溯过去十年挖掘机的销量数据,在2006-2009年挖掘机受城镇化建设的带动,销量迅速攀升;2010-2011年,挖掘机销量分别达到了16.6万台和历史最高的19.4万台;2012-2015年间,由于前期市场存量猛增导致需求被透支,行业进入去库存周期,销量持续下滑。2016年,我国挖掘机销量超过7万台,同比增长24.8%,标志着行业经历一轮完整的周期,重回上升通道。

2.1.2 2017年销量超预期,预计2018年持续增长

工程机械销量多点开花,全年维持高增速。通过跟踪月度数据,可以注意到此轮工程机械复苏从2016年后半年开始酝酿,到四季度发力,在2017年上半年全面爆发。截止2017年11月,挖掘机销量数据累计12.63万台,同比增长99.2%。除去挖掘机外,装载机、汽车起重机、压路机等均在今年实现了销量高增长。1-10月,装载机累计销量7.77万台,同比增长32.8%;汽车起重机累计销量1.59万台,同比增长118.6%;压路机累计销量1.51万台,同比增长48.2。

基建投资或持续驱动行业增长。工程机械应用下游主要包括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矿产,制造业等,从房地产与基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来看,在2015年起基建的总投资额累计值已经超过了房地产,同时从累计值的增速上来看,房地产投资有下降趋势,而基建保持了较好的增速。我们预计后期基建投资对工程机械板块的带动作用会更为强劲。

预计2018年挖掘机销量突破16万台。目前挖掘机的市场保有量已经接近130万台,以8-10年的更新周期计算,我们判断未来挖掘机市场的年化更新需求均值在12-14万台之间,进一步考虑下游投资额的拉动,我们预计2018年挖掘机销量突破16万台,同比增速约20%左右。

2.2 国产品牌竞争力提升,海外销售带来增量

2.2.1 国产品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挖掘机市场中,2017年1-11月,国产、日系、欧美和韩系品牌的销量分别为59132、25399、19758和13548台,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0.2%、21.6%、16.8%和11.5%。从市场格局上,过去六年来国产品牌的市占率从38.5%提升至50.2%,欧美品牌市占率从12.9%提升至16.8%,而日系、韩系的市场份额分别下降8.0个百分点、7.5个百分点,可以说明我国企业的挖掘机等工程机械的产品竞争力逐渐增强,预计未来国产品牌将继续实现对进口品牌的替代。

国产品牌中以三一重工的市场份额提升最为明显,从2011年行业市占率11%左右到2017年行业市占率达到21%左右,提升约一倍。我们认为未来以挖机为代表的工程机械行业中,企业将更注重通过技术积累、迭代带来的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以及随之而来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等优势。

2.2.2 “”借船出海,看好国际化驱动增长

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机械、柳工、恒立液压等大型工程机械类上市公司企业海外收入占比,从2011年到2017年均呈现明显提升趋势。在目前国内工程机械产品逐渐赶超国际产品,替代国内市场份额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未来工程机械海外市场的销售收入将会是助力企业发展的新驱动因素。

“”国家目前为我国工程机械出口的主要国家,我们认为随着“”战略的深入,我国工程机械海外销售收入占比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市场对我国工程机械海外收入的贡献占比有望超过50%,成为助力我国工程机械快速增长的强力动因。

2.3 推荐标的:三一重工、徐工机械

三一重工(600031.SH)

公司挖掘机销售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30%,毛利率在30%水平,为公司主要盈利来源。挖掘机销售国内市占率从2011年的11%提升到今年的21%,显示出公司产品实力的积累。我们认为公司将持续受益于工程机械市场的复苏,除了挖掘机外,公司混凝土机械、桩工的销量和盈利能力也将逐步修复,提振公司业绩。同时,公司长期布局海外业务,2017年上半年,公司海外收入5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0%,未来将受“”战略助推,有望角逐成为国际龙头。

预计公司2017-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360.7亿、424.6亿、478.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2.2亿、32.9亿、36.0亿,EPS为0.29元、0.43元、0.47元,对应PE为29.1X/19.7X/17.9X,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徐工机械(000425.SZ)

公司工程机械产品品类丰富,起重机械为公司主要营收与利润来源,本轮工程机械行业复苏,挖掘机销量引领,汽车起重机紧随其后,我们认为徐工机械将受益明显。公司背靠徐工集团,。公司2017Q3实现营业收入215.4亿元,同比增长78.2%,实现净利润7.83亿元,同比增长356.3%,我们判断公司盈利增长将延续,同时预计集团公司的挖掘机资产有望注入上市公司。

预计公司2017-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47.6亿、301.1亿、349.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9.71亿、13.99亿、17.56亿,EPS为0.14元、0.20元、0.25元,对应PE为29.5X/20.5X/16.3X,给予“推荐”评级。

3 轨交装备:行业底部复苏,关注产业链订单回暖

3.1 轨交行业业绩筑底,订单拐点已至

受铁路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影响,2015-2017年铁路投产新线下滑幅度较大(主要受2011-2012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下滑拖累)。高铁项目一般土建施工周期在3到5年左右,新线投产前6到12个月为车辆采购周期。

受此影响,轨交产业链诸多公司,尤其与大铁相关度较强的公司2016-2017年为业绩筑底的时期。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25》,到2020年我国铁路网规模目标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到2025年,我国铁路网规模目标达到17.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建成现代的高速铁路网。构筑“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连接主要城市群,基本连接省会城市和其他50万人口以上大中城市。


根据规划推测,我们预计“十三五”期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大概率超过4万亿元,新建铁路投产里程将超过3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有望新增1.4万公里以上。

根据铁总数据,2017年1-8月,我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37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8月单月投资额达到731亿元,同比增长15.07%。随着轨交投资逐步修复,十三五末期(2018年至2020年)铁路投资景气度大概率加速推进。

车辆采购方面,近年来铁路客车、机车需求趋于平缓。随着2016年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以来,煤炭等下游需求的复苏提振了货车需求,2017年货车采购4.3万辆创近年来历史新高。

动车招标近年来经历过两个“动荡期”,分别是2011年7·23事件,以及今年前后。8月21日,铁总与中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就价格、质量及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纷争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决定采购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500组。

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将至少新增高速铁路1.1万公里。截止2015年我国动车组拥有量密度为0.89辆/公里,而法国、德国高铁的动车组保有密度2.4辆/公里,日本东京至大阪新干线密度更是达到4.2辆/公里。

随着铁路体制改革推进,线路加密需求有望进一步提振动车组需求。我们认为,2018年到2020年,动车组有望年均招标350列左右,复兴号动车组有望成为未来招标主力。

“十二五”以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高速成长,、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重视程度加大。2015年以来,发改委密集批复各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另一方面下放了部分轨道交通项目的审批权。

根据《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要求,申报发展地铁的城市应达到下述基本条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以上。

截止2016年末,中国大陆地区共30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共计133条线路,运营线路总长度达4152公里。2016年全国城轨交通完成投资3847亿元,在建线路总长5636.5公里,均创历史新高,可研批复投资累计3.5亿元。

截止2016年末,共有58个城市的城轨线网获批,规划线路总长7305.3公里。

轨交行业以大型工程项目居多,产业链条较长,对相关行业的拉动作用巨大,一方面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强力带动就业,另一方面,轨道交通还将带动原材料、土建、机械、电气设备、电子通讯业、运营维护等上下游细分产业。

我们认为,2017年是轨交行业的拐点之年,未来动车招标将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十三五”收官末期,轨交行业投资有望加速增长,城市轨道交通投资继续维持强势。

此外,轨交行业大部分公司已经经历较长时间的估值修复过程,目前多数公司在手订单回暖明年,随着2018年业绩逐步兑现,行业估值将回归合理水平。推荐中国中车、明泰铝业、中铁工业,关注康尼机电、永贵电器、新宏泰等。

3.2 推荐标的:中国中车、明泰铝业

中国中车(601766)

公司是我国铁路装备行业的绝对龙头。自2014年南北车合并以来,公司在机车、客车、货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等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超过90%,具有无可撼动的统治地位。2017年动车组招标逐步回暖,货车招标显著复苏,公司订单及业绩拐点将至,有望迎来持续复苏。

中国中车作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名片,与国际其他竞争对手相比,产品服务和交付能力优势明显。随着“”战略的持续推进,公司有望输出中国轨道交通先进制造产品及标准,看好公司海外业务开拓。

预计公司2017-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339亿、2602亿、287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14亿、133亿、151亿,EPS为0.40元、0.46元、0.53元,对应PE为28.6X/24.9X/21.6X,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明泰铝业(601677)

公司2017年3季度单季度收入创历史新高。公司自2014年开始多个募投项目陆续执行,“20万吨高精度交通用铝板带项目”、“2万吨交通用铝型材项目”、“12.5万吨车用铝合金板项目”自2016年到2019年起陆续投产/达产。随着产能扩张和产品的升级,公司自2016年进入业绩高增长期,近7个季度归母净利平均增速达到50.50%。

公司早在2014年就与河南省政府、中车四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经过中车培育和技术输出,公司研发城际动车组、城轨车辆、汽车车辆高端型材。转型轨交装备制造商对于公司长远发展意义重大。一方面公司盈利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业绩有望稳健增长;另一方面,原材料波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将大幅减弱,高毛利的轨交型材业务有利于公司估值切换。

预计公司2017-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为115.1亿、132.5亿和160.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10亿元、5.78亿元和6.82亿元,EPS为0.80元1.12元和1.33元,对应PE为16.2X/11.6X/9.77X。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4. 钢铁冶金机械:显著受益供给侧改革及环保督查

4.1 钢铁行业盈利能力显著改善,设备需求提升明显

、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政策以来,冶金、化工、建材、煤炭等高耗能、高排放等产能过剩行业供给侧改革力度明显加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我国钢铁、煤炭产能分别退出6500万吨以上和2.9亿吨以上,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今年1-7月,钢铁去产能已完成预定目标任务;煤炭去产能1.28亿吨,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5%。供给侧改革成效明显。

随着行业供给侧改革推进,以及环保督查趋严,相关产业过剩产能陆续出清,落后产能提能增效意愿明显,规模以上企业盈利能力显著改善,资本开支意愿增强,相关设备厂商有望迎来增长机遇。

从下游行业盈利来看,煤炭、钢铁、基础化工、有色金属、建材基本于2015年业绩见底。随着供给侧改革的大力推进,2016年上述行业盈利能力普遍恢复,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846.65%、116.41%、52.74%、398.22%、57.97%。

2017年,随着下游原材料产品价格大涨,各行业盈利能力进一步修复,煤炭、钢铁、基础化工、有色金属、建材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245.38%、483.78%、72.67%、102.81%、86.18%。

下游行业盈利的显著恢复,相当程度上催生相关机械设备更新和置换的需求。、高污染行业设备更新和升级进程。

4.2 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推进,相关设备升级改造需求旺盛

2016年是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元年,.4亿吨。2016年共化解粗钢产能逾6500万吨,超额完成化解4500万吨粗钢产能的年度目标任务。,截至2017年6月末,我国已完成压减钢铁产能5839万吨,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供给侧改革执行力度明显加大。

从价格来看,供给侧改革推进以来,普钢价格从2015年底的2000元/吨左右上涨到目前约4800元/吨。

钢铁行业受益于国家去产能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全面取缔“地条钢”,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合规企业生产积极性提高。2017年三季度,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7%,同比和环比分别提高4.4和1.0个百分点,延续了六个季度回升态势,为201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2017上半年,国家对于“地条钢”进行了专项清理整顿,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统计,经过彻底清理排查,上半年我国共取缔、关停“地条钢”生产企业600多家,涉及产能约1.2亿吨。

“地条钢”的冶炼工艺一般是收集社会废钢经工频炉(或中频炉)熔化后倒入地槽或钢槽内,凝固而成的长度1.2米左右的钢坯;其轧钢工艺多采用燃煤加热,采用横列式轧机或复二重轧机进行轧制。

钢铁冶炼机械包括炼铁的高炉及其配套机械(包括鼓风机等透平机械)、炼钢的平炉和转炉、电弧炉、炉外精炼设备、铸锭设备以及冶金车辆等。

我国目前主要的炼钢方法有两种,分别为高炉/转炉炼钢和电炉炼钢。高炉/转炉炼钢属于长流程工艺,而电弧炉炼钢属于短流程工艺,是以回收的废钢为原料。

电炉炼钢设备包括电弧炉、感应电炉、电渣炉、电子束炉、自耗电弧炉等,根据电源频率又可将感应炼钢炉分为高频炉、中频炉(150-8000Hz)和工频炉(50-60Hz电源)三类。

中频炉本质上是熔化废钢,并不进行吹氧,不能除去钢水中的磷硫杂质,国家政策对中频炉炼钢零容忍,而其他炼钢方法均使用氧气。

随着地条钢及中频炉清理结束,转炉、电炉炼钢需求提升,钢铁冶炼的产能利用率提升和产生了对冶炼相关配套设备(如透平机械、废钢处理设备)、工业气体(氧气、氮气等)、石墨电极等需求。

受益于上游行业供给侧改革,我们推荐与钢铁行业投资相关度较大的陕鼓动力,建议关注杭氧股份、天奇股份、华宏科技。

4.3 推荐标的:陕鼓动力

公司作为国内高端透平机械龙头,受下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影响较大。在经过多年订单金额下滑之后,公司2016年订单大幅反转,实现订货量73.64亿元,同比增长45.53%。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订单继续保持高位,订单规模达到50.46亿元,同比增长4.26%,其中高毛利率的能量转换装备制造订货量增长66.29%,订单结构大幅改善。由于订货可以作为公司业绩的先导指标,我们认为公司业绩拐点趋势确定,2017年下半年公司业绩步入上行通道,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将得到显著恢复。

公司在2017年2季度开始营业收入结束了连续15个季度的下滑,盈利能力得到显著修复。我们认为,公司轴流压缩机、工业流程能量回收发电设备均属高效节能环保产品,随着下游供给侧改革推进,主要企业盈利性改善,以及全行业对于环保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升,需求具备较强支撑。

预计公司2017-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为42.02亿53.25亿64.5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87亿元、5.42亿元和6.68亿元,EPS为0.24元、0.33元和0.41元,对应PE为32.2X/23.4X/18.8X。维持“推荐”评级。

5. 煤机行业:下游煤炭行业转暖,煤机触底反弹

5.1 下游煤炭行业结构性调整,煤价回暖

5.1.1 煤炭行业结构性调整初见成效

2002—2012年我国煤炭工业经过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2012年到了阶段性高点,国内产煤量在2013年达到39.7亿吨的最高点。从2013年进入结构性调整期,不合格煤矿的关停,已经无效、低效产能的去除使得煤炭产量逐渐下降,截止到2016年底,国内煤炭产能在34亿吨左右。

5.1.2 17年煤炭产能复苏,煤价回暖

根据行业数据,2017年前三季度煤炭运营情况分四方面:

w 消费量增加:前三季度全国煤炭消费量约29.4亿吨,同比增加1.26亿吨,增长4.5%;其中:电力行业耗煤14.5亿吨,同比增长7.8%;钢铁行业耗煤4.7亿吨。增长2.4%;建材行业耗煤3.7亿吨,下降3.7%;化工行业耗煤2.1亿吨,增长7%。

w 产量增加: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25.92亿吨,同比增加1.4亿吨,增长5.7%;其中9月份产量2.98亿,增长7.6%,日均产量993.7万吨,环比增加55.7万吨,增长6%。

w 煤炭进口量增加:前三季度全国累计进口煤炭2.05亿吨,同比增长13.7%;出口660万吨,增长4.8%;净进口1.98亿吨,增长14%。从月度进口看,5-7月份煤炭进口环比减少,但8月份以后进口再次增长,8月份进口环比增长30%,9月份进口2708万吨,环比增长7.2%,同比增长10.8%,为2015年以来月度进口最高值。

w 煤炭行业效益增加明显:前8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管业务收入1.94万亿元,同比增长36.4%,实现利润2001亿元(去年同期利润为189.6亿元)。协会统计直报的90家大型企业实现利润886.36亿元(去年同期利润为88.79亿元)。

煤炭价格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强势提升,煤炭行业的结构性调整效果渐显,优质的煤炭产能开始有效利用,2017年动力煤CCI5500的价格维持在650元/吨中枢,煤价的回暖带来煤炭企业经营的好转。

5.2 煤炭企业设备需求集中爆发,煤机企业充分受益

5.2.1 国内煤机设备技术过硬,性价比高

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煤炭装备制造业科技技术水平也迅速得到了提升,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一些优势产品和装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和领先技术。

我国的综采放顶煤技术、绿色充填开采、大型煤矿深部凿井装备、大型矿井提升装备、大型液压支架、全断面快速掘进、薄煤层综采自动化成套装备、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成套设备、大型环保高效干法选煤成套装备、大型环保高效全自动压滤机成套装备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卡特彼勒、久益、山特维特等在高端设备国际市场竞争力方面有明显优势,如大型采煤机、载重车、露天煤矿大型挖斗机和铲车、掘锚一体化、大型变频控制系统等

目前,我国煤炭装备制造业生产总工业总产值约2000亿元,主要的“三机一架”产品生产规模如下:

w 采煤机达到1600台;

w 掘进机2500台;

w 刮板输送机4600台;

w 液压支架10万架。

国内采煤环境复杂多样,造就了国内技术先进的采煤技术和煤机设备。国内煤机设备在质量稳定性上与国际上同类产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价格上相差还比较大,从性价比方面考虑,国内煤机设备很有优势,仅以采煤机为例,一般进口采煤机需要约1亿元人民币,国产设备只要3000多万,仅是进口设备售价的三分之一。

5.2.2 煤企效益的好转,叠加产品更新周期,煤机设备需求暴增

煤价的回暖使煤企盈利情况变好,煤企有设备支出的条件。另外,,因为安全因素的考虑,使得煤机设备的维护和更换具有强制性的要求。

煤机设备更新周期一般小设备5年,大设备8年。上一次煤机设备的采购高峰是2012年,采购额为1668亿,从17年开始陆续进入更新周期;而且近年由于煤企效益不好,也积压了一些原本需要设备更换的需求,所以2017-2020三年煤机需求基本会处于暴增期。

从煤机企业的订单情况看,2017年的行业平均煤机订单增长量达30%-40%。

5.3 推荐标的:郑煤机

郑煤机:煤机液压支架龙头企业,积极扩展汽车零部件业务

公司是国内液压支架生产和销售的龙头企业,具备煤矿综采设备制造能力,随着煤价回暖,下游煤炭企业盈利情况改善,公司设备能契合煤机设备更新需求,煤机装备业务有望业绩反弹。另外公司收购亚新科等6家汽车零部件业务企业,积极外延拓展汽车零部件业务,有望业务并驾齐驱,营收业绩双增长。

盈利预测:预计17-19年净利润分别为4.5、6.9、8.9亿元,EPS分别为0.26、0.40、0.51元,对应PE为26X/17X/13X。

6. 纺织服装机械:破除行业偏见,关注优质标的

6.1 纺织服装机械洗牌在即,龙头份额提升空间巨大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必需的刚性需求,兼具消费升级逻辑。纺织服装机械作为纺织工业发展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其发展一方面来自于全球纺织服装需求的增长及品质的提升所带来的行业增长,另一方面,纺织服装及其配套的纺织服装机械行业对成本要求极为敏感,全球范围内的性价比优势变迁所带来的产能迁移也能为纺织机械行业带来结构性增长机遇。

从纺织机械下游来看,全球纺纱及服装制造产业总体经历了欧美—亚洲、拉美的迁移过程,在亚洲内部也经历了从日韩—中国—东南亚、南亚、中亚的逐步扩散进程。

从纺织服装机械的国内发展历程来看,明显分为几个阶段:

(1)改革开放后到21世纪初,在纺织工业快速增长的拉动下,我国纺织机械工业在这一阶段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纺机、缝纫机等行业快速增长;

(2)2001年到2007年,随着中国加入WTO,纺织行业竞争优势明显,中低端产品快速占领国际市场;

(3)2007年到2015年,随着次贷危机、欧债危机、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同时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纺织机械行业面临洗牌,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被大幅压缩,行业龙头机械趁机收购国外成熟纺织服装机械公司;

(4)2016年后,在全行业连续多年的经营压力下,纺织服装机械龙头公司彰显出显著的竞争优势,在行业市场化出清后,快速提升自身市场份额。


我们认为,国内纺织机械行业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缺乏竞争力的公司市场化出清,真正具备优势的行业龙头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将是未来比较长时期行业内部的主要变革方向。

从目前时点来看,杰克股份、卓郎智能等行业内龙头公司有能力在整体行业弱复苏形势下,获得超过行业平均增速的业绩增长。并且有望继续承接来自欧美产业链企业的技术和产能转移,并且在国内纺织服装产能升级过程中获益。

国内纺织服装机械厂商数量众多,其中中小企业占多数,小型企业生产设备普遍较落后,技术水平较低,产品性能和稳定性与龙头公司有较大差距。低端纺织服装机械产品主要依靠低廉的价格争取市场,导致产品利润水平较低。

同时,行业内龙头厂商依靠较高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产品技术含量高,通过多年企业运营和管理经验的积累,在全球行业竞争中确立了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一方面,龙头公司将通过产能扩张,依赖自身成本、产品和渠道优势,进一步挤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

另一方面,纺织服装机械龙头公司将通过海外并购,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快速进行产品结构升级,抢占日本、韩国、德国、瑞士等纺织服装机械公司中高端市场。

我们认为纺织服装机械行业龙头公司具备较强配置价值,强烈推荐缝纫机行业龙头杰克股份,建议关注纺机行业龙头卓郎智能。

6.2 推荐标的:杰克股份

公司盈利能力和增长速度显著好于同行业公司。公司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29.79%,销售净利率达到11.07%,总体保持平稳,良好的现金流及资产质量彰显了公司具备优异的管理能力。我们认为,随着工业缝纫机行业市场化出清以及公司产能释放,公司市占率提升空间巨大。

公司具备成长为世界级工业缝纫机巨头的实力,未来增长逻辑清晰。目前中国为全球工业缝纫机生产的中心,但行业大而不强,市场格局较为零散。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和纺织服装企业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缺乏成本控制能力、研发实力和渠道建设不足的企业近期有望迎来市场化出清。杰克股份作为缝制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具备成本优势、国内外渠道优势和研发优势,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随着公司产能扩张和产品升级,公司未来有望对标日本兄弟和重机,成为全球缝纫机龙头。

预计公司2017-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为28.85亿元、35.40亿41.7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24亿元、4.13亿元和4.95亿元,EPS为1.56元、2.00元、2.39元,对应PE为32.8X/25.6X/21.44X。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7. 锂电设备:行业整合加速,龙头优势凸显

7.1 新能源汽车长期趋势确定

7.1.1 2017年新能源汽车整体产销量符合预期

2017年1-11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为63.4万辆,同比增长51.8%;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60.5万辆,同比增长52.6%。其中,11月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为12.2万台和11.9万台,同比增速分别为69.4%和83.1%。年初时,由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16年第1-5批)》全部重审,使得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速大幅下滑,后半年随着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积累,月度销量逐渐爬坡,年末时由于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可能提前退坡,整车销量出现了抢装“翘尾”行情。整体而言,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复合预期,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70万辆,同比增长40%以上。

7.1.2 补贴或提前退坡,双积分制度打开长远空间

若补贴提前退坡将加大企业短期压力。11月份,网传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下调,根据流传的补贴调整方案手稿,新能源乘用车、客车、货车及专用车的补贴额度均有下调,同时对于车辆的续航里程、质量能量密度、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等指标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我们认为若2018年补贴退坡,则整车企业和产业链其他企业都将提前面临利润被压缩带来的压力,短期内或将抑制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我们保守预计2018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同比增速为40%。

双积分政策将助推动力锂电池需求增长。2017年6月13日,工信部发布了第二次《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17年9月28日工信部联合多部委发布了双积分制度的正式文件。正式文件中,细化了新能源汽车标准分,对于新能源汽车积分的考核推迟了一年,同时将执行双积分制度的车企产量标准从5万辆调整为3万辆。双积分制度主要是对于车企在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CAFC)和新能源汽车积分(NEV积分)两项的硬性考核,其核心目的在于倒逼车企注重节能减排,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投入。我们认为双积分政策确定了新能源汽车长期的发展趋势,同时能加快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成熟。

我们预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200万辆,动力锂电池产量突破120Gwh,考虑到2025年汽车终端销量的电动化率达到15%以上,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500万辆。结合国家正在研讨制定的燃油汽车退出时间表,我们坚定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具备长远的景气度。

7.2产业高端化加速行业洗牌,设备龙头迎良好机遇

7.2.1 锂电池企业扩产能需求不减

从2016年后半年起大多数动力锂电池生产厂商提出了扩产能的计划。到2020年规模以上电池供应商比亚迪、CATL、国轩高科和沃特玛均有超过3倍以上的扩产能计划,大批量中小企业均计划将产能扩增至8Gwh以上,同时珠海银隆、力信能源等在未来3年的产能扩建力度十分强。根据行业公开资料整理,预计到2020年全市场动力锂电池累计产能将逼近400Gwh,对比2016年底约60Gwh提升超过300Gwh。根据调研了解,1Gwh动力锂电池产能投资中锂电设备额度约2.5-4亿元,预计行业大范围的产能扩建将带动超过600-100亿的锂电池设备增量需求。


电池企业产能扩建略有放缓,新进入者将增加设备需求。2017年后半年,不少锂电池企业在放缓了新的产能扩建执行,主要有两个因素:第一,新的补贴政策抬高了动力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等标准,电池企业需要根据新的电池工艺来改进设备的型号、参数;第二,由于下游整车企业补贴发放较慢,使得电池企业的回款和资金压力较大。目前,第二批新能源汽车补贴已经发放,我们预计电池企业的产能扩建将逐步落地,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长期向上的趋势确定,会不断有新的资本进入,进一步加大设备采购量。据统计,近一年多以来锂电产业链有近100起投资并购的大项目案例,涉及投资额超过1500亿元,充分说明资本进入该领域的活跃度。我们预计2018-2020年锂电设备市场规模保持20%以上增速。

7.2.2 看好具备核心产品技术的龙头企业胜出

产业高端化趋势明朗,低端产能出清利好龙头。2016年动力锂电池出货量为28Gwh,全年有效产能约56Gwh,产能利用率50%左右。预计到2017年底,各电池企业建成产能总计约130Gwh,全年有效产能约85Gwh,动力锂电池出货达到40Gwh,产能利用率在46%左右。可以明确的是,行业的产能过剩情况仍在加剧,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致使整车企业下压动力电池价格,同时上游钴、锂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电池厂商受两端挤压,利润空间进一步下降。因此,未来高端技术设备的升级以及产能增加形成的规模效应带来的电池生产成本下降,将是核心的竞争因素。我们判断随着2018年可能到来的补贴退坡,将使得产业链中一些低端无效产能遭淘汰而出清,缓解产能过剩的情况,同时在下一步的市场格局竞争中,龙头企业及对应的设备供应商将有机会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客户积累与品类延伸成为锂电设备企业增长关键。由于锂电设备的市场规模增速有所放缓,对于设备供应商来说,需要通过增多客户和产品品类来提升市场占有率。目前,先导智能通过收购泰坦新动力布局锂电生产后段设备,科恒股份通过收购浩能科技和万家设备完成锂电设备前段布局,赢合科技通过收购雅康精密、新浦自动化来完善其整线供应能力。由于各企业的设备价值度加大,产生竞争的设备环节会越来越多,客户资源争夺会更加剧烈,同时随着电池企业出于成本控制而使得设备采购更加市场化以及产业的高端化,我们认为设备的竞争会更加注重品质和技术,看好具备核心产品技术的设备龙头胜出。

7.3 推荐标的:先导智能、科恒股份

先导智能(300450.SZ)

公司主要布局锂电池生产中段设备,以卷绕机最为突出。公司卷绕机技术已经逐步赶超进口设备,产品品质领先全行业,营收规模和盈利水平均为行业龙头。公司(含泰坦新动力)在手订单超过50亿元,2018年业绩将维持高增长。除去大客户CATL外,公司正逐步进入比亚迪、松下、LG等供应环节。同时在研的涂布机设备有望在2018年实现销售。未来锂电设备进入技术比拼的市场化竞争,公司产品竞争力经过验证,优势突出,后段设备龙头地位将更加稳固。

预计公司2017-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2.6亿、39.2亿、55.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为6.6亿、11.1亿、15.4亿,EPS为1.50元、2.52元、3.49元,对应PE为42.5X/25.3X/18.3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科恒股份(300340.SZ)

公司为锂电正极材料和锂电设备供应商。正极材料公司由低端三元转向高端三元,英德一期产能2017年7月份投产,英德二期产能预计2018年一季度末投产,届时预计实现年化12000吨以上正极材料产能。子公司浩能科技核心涂布机设备技术为国内领先,有望进入CATL等龙头电池企业供应环节,后续潜在订单增量巨大。公司拟收购万好万家设备,布局搅拌机,万好万家+浩能科技有望打造成锂电前段设备龙头,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暂不考虑收购万好万家并表,预计公司2017-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2.9亿、39.1亿、50.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43亿、3.24亿、4.26亿,EPS为2.05元、2.73元、3.58元,对应PE为26.1X/19.6X/15.0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8. 面板行业:京东方崛起,检测和模组设备相继爆发

8.1 LCD国内龙头地位已显

8.1.1 逆周期投资带来国内面板行业腾飞

液晶周期是液晶面板行业的显著特征,当产生生产过剩,产品供过于求时,面板的价格会出现断崖式的下降,行业会出现明显的衰退期,这个时候行业需要兴建更高世代的产线,已获得更具经济切割效率的面板尺寸,所以一般衰退期同时也是新进企业的机会期,在衰退期的逆周期投资会带给企业在下一个液晶周期中的丰硕收获。国际液晶面板周期主要经历了以下五次衰退期。

w 1993-1994第一次衰退期:日本本土出现新的行业进入者。

w 1995-1996第二次衰退期:韩国企业进入面板行业。

w 1997-1998第三次衰退期:恰逢亚洲金融危机,很多日本面板企业财务陷入困境,不得不向台湾进行技术转让,这带来台湾企业进入了面板行业。

w 2001年第四次衰退期:新的台湾企业进入,同时大陆企业开始关注面板产业。

w 2003年第五次衰退期:以京东方为首的大陆企业正式进入面板行业。

面板行业液晶周期时间短,基本两年完成一次,同时面板也是一个需要规模化生产的行业,逆周期的投资属性对企业资金量的要求特别高,大陆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经过近十年的坚持,使世界的面板产能向国内转移,国内的面板行业实现腾飞。

8.1.2 乘胜追击,高世代产线持续扩建

京东方在LCD产出上还有差距。LCD的争夺战在大尺寸TFT液晶面板上,从大尺寸TFT液晶板面收入端看,前五大企业分别是三星、LGD、群创、友达、京东方,而且可以明显看出除了京东方营收在稳步上升外,其他企业的收入都是逐渐萎缩,产能向国内转移的趋势毋庸置疑。但是从收入绝对值看,虽然京东方营收增长明显,但是仍然落后于其他四家面板企业,要实现行业龙头的地位,在高世代LCD产线上还会持续投建。

国内高世代LCD产线持续扩建。国内面板厂商已经完全掌握LCD的生产技术,在行业内处于“超越者”的地位,进行高世代产线的扩建也是可以乘胜追击,稳定战果,仅现在公布的高世代产线投资额就超过了3500亿元。

8.2 OLED爆发趋势渐现

8.2.1 OLED性能优异,在手机屏中大放异彩

OLED显示屏比LCD更轻薄、亮度高、功耗低、响应快、清晰度高、柔性好、发光效率高,能满足消费者对显示技术的新需求。

可弯曲、可折叠、乃至以后的可卷绕,是OLED相对LCD最大的优点,这个优点将赋予显示领域实现无法想象的变革空间。

8.2.2 京东方OLED实现突破,产线投入迎来收获

由于京东方的积极突破,在国内率先实现OLED柔性屏的量产,使其他厂商在OLED产线建设上由观望转变为热烈积极,纷纷加快原有产线的规划进程,国内新建产线近10条,新增规划投资额1800亿元。

8.3 面板检测和模组设备相继爆发

8.3.1 OLED生产工艺复杂,设备要求高

OLED的生产工艺相对LCD对比,总体说来前段相差不多,中段差异较大,后段要看技术路线。

OLED前段为驱动背板的工艺,对应LCD生产的Array制程,基本的工艺流程变化不大,基本一样,具体区别在于TFT驱动方式,LCD使用电压驱动,而OLED采用电流驱动,对于硅晶体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要求,不能再使用非晶硅,需要使用低温多晶硅和金属氧化物来制作TFT。在工序上,LCD成膜、曝光、蚀刻工序进行2-3次就可以实现,在OLED的背板生产时,整个工序需要反复12次。

在OLED生产中,蒸镀有机层是一个核心工艺,与以往Cell成盒工艺完全不同,需要经过复杂的蒸镀工艺,蒸镀设备的生产壁垒很高。现在是佳能旗下的tokki所生产的蒸镀机远超其他厂商同类产品,受产能限制年产只有8-10台。

现有全彩方式为RGB三色排列的实现方式,后段模组主要是贴合和邦定工艺,这两个工艺原理与LCD相比没有区别,主要难点在于OLED更薄,尤其对于柔性的OLED面板,对于设备实现贴合和邦定的要求更高。

8.3.2 检测和模组设备先后进入产线

OLED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带来面板产品的良品率难以提高,为了提高产品良品率,增加产线产能的有效转化效率,OLED产线上需要布置更多的检测设备。

另外国内面板厂商对OLED的生产工艺技术的掌握程度完全无法与LCD的生产工艺技术相比,所以在模组这类生产工艺设备的采购时,优先参考成熟的三星的面板厂所使用的生产设备,模组设备进入OLED产线比检测设备存在滞后。

现在京东方已经实现了OLED屏幕的批量出货,标志着OLED生产技术的初步掌握,国内模组厂商也有相关设备进入打样线进行试运行,为下一步模组设备批量进入产线提供基础的运行数据。

8.4 推荐标的:精测电子、联得装备

精测电子:显示屏检测领域稀缺标的

公司检测设备已经进入LCD生产前段的Array和中段Cell制程。有代表性的设备在Array段有Macro/Micro  Inspection,Cell段已实现全产品段设备覆盖,模组段现在可以做整段的集成一体机AMT(Auto Module Test )设备。在OLED领域,公司储备深厚,早年给和辉光电供应OLED的检测设备,现在公司检测设备应用于代表国 内OLED最高生产水平的京东方成都B7工厂。中前段设备空间相比较后段的模组设备,检测设备需求量更大,产 品的价值量也更高。

盈利预测:预计17-19年净利润分别为1.9、2.7、4亿元,EPS分别为2.3、3.3、4.9元,对应PE为56X/39X/27X。

联得装备:模组集成一体线综合供应商

模组设备主要由邦定和贴合设备组成,公司两类设备收入占据公司营业收入90%,毛利率维持30%左右,树立了行业标杆;拟收购检测标的华洋精机,助力公司腾飞;公司管理层股权集中,经营决策迅速,产品质量可靠,积累了丰富的优秀客户资源,给业绩爆发提供市场基础。

盈利预测:预计17-19年净利润分别为0.76、2、3亿元,EPS分别为1.06、2.8、4.2元,对应PE为64X/24X/16X。

9. 半导体装备:行业初具规模,爆发仍待时日

9.1 集成电路重要性凸显,国内产业发展需求迫切

9.1.1 集成电路需求旺盛

集成电路芯片关系着信息安全、经济安全、乃至国防安全,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这方面的核心技术不能受制于人,所以从国家战略层面予以重点支持发展。

我国国内集成电路芯片的需求十分旺盛,仅2015年中国芯片市场占全球市场36%,但自给率仅12.7%,2015年进口芯片达2300亿美元,居国内进口商品首位。

9.1.2 行业投资蓬勃进行

基于集成电路芯片的重要性和国内需求的迫切性,国家高度关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利好政策持续出台,为产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国家政策提供“天时”,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向国内转移营造了产业发展的“地利”,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667亿美元,占全球19.7%;预计到2020年达到1320亿美元,占全球33%。

国内半导体的投资热潮在“天时”和“地利”下蓬勃进行。根据SEMI的预测,2017-2020年全球将有62座新的晶圆厂投入运营,其中有26座在中国大陆,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国内晶圆制造新投资产线达20条,总投资额达1255亿美元。

9.2 国内半导体装备产业初具规模

9.2.1 装备行业已形成体系

全球半导体设备投资规模基本维持稳定,总体维持在400-500亿美元之间,国内半导体设备投资占比逐年加大,根据SEMI的统计数据,2010年国内半导体设备投资规模占比仅9%,预计到2017年投资占比达到15%,设备投资金额达70亿美元。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大基金的扶持下,国内的半导体装备行业基本形成了体系规模,总计9家企业在各自领域都已经形成了竞争力,部分企业已经有超过十年的技术积累和沉淀。

9.2.2 半导体产业整体实力突破任重道远

半导体装备是一个高技术壁垒,高度垄断的行业,前十大半导体装备公司都被美国、日本、荷兰所垄断,暂时还没有一家中国企业进入,而前十大半导体装备公司基本占据行业装备销售总额的80%,在各个细分的设备领域,集中度更高,基本是一家独大的局面。

9.3 推荐标的:北方华创,晶盛机电

北方华创:国内半导体装备龙头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半导体装备生产商,2016年由北方微电子和七星电子整合而来,继承了北方微电子在硅刻蚀设备、PVD/CVD等沉积设备领域的优秀技术,多种产品已经进入中芯国际、联芯等晶圆厂baseline,公司有望随着国内半导体产业的爆发而迅速成长。

盈利预测:预计17-19年净利润分别为1.4、2.6、3.7亿元,EPS分别为0.31、0.57、0.80元,对应PE为128X/70X/50X。

晶盛机电:半导体单晶硅生长炉设备领先企业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光伏单晶硅生长炉设备企业,依靠公司强大的技术实力,切入半导体单晶硅生长炉设备的生产,产品主要供应给中环股份和有研新材,国内大量晶圆制造厂相继投产,上游硅片原材料短缺,国内掀起了一波单晶硅片生产企业投资热潮,利好公司的半导体单晶硅生长炉设备。

盈利预测:预计17-19年净利润分别为4、6.2、8.2亿元,EPS分别为0.41、0.63、0.84元,对应PE为48X/32X/24X。

10. 油气装备:长期趋势向好,关注下游资本开支提升

10.1 全球原油资本开支进入上升周期

10.1.1 原油供给缺口拉大,促使油价上涨

2016年11月底,OPEC组织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第171届半年度会议,时隔八年首次达成减产协议,约定组织成员国总计削减原油日产量120万桶,下降产量目标为3250万桶/日。同时非OPEC国家同意减产55.8万桶/日以配合OPEC的减产行动。其中俄罗斯承诺减产原油达到30万桶/日。

2017年截止6月底月,受对OEPC成员国减产团结性的质疑影响,布伦特油价累计下跌近20%,已吐回了去年11月底达成OPEC减产协议以来的全部涨幅。OPEC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非OPEC产油国于7月24日在圣彼得堡召开会议,其中沙特承诺自今年8月起大幅减产,限制原油出口在660万桶/日,并有可能延长减产至18年二季度。同时,首轮豁免国尼日利亚将原油产量限制在180万桶/日,利比亚产量限制暂未达成意见。我们认为油价诉求强烈的沙特对于限产已经妥协,豁免国的产量限制降低了对减产协议执行的冲击,油价下行因素将逐渐消除。后续随着美国页岩油的产量下降,2017年后半年原油供给缺口打开,全球油价振荡上行。

10.1.2 油田资本开支上升,利好设备及油田服务

2014年后半年,随着全球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油气开采的利润空间受极大压缩,油田的开采投资额迅速下降,2015年和2016年的全球油气资本开支额度分别同比下降27.9%和33.1%。2016年11月末,随着OPEC限产达成以来,全球油公司分别加大了资本开支预算,预计2017年全球资本开支同比增长近10%,2018年同比增长突破20%。2017年1月起,全球活跃钻机数量连续11个月同比正增长,预计 2018年钻机数量将增长到持平2014年的水平。资本开支投入增加,将利好油田设备和油服企业的业务。

10.2 天然气具备长远景气度

10.2.1 2017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增速明显提升

2017年以来,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长,截止10月底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增速达到18.7%,为近5年最高水平,相比于2015和2016年天然气消费量增长提速非常明显。天然气下游的主要有四大领域:城镇燃气、工业燃料、天然气发电和天然气化工。根据《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数据,2016年我国城镇燃气用气量729亿方,同比增长16.1%;工业燃料用气量712亿方,同比减少3.4%;发电用气366亿方,同比增长28.8%;化工用气251亿方,同比减少10.9%。据中石油相关数据,2017年城镇燃气、发电行业、化工行业和工业燃料的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速分别约为13%、22%、18%和21%。

“煤改气”快速推进引发冬季气荒,实质反应了天然气内在需求加大。2017年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目标年份,各地纷纷加大“煤改气”力度,部分地方政府的煤改气数量超过了量化指标。全国范围内,因“煤改气”带来的天然气消费增量约有近200亿方。预计2017年全年天然气消费量接近2400亿方,需求缺口超过100亿方。总体来看,优化能源结构、提升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是长期趋势,此次“气荒”源于我国的供气、储气量不足,但实质是反应了在环保趋严的政策环境下,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内在需求加大。

10.2.2  发展天然气是长期趋势,基础设施与终端应用能源工程建设将加快

横向比较,2016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28.11%(-1.1ppt),石油占33.28%(+0.34ppt),天然气达到了24.13%(+0.33ppt)。我国2016年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占比分别为61.83%(-1.89ppt),18.96%(+0.39ppt)和6.36%(+0.37ppt)。我国能源消费仍然较为依赖煤炭,但2005-2016年间,我国煤炭占比累积下降11.66个百分点,同时天然气占比累积提升3.94个百分点。

加大进口有望缓解天然气供给压力。2017年1-10月,国产天然气1212亿方,同比增长11.2%,进口天然气722亿方,同比增长27.5%;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865亿方,同比增长18.7%。2012年至2017年,进口天然气占我国天然气供给的比例由27.7%提升至37.3%。目前,国产天然气的增速明显落后于天然气消费量增速,针对当下天然气的供给不足,进一步加大对天然气的进口将是完善我国天然气供给的重要手段。

天然气基础设备仍存不足,需进一步完善。截止2016年底,全国建成投产的天然气管道累计6.8万千米,干线管网总输气能力超过2800亿方/年;累计建成投产的地下储气库18座,总工作气量64亿方/年;已投产的LNG接收站13座,总接收能力5130万吨/年。管网方面,我国每万平方千米陆地面积的管道里程约70千米,仅相当于12%,地下储气库的工作气量64亿方仅占全年消费量的3.1%,远低于世界10%的平均水平。管网和储气库的不足,也造成了我国天然气保供方面的压力。

天然气发电等将加大应用,带动下游能源工程建设。根据《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16》,预计到2020年,天然气发电装机量占中国电源总装机达到5%以上;到2030年,将天然气发电装机比例提高到10%左右。在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到2020年,电力总装机目标为2000GW,年均复合增速为5.5%,天然气发电装机量为110GW,年均复合增速10.8%。

10.3 推荐标的:杰瑞股份,厚普股份

杰瑞股份(300450.SZ)

公司原油的增产、完井等油田专用设备从2017年一季度起开始环比改善,设备订单为公司目前主要利润来源,我们预计在俄罗斯、中亚等潜在的设备订单增量将加速公司盈利能力回升。同时,公司环保业务、油服业务转亏为盈,提振业绩。公司布局的EPC业务进展略有放缓,若加纳EPC项目等大订单落地,将使得公司业绩进入新的台阶。看好公司持续受益于未来油价和油气资本开支共振向上的周期。

预计公司2017-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8.5亿、48.8亿、62.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1亿、4.1亿、6.6亿,EPS为0.11元、0.43元、0.69元,对应PE为109.5X/29.5X/18.5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厚普股份(300340.SZ)

公司主营为LNG/CNG加气站设备的销售,2016年公司加气站设备销售收入9.6亿元,占总营收的74%,随着油气价差拉大,天然气比油价的经济性持续向好,预计天然气汽车保有量将迅速上升,带动加气站建设。公司布局清洁能源工程业务,永川区40亿大项目和与中国天然气、中核五公司合资设立的50亿产业基金项目将积极推进落地,增厚公司业绩。我们认为公司在川渝地区的产业资源禀赋,未来有望受益于国家长江页岩气经济发展带的战略。同时,我们看好公司能源工程的发展模式,通过协调多方利益来获取EPC项目,拓宽设备销售渠道。在天然气消费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下,终端的能源工程建设将加速,公司EPC业务体量和盈利能力潜力巨大。

预计公司2017-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4.4亿、34.4亿、41.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37亿、3.55亿、4.48亿,EPS为0.37元、0.95元、1.20元,对应PE为33.6X/13.1X/10.4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11. 投资策略

展望2018年,我们重点看好以下领域的投资机遇:

高端制造龙头业绩弹性及二线龙头估值优势。

2017年上游原材料大幅涨价和周期下行阶段的历史包袱一定程度影响机械行业的业绩释放。展望2018年,我们看好周期性行业需求复苏的持续性,成本和费用压制因素减弱,产能利用率上升有望为行业龙头提供较大利润弹性。

同时,二线龙头配置价值开始凸显,业绩反转的滞涨品牌值得重点关注。重点推荐工程机械、集装箱、矿山冶金机械、纺织机械、油气装备龙头。

利基市场隐形冠军,市场份额提升确定性强。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粗放增长方式难以持续,机械行业中低端过剩产能将逐步市场化出清,真正具备竞争优势的利基市场龙头产能、渠道、研发技术优势将日益凸显,有望显著提升自身市场份额。

我们认为,未来中国将涌现一批具备先进制造基因的隐形冠军,低门槛的传统制造业过剩产能淘汰,优质公司市占率提升将是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行业逻辑。关注杰克股份、银龙股份、伊之密、弘亚数控。

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真成长行业。

新能源汽车、面板、半导体行业均是具备战略意义的产业升级方向,行业空间较大且具备国产化替代逻辑。对于新兴产业而言,机械设备初置将提供较大投资机遇,高端设备国产化替代和行业高增速也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估值,我们重点推荐锂电设备、面板相关设备、半导体设备的投资机遇。重点关注精测电子、联得装备、晶盛机电。

推荐标的:三一重工、恒立液压、中国中车、中集集团、陕鼓动力、精测电子、杰克股份、杰瑞股份、厚普集团、郑煤机、先导智能,关注卓郎智能、弘亚数控、浙江鼎力、伊之密。

12.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人民币大幅升值、下游复苏持续性不及预期。


如需完整版报告或路演需求,请与东兴机械组或对口销售联系。

免责声明:


本研究报告由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撰写,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具有合法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机构。本研究报告中所引用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我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东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本研究报告仅供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和经本公司授权刊载机构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私自刊载研究报告的机构以及其阅读和使用者应慎重使用报告、防止被误导,本公司不承担由于非授权机构私自刊发和非授权客户使用该报告所产生的相关风险和责任。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