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香港保险很火,值得购买吗?

2022-08-07 10:16:21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为平台原创,请勿转载,但欢迎转至朋友圈】


离老百姓最近的三大金融行业(银行、证券、保险)中,保险在中国是最晚发展的。大家对保险的认识,自然有很多不知道甚至误会。我们下面列举了各位吃瓜群众常见问题,并尝试好好帮大家解答。



2016年香港保险火遍全国。内地人士赴港投保的热情暴涨,投保金额达到了历史新高的700亿港元,比2015年增长120%。[1]一时间,大家都认识了香港的保险,甚至好多人专程去香港购买保险。



巧合的是,笔者在2010年和香港保险不少人士有过接触,还差点从事香港保险在内地的推广工作。这些年一直在保险业工作,作为国际保险巨头在华公司的一员,平时和包括香港在内的集团同事都有日常工作沟通交流,还算对香港保险有所了解。

 

香港是法制社会,且是国际著名的金融自由港。保险业主要面向的客户是香港市民,这和中国保险业主要扎根于三四线城市及广大农村显然不同,自然在销售队伍、营销手段、产品包装方面对比鲜明。对于习惯了在国外抢马桶圈、电饭煲的国人,亦中亦洋的香港保险对中国富裕起来的中产阶级确实有独特的吸引力。

 

但是,大家也不要忘了,保险不仅具有金融属性,还有很强的服务属性。而服务,本地化很重要。下面,我们就按产品类别对香港和大陆保险做个简要对比,谈谈我们的看法。


一、保障类产品


人身保障类产品


这种产品主要包括终身寿、定期寿,以及各类意外险。保险责任都很简单,身故了能给家人留一笔保险金。这类产品保险责任的界定也非常清晰,不需要保险公司太多的服务能力。确实,对于这类产品,香港保险已经做到区分吸烟/非吸烟人群,能很精细的对不同人群区分保费,这是值得赞扬的。特别是在2015年前,香港保费的确比国内公司,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大保险公司,便宜两到三成。这些大家的认知都没有问题,去香港买这类产品也没有任何问题。

 

但这是2015年以前。我们不否认中国一些大的保险公司,由于历史包袱、业务模式、农村市场、利润要求等原因,保费确实不便宜。,保险公司主体越来越多,同业竞争已经逐渐激活了“沉睡”的市场。目前已经有不少中型、新兴的保险公司,机构精简,人员精英化,且将目光和精力投向了城市市场。2016年开始,有不少保险公司的费率,逐渐已经明显低于香港同类产品了。所以,除非有一些很特殊的要求,此类产品现在已不需要去香港购买。


健康保障类产品


这类产品涉及重大疾病的诊断、医疗花费的报销、甚至优质医疗资源的享用,是最为复杂的一类产品,也是最需要服务的一类产品。也就是说,如果你的需求是在国内看病的保障,医疗保障类产品还是建议在国内保险公司购买。当然如果你的需求是去国外看病的保障,那香港或大陆的产品都没有特别的优势,哪边便宜在那边买都可以。

 

同样的,特别是重疾类产品,香港保险曾经在保费方面的明显优势,今天也不复存在。而对于大多数人更为重要的定期重疾险,香港保险市场几乎没有这类产品,大陆有多家产品更是完胜。

 

综上所述,对于保障类产品,要说香港保险便宜,要看谁和谁比。香港保险确实比大家平时通过保险代理人接触到的那些“知名”公司的产品相对更好,但这并不是事实的全部。最近,某互联网保险平台甚至打出口号“完爆香港保险”,虽然这个口号火药味浓了些,但也确实反应了国内保险业不同于大家平时认知的新面孔。随着人口老龄化,中国城市化进程,,未来十年将是中国保障类产品全面爆发式增长的时期,相信大家对国内保障类产品的认识也会很快改变。


二、长期储蓄/投资类产品


好像我前面说了不少香港保险的“坏话”,现在也该说点“好话”了。由于香港作为自由金融市场的特殊性,香港保险真正独特的魅力在于,能够提供国际货币的长期稳健投资,以及全球金融市场的投资机会。

 

先说国际货币的长期稳健投资。购买长期储蓄类产品的美元保单就可以实现。交费为美元,未来保险公司也会以美元的形式返还收益和本金。这对于外币投资渠道匮乏的国人,无疑是“久旱逢甘霖”的美事。

 

需要提醒的是,香港长期储蓄类产品的利益演示大多以7%以上年化收益进行测算,这样“累积”了几十年后收益会相当客观。但是,几十年持续7%的年化收益率,是世界任何一个保险公司、投资机构都无法做到的事情。所以,请大家特别关注利益演示或保单上的这段话:“投资收益是不保证的。”

 

一定会有朋友说,国内的长期储蓄类产品也会有类似“投资收益是不保证“的提示。恭喜你,这都知道,你已经很懂保险了。但两地的社会环境不太一样。国内产品的利益演示,是以“较大把握”能实现中档收益(4.5%)为前提的,并且也会同时标注不保证收益的提示。就算这样,还是有收益未达客户预期的时候(当然也有因为销售误导导致客户预期过高),,最后保险公司还是得乖乖给大家“发红包”息事宁人。所以,“伤痕累累“的国内保险公司可是不敢“吹大牛”(当然还是无法杜绝部分销售人员恶意误导)。而香港可是真正有契约精神的法制社会,收益不保证,白纸黑字,,要闹进警局。

 

以上只是提醒大家香港保险的利益演示别太当真,真的只是“演示”。作为美元投资的长期稳健理财工具,仍然是值得我们推荐的。

 

再说说全球金融市场的投资机会。这个也是可以通过购买香港的投连险实现的。有着“自由港”的地位,香港的保险公司可以和全球性投资机构进行合作,例如大名鼎鼎的黑石、摩根斯坦利等。你可以把投入的投资性保费自主任意分配,投向全球各地的国家、产业、货币、投资项目。而国内保险公司的投连险,保费的投资几乎都由自家的投资部/投资公司管理,投资的去向也只能是国内金融市场、大型基建项目等。这确实和香港保险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和差距。

 

仍然需要提醒的是,海外投资包罗万象,风险极不确定,而且有亏损本金风险。建议对投资有一定了解的同学,站在长期投资的角度去考虑和选择。


其他事项


不可抗辩条款?指保险合同生效满两年后,就成为无可争议的文件,保险公司不能再以投保人在投保时违反最大诚信原则,没有履行告知义务等理由主张保险合同自始无效(即拒赔)。两地保险这方面的规定是类似的。

 

香港保险“严进宽出”,更容易赔?好多香港代理人会这么宣传,甚至一些国内媒体也这么报道。保险合同是法律文件,什么时候赔,什么时候不赔,是非常清晰的。在香港这样的法制社会,更不会有“宽出”的概念。(不然契约精神何在~

 

香港重疾保险保的病种更多更全面?好吧,拿重大疾病的种类多说事儿不只是香港保险,大陆保险也越演越烈。其实,中国保险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制定的25种重大疾病,已经囊括了一个人得大病的绝大多数情况,中国大陆所有含有“重大疾病保险”字样的保险都是必须含这25种疾病的。保险公司在这25种基础上额外增加的病种,就算再增加100种,也都是一些极为罕见的病,增加不了1%的发病率保障。香港重疾险的定义和国内标准不一样,更多的是把那25种进行细化与拆分,覆盖范围并无质的区别。如果单单比较疾病种类多,那我推荐马来西亚的重疾险,覆盖的病种多达300多种!可是癌症在中国大陆只算一个病种,马来西亚的保险公司按发病部位、发病阶段生生拆成了几十种。这样玩文字游戏,对大家没有实际的意义。如果一个产品因为病种多还涨价,那就有点欺负人了。

 

如果决定要买香港保险,提醒注意保单一定要赴港本地签署,才受香港法律保护。建议签单当日,在保险公司经营场所与销售人员、工作人员拍照合影,并妥善保存。


参考资料:

[1]《2016香港保险公司业绩公布》,和讯新闻


你可能想读:

1.保险是骗人的?保险:神经病啊?我不要面子啊

2.从“新常态”下的资产配置说起?

3.国际范儿视角看保险

4.买保险那些让人抓狂的大小事儿

融融万家

你的保险定制服务平台

专业保险规划  严选最优产品

长按二维码,加友进群,讨论咨询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