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关于“香港的补习老师的广告为何堪比影视明星?”的讨论

2020-09-02 08:05:15

之前在朋友圈看到一篇公众号文章的转发:《补习老师身价破8000万!这样浮夸的香港,港漂们才能秒懂…》(http://mp.weixin.qq.com/s/XFcyEhDxsfA9AofpfkhvoA),看得一乐,顺便想了一道题目给大家边乐边思考:如这文章中所言,其实台湾、日本也补习盛行,但为什么都不如香港的补习老师那样做的广告堪比影视明星的广告?

 

结果引来相当热烈的讨论。我以前已经对“义务教育”、所谓“素质教育”做过详尽的分析,指出“义务教育”的本质是政府对中小学教育进行价格管制,如果学校无法通过“择校费”之类变相的学费来换个名义曲线回收被管制价格,结果必然是低价带来低质,公立学校打着“素质教育”或“快乐教育”的旗号只管将学生放羊。这时又会分两种情况:其一,如果学校之外有庞大的社会福利养起质量极低、因此收入也极低得根本无法养活自己的劳动者,结果便是公立学校变成“缀学工厂”,向社会源源不断地供应质量奇差的半成品、甚至残次品。显然,这是欧美国家的现状。其二,如果学校之外没有庞大的社会福利养起低质低收入的劳动者,社会的竞争压力依然存在,会逼着学生这些未来的劳动者仍然必须在受教育阶段提高自己的质量至起码能获得可以养活自己的水平,于是不受政府价格管制影响的补习班就成了替代公立学校教育的市场主体,出现的是“补习大国”的现象。显然,这是日本、台湾、香港、乃至现在的大陆越来越往那个方向发展的现状。乃补习班替代学校教育的一大弊病是补习班是名正言顺的“应试教育”,其实只能替代学校教育中应试的部分,替代不了“德育”的部分,所以欺凌(台湾称为“凌霸”)现象会因为德育的缺失而变得严重。

 

这是我以前就做过的分析,若这道题目的答案仅仅只是重复这些分析就够,那我没必要把它拿给读者做——只该拿给初学入门的学生做。所以凡是只答到这一层面的,都没审题正确。要解释的不是为什么香港的补习盛行(日本、台湾、如今的大陆也一样盛行),要解释的是为什么香港的补习相对于日本、台湾而言对老师的广告特别夸张。

 

这个问题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两层面:第一,香港的补习老师的广告堪比影视明星,公众号文章提供的信息也显示极个别补习老师的身价也堪比影视明星了,可见其租值相当高。也就是说,学校教育提供的质量与社会所需的人才质量(在没有社会福利兜底的前提下,这会与大学的入学考试难度大致成正比)之间的差距非常巨大,补习班的作用是要弥补这一差距,由此获取的服务收费构成其收入(租值)。从这个层面上看,香港的补习班租值应该高于日本、台湾,但为什么呢?下面两位读者的回答提供了可能的解释。

 

=========

yuwwyuww

对香港不太了解,但所附文章中提到的一个细节值得注意,1996年补习率是34%2009年是56%2012年是72%,如果这段时间里,香港的教育政策变化不大的话,那只能用同期的香港经济表现,越来越不好的局限变化来解释了。经济的持续不景气,揾食艰难之下,学子们更拚命地搏个好出身,以便在后续竞争中获胜,这就导致了补习学校的大行其道。学子的拚命程度,应该和经济的景气程度成正比吧,香港弹丸之地,没有制造业,上头成本积累不多。不象台湾日本相对较大,还有部分第一第二产业,可以作为一点缓冲,普通民众受到经济景气度的影响会慢一点。只有第三产业的香港受到的影响会更快更深,反而促成了补习班更大的繁荣。

 

兽医那她他

补习班提供的,是大学入学考试应试培训的服务。市价高到离谱,一定有成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方面,为什么不增加大学招录人数?价格是竞争的结果,补习班贵,说明考生竞争激烈,参考人数远多于大学招录人数。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增加招录人数?有三个因素:第一,香港高考未与大陆互认,香港考生上内地大学难度大,只能在香港地区选择大学;第二,香港大学数量难以增长,国内高校增长数量较多的,是职高类,但职高背后要有制造业服务业的大量人才需求作为支撑,香港的条件并不具备;第三,已有大学为何不扩招,这可能与公立性质有关,扩招并不能带来实质的收入增加,反而会降低相关的考评指标。

……

=========

 

其中“ 那她他”举的第一个因素结论基本正确,但原因说得不对。其实香港考生要上内地大学难度不大,因为中国的名牌大学招港澳台、外国生的入学考试超级简单,导致港澳外国生的水平普遍非常差。我在中大上课清楚得很,一听是港澳台生(前些年还有外国生,主要是日韩两国)、西藏生,基本判断就是差生(当然有例外)。不过最差的还是外国生,没有一个最后能及格,语言不通固然是主因,但根本不上课,学习态度奇差。要是语言不通导致学不了,应该想办法向老师反映情况寻求解决才对,他们却好像根本不在乎挂科。后来我看都没日韩生了,不知道是水平太差不再招,还是索性不再安排他们上中文授课的课程了。倒是曾有个乌克兰学生,学得还可以,虽然只能算是平平,但至少不是差生。所以香港学生不是难以读内地大学,而是在这种“招生优待”之下其实只会招来很差的学生。跟日韩生这些来自发达国家的学生类似,在香港学生看来,内地的发达程度不如他们(这种看法在如今只能算是一种偏见了),所以家庭收入很好而考不上香港本地大学的学生会选择到外国读大学,家庭收入不足以负担到外国读大学、但还足以用钱混学位的才会来读内地的大学,反正很容易考上嘛。但既然容易考上,混学位的比例肯定增加了。我见过一个非常优秀的台湾学生,家里很有钱,之所以来读内地的大学是因为她父亲已经在大陆长期工作,她是一直读内地的中小学考上来的,这唯一的例外说明了一切。

 

但“上将马弓手”质疑这个解释,他指出香港的大学毕业生与非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差距并不特别巨大(一倍左右),也就是说,香港的补习班提供的服务带来的人力资本的租值提升并不见得比台湾、日本更厉害,即香港补习班的租值并没有比台湾、日本显著高很多。

 

这就带来对这个问题的第二个层面的分析:香港补习班的租值可能没比台湾、日本高很多,但它的租值大量集中于用在补习老师的夸张广告(堪比包装明星)之上。这是为什么呢?读者“肉肉肉肉烧红”也提出了一个例子:“北京新东方有个学生兼职老师,据说超级厉害,只在周末兼差年薪20W,但是没有明星包装。”由此可见,其实即使是大陆的补习班里的明星老师也会身价相当高,只是没有用包装明星的手法来作为补习班的宣传重点而已。

 

在这方面,下面两位读者的解释并不相同,但互不矛盾,都提供了很好的视角,让人有眼界大开之感。

 

==========

greatlipeng

我不解释为什么补习社租值高,只解释 "做的广告堪比影视明星的广告"这个现象。因为香港广告法严厉。

吹嘘自己的升学率高当然直接啦,比如,最常见的“恭喜我校xx同学获得省状元”!! 在林溢欣遵理学校介绍内页(http://www.beacon.com.hk/leaflet/17-18/regular/S6/yylam_R06.pdf)中也写了“2017 最少三名状元补林溢欣逾二十期,超过两年,真正状元眼光,尖子之选” 2016 全港只有五名状元,四位全部补林溢欣,每人平均补两年以上”。但是这样的话,推测不能用在广告词上。这里有一个例子:

200112月中,现代教育补习社刊登全版广告,大肆宣传一名新加盟的“英文补习天后”Amanda Tann ,曾“荣获广管局致函嘉许”,宣扬其为“殿堂级名师”,广播事务管理局指斥有关广告失实,该局从无设立嘉许函,教育署已接手调查今次广告失实事件。来自wikipedia

既然不能用文字吹牛,那就用别的办法。为什么堪比影视明星的广告效果,被选用了呢?也可以用卡通啊,比如著名的脑白金的广告,两个卡通小孩儿,或者像苹果的,总是告诉你手机能拍出来图片多美,也可以夸校园多美丽啊,比如景区一样的。但是,香港补习学校广告却像电影海报一样。

整个学校的租值是建立在一个个补习的老师身上,宣传了老师的形象高大上,一个个老师的高大上加在一起就是学校的形象。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宣传老师跟王老吉宣传红罐凉茶是一个意思。林是语文老师,而补习学校开中文、英文、数学、通识、地理、经济 (http://www.beacon.com.hk/2009/all_teacher_list.php),学校的形象上去了,对带动其他的课,也有利。

当然,主打的林走了怎么办?推测一定有严厉的转会条款,类似球员转会这样的。你看,8500万的那个挖角并没有成功,《現代教育挖角失敗?林溢欣:多8000萬於我無別》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879884/%E7%8F%BE%E4%BB%A3%E6%95%99%E8%82%B2%E6%8C%96%E8%A7%92%E5%A4%B1%E6%95%97%EF%BC%9F%E6%9E%97%E6%BA%A2%E6%AC%A3%EF%BC%9A%E5%A4%9A8000%E8%90%AC%E6%96%BC%E6%88%91%E7%84%A1%E5%88%A5

但是同样是补习学校,新东方为什么不是这样的呢?新东方租值更大嘛,但很少听说新东方的名师了。还是广告法不一样...... 广告法,是不是真的香港比内地严厉很多?看这篇, 在香港,使用《商品说明条例》来起诉微软和比尔· 盖茨. http://tech.163.com/14/0415/10/9PS95EGL00094N0U.html

那么,同样补习风气盛行的日本,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相关的广告法比香港宽松吗?我的能力,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了..........

 

abc_econ

明星補習老師

學費受競爭制約,老師上課不能分身,教室內上課人數越多收入越好,但到某點,質量下降很快,受邊際遞減定律約束。香港受單教室上課45人限制,因此好老師和一流老師收入會接近,然而,兩者產出質量的差異如果大於現場和大電視(加網絡)之差,消費者會選擇後者,由於後者不受上述的邊際産出限制,共用品性質突出,容易贏家通吃,超級老師會產生,其擁有超級租值,可以承擔明星包裝的成本,租值搭配也。

為什麼沒有教室人數管制的市場(如台灣)就沒有明星包裝呢?因為每個好老師成長到超級老師的路上,每班的人會越來越多,直至邊際定律約束,然而,老師之間存在競爭,不同老師產出質量的差異少於現場和大電視之差,因此市場容不下後者,既然不能大量複製衝破老師不能分身的局限,超級老師不會產生,沒有超級老師的租值,就不能承擔明星般的包裝。

驗證:沒有教室人數管制的市場就沒有明星包裝的補習老師。

==========

 

最后,有读者给出的解释是明星老师的猜题准,甚至怀疑有内幕。偶尔一次有内幕还有可能,长期是不可能靠内幕的,否则迟早会被廉政公署请去喝茶。据我所知,考试局出来的公务员下海做补习老师,都要有几年(三年还是五年)的“过冷河”,类似于大型跨国公司的关键职位的人员辞职后不能立即到竞争对手那里入职。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