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11月8日電 指尖飛揚,樂聲柔緩,琴音起伏,奧莉加以一首中國傳統民歌《茉莉花》鋼琴獨奏開啟一天的課程,此時學生們已陶醉在悠揚的鋼琴曲中。
據新華社報道,奧莉加來自俄羅斯聖彼得堡音樂學院,是俄羅斯著名鋼琴家,擔任聖彼得堡音樂學院獨唱與室內樂演唱兩個教研室的總藝術指導。
去年10月,奧莉加同其他9位俄籍音樂教師來到哈爾濱音樂學院,展開音樂教學工作。根據兩校協議,目前哈爾濱音樂學院已迎來兩批俄籍教師共計14人。
“我愛中國學生,他們對音樂有著特殊的執念。他們的善良、樂觀、堅韌深深地打動著我。”奧莉加說,“來到中國後,培養更多中國學生成為世界頂級音樂人才,成為我每時每刻都在實踐的夢想。”
奧莉加主要擔任哈爾濱音樂學院學生的藝術指導,為學生演唱時提供鋼琴伴奏。
“課堂上嚴肅、冷峻,課下活潑得像個孩子。”聲樂歌劇係學生秦佳琳這樣評價奧莉加。
“我是一名女高音,卻常常在節奏上出問題,每次四十五分鐘的課都會延長到一個半小時,奧莉加老師仍然精力充沛,指出細節上的差錯。”秦佳琳說,“在課下,奧莉加經常與我們討論中國美食,她最愛吃中國火鍋與烤鴨。”
大三學生皮蓉說,“我們不僅學到俄籍教師帶給我們的西方音樂知識,更有對音樂的興趣與自信。奧莉加老師告訴我們,讓自己的情感融入音樂,個人才會在音樂方面獲得成功。”
一年的時間,從陌生到熟悉,奧莉加從最初的猶豫到現在的“圓夢”。從遙遠的俄羅斯來到中國,奧莉加家人給予了她最大的支持,她的兒子也是一名音樂家,特別贊成媽媽到中國實現異國音樂夢。
一年的時間,奧莉加見證著學生們的成長,同時自己的夢想也在一步步實現。
“在課堂上首先我會為學生們佈置簡單的任務,讓他們時刻保持自信。教師的責任是讓學生對所學產生濃厚興趣,所以,我的目標是讓愛與融入成為學生們的音樂真諦。”奧莉加說。
奧莉加漸漸習慣了中國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並且愛上了這裡。“中國哈爾濱與俄羅斯的城市很像,很多建築是歐式風格,紅腸、大列巴都是俄羅斯風味的。”
如今的奧莉加可以獨自行走在哈爾濱的大街上,不會迷路,像本地人一樣買東西“砍價”、公交出行,還學會了使用筷子。
奧莉加很喜歡中國民歌,休息日時常常在琴房彈奏《茉莉花》,她對中國傳統文化“情有獨鍾”,與人交流時總是討論中國文化。
奧莉加認為,音樂中蘊含情感,不同的語言會融於音樂,音樂能夠拉近中俄兩國文化的距離,希望兩國在音樂方面能夠加強合作。
“自己把鋼琴彈得越來越好,培養更多中國音樂人才,這是對中俄文化交流最大的貢獻。”奧莉加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