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港区提议整合香港抗日史,「青年学生应了解苦难岁月」 |独家

2020-11-15 09:35:27

                

兩會時間進入倒計時。早在參會前,,包括改善跨境薪俸稅計算方法、為港人提供內地身分證明、容許港人參軍等。這些建議在兩會中是否得到回應,至今仍是未知數。近日,、民建聯副主席劉勇向媒體透露,,盡快整合出香港的抗日歷史,以增強港人的國家和民族觀念。


「欲知大道,必先讀史。」陳勇認為,香港經歷過3年零8個月的日佔時期,在那段日子裏,,與東縱其他部隊一起,在華南地區牽制日軍的軍力,並創造出城市游擊戰、海上游擊戰、海島游擊戰等戰術,。戰後,,維護地方治安一年。,理應成為令全體港人感到驕傲的歷史。



陳勇表示,。如今香港社會中,存在一群被「港獨」思想毒害的年輕人,一些老戰士們看到後感到萬分痛心。他們表示願意口述歷史,講述香港人在日佔時期的慘痛遭遇,還原抗日戰爭的歷史。因此,陳勇建議,,並收錄編入香港中、小學教科書內。


除了「香港抗日史」,千呼萬喚了11年的《香港地方誌》至今仍未見蹤影。早在2007年,嶺南大學帶頭成立「香港地方誌籌備委員會」,計劃籌集2.5億元,遵循「政府支持,學者主修,社會參與」的模式,用5年時間編修一套《香港地方誌》,內容涵蓋遠古至1997年6月30日的香港歷史。該書本計劃編出10卷,但至今尚未出版一冊。


圖中嶺南大學的教授正在查看資料


有學者將地方誌未按原定計劃完成的原因歸咎於「政府坐視不管,有心無力」。11年過後,除了曾蔭權的口頭支持外,香港政府對此不聞不問。中國社會科學院香港史專家張俊義稱,「這項龐大的文化工程,沒有特區政府的支持是難以想像的。」


香港地方誌籌委之一、香港嶺南大學劉蜀永教授表示,地方誌的史料來源包括考古發掘、歷史檔案和口述資訊;然而,香港至今仍未成立檔案法,歷史檔案隨時消失,這才是最值得關注的事。劉教授此番話提醒了香港政府,在付出之前,需要有保障。這一觀點,也並不是空穴來風。;


在內地,有《地方誌工作條例》,並明確規定內地各省(市、自治區)的修志工作由地方誌機構組織實施,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台灣地區則有《地方誌書纂修辦法》,設有專門的修志機構,並確定編纂週期為20年一次。對於編制地方誌的香港特區,有值得借鑒的地方。



尚未得到特區政府的重視,資金的差強人意,缺乏法例條文,都是《香港地方誌》未能完成的原因。劉勇在兩會上提出修編《香港抗日是》的建議,也為該項工作做了正面的呼籲,雖然十卷尚不能完成,但港人歷史中獨特的記憶卻可提前躍然紙上。


談及《香港地方誌》對香港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張俊義表示,從認識自己生活的環境開始,從香港本地的歷史發展去認識與國家的關係,更容易讓香港青年理解和接受。地方誌是認識國家歷史和民族文化很好的一個平台。自此,可以理解政府從歷史和全局的視角,處理香港的種種問題。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料如需轉載請聯繫小編


獨家新聞

獨家觀點

等你來扫!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