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对于很多高中生而言,是他们梦想中的学校
![]()
香港大学
近日,衢州二中的傅泽、林泽慧、许茹清、张何苗、楼昊、毛国安6名同学就收到了好消息。
他们顺利通过了香港大学“多元卓越计划”的选拔与面试,获得香港大学录取时30分加分的“福利”。另外还有2名学生获得备选资格,如果高考成绩突出,将有机会被港大录取。
要知道,香港大学2017年在内地招生不超过300人,一口气揽下这么多的港大加分名额,不仅在衢州二中尚属首次,放眼全省,也是难得。他们究竟是如何在众高手中突出重围,获得港大青睐?
![]()
从左到右分别是:傅泽,毛国安,楼昊,张何苗,林泽慧,许茹清
“出名是否要趁早?”
“如果死后会被遗忘,那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
这些极具思辨的问题,便是香港大学今年的面试题。
虽然前期做了很多的准备,但港大的面试还是让他们有些始料未及。“一到面试点,我们就开启全英文模式了。”傅泽介绍,港大面试以小组面试(群面)为主——7人左右一组,围坐成一圈,根据面试官提供的主题讨论15-20分钟。个别同学会被面试官留下进行个人面试。
![]()
在群面时,面试官会在一边旁听。讨论现场不仅考验考生的口语表达,还考验随机应变能力。合适的语言表述,严密的逻辑性,全面周到的思考方式,善于发现、总结都能够吸引到面试官。
不过许茹清认为,“真正让考官看重的,是你的思想。”
楼昊抽到了一个关于政府在深圳应该发展什么样的创新经济的时政话题,和组员的观点交锋、探讨合作,让她深有感触。
去年暑假,张何苗参加了香港大学的“拔萃夏令营”,这次参加了“多元卓越计划”下的子项目“剑桥计划”。因为之前就被港大的老师关注到了,所以这次她是与面试官面对面交流。
除了会问一些关于专业上的问题,个人面试比较特别的是,面试官会让考生向港大提问题。
“自古套路得人心”?其实并非如此,不管是群面还是个面,港大更看重的是你个人的能力和思想。
![]()
“面试官做得更多的反而是把你的‘包装’拆掉,让你呈现更原本的自己,这大概就是这次面试我们觉得最意外的,也是收获最多的地方。”张何苗认真地说道。
撕掉包装与标签,还原一个最真实的二中学子。
![]()
衢州二中学子与其他高校举办辩论赛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港大面试中突围,张何苗觉得自己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二中校园中的“习得”。“港大的面试并不是看你答案的对错,而是看你面试中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包括态度礼仪、口语能力,以及论述观点的逻辑性和说服力之类的。”
![]()
衢州二中学子参加祭孔大典
![]()
衢州二中学生与丹麦哈瑟瑞斯高中学生交流
![]()
26名海外孔子学院院长访问衢州二中
“平时,学校有很多活动和平台,让我们锻炼思辨能力。学校推行多年的国际理解教育,让我们具备了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平时用英语交流也是自然而然的事。”衢州二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绿色生态的校园文化,也都深深地滋养了他们,这是一种来自内心的气质。
![]()
![]()
对这些顶尖高校而言,衢州二中这所学校意味着一种身份的认可。
“衢州二中校园里浓郁的文化气质,以及国际理解教育,对学生多元化的培养,都是我们青睐它的原因。”香港大学的招生老师说道。
![]()
衢州二中老师为高三学生做蛋糕庆祝六一
![]()
拔河比赛
“校园氛围是一种福利,这个美丽校园里是有养分的,学生天天有笑脸,一景一物都迎合学生内心的需求,在二中独特的校园环境里‘放养’学生,才能‘凝练’出学生的大气、灵气、才气,这是‘二中气质’。”衢州二中校长潘志强表示,学校多年来国际理解教育的践行,呼唤学生的国际视野,初步认识国际局势,给学生以“国际装备”,都是与香港大学的国际化教育相呼应的,“气质对盘,也就会互相吸引了。”
![]()
摄影:刘惠震
via@衢州广电传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