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的概念在2011年诞生于德国汉诺威工博会。尽管至今人们依然热议“工业4.0”的定义和标准。通常说来,“工业4.0”是指将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从而实现智能化、个性化和集成化生产。
同前三次工业革命相比,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工业4.0”并不体现在单一技术的突破上。在许多欧洲企业看来,与其说“工业4.0”是一场革命,不如说是一次进化。可以说,“工业4.0”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延续。
专家认为:瑞士工业4.0体现在-----瑞士充分发挥其机械、纺织、工具、手表等传统精细制造的优势,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将机器、原材料和产品通过“物联网”传递信息,协力完成生产任务。
未来智能制造的“工业4.0”大潮奔流,如何借助信息通信技术革新提升制造效率,打造“智能”工厂,是出现在中国和瑞士两国创新之路上的共同命题。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最新发布的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瑞士连续第六年名列榜首。瑞士不仅人均拥有专利数量位居世界前列,获诺贝尔科学奖的人均比例也远超其他国家。
中国驻瑞士联邦大使耿文兵曾经这样介绍瑞士:瑞士人民的创新意识和务实精神使这个欧洲小国几十年来始终立足在发达国家的前列,保持着经济、金融强国的地位,有世界首富之称。,耿文兵在伯尔尼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时特别提及:“瑞士被誉为‘创新国度’,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排在第一位,两国在创新理念上高度吻合,合作潜力巨大。,双方必将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切实造福两国人民。”
此前,《经济参考报》曾经这样介绍“瑞士制造”:瑞士钟表业的成功靠的是品牌及对科研、设计、技能培训和售后服务的巨额资金投入。在结构上,瑞士沿袭历史上横向专业分工的格局,供货商和分包商向钟表商提供零配件,钟表商装配和销售成品。钟表商根据品种组织内部生产结构。与其竞争对手相比,瑞士钟表工业能为消费者提供真正全系列产品,从人工上弦到全自动机械手表,从模拟式到数字式显示石英表,材质从贵金属镶钻、不锈钢、木、塑料到高科技陶瓷,款式从现代到古典、从运动型到时尚型,品种从闹钟、座钟、小摆钟到手表,可满足各种各样消费者全方位的需求。而其世界级声誉在很大程度上来自稳定的质量和可靠的性能,一代又一代表匠用智慧和汗水赢得了这份荣誉。瑞士钟表业对品牌和原产地标志的使用极为重视,使得名牌效应和“瑞士制造”的号召力相得益彰,为消费者提供最佳的品质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