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香港就医小指南-香港私人诊所小知识

2021-08-08 13:06:11

小编生活在香港多年,从事香港保险工作多年,香港的医疗保险备受青睐,香港的人均寿命已经很多年蝉联世界首位,人均84.48岁,女性更高达87岁。排除其他的因素,医疗水平和服务肯定是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最近很多客户人问我,如果出现,香港医疗号称世界一流水平,怎么来港治疗的问题。香港的医疗资源相对于内地要丰富,且药物的质量更高,医疗器械更新换代更快,最起码一个普通香港人可以享受的医疗服务质量是要高于内地的。很多人买香港医疗保险,也是买后续的服务,小编发现大家对香港的私家医院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香港的私人诊所不太懂, 特别是到港签订保单是看到很多与内地迥然不同的“医疗大楼”,所以今天就特别做一篇关于香港就医的小指南,特别是私家诊所的。

香港就医小说明


     香港医疗具备公立及私立两大体系。公立体系满足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需求,私营体系满足高端需求。这种全球少有的高效“公立私立平行体系”经常成为欧美国家医疗改革的学习范例。香港和内地的医疗体系结构均是公立医院为主体,私立医院为补充。区别在于,香港的公立医院有政府投资和民间非盈利组织投资两种,而内地的公立医院基本为政府设立;香港的私立医院中只配置少量医生, 大部分私人医生不在私立医院坐班, 病人需要治疗时, 可指定某个私家医生为其治疗并支付相关医生的劳务费。内地的私立医院则是由私人或民间投资的盈利性医院,其组织结构与公立医院基本相似。

           香港的公立医院门诊跟内地不同,都是预约制。就是说你根本不能去玛丽或威尔斯这样的大医院挂号直接看门诊,那里没有挂号处。都必须看政府诊所,如果政府诊所的医生觉得你病情重,就会送你去急诊或者写转介信,让你去公立医院看门诊。但也不是随时看,也要排队,但是公立医院的基层医疗需求根本得不到满足,需大于求得多。高福利,费用低廉,要等等等,而非香港居民也享受不到低廉的费用。所以到港就医的都是选择私家诊所及医院。

            香港的尖端医学的很不错,对于内地赴港就医的患者,一般是需要高端医疗服务,和等不了的急症,或需要国内没有的国外尖端药品,所以香港公立医院就不适用了,患者选的都是私家诊所或者医院!

看看下图:

       是否一头雾水,有点儿蒙圈了?和想象中的不一样?这样的诊所是否可靠呢?对于香港医疗优于大陆医疗,有了不同的看法?哈哈,这是两地不同的医疗体系和认识习惯造成的误解。

      让我们看一下香港简明的一个医疗体系图:


香港医疗的特点:成长在公立,发展在私立


    香港的医疗体系是公营,私营机构并存的双重体制,香港现行医疗保障制度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沿袭了英国的全民健康服务制度,由政府直接主办一体化的医疗健康护理服务,为市民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医疗健康服务。香港医疗服务体制是双重体制,即公营、私立机构并存。

公立医院主要负责医生的培养

    香港医生主要分为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而这都离不开公立医院的培养。医学生通过在医学院的5年学习拿到毕业证以后,还需要在公立医院实习1年,才能获得香港医务委员会“全科医生”的行医执照。        而专科医生则需要在全科医生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深造。这些专科培训主要是在公立医院进行,由其所在学科学院(如香港内科医学院、香港急症科医学院等)负责制定和考核。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所在学院的院士导师负责全程培训。中间会经历两轮的科室轮转及各种考核。

香港急症科医学院的医生规培大纲


香港医生拿到执照后的发展方向

     香港医生可以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先以全科医生来说,有三条路可以选择:前面提到的继续进修成为专科医生;加入政府卫生署,做政府门诊、参与医疗行政等;自己开设或加入私人诊所。

     而对于专科医生来讲,成为公立医院的驻院医生是一种选择,此外,还可以选择其他的发展道路。例如在私立医院挂牌,在私人医院的手术室给病人做手术(这导致很多时候私人医院的挂牌医生比驻院医生数量更多),或者是在外驻诊私家医疗集团或者连锁诊所。而一般情况下,这些医生也会开设自己的私人诊所。

     不同的发展选择对应的是不同的收入,不过总体而言,香港医生的工资都是很高的。香港社会普遍认为,医师从事的是高技术、高强度、高风险的劳动,因此给予的薪酬标准较高。其中,公立医院医生的收入同公务员一样有着固定薪级标准。大概如下:

    相比之下,私立机构的医生收入比公立医院的医生收入更高,一般是2-4倍。著名的医生开私家诊所收入就没限制了,月收入上100万都不稀奇的。所以,香港的名医常被戏称“月球人”甚至“星球人”,意指他们月薪甚至周薪可高达百万(粤语俗称一百万港元为“一球”)。

    香港私人医疗市场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市场,虽然收入要比公立医院高,但存在竞争的环境下,一般资历不够深厚的医生,也不会贸然“下海”。所以,从这点来说,私人医疗机构的质量并不差。

    在非常不容易的拿到行医执照后,严苛,一个小的过失,就有可能会让医生永久失去行医资格。比如连续开昂贵的药物给病人,将面临最高7年的监禁。而医生的社会地位与收入却都很高,从根本上消糜医生从病患身上捞黑心钱。没有这个必要,。让香港的就医环境纯粹,医生一心一意提高服务技能,树立自己的口碑,让医患矛盾消糜于无形。而香港医生不能做广告,只能做口碑。大陆最为人诟病的“以药养医”制度,香港是没有的。香港的药物引进与世界接轨,政府会第一时间引入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老百姓能吃上最好的药。 而在大陆,不仅引进新药的速度很慢,而且在把控国内生产的仿制药质量的力度也很薄弱。同样一种药,在香港买的就是比大陆买的有效许多。在香港,从来没有患者是因为买不起药而耽误治疗的。,医药体制分离,流通环节简单,本着让老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药的目的,很多药比大陆便宜许多。以抗肿瘤药物赫赛汀(Herceptin, 440mg/支)为例,大陆售价24,500人民币,香港售价18,500港币,差价近万元。

     医生在努力维护自己口碑的同时,。香,包括不定期巡查、抽样检查和处理患者投诉。市民如果发现医护人员有不合理的违纪行为,可以到政府投诉,如情况属实,医生会受到处罚,甚至吊销执照。

实行多种渠道并行的检查投诉手段:

申诉专员公署——接受医疗服务行政失当的投诉;

香港医务委员会——对注册医生的专业操守和专业行为不满的投诉;

消费者委员会——接受市民对私家医生或公立医生服务不满之投诉;

香港护士管理局——接受对护士的投诉;

牙医管理局——接受对牙医的投诉;

申诉部——接受各类申诉事宜;

香港病人权益协会——协助市民在受到医疗失误时争取合理补偿。

     相对而言,香港私人诊所不但不用排长队,更加快捷而且服务态度非常好。私人医生的收费并无统一标准,普通科的诊费最低为150元起,而一些专科的诊费一次可以达到几千元,上不封顶。值得一提的是,一般在香港看私家医生的人士都相应地购买了香港保险,费用都会由保险来报销。

香港的私人诊所,除一两家集团式运营的连锁医务所外,绝大部分都属“迷你型”,面积甚至不如一个标准羽毛球场大,类似于一个一房两室的住宅单位。一进门是一个小柜台,患者在“客厅”内等待,医生则在一扇门后面的房间里诊症。诊症后有护士帮忙配药,患者在接待处柜台交钱后即可离开。面积虽小,但安全感满满,正是这3000多家街头诊所,构成了香港基层医疗的安全网。在香港名店林立的闹市区,经常能看到医生的招牌广告,上面写着医生的姓名、服务范围、诊所地址及电话号码。这些都是医生自行经营的诊所,开放给所有市民和访港游客应诊。

香港医生自由执业的环境非常成熟,专科诊所、全科诊所林立,选址多半在居民社区或者写字楼。收费上实行包药制,靠技术和服务取胜。

大家千万别小瞧这些私人诊所喔,要开私人诊所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对私人医生的资质要求非常高而且严格。开诊所的第一步,先要成为一名独立执业的医生。香港只有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设有医学院,学制5年,这两所大学每年约有260名毕业生。获得学历只是第一步,所有医学院毕业生需要先在公立医院度过一年实习期,才能获得香港医务委员会“全科医生”的行医执照。绝大部分新晋全科医生会在公立医院再历练数年,选一门专科进修,通过香港医学专科学院考核后便成为可自由执业的专科医生。

拿到资质后,一部分医生仍选择留在医院系统工作,另一部分则外出开诊所。根据最新的医生注册资料,香港现时约有1.2万名医生,40%在公立医院和机构任职,60%则选择到私营医院或自己开诊所。虽然公立医院与私人诊所相比机构更为繁复庞大,但私营诊所在为轻微病患提供服务方面,担当着相对活跃的角色。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