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你在故宫修文物,我在慈城修钟表,择一事,终一生.

2020-11-21 15:16:52

这个时代虽然浮躁

但在喧嚣之中也可求得一世的宁静

因为在有些人的心里

一生只为了做一件事



手艺精湛,守护珍品,葆如初光华;

修复时间,连接古今,返往日辉煌。             





去年,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爆红网络。

人气最高的钟表组王津师傅被网友称为“故宫男神”。

精美绝伦的宫廷钟表让人看了之后直呼过瘾。

而心细如尘的钟表师傅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宫钟表修复师 王津


如果说故宫钟表修复师离我们太远,

何不把目光放在我们周边?

慈城,83岁的王惠珠,

一位真切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钟表匠



60多年了,

从解放桥到如今的解放路,

王惠珠的“美华钟表店”一共搬迁了3回。
这间不到5平方米的铁皮屋子,

抵御着季节变化带来的侵袭,

也承载着一位钟表匠人一生的追求。



每天7点,王惠珠坐在案桌前,

戴起老花镜,屏气凝神。

耄耋之年的她依旧精神矍铄。

铜辊、锤子、目镜、钳子一应俱全,

它们默默无言,

伴随着王惠珠走过了几十年的修表生涯。



王惠珠从父亲手中接过“美华钟表店”的时候,

连经营理念也一并带了过来。

“服务一定要好”!

这句看似官方的发言,

却也真的是王惠珠一辈子为人处世的写照。

生命本无意义,一切在于人的赋予。


年轻时的王惠珠、其丈夫和2个女儿


换一下表腕2块钱,换一节电池20块钱,

至于每天收入多少,王惠珠是不清楚的。

碰到个经济困难的,“算了算了,不收了。”

遇上个零钱没带够的,“一点点,没关系。”

对于她来说,这个年纪,钱赚多赚少不是关键,

重要的是能靠着一门手艺给大家带来便利。



王惠珠说,她这一辈子,特别满足。

因为一生只做了一件事

那就是修表

无关乎挣钱多少,

陪伴时光、修复时光,

必定会留下绵长的记忆。



少儿时,修表是为了分担父亲的烦忧;

成年时,修表是为了生计生活;

老年时,修表仅仅为了情怀。

这种情怀,是不想丢了一辈子的匠人记忆,

同时也想为这份手艺篆刻更深的印记。



每座城市都有一些小到容易忽略的职业,

三百六十行里,或许不是最光鲜亮丽的,

也不是利润最可观的,

但它的存在却让人多了一份踏实。



上世纪七十年代,

手表、缝纫机、自行车“三大件”

象征着财富和身份,

那时候的修表师傅风光无限。

如今,却也逐渐息偃。



但要是碰上个较真念旧的人,

钟表匠人的重要性真当可发挥极致。

关于钟表,不管是三五牌台钟,还是石英表、机械表。

念旧的人是一定要妥善收藏的。

因为有些钟表的内涵和珍贵之处,

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知道。



对于维修,王惠珠说,

更换钟表零件,

对指针重新定位,黏胶,

表盖复位,对时,擦拭...

每一步都需要精细非常,

这样才能准确修复时光,

修补用表人的珍贵记忆。



老一辈的东西虽然已不时髦,

但还愿意修复它的人,

一定是对钟表有着深厚感情的人,

她,一定要尽力成全。



时间,好像对“修复时光的人”开了一个玩笑,

从随处可见修表铺的年代到修表生意的日渐式微,

时代发展使这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且又无可奈何。


对待时间,钟表匠们很认真。

他们一生与钟表为伴,陪伴时光、修补时光。

作为回报,时光也给他们留下了许多绵长的记忆。

但这份记忆,如今又会由谁续写保留呢?



匠心是什么?

匠心离不开手艺,讲究一个“慢”字。

与速度无关,而是在高速运转的时代,

耐得住性子,沉得下心,隔离喧嚣与浮华,

花心思,尽心力,

而后,

择一事,终一生。



-完-

(美编 | 盛小胖)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