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校友专访】美时美刻 匠人匠心——朱福增和他的钟表世界

2020-08-08 09:15:22





撰文|冯倩

编者按:

朱福增,上海交通大学1989届工业管理工程本科校友,1997年创办深圳市伯尼实业有限公司,现任公司董事长。

从事钟表业20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务实、稳健、诚信的经营作风,为钟表行业的健康发展尽心尽责。同时,致力于推广“伯尼”品牌,践行匠心执着的创新精神,传承精益求精的钟表文化,探究传统钟表企业的经营方式,努力打造适合自身的企业发展模式,谋求企业的快速成长。









执著实业 传承梦想

每一个成功企业背后,都有一部奋斗史,伯尼公司也不例外。“1989年,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我只身来到深圳,一无所有。”伯尼公司董事长朱福增深有感触地回忆起白手起家的创业历程。

来到深圳以后,朱福增就职于航天部下属的一家公司。上世纪90年代,深圳进入了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十年,催生着“大众下海,万众创业”的浪潮。在这股创业浪潮的推动下,朱福增与太太赵年真伉俪二人赤手空拳,以初生牛犊的闯劲,怀揣东拼西凑的十几万元资本,于1995年扎进了深圳钟表制造业,在开创了一份家族事业的同时,也开启了伯尼品牌的成长之路。

创业初期,伯尼公司主要生产多功能电子表。由于电子表的价格低廉、质量稳定,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在国内同类产品中,伯尼公司的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寻求突破 打造品牌

凭借深圳外向型经济的窗口优势,2000年后,朱福增开始接触到海外市场的需求,伯尼开始为国外一些品牌进行OEM、ODM代工制造。在与海外客户的合作过程中,朱福增学习到了一些国际品牌产品的开发设计经验和品牌运营管理方法,不断夯实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逐渐积累起丰富的制表经验。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需求普遍不振,出口低迷。为应对危机,朱福增带领伯尼公司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打造自己的品牌。同时,加大自身品牌在国内的市场推广力度,规划全渠道营销模式,积极拓展网络营销,寻求国内市场的发展。

2012年,伯尼公司顺利入驻光明新区深圳钟表产业集聚基地,成为首家投产企业。“伯尼通过整合钟表产业价值链的资源配置,综合经营实力实现了根本性的跨越。”朱福增介绍,伯尼在品牌定位、企业信息化建设、国内外渠道建设、品牌形象与客户体验等方面确立了自身的发展模式,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伴随企业成长的市场环境一直在变,朱福增对技术的追求始终没有停顿。同行对朱福增及其执掌的伯尼的印象是,“内向的技术型企业家,空间很大的发展中品牌”。对此,他本人只是谦虚地并由衷地感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怕被时代淘汰。”在他的词典中,“淘汰”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这种仿佛是与生俱来的紧迫感,一直激励着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亲力亲为地管理。

传统产业“遭遇”创新风暴

从给人做定制加工出口,到做自己的品牌,伯尼走的是一条典型的深圳钟表企业发展路径。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变化,钟表行业作为传统产业也开始了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朱福增给伯尼规划了轻奢时尚和科技时尚的新路径,希望能凭借企业多年的技术积累进入到可穿戴产品领域,在运动健康的智能化领域和轻奢时尚腕表领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这个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产业链配套非常完整,生产、设计、零配件都是专业化分工。”朱福增说。他对企业战略方向调整实际上依托的正是深圳雄厚的产业基础。

    作为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创意设计基地,深圳发展可穿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CWCISA)报告显示,国内可穿戴设备产业链主要分布在华南,从原材料、方案设计到制造加工,都比较完整和成熟。该联盟认为,深圳是可穿戴企业的最大积聚地。

“钟表行业一直融合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一直以来,手表产业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是紧密的,为新材料、新工艺的创新和应用提供了非常良好的产业基础。”朱福增坦言,钟表企业大多着力于工业制造,对大数据、云计算、智能通讯等技术的认知或应用,相对薄弱。以智能手表为代表的穿戴设备正处于风口浪尖,对钟表产业影响巨大。身处这样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钟表企业倍感压力和挑战。“跨行、跨界、跨领域的尝试势在必行。智能穿戴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对于钟表行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他告诉记者,在可穿戴产品的研发中,伯尼具备良好的工业设计能力和硬件解决能力,而在软件上面,则可以选择与其他行业合作。“在进入可穿戴产品领域时,钟表企业做的是加法,在手表的基本框架之上植入智能功能;而IT行业可能倾向于做减法,把智能设备精简为手表等形态的可供佩戴的产品。钟表企业具备工业设计、精密加工、装配制造等硬件解决能力,IT企业具备系统集成能力,彼此合作是最好的选项。”

为了更好地实现创新驱动,伯尼与深圳智能穿戴研究院达成了战略合作,共同启动“智慧时间、众创空间”项目。双方将以钟表产业为依托、以智能穿戴为创新主题,为创客们提供更多的创新和研发资源。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关键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际上是人才驱动。“要吸引人才,配套环境很重要。”朱福增说。在伯尼大厦的一楼是一个开放式图书馆——光明新区图书馆伯尼分馆,由伯尼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这也是光明新区首家由政府支持、企业运营的社区图书馆。伯尼分馆使用面积约300平方米以及近1000平方米的配套空间,馆内有各类藏书4000余册,包括各类专业期刊、报纸等。分馆对社会公众开放,提供各类图书免费借阅服务;馆内藏书与深圳市内的各个公众图书馆实行联网漂流,读者可以免费预订借阅、异地借还。此外,分馆还配置了咖啡水吧、音响投影等设施,适合时间谷的设计创意人员进行技术沙龙、项目路演等活动。

“见证您的传奇Witness Your Legend”是伯尼的品牌精神。作为置身于深圳特区建设的普通一员,朱福增耳闻目染了许许多多特区创业者的传奇故事,和他们一起共同见证了特区的发展,而诞生于深圳特区的“伯尼”也同样见证了这些创业者的人生传奇。

22年弹指一挥间,在深圳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朱福增执掌的伯尼,如同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历经风雨,执着前行,步伐已经变得稳健而自信。未来,他将继续坚持匠人精神、匠心态度,依托行业积累的精密制造优势和工业设计能力,谋求新的机遇,推动产业的发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