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一瓣书评 | 存在与虚无:一位神经生物学博士的思考——读光子《我·世界》

2020-09-26 08:27:48




本书作者:光子


哥伦比亚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师从诺贝尔奖得主肯德尔(Eric Kandel)。他从脑科学、分子生物学、量子物理等科学实证出发,对意识和认知的本质进行了多年研究。他认为,每个人所感知和生活的世界是不同的,“我”和“我的世界”是一对貌似分裂对立,实则互补互依的阴阳;世界同时有着唯物和唯心双重属性,而生活是一个创造并感知世界的过程。他的理论揭示了近代科学发现和源于、印度和希腊的古老哲学的根本一致性,指出科学、哲学和宗教在发展到至高至深的地方是融合在一处的。光子在和都生活了二十多年,有着将东、西方思想融会贯通的文化背景。


本文作者:黄凯平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博士(在读)



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感知、体验都是非常独特的,于是,我们可能会怀疑这个世界能否被真实认识?除去人类感知因素之后,世界本来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是一个科学问题。


大约一年前,好友向我推荐她刚编辑好的一本书——《我·世界——摆在眼前的秘密》,这本书的作者就试图以自己独特的思考回答这个问题。


书的作者光子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博士,师从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埃瑞克·坎德尔(Eric Kandel)。但这本书却不是学术读物,甚至也不是一本科普书,而是作者在分享他对世界的用心思考、对生活与生命的真诚体悟。


如果你认为这会是民科式的脑洞大开,或者市面上流行的那种贩卖格言的心灵鸡汤,那你就错了。光子在写作中保持了理学博士的严谨态度,但书中所述的科学实验、学术概念并不枯燥,这些科学术语在光子笔下都变得通俗易懂。科学史的重大发现、科学家的生活八卦都娓娓道来,笔调不激不厉,甚至不乏幽默,生动雄辩,引人入胜。尽管是作者对生命与世界的严肃探讨,却是一本非常容易读得下去的书。


人是万物的尺度


光子将科学作为其思考宇宙与人生问题的基础,这既与他是理科出身的学术背景有关,也与现代社会的思潮密切相关。


在大约两百年前,人们一直是从宗教教义、或从哲学思考中获得对世界的整体性认识,到今天,科学已经取代宗教成为了最大的世俗权威。哲学的传统地盘也不断被科学蚕食,即使是像人性的善恶、自由意志、道德、审美这类问题也已经成为了科学研究的对象。科学的终点,才是哲学的起点,现代科学成就斐然,哲学的起点已被推向很远的位置,到现在,。


我这样将科学、宗教与哲学分开来说,光子肯定不会同意的。光子在书中写道,“科学与宗教表面上有天壤之别、是水火不容的,实质上却是互补共生、相辅相成的,它们是缺一不可的一对阴阳”。在作者看来,不仅科学与宗教是一对阴阳,。


作者是从光的波粒二象性开始论证世界的阴阳统一的。在量子物理学的研究里,光既有粒子性质,又有波的性质,在没被观察到时是波,一旦被观察到就是粒子。不仅光是这样,,这些基本粒子在没被观察时是一堆不确定的几率波,只有当我们观察时,才在观察者的意识里“塌缩(collapse)”成确定的实体。从这个视角来看,世界可以同时具备在表面看来水火不容、相互矛盾的性质。


世界之所以呈现得如此丰富多彩,与观察者的意识密不可分,只有在观察者的意识里,世界才“塌缩”成观察者的视像,如果没有观察者,世界只是一堆不确定的几率波。在观察者的意识里,世界呈现出什么样子依赖于观察者的感官,比如不同频率的光波通过眼睛这种生物器官的转化,在人的神经系统里就成了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声波通过耳朵这种生物器官的转化,就在人脑中形成了音色不一、音调不同的声音……世界是什么样,都是感官最终塑造的。“我”与“世界”是分不开的,只有“我”如此存在,“世界”才如此存在。


不同物种对世界的感知很不一样。比如,人觉得是万籁俱寂的夜晚,在鸽子的耳朵里,周边的世界却到处是风吹草动,因为从次声波到超声波,鸽子都能收听到;人类能看到色彩斑斓的大自然,狗能感知到的颜色却非常有限,甚至只能看到一个有不同亮度的黑白世界;蝙蝠的听力则代替了视力,能在漆黑的夜空凭听觉捕猎。


不仅不同物种对世界的感知不同,即使同为人类,你和我也不是色盲或弱视,我们看到的世界也是不同的。因为各自视网膜的感光能力、视神经的传导能力和视觉大脑皮层都存在个体差异。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我·世界》这本书从量子物理学的科学实验出发,最后与古圣先贤对这个世界的洞察殊途同归。从量子物理学的测不准原理到相对论,从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价值体系到不知名物种的感知力,所有逻辑和证据都指向了同一个结论:每个人都有其独有的世界,“我”正是“我的世界”的中心。“我”和“我的世界”组成了一个完整不可分的“我·世界”,在这个“我·世界”里的其他人只是“我”脑海里的投影,但他们也不是假的,他们分别有自己的“我·世界”,是各自世界的中心。


正是科学上牛顿的经典物理学崩塌、量子物理学与相对论兴起之后,这个世界的所有“实在”都成了不断变化的“过程”,上帝死了,权威与真理不再存在了,前现代的所有真理都只不过是叙事而已。


一个分裂的物理学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分裂的世界图景,人们不再相信单一的真理,各种后现代思潮竞相引发,个人主义成了时代的最强音,人的主体性被前所未有地推崇,挺立的是个人的价值、自由和体验。


“机器中的幽灵”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成了“世界”的中心,那么“我”又是什么呢?换句话说,意识是什么?在光子看来,意识不是肉体,不是大脑的机能,而是一种不同于物质的存在,“人脑是能用量子力学描述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只有意识是量子力学范畴以外的、唯一的‘观察者’”。,在没有意识观察时,只是一堆可能性,有且只有意识能将“可能性”塌缩成粒子,“固化”粒子。


很显然,这是笛卡尔式的一种灵肉分离的身心二元论——物质与意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笛卡尔认为,每个人都拥有肉体和心灵,心灵完全不同于躯体,人的躯体存在于空间之中,服从机械法则,心灵不存在于空间之中,不受机械法则的支配。20世纪的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将笛卡尔的这套理论称之为“机器中的幽灵”:人的躯体就是一架“机器”,他必须服从于不可以违背的物理法则、化学定律和生物规律,而我们的灵魂像幽灵一样栖居在躯体之内操控着这架“机器”。


然而,遵循因果规律的“机器”与能够自由选择的“幽灵”之间的墙已经开始被认知神经科学、行为遗传学和进化心理学所突破。


认知神经科学的成果证明了心理活动完全取决于大脑组织中发生的生理事件,统一的自我只是一种幻觉。比如记忆,这是意识赖以存在的基础,认知神经科学家迈克尔·加扎尼加(Michael S. Gazzaniga)说,“除了薄薄的一层‘此刻’,我们生命中的一切都是记忆。”记忆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并不玄,也不虚,不管哪类形式的记忆,在大脑里都以神经元网络的形式存在。一段经历在大脑内被储存的生理过程,就是生化合成物把大脑神经元建立起联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神经元的突触之间调整并建立新的联系,大脑中的某种蛋白质则使突触产生持久性改变。经过这样一个生化过程,我们的经历就以记忆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了。自从知道了记忆的神经机制之后,医学界发现了很多药物可以通过阻断蛋白的形成而删除人特定的记忆,这些“消除”记忆的方法不只是实验室的实验手段了,还被用来消除心理创伤记忆,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


发现记忆的神经机制的,正是光子的导师——坎德尔教授,他因为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于2000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我·世界》一书中,对这项伟大发现的意义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是挺遗憾的。


另外,遗传行为学也发现了意识与生物体的密切关联,人类的心理特征是众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的理性、非理性、情绪、语言以及文化也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有助于生存的一种独特设计。


笛卡尔式的身心二元论正在被不断发展的科学所击破,如果光子能更充分地考虑这些科学成果,也许在思考人性的时候会更加深入。


“我们所知道的只是我们的感觉”?


对于光子所主张的,“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所感知的独特的世界里,并不存在一个大家共同认知的世界”的论断,我也持有保留意见。


早在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缪勒(Johannes Müller)曾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论断,他说“我们始终不能直接知觉外物自身的性质”,“我们所知道的只是我们的感觉”。


的确,现代神经生理学的发现告诉我们,大脑直接加工的材料是外物引起的神经冲动,缪勒的论断颇有高明之处,但感官为什么会有分化?事实上,感觉神经的分化源于进化,这都是适应环境的结果。在物种进化过程中,光线、声音、气味、味道等各种刺激使得一些物种产生了与刺激相适应的感觉,也使人类进化出相应的神经系统来辨别、接收、处理不同的环境刺激。


虽然大脑处理是感觉器官传来的神经冲动,但这些信号都客观地反映了环境刺激真实的性质。如果进化而来的感官不能真实地反映环境,那物种的生存也会成为问题。即使人与人之间的感官产生的神经冲动存在个体差异,但并不意味着就不存在一个共同认知的世界。


山不是山,水不是水


读完光子的《我·世界》这本书,我自然想起了古希腊哲学家高尔吉亚(Gorgias)的三个命题:“无物存在”、“即使有某物存在,我们也无法认识它”、“即使我们可以认识某物,我们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高尔吉亚的这三个命题历来被哲学家们冠以虚无主义、怀疑主义和不可知论的帽子,但光子却在书中,以大量坚实的科学证据告诉我们,高尔吉亚的论断是正确的:世界真的不存在,我们都生活自己的世界里,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非常有限,而人与人的世界存在真实的差异,彼此只是各自世界的投影而已。


光子本是要在实验室里的走探究科学知识的专业之路,但他却从实验室里出走了,走上了金融与投资之路,但他对世界的爱奇心却并没有因此减损,这本书展示的就是他对自我与世界的关系的思考。这是一本有温度的书,也许你并不会满足于他的探索,但你一定会在这本书里,看到一个常人视而不见但又精彩绝伦的世界,你也不会再用从前的眼光看世界了。


对你来说,可能山不再是山,水也不再是水了。



一瓣公益



这是一瓣在今年423“世界读书日”发起的一个公益活动。每篇文章获得的赞赏,全部捐献给“深圳市石门坎教育公益基金会”,为石门坎的孩子建一个“图书馆”。感谢各位读者的支持,目前已为小朋友们筹集1354元“图书基金”。



其他原创文章:

1. 数字货币:5000年后,回到起点——从密西西比泡沫看比特币泡沫,从互联网泡沫看区块链泡沫

2. 一瓣 | 年度书单:关于货币、银行与经济周期的30本经典之作

3. 【一瓣·书评】| 莫言“世间已无明斯基”——兼评刘鹤《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4.一瓣书单 | 、

5.【一瓣·书评】| GDP百年史:观念演变,人类发展与理论创新——评科伊尔《极简GDP史》

6. 书评 | 金融危机10周年:“行动的勇气” ——评明斯基《稳定不稳定的经济》(下)


经典书目章节节选:

1. 一瓣 | 从黄金到纸币:货币体系演化史(1781-2010)——选自《货币体系》

2. 罗德里克 | 批判与反批判:经济学和经济学者的限度——选自《经济学规则》

3.后冷战时代的大国关系:博弈与美苏世仇——选自《失序时代:全球旧秩序的崩溃新秩序的重塑》


专题的其他文章:

1.《财经》| :除了“”,还需关注“货币战”

2. 提高,“砸自己的脚”——一个基于CGE模型的量化研究

3. 博弈是场,的保留方案是什么?

4.量化研究 | 正式打响:背信弃义,单方面开征,跟还是不跟,结局如何?


1.文明的冲突与共存——从亨廷顿到费孝通

2.正在发生质变,

3.:发展历程、八大议题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

4.阎学通对话米尔斯海默 |


原创书评 | 时评 | 经典推送

经济 | 金融 | 历史 | | 哲学

扫码关注“一瓣”


点击“阅读原文”,可链接到喜马拉雅app《复旦名师团的经济学课》。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