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海通机械周观点:从全球产业分工看机械行业核心资产

2022-07-03 13:57:09


周报要点

经济变化和板块表现。2017 12PMI51.6%,虽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但仍达到年均值水平,制造业保持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本周(20171225日至1229日),机械设备行业强于大盘,累计超额收益为0.90%2017年全年机械设备行业表现偏下,累计超额收益-16.50 %

周观点:从全球产业分工的角度看机械行业核心资产。我们认为从承接全球产业分工的角度看,2000年后中国机械行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00-09年随着“入世”后的第一波产业转移向中国,与全球贸易相关的集装箱、港机、民船为代表的国产机械龙头占据了世界市场的话语权(全球市场份额超过50%),典型的代表公司是中集集团和振华重工;2)09-12年国内“四万亿”基建刺激加快了更复杂的模块化系统工程设备的国产化,并逐渐占据了世界领先水平,如全套的轨交装备、工程机械中的混凝土机械/起重机等,典型的代表公司是中国中车和三一重工(高铁和混凝土机械全球市场份额超过50%);3)12-16年经济软着陆导致机械整体需求出现周期性回落,需求的不景气导致周期性机械的产业转移速度放慢,而另一方面“人口红利”的退却导致自动化相关设备出现持续的高速增长,但由于复杂程度更高、一体化程度更强,本土产业的进步更多体现在系统集成、软硬结合和部分基础零部件的层面上,整机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的进步有限。

从87家上市公司数据看5年的需求下行期中机械行业的效率提升和国际化:12-16年的国内需求下行期对于中国机械行业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我们选取了87家从2012-2016年有持续经营数据的上市公司考察,从上市公司的各项量化指标来看,无论是生产效率、实际利润率水平、国际化程度均得到了较大的进步,国际相对竞争力保持上升:1)国际化:2016年海外总收入相对于2012年增长约23%,海外收入占比从20.1%显著提升到25.9%;2)生产效率:虽然人均工资增长约29%、人均产值仅上升约4%,但毛利率水平相对于2012年反而提升了0.6%,证明了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实际上,由于17年行业整体出现了较大复苏,如果把17年1-9月的数据年化,我们看到人均产值上升了20%,实际产能利用率向上的弹性还很大;3)研发投入:研发是行业在下行期比较容易削减的投资,我们看到研发支出占比从2012年的3.9%下降到了2016年的3.64%,但我们同时也注意到部分正在追赶或突破期的子行业,如液压件和自动化的研发支出比例一直在上升。

机械行业“第三个”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窗口从16年下半年至今,国内外需求环境均出现了较好的复苏,并且往前看我们认为无论是“朱格拉周期”的补库存需求还是结构性的扩产需求,对18年以后的机械行业总体需求均有较好的支撑,行业可能进入“新稳态”。另一方面看多年持续的研发和资金投入使得机械行业正在享受“工程师红利”的回报,从材料、基础件、底层开发到系统集成的经验与上一轮上行周期相比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我们认为机械行业可能正在进入“第三个”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窗口,从这一角度判断未来几年的投资机会:1)基础件的国产化:可能是最确定的产业机会之一,包括液压件、叶片、伺服、减速器等,均在不同程度地加快国产化速度,行业需求复苏导致的短期零部件供应紧张无疑是国产化的一大催化剂,我们认为恒立液压是这一方向的核心资产; 2)模块化主机的国产化:是主机领域相对而言更容易树立国产品牌优势的领域,上一轮景气周期未完成进口替代的挖掘机、高空作业平台、注塑机等细分市场,可能是未来主机国产化的重要方向,然而这些子行业格局分化并没有尘埃落定,一定需要优选真正有潜力成为世界领先企业的标的,我们认为这一方向的核心资产是三一重工和浙江鼎力;3)具有全球一流竞争力的产业出口全球:我们认为以高铁和轨交装备为代表的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装备产业,正在经历从主供国内市场到强势输出海外的进程,中国中车仅出口北美的地铁车辆订单就累计超过300亿元,机车、货车、客车等产品也在强势抢占西门子、庞巴迪等外资巨头的传统市场,未来随着“”高铁项目进入落地阶段,我们预计国产轨交装备的海外业务占比未来几年有望从目前的不到10%上升到超过20-30%。此外,集装箱、海工、缝纫机械等行业中国龙头也掌握了全球制高点和话语权,海外收入占比也在迅速提高。这一方向上我们认为核心资产应该是中国中车和中集集团;4)部分一体化设备:虽然复杂程度较高,但部分细分市场的专用一体化设备跟随下游全球巨头的崛起也在快速进步,如锂电设备、光伏设备、3C自动化装备等,有望出现新的核心资产,但还需要持续的跟踪判定。


本周首推标的:恒立液压,华东重机,康尼机电,,华铁股份,杭氧股份,中集集团,黄河旋风,三一重工;

恒立液压:挖掘机月度销量保持翻倍、业绩有望超预期,新产品和新市场业务提供想象空间;华东重机:完成收购3C加工装备龙头润星科技,业绩弹性大;康尼机电:机电一体化主业跟随城轨交付和新能源汽车回暖有望进入爆发期,拟并购龙昕科技符合手机后壳“非金属化”趋势;3C自动化行业新星,业绩持续高增长;华铁股份:改名华铁股份通过股东大会审议,公司第一高铁零部件平台布局坚定;杭氧股份:下游冶金、化工回暖明显,石油炼化和煤化工提供强劲需求增量,气体价格弹性大;中集集团:集装箱弹性向上,主业底部复苏;黄河旋风:本部金刚石需求旺盛带动收入迅速增长,智能制造订单交付提速,经营质量改善,期待4Q集中交付兑现高增长;三一重工:高毛利率的挖掘机和泵车强劲复苏,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工程机械最受益“”的龙头企业。

建议关注标的池:浙江鼎力,山东威达,中铁工业,郑煤机,建设机械,联得装备,美亚光电,弘亚数控;

浙江鼎力:高空作业平台市场仍处放量期,作为龙头公司,18-19年有望进入新产品投放周期;新宏泰:国内动车闸片领头羊,受益高铁稳步增长及国产化率提升;郑煤机:下游煤企盈利修复提振设备需求,收购博世资产扩展汽车零部件布局;建设机械:行业复苏期庞源租赁量价齐升具备较大盈利弹性,利用上市平台不断扩充资产规模扩大行业第一竞争优势,有望成长为中国的“联合租赁”;联得装备:国内模组设备龙头企业,业绩弹性大;美亚光电:口腔CT销售放量明显,医疗影像设备平台初现雏形。 

风险提示。固定资产投资下行、汇兑风险、海外竞争对手扩产。

合规提示:根据公司2017年三季报披露,海通证券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专用证券账户持有黄河旋风股票超过总股本1%,特此提示。


 本周酷图 - 2012-2016年机械上市公司效率和国际化提升



细分子行业数据汇总

1)轨道交通设备

2)工程机械

3)油服装备


4)锂电设备


5)集装箱


6)工业机器人



海通机械团队各重点子板块观点

1 行业主题板块观点更新


主题板块

主要观点更新

海通机械关注标的

轨道交通

核心观点:铁总再招标50列复兴号,行业拐点开始逐渐兑现。20171110日铁总招标50350公里(16辆编组)。(1)从年初至今招标的复兴号看,铁总于2017424日招标标准动车组,根据配套招标司机操控信息分析系统100套看,4月份招标复兴号约50标准列;则至今复兴号招标量约达175标准列。(2)从年初至今招标的和谐号看,铁总17118日招标20标准列250公里动车组、15列长编(30标准列)350公里动车组,17224日金山招标2列时速200公里动车组,17327日大秦铁路招标5标准列350公里动车组,17426日河南城际招标8列时速200公里动车组,17615日大秦铁路招标10标准列250公里动车组,1797日铁总招标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和谐号共计82标准列。则已共招标动车组约207标准列。我们预计2017年全年招标量有超过300标准列,较16年的110列明显好转。轨交板块的向上拐点已经出现。

 

近期事件: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于20171110日公布招标公告,将招标采购50列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16辆编组)

康尼机电、华铁股份、鼎汉技术、永贵电器、华铭智能、神州高铁、中国中车、众合科技、华伍股份

煤化工装备

核心观点:国家发改委印发《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文件对“十三五”期间煤化工行业的发展做了整体的部署和指导,这是继《煤炭深加工“十三五”规划》之后出台的又一重磅文件。我们预计“十三五”期间行业投资规模将达6000亿元,比“十二五”期间接近翻番,产业规划和投资逐步走向理性,此轮煤化工行业景气周期以五年来看具备成长性,高度值得期待。20176月以来多个大型煤化工项目加快推进,鄂尔多斯大路园区能源化工新材料五大项目全面复工,贵州毕节黔希 30 万吨/年乙二醇项目正式复工、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一阶段工程正式启动。我们认为2017年下半年开始有一批煤化工项目陆续进入长周期设备招标阶段,仍然看好相关公司的煤化工设备订单贡献的业绩弹性。

 

近期事件:关注重点公司的订单落地以及重点项目的推进情况。

杭氧股份、航天工程、日机密封、中泰股份

智能制造

核心观点:人口红利迅速下降和工程师红利迅速上升出现黄金交叉点,政府主导的《中国制造2025》政策集合进入落地阶段,智能制造行业趋势依然向好。我们认为行业有几大趋势:1)智能制造行业资源将向上市公司平台集中,能够解决资金瓶颈的服务商将获得更多订单;2)下游行业的分化日趋严重,汽车行业2017年投资前景继续淡化,但动力锂电、3C、物流、冷链、医药等新兴行业仍然火爆,服务商的行业卡位尤为重要;3)由于客户集中度提高,和重点客户的对接对于服务商成长曲线影响重大,重点关注3C、锂电、食品饮料、家电等行业大企业的智能改造计划。

 

近期事件:重点关注各个领域重大自动化改造项目情况。

黄河旋风、山东威达、普丽盛、中亚股份、机器人、赢合科技、拓斯达、埃斯顿

物流自动化

核心观点:物流自动化是智能制造中最为稳定成长的子行业之一,大方向上同时受益于人工成本上涨、制造业后道效率提升需求,以及土地成本上涨等多重因素,下游驱动力除了传统制造业改造需求之外,还包括电商、第三方物流、快递等不断快速发展的新兴业态。与智能制造其它领域不同,物流自动化服务商的现金流、客户质量均更优,增长可持续性更强。往前看,我们认为应该重点关注几大趋势:1)优质资产证券化后的爆发力,包括中鼎进入诺力体系、今天国际上市、德马泰克进入潍柴体系;2)快递企业上市告一段落,2017年将进入跑马圈地的资本扩张阶段,交叉带分拣机、云仓储自动化系统等装备采购需求有望爆发;3)物流价值链的延伸成为趋势,下游的第三方存储服务和上游的供应链管理可能成为智能物流装备企业下一个布局重点。

 

近期事件:诺力股份收购无锡中鼎获批,重点关注后续资源整合情况。

诺力股份、今天国际、天奇股份、潍柴动力、音飞存储、软控股份、永利股份

3C自动化

核心观点:Iphone X发布,布局3C自动化成长板块。2017年是iPhone十周年,我们认为新一代iPhone存在诸多创新点,如“双面玻璃+中框”机身设计、OLED、全面屏、无线充电等,新的方案有望引领下一代智能机创新方向,产业链机会将不断涌现。近期市场对iPhone X销量不达预期引发的2018Q1砍单较为担忧,引发了电子产业链的较大幅度调整,我们认为短期的销量不达预期不改智能手机的创新方向,机身材料的变化以及部分功能的升级仍是下一个智能手机的消费升级方向。我们仍然重点推荐华东重机,建议关注正业科技、田中精机、精测电子、联得装备、劲胜智能等。

 

近期事件:重点关注iPhone新机型销量情况。

劲胜精密、华东重机田中精机、精测电子、、昊志机电、智云股份、联得装备

工程机械

核心观点:小松挖机利用小时数和设备租赁商租赁价格依然维持高位,工程机械产业链企业业绩复苏可期,我们认为工程机械板块将有明显的相对收益,三一中联徐工等主机厂值得重点关注。出于对资产负债表风险的警惕(长期应收款占比仍然较高),我们建议中长期投资者重点关注工程机械价值链的恒立液压和建设机械。此外,我们重点提示工程机械的一个新兴细分领域  高空作业平台已经进入加速导入期,行业龙头浙江鼎力利用融资租赁等金融杠杆手段正在加快推动租赁商和终端客户需求释放,加上产品迭代的刺激(折臂式上市),我们对行业和鼎力2017年收入增速上台阶持乐观态度,建议投资者作为成长股重点关注。

 近期事件201711月挖机销量13822台,同比增速107% 171-11月行业主要挖机企业总体销售约126298台,同比16年增长99%,仅次于历史大顶2010-2011年。我们认为由于经销商提前备货的原因,12月销量仍会维持高位,因此预计行业17年挖机销量有可能接近14万台,全年同比增速或超100%;国产替代叠加销量大增,看好国产液压制造商和主机龙头。

浙江鼎力、恒立液压、建设机械、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厦工股份、柳工、山河智能

航空制造

核心观点2016,通用航空管制政策有所突破,试点规模扩大,未来全国将形成十个以上的通航片区,2017年通航政策有望进一步明确,行业催化剂不断。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顺利,空客天津工厂未来2年有望大幅扩产,波音舟山工厂也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大飞机制造配套链将迎来产业化机会。板块以转型公司为主,我们认为应重点关注行业催化剂带来的板块行情,此外近一年山河智能、德奥通航、隆鑫通用等一系列公司境内外并购活跃,吸收全球技术和品牌资源加快国产航空工业产业化的思路值得认可。

 

近期事件:关注政策密集期可能推出的通航政策。

山河智能、德奥通航、隆鑫通用、天成自控、天保基建、新安股份

煤炭机械

核心观点:煤企FAI开始好转,关注设备企业业绩兑现。受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影响,16年煤价持续上升而17年整体保持稳定区间,自6月进入旺季以来煤价进一步上升。煤价的提升显著提高了煤企的盈利水平。我们认为先进产能的煤机更换,及先进煤矿产量的提升将形成本次复苏的主要推动力。而在煤炭行业低迷阶段,煤企以牺牲效率的方式来降低设备更换频率。但在行业复苏时期,煤炭产量需求旺盛,而煤机设备相对于旺盛期日销量比重较低,煤企有充分的动力去更换和使用更好的设备。按照我们的测算,17年开始煤机行业的合理年更新需求将超过1000亿元,加上约100亿元新增产能需求,总需求比16年产值高出约50%。考虑到13-16年积累的未释放更新需求,可能在下游煤炭企业盈利进一步稳定后得到一次性释放,煤机新增销量弹性可能大于50%,需求缺口通过2017-2018年两年时间释放。

 

近期事件:发改委召开煤炭行业去产能稳供应工作座谈会,发改委表示,有序实施建设煤矿减量置换、增减挂钩,鼓励煤电企业签订落实中长期合同,大力推进兼并重组转型升级;加快退出长期停工停产的煤炭“僵尸企业”。

天地科技、郑煤机、创力集团

油服装备

核心观点:资本支出周期与油价周期有望共振,非常规油气弹性更大。从股价上看,油服装备行业的资本市场表现和油价高度相关,领先于基本面的变化,因此我们认为短期板块行情有望继续跟随油价走强。从更长期的基本面来看:由于老油田保产和新油田勘探需要,油公司的资本开支存在一定周期,根据国内外主要油公司的情况分析,资本支出周期大约5年,2018年前后有望迎来高峰。由于全球原油减产协议及美联储加息预期,我们认为原油价格17年有望震荡上行,在此背景下,资本支出周期有望在17年提前恢复,与油价形成共振。从原油的开采成本分析,北美页岩油开发商有望在油价将近60美元/桶时大幅开采,因而非常规油气的服务及设备供应商弹性更大,建议关注在海外非常规油气有业务布局的国内油服装备企业,如杰瑞股份、通源石油、惠博普等。

 

近期事件:日前布伦特原油价格和WTI油价均有所回升至60美元左右,“三桶油”在三季报中均表示会谨慎对待17年资本支出,其中中石化下调了年初的资本支出目标。尽管如此,按照其最新的支出计划,4Q17会完成全年大部分投资计划,油服和装备板块年末订单有望回暖。

通源石油、杰瑞股份、恒泰艾普、道森股份、惠博普、海油工程、中海油服

新能源汽车及轻量化

核心观点:未来3年汽车轻量化都将是行业大主题,并将带动相关新材料、装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转型升级。2012-2020年)》,到2015年,我国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需降至6.9/百公里,到2020年降低至5.0/百公里。然而根据工信部20167月公布的调查结果,并没有完成2015年的目标。我们认为17年相关政策或加码。从1611月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看出,pack能量密度、续航里程有了更严格的规定。汽车轻量化是实现节能减排的主要技术路线之一,也是新能源汽车企业寻求补贴的有效途径。汽车的轻量化包括车型设计的变化、复合材料的应用、动力系统的更换等,其实施过程包含从汽车设计到汽车制造的全生命周期。


近期事件:18补贴继续退坡压制,新能源汽车板块10月开始出现回调,但日前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披露IPO预招股书,有望再次带动板块情绪。我们认为随着特斯拉国产化的推进,以及积分制对合资品牌的压力, 18-19年新能源汽车板块将大概率维持高景气。

海源机械、天汽模、明泰铝业、华中数控、克莱机电、先导智能、赢合科技、诺力股份、智云股份、东方精工、今天国际、宁德时代

核电

核心观点:“十三五”期间核电机组有望翻倍,设备招标18年加速推进。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颁布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并且“十三五”期间全国核电将投产约3000万千瓦、开工3000万千瓦以上。截至20169月,我国核电机组在运33台、装机容量3145.7万千瓦。若要顺利完成“十三五”的目标,每年至少需要增加6台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此外,关键机组的国产化率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三门、海阳将依托国产AP1000,福清、防城港将依托国产华龙一号技术。核电核心装备国产化率的提高将带动一批核电国产装备供应商发展壮大。从核电站的建设周期分析,我们认为2018年有望成为核电重启后的招标大年。

 

近期事件:20172月,国家能源局发布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在强调核安全的同时,明确提出17年的能源重大工程,包括年内建成三门1号机组、福清4号机组、阳江4号机组、海阳1号机组、台山1号机组等项目,新增装机量641万千瓦(占我们估算“十三五”新增3000万千瓦核电量的20%),我们预计17年核电招标将会提速。此外,该意见还指出将积极推进具备条件项目的核准建设,年内开工8台机组(符合我们之前每年开工6台以上机组的预期)。扎实推进三门34号机组,宁德56号机组,漳州12号机组,惠州12号机组等项目前期工作,项目总规模986万千瓦。

台海核电、中国核电、日机密封、应流股份



资料来源: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网,海通证券研究所





海通机械(微信号:htcjjxyj

---勤奋专注靠谱-海通机械团队期待您的认可!

佘炜超: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硕士、学士,6年机械行业研究经验,曾在东方证券、光大证券和中金公司任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高级分析师,2014年最佳分析师金牛奖第二名。多年深入研究:智能制造,轨交装备,工程机械,能源装备,和通用航空等板块。


耿耘: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硕士,2015年加入海通,任机械行业分析师,曾任瑞银基础设施及交通运输研究助理;2016年金牛奖高端装备行业第5名,2015年新财富机械行业第五名团队成员;研究方向:油服、核电、工程机械、新能源及汽车轻量化。


沈伟杰:复旦大学金融学硕士,2017年加入海通证券研究所,曾任国金证券机械行业研究员,3年机械行业研究经验。目前主要覆盖3C自动化&智能装备、环保节能装备、煤化工装备、仪器仪表、通用机械等机械行业子板块。


杨震: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硕士、机动学院学士,2015年加入海通证券,2年机械行业研究经验,2016年金牛奖高端装备行业第5名,2015年新财富机械行业第五名团队成员。主要研究方向:轨道交通、煤机设备、智能自动化装备等。





扫二维码,关注海通超级机械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