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大滑坡后香港出现了这些……

2022-02-05 06:54:53


  深圳光明新区一工业园区附近于12月20日11时40分许发生山体滑坡,事发现场塌泥面积共28万平方米,导致33栋建筑物遭掩埋或损坏;截止12月22日下午4点半,失踪人员达76人。


  香港也曾发生过大规模的山泥倾泻,香港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行政体系是内地可资借鉴的。如何防治此类事件,我们可以看看香港人怎么做。

  1972年6月16~18日,暴雨倾盆,18日13:10,香港东九龙秀茂坪一近40米高的逐层碾压风化花岗岩填土边坡迅速下滑淹没了位于坡脚下的安置区,造成71人死亡,60人受伤。


  同日下午9:00,港岛宝珊道上方一陡峭斜坡破坏,推毁了一栋4层楼房和一栋15层综合楼,致使67人丧生。

  在这次暴雨中,由于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的伤亡总数达250人,成为香港历史上滑坡泥石流灾害最惨痛的一页。

  这次惨剧促成香港政府在1977年成立“土力工程处”,专门负责管制斜坡的设计、建造和维修。


  这个部门建立后,香港大大小小的人工斜坡都纳入了政府的规管,如今,一套非常完善的香港斜坡安全系统已经建立并运作了起来。

  发展局自从1977年事故发生后,制定了“长远防治山泥倾泻计划”,土木工程拓展署承诺每年巩固150个政府人造斜坡;


  为100个私人人造斜坡进行安全筛选研究;


  以及为30个天然山坡进行风险缓减工程。


  迄今已完成约60,000个人造斜坡建档,香港的每个斜坡都有自己的编号。



  经有系统鉴定及登记每一道人造斜坡,装设斜坡登记号码标示牌,明定维护义务人之维护权责,并配合“长远防治山泥倾泻计划”之执行,将斜坡进行风险评估后,针对高风险之斜坡办理加固工程,大幅降低山坡地灾害。




  除了斜坡安全系统中的七项工作,港府目前还在加强流动勘测和斜坡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及利用“量化风险评估”技术来计算和管理山体滑坡的风险等等。




  同时致力于向社会各阶层广泛宣传斜坡安全信息,以降低山泥倾泻的风险。




  现在打开土木工程拓展署的网页,可以明显看到香港斜坡安全的科普知识:“斜坡安全,人人受惠”“非法耕种导致山泥倾泻”等等。


香港各方的声音

香港工程师学会前会长黄泽恩:


必须有制度管理,确保泥土倾倒远离居民;同时要规管泥土倾倒的位置、高度和斜道设计,并保证有疏水设施。


香港政府建议:

将建筑废物的堆填费,由每吨125元增至200元(1港币约合0.129美元),并将公众填料费由每顿27元提高至71元等。


环境局局长黄锦星:

2006年建筑废物实施收费后每日接受量减少超过一半,收效明显,所以计划从2016年起实施新的收费政策。


香港工程师学会前会长黄泽恩:

,泥土倾倒一定要远离民居。今次事件中(深圳大滑坡),现场有很多4至5层高楼宇,泥土则堆至数层楼高,而由于楼层少的楼宇通常较少桩柱等,故“上千吨压力,楼顶唔顺”。必须有制度规管泥土倾倒地方以策安全,举例指若泥土置于离民居1公里外地方便算安全,100米内则未必安全;除距离外,泥土堆多高、斜度多少以及有否疏水设施等,都会影响安全,“一定要有制度规管位置、高度、斜道同设计”。


2014年末,,香港尖沙咀万人空巷迎新年。没有踩踏,只有警察不断分流人群和车辆,因为他们曾经也发生过踩踏。



现在深圳塌泥事件损失惨重,香港相关法规和惩罚措施相对健全,因为他们曾经也发生过山泥倾泻。从事故中反省,确保规章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才能防范或至少减少“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悲剧。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