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

Beyond之后,香港再无摇滚

2021-06-07 13:20:40

前些日子上映的电影《缝纫机乐队》最后,千人燃唱Beyond的《不再犹豫》片段,瞬间掀起了无数人有关年少时期的回忆狂潮,忍不住热泪盈眶。


在80后的记忆中,Beyond和黄家驹是个逃不开的话题。在乐队的光辉岁月中,留下太多经典之作,更为乐迷留下无数美好的回忆。



即便是到现在,你依然会发现,在每年的歌曲综艺类节目中,不管是歌手或参赛者依旧在翻唱他们的歌,现场依旧满血沸腾,掌声雷动。





1986年Beyond自费发行了首张专辑,《再见理想》。因为当时条件的限制,《再见理想》未经过精良的混音制作,但体现了乐手最真实的弹奏技巧,是一张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1985年香港高山剧场演唱会的再见理想




尽管如此,这张专辑还是让Beyond获得了经纪人陈健添的关注,顺利签约,走上了音乐的正轨。

1988年Beyond发行了粤语专辑《秘密警察》。这张专辑是Beyond音乐生涯的转折点,从这张专辑开始,Beyond开始逐步走红,白金唱片的销量,也让乐队暂时不用再为不能再发唱片而焦头烂额。


《大地》也成为Beyond第一首走红的歌曲,也正是这首歌,奠定了Beyond的乐坛地位。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同年,Beyond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举办「现代乐队演唱会」,成为最早在大陆演出的香港明星,黄家驹还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翻唱了崔健的《一无所有》。


黄家驹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

他不仅是BEYOND的灵魂,是无人企及的作曲家、作词者,更是一个有主见、有远大理想的人,他曾说,“如果没有人阻止他做任何事,真好。”

2008年香港《东方新地》杂志,一篇名为《谁是歌神》的文章中称黄家驹为真正的歌神。文章中说“可是世上若没有黄家驹,就没有Beyond,因为他是乐队的创办者及领导人;也没有那许多许多经典,因为极大部分歌词由他所作;当然也没有香港摇滚乐传奇。” 

Beyond正红时期的香港乐坛,作品大都翻唱日文歌,黄家驹曾说“香港只有娱乐圈,没有乐坛”。于是在1992年,Beyond放弃一切光辉和安逸,毅然决然的前往日本,决心从零开始再造光辉。

不尽人意的是,到了日本之后,他们发现日本市场和香港无异,为了学习、争取到更多的资源,他们依旧要低顺于公司。

在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也促使了名作《海阔天空》的产生。而这也成为他最后一首自己作词、作曲的歌。



1993年,在参加东京富士电视台节目录制时,黄家驹不慎从舞台上跌落成重伤,最后不治身亡。

1993年-2017年,黄家驹已经离开我们24年,但他至今对于很多人来说真的是很棒的精神偶像,不单单因为他的音乐作品,还因为他的性格。我们看到了他的挣扎和奋斗,我们喜欢他的善良博爱,我们欣赏他的不屈和愤怒,我们憧憬他憧憬的自由。喜欢家驹,不止情怀,更是信仰。

至今,Beyond已经成立三十余年,这其中的成就与否不是可以简单描述的。但是作为一个时代,他们已不仅仅是个乐队,已变成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是一代人的摇滚梦想、是一代人的情怀寄托,更是一段永不陨灭的传奇。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香港腕表价格交流群